孩子经常“哭闹”,多半是父母没了解到这3点,别再吼骂孩子了

哭是每一个孩子出生就具有的天性,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孩子们并不具备语言的表达能力

,他们只会哭,因此哭就是孩子表达自己情绪与想法的表现。

当孩子饿了困了都会用哭来告诉自己的父母,告诉他们自己有需求,需要父母们的帮助,我们要知道,哭是一个孩子的正常表现,可如今有许多的孩子极为爱哭。

孩子经常“哭闹”,多半是父母没了解到这3点,别再吼骂孩子了

有些家长更是听不得自己的“心肝宝贝”哭,觉得听着孩子哭特别的心疼,只要孩子一哭,他们便选择了妥协,尤其是在爷爷奶奶辈,这一类的现象极为明显

生怕孩子受委屈,于是就有一些孩子将哭当成了一种索取的工具,他们一旦有需求时,便用哭来解决,父母没只好为了哄孩子不哭,而被“控制”

这样的行为是极不可取的,那么我们需要怎么做来杜绝被孩子的哭声“控制”呢?首先父母要知道孩子为什么哭。

孩子经常“哭闹”,多半是父母没了解到这3点,别再吼骂孩子了

孩子为什么哭?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探究其根本,需要发掘出导致问题的原因,孩子哭可以主要分为以下3个原因

  • 受了委屈

哭是人们宣泄不良情绪最直接方式,当然,孩子更是这样,当孩子受了委屈或者是受了父母的批评,他们就会用哭来告诉父母自己的难受。

孩子经常“哭闹”,多半是父母没了解到这3点,别再吼骂孩子了

  • 被忽略

当父母于其余事情,或者有时并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时,孩子觉得一贯在乎自己的人忽视了自己。

便会内心感到难受,以哭的形式来告诉父母自己需要被关照,或许是需要家长的关注,甚至只是一个宽慰的“抱抱”

孩子经常“哭闹”,多半是父母没了解到这3点,别再吼骂孩子了

  • 有过分的需求

孩子年纪尚,总会时不时提出一些过分的需求,父母不同意,他们便会用哭来“要挟”父母,以此来达到他们的目的。

这一类的,实际都是因为家长的不忍心给惯出来的,也就相当于孩子用哭来“控制”自己的父母,用哭声来满足自己的过分要求。

孩子经常“哭闹”,多半是父母没了解到这3点,别再吼骂孩子了

如何避免被孩子的哭声“控制”?

1、先安慰

孩子哭了,父母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安慰他们,不是任由他们吵、任由他们闹,可以用一些抚慰性的行为。

例如,一个拥抱,一次次轻轻拍打他的背部或者轻轻地抚摸孩子的头。

这些温柔轻缓的动作,可以暂时延缓孩子哭闹时激动的情绪,我们首先应该做的便是,让孩子从苦恼中冷静下来。

与此同时,家长应该先静下心,并且内心也应该保持有明确的原则,不能因为孩子一时的哭让自己也手忙脚乱

而胡乱答应孩子的要求

孩子经常“哭闹”,多半是父母没了解到这3点,别再吼骂孩子了

2、再聆听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陪伴者,也是孩子们拥有烦恼时倾诉的“树洞”,所以家长们要耐心的倾听

孩子们的烦恼与心事。

让孩子们讲一讲为什么,让孩子们讲一讲是不是家长做得不够好,人非贤能孰能无错,家长也会有不足,要学会谦虚的从孩子那里懂得自己作为父母的不足。

孩子经常“哭闹”,多半是父母没了解到这3点,别再吼骂孩子了

3、让孩子明白哭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让孩子明白哭声是不可以解决任何问题的,等孩子们走出社会,没有人会因为他们的哭声而怜悯他们,家长们要让他们懂得社会就是十分残酷的。

现实也是如此,他们的哭声只会代表“示弱”,只会给外人展现出他们最脆弱的一面,甚至会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

父母需要把这种想法深入孩子的内心,当他们有所需要时,应该靠自己的努力获得并非哭声

孩子经常“哭闹”,多半是父母没了解到这3点,别再吼骂孩子了

4、约法三章

和孩子一起制定好规则,不要让孩子动不动就以哭来“要挟”,与孩子事先讲好原则,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这还可以让孩子懂得为自己所承诺过的事情负责,做一个守信用讲原则的人。

孩子经常“哭闹”,多半是父母没了解到这3点,别再吼骂孩子了

小孩子面对一些事情时表现出来的行为其实都是有一定的深层原因,作为父母一定要认真的剖析然后在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正确引导孩子,并培养孩子的好品质,淘淘妈推荐2本培养孩子好性格的绘本—《阳光宝贝翻翻乐大卡》,通过孩子感兴趣的小故事让孩子明白人生道理。

孩子经常“哭闹”,多半是父母没了解到这3点,别再吼骂孩子了

其中共有12册,用经典的童话故事培养孩子的乐观、勇于承担、友情、坚强、自信、分享等品质。相比家长的大道理,孩子更容易从故事中获取知识和常识,改正孩子爱哭的坏毛病。

孩子经常“哭闹”,多半是父母没了解到这3点,别再吼骂孩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