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礼貌,在家喊了奶奶“老东西”,父亲错手给妻子一巴掌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漫漫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教育都在潜移默化中起着极大的作用,模仿是孩子接触外界的手段。有时候孩子一个小小的举动,可能就是家长不自觉的小习惯。因此,不可忽视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如果一家人其乐融融,父母与长辈能互相尊敬与理解,出自这样家庭的孩子自然就能在幸福的环境中长大。相反,如果家庭环境不太和谐,也有可能带来许多不良影响。

孩子没礼貌,在家喊了奶奶“老东西”,父亲错手给妻子一巴掌

丽丽家的小朋友已经3岁了,长得白白胖胖十分受左右邻居的欢迎和喜爱。平时丽丽和老公工作都比较忙,没有时间照看孩子,就麻烦婆婆到家里来照顾小朋友,也让婆婆能够享受到天伦之乐。想到婆婆年纪这么大了还要这么忙碌,带着孩子跑来跑去,丽丽心中也过意不去,经常给婆婆买许多好东西孝敬婆婆。婆婆也逢人就夸媳妇懂事,成为了左邻右舍的模范婆媳。

孩子没礼貌,在家喊了奶奶“老东西”,父亲错手给妻子一巴掌

没承想,一天家里四口一块儿吃晚饭的时候,孩子突然放下筷子,指着奶奶就骂道“你这个老东西!”孩子小小年纪就说出这样没礼貌的话,吓得丽丽不轻。丽丽的老公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当场给了妻子一巴掌,连声指责丽丽是不是在背后教坏孩子。

恰好这个时候,客厅的电视机传来“你这个老东西”的声音,大人们往客厅一看,原来是电视正播放动画片《葫芦娃》,一家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是跟动画片学的,丈夫也不好意思地向丽丽道歉。可另一方面,大人也不禁对孩子的模仿行为感到担忧。

孩子没礼貌,在家喊了奶奶“老东西”,父亲错手给妻子一巴掌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和谐的家庭氛围

和谐的家庭环境能给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让他们幸福快乐地成长,对他们今后的人生观、交友观、婚恋观都会带来很大的帮助。而父母之间如果关系紧绷,频繁吵架对骂,甚至大打出手,则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投下阴影,甚至造成孩子性格方面的偏差。

1、学会相互尊重

尊重不仅仅是对陌生人和对外人,对自己家中的亲人更需要尊重。爸爸妈妈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老师,如果父母之间能够相互尊重,经常设身处的地为对方考虑,孩子也会以此为榜样,学会关心,学会换位思考,这样一家人就能和和睦睦地相处。孩子今后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过程中也能尊重他人,经常为他人着想。

孩子没礼貌,在家喊了奶奶“老东西”,父亲错手给妻子一巴掌

2、关心孩子成长

在中国,不少家庭存在“丧偶式”育儿。妈妈在孩子身边忙前忙后,爸爸却当起了甩手掌柜自顾自地玩游戏、看电视。既不帮忙做家务,也不和孩子进行互动,在孩子的成长中长期缺席。

很多爸爸感到委屈,他们认为自己在家庭中的作用就是挣钱养家,承担一个家庭的经济责任。至于抚养孩子那是妈妈的责任,如果孩子没有照顾好也是作为母亲的失职。

孩子没礼貌,在家喊了奶奶“老东西”,父亲错手给妻子一巴掌

其实这种想法是十分不妥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谁也不能相互替代。爸爸在外打拼工作固然辛苦,但养育子女并非全是妈妈一个人的责任。父亲能够给予孩子坚毅的品格、较强的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这是母亲无法替代的。

另一方面,如果一位爸爸心系家庭,帮忙妈妈承担一部分家务劳动或是带孩子的重担,带小朋友到楼下花园溜溜弯,给他们读一读睡前故事,都能令妈妈们感到开心,一个家也能充满欢声笑语。

孩子没礼貌,在家喊了奶奶“老东西”,父亲错手给妻子一巴掌

3、父母共同努力

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并非全是爸爸的责任或者全是妈妈的责任,而是爸爸妈妈甚至孩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的退让或者逃避都没法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成长氛围。

也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夫妻相敬如宾,不争吵、不打骂,受了委屈也要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这样是对孩子好。其实不然,学会倾诉也是孩子成长路上必修的一门功课。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言传身教地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倾诉以及如何倾诉,这对养成孩子健康的心理也大有助益。


孩子没礼貌,在家喊了奶奶“老东西”,父亲错手给妻子一巴掌

孩子成长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磕磕绊绊,遇到困难和问题不要紧,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成为孩子面对成长路上的荆棘的有力的后盾,让他们有力量去直击风风雨雨。因此,千万别忽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家和才能万事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