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歷史腳步的記錄者

龍門石窟---歷史的記憶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將都城從平城遷到了河南洛陽。孝文帝於遷都的當年,就開始在洛陽城南12裡的龍門山上開始繼續雕刻石窟,這一時期北魏的工匠依然沿用了雲岡時期的造像風格。而時間到了唐代,中國北方經歷了四百多年非常痛苦的民族融合,國家迎來了大一統,文化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一時期的佛教造像風格完全不同於北魏,中國歷史進入了有一個造像高峰時期。今天,我們就以龍門奉先寺的盧舍那大像龕為例,著重介紹一下唐代的雕塑和歷史背景

龍門石窟----歷史腳步的記錄者

龍門大佛---盧舍那

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龍門石窟的奉先寺盧舍那大像龕。如同前面的潛溪寺,賓陽三洞,萬佛洞,蓮花洞一樣。奉先寺也有它名字的來源,就其字面的意思,就是奉祀祖先的意思。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也即是說,一個國家有兩件大事要做,其一是奉祀祖先,其二是國防戰爭。就唐代而言,特別是奉先寺雕鑿的那個年代,是唐代國力上升和強盛的時期,唐朝這個大帝國對周邊國家,對亞洲的影響非常深遠,國防戰爭退居其次。那麼當時在貴族,士大夫的思想中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祭祀祖先,因此取名奉先寺,但是這一組佛像是奉先寺的附屬建築,所以叫盧舍那大像龕。

龍門石窟----歷史腳步的記錄者

龍門

奉先寺大像龕地處於龍門山的半山腰上,在整個石窟群的最高處。我們面前的這個平臺,東西36米,南北40米,中央雕鑿著九尊佛像。端坐在中間的這位就是釋迦摩尼的報身佛盧舍那,盧舍那就是光明普照的意思。旁邊有兩個菩薩,兩端、弟子,兩個天王,兩個力士。奉先寺是唐高宗李治和當時的皇后武則天共同出錢為唐太宗李世明和長孫皇后積功德建的。整個工程共耗時30年左右,用了大概100萬個人工,於公元675年完工。在完工的前三年,也就是公元672年的時候,唐王朝的皇后武則天曾經向這裡捐了2萬貫的脂粉錢,就是自己化妝品費用的一部分。由於中國古代對佛教石窟的文獻記載非常少,我們僅能從龍門的碑刻題記中去尋找歷史的隻言片語。由於歷史資料很少,就給我們立下了很多的千古之謎,至今無法解開。整個石窟雕刻的藝術價值和品位最高的就是中間的盧舍那。

她是誰?她又是誰雕刻出來的?藝術成就究竟在哪裡?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雕刻出來的?

佛教中,他是盧舍那,釋迦牟尼的報身佛,光明普照的意思。她的整個身軀高17.14米,頭高四米,兩隻耳朵個1.9米,是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一組雕塑。這尊佛除了髮型還是古印度的螺旋型髮髻之外,其他的都已經是東方人的樣子了。從額頭往下,一直到身上的袈裟,都是東方人的裝束,這是佛教中國化一個很重要的標誌。最傳神的是那雙眼睛,人的眉骨是向外突出的,而雕塑師在設計施工的時候確實把眉骨和眼球的部分向內陷,眼皮突出來。跟我們的現實剛好相反,這樣,通過光線的變化,會讓人感覺到她的眼睛特別的有神,很複雜,無論你站在這個平臺的哪一個角度,她都在看著你。這種眼神中有女性的溫柔,有母親的慈祥,有帝王的威嚴,有佛祖的慈悲。所以有人說,能把這四項集於一身的唐朝女性,唯有武則天一人,況且,武則天還往這裡捐過款。司馬光的資治通鑑裡也記載,武則天的長相方額廣頤,這樣看來,有些人就認為她是武則天。大家可以自己看看,跟你想象中的武則天是不是有一些相似。

但是,也有一些觀點認為她不是武則天。奉先寺的建築結構開始設計,應該是唐太宗李世明去世以後,那時候,按照唐朝的規定,凡是沒有生育過的後宮嬪妃一律出家,身為太宗昭儀的武則天非常年輕,就被送到了感業寺出家。武則天沒有能力影響到大佛的設計和施工,雖然武則天往這裡捐過款,時間已經是公元672年了,這時候這尊大佛基本上已經定型了。再者,公元675年完工的時候,武則天在國人的心中是大唐王朝一個母儀天下,賢良淑德的皇后的形象,他的野心也只能隱藏起來,這時候也正是她竭力討好高宗的信任的時候,以武則天的聰明才智,他不會讓政治對手在這裡抓住她的把柄的。那麼這尊大佛到底是誰呢?我們只能這樣認為,她的身份和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中的主人公是一樣的,他是洛陽城內一個有錢人家的貴夫人的形象,或者說,他並不是某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的代表,是整個唐朝女性的形象代言人。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藝術作品是源於模特高於模特的,如果我們非要把她等同於某一個人,是不是我們的認識也有問題呢?

第二個問題,她的作者是誰?這麼精美的雕塑,一定是出自哪一位偉大的雕塑家的手中。提到雕塑師,我們會想到羅丹,想到米開朗琪羅,都是一些世界上最偉大的雕塑師。但是沒有一個是中國人的名字,到現在也是,中國有偉大的雕塑作品卻沒有偉大的雕塑師。我們翻遍了典籍,僅僅是在一塊碑刻的最後找到了他的作者,身份非常的卑微,默默無聞,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實際上,從北魏到唐朝,中國有一個專門的機構叫石窟丞,這個機構就是專門來管理石窟的建設工作的,就像今天的航空航天局一樣,專業分工非常的明確。石窟丞裡所有的人員都是政府公務員,說白了就是官府的奴隸,他們沒有任何的人身自由,終年在石窟丞裡工作,子承父業,日積月累,把最先進的技術和設計理念一代代傳了下來,讓我們在雕塑藝術上遠遠領先於同時期的世界各國。但是這些人沒有身份,沒有社會地位,他們的唯一職稱就是工匠,他們的所從事的藝術創作也被稱為手藝活兒。所以,他們的名字就不配和這些偉大的作品永垂史冊,只能被人們慢慢的忘記。他們把石頭變得偉大,自己卻成了石頭。

第三個問題,他的幾點藝術成就。和西方雕塑比起來,東方的雕塑就如同東方人一樣,含蓄內斂,不怎麼張揚。她靜靜的坐在龍門的最高處,俯瞰著天下的芸芸眾生,雖然穿著一層袈裟,卻可以看出來他本身的那種力量感。西方的雕塑就不一樣,為了表現表現大衛科波菲爾的力量,作者特意讓他裸體,還要露出肱二頭肌,這種表現方式我個人認為是太直白了,沒有東方的那種含蓄美的誘惑力。我們的祖先還通過對比的手法來表現人物的美,這裡一共有九尊雕像,其中兩尊菩薩的裝飾時最華麗的,頭戴金冠,身裹絲綢,綵帶,渾身珠光寶氣,極盡奢華,象徵著大唐王朝雄厚的物質財富。同樣是佛門中人,同樣是女性的形象,中央的主佛卻非常樸素,身上只有一件用拋物線勾勒出來的簡單的袈裟,沒有任何的金銀首飾,為什麼會這樣設計呢?這裡體現出的是唐朝人的超凡的智慧和獨特的眼光,他們認為最美的女人,美在於自身,是不需要用金銀首飾去襯托的,這就叫做天生麗質難自棄,金銀在最美的女人身上就是累贅,多餘的,會讓人感覺到俗氣,會破壞掉她的整體和諧之美。

第四個問題,時代背景。龍門的十萬多尊雕像,大部分完成於北魏到唐朝的這四百年中。在這四百年裡,是佛教在中國蓬勃發展的時候。佛教理論也在這個時候開始不斷演化,不斷中國化。佛教沿絲綢之路不斷東進,在甘肅敦煌留下了敦煌莫高窟,在山西大同留下了雲岡石窟,最後他隨著北魏孝文帝遷都,到了黃河岸邊,華夏文明的誕生地。這樣,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兩大文明就這樣以佛教為載體在華夏文明的中心相遇了,這種現象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是不多見的。佛教也在他走過的道路上留下了許多的印記。80年代,西部歌王王洛賓寫了一首歌叫《達坂城的姑娘》,歌詞裡就說“帶著你的妹妹,帶著你的牛羊,趕著馬車來”,如果說帶著牛羊,趕著馬車是嫁妝的話,帶著妹妹是怎麼回事?其實這是古印度的一種傳統風俗,一家姐妹幾個人同時嫁給一個男人,比如佛祖釋迦牟尼的母親和姨媽就同時嫁給了釋迦牟尼的父親淨飯王。這種傳統隨著佛教一直來到了中國,只是中原地區的文化比較發達和成熟,這些跟中國的倫理道德不相符合的習慣就被我們剔除了。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我們今天的佛教已經是中國式的佛教了,是佛教中國化的一個產物。龍門石窟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雕刻出來的,所以,他的藝術成就就集合了古印度和中國兩個文明古國的思想精華,是兩種文明集大成者,成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一直未被超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