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帝國的強盛時期

吐蕃帝國的強盛時期

|吐蕃史/週三更新/噠噠的馬蹄(撰文)|

在之前的兩章我們介紹了赤松德贊對吐蕃本土宗教苯教的打擊以及在吐蕃境內全面復興推行佛教的事蹟。可以說,在赤松德讚的運作之下吐蕃境內佛教大興,苯教則被嚴格的限制發展。同時,赤松德贊本人也在這次佛苯之爭中成功的利用佛教的興盛加強了自身的權力,削弱了那些信奉苯教的貴族們的勢力。

事實上,在這一時期赤松德贊雖然集中精力在吐蕃境內復興佛教,但是對於吐蕃的對外擴張也是一點也沒有鬆懈,真正的做到了"軍事內政兩手抓"並且"兩手都硬"。也因此,吐蕃一朝軍事實力最強大,統治疆域最遼闊的時期,不是我們所熟知的松贊干布統治時期,而是赤松德贊統治時期。

正是在其統治時期,吐蕃力抗大唐帝國、回鶻帝國、阿拉伯帝國這三大帝國不僅沒有落入下風,反而佔盡了優勢。

吐蕃帝國的強盛時期

關於赤松德讚的武功,矗立在今西藏瓊結縣的赤松德贊紀念碑對此進行了概括性的介紹,其碑銘記載道赤松德贊統治時期"武功赫赫,上自大食邊境,下迄隴山隘口,無不臣服。疆土遼闊,南北東西,廣袤無邊。"

但是這個碑銘的記載過於簡略,我們從中所能得知的關於赤松德贊武功的信息也比較簡單。不過好在藏族史籍《五部遺教》中的《國王遺教》一書(其他另外四本分別為《鬼神遺教》、《王妃遺教》、《譯師班智達遺教》、《大臣遺教》)中詳細記載了赤松德讚的武功。該書記載道在當時位於吐蕃南方的印度王國"臣屬於吐蕃""接受吐蕃之政令",並且"入貢印度之寶物,定期奉獻九式美食";位於吐蕃西方的大食也"臣服吐蕃之下,並隨時恭受吐蕃之命令",並且和印度一樣向吐蕃朝貢;位於吐蕃北方的"突厥"也在吐蕃的進攻下國破家亡,並且附屬於吐蕃;位於吐蕃東方的大唐也將"將自己的政權獻給吐蕃",並且和印度與大食一樣也向吐蕃進貢珍寶和美食。除此之外,位於西域的于闐也被吐蕃征服。從《國王遺教》的記載中便可以看出,吐蕃在赤松德贊時期是東西南北四面出擊的,雖然《國王遺教》中對此的記載有誇大的嫌疑,但是也應承認當時吐蕃在和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國家交戰時都是處於上風的。

先來看看吐蕃對印度的進攻。事實上,在《國王遺教》關於赤松德贊武功的記載中所列舉的國家裡面,印度可能是戰鬥力最低的,或者最多也就是和于闐國差不多。如果說赤松德贊和大唐、大食以及《國王遺教》中所謂的"突厥"交戰都是為了爭奪領土,那麼赤松德贊進攻印度的原因似乎和爭奪領土的關係不大,因為如果吐蕃想征服印度的話在松贊干布時期便可以做到,在當時吐蕃在與印度的交鋒中便已經佔據了上風,何必要再等到將近一百年之後的赤松德贊時期呢。

不過好在《賢者喜宴》中給出瞭解釋,當時赤松德贊修建好桑耶寺後發現寺內沒有供奉給佛祖的禮物,於是赤松德贊就此問題詢問蓮花生大師,蓮花生大師便告訴赤松德贊在摩揭陀國供奉有如來佛的舍利,可以把舍利迎請過來進行供奉。在聽完蓮花生大師的回答後,赤松德贊當即決定出兵印度迎請如來佛舍利到吐蕃來,由蓮花生大師做嚮導率領吐蕃騎兵"一千四百萬人"(此處應是進行了誇大,當時吐蕃全境估計都沒有這麼多人)向印度行軍。

吐蕃軍隊一路勢如破竹,印度邊地的國王們紛紛投降,等打到摩揭陀國時發現"所有摩揭陀人將各種財寶送往烏仗那之布日山而各類人等則逃往東印度",這也算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了,吐蕃也順利的從摩揭陀國迎請了如來佛之舍利。

隨後吐蕃又"繼而在恆河河畔派遣四名吐蕃人駐守,從此處以內則為吐蕃地界,並命令在該地立石碑一通。"可見吐蕃進攻印度的主要意圖是為了奪取如來佛的舍利,只有佔領印度土地只是順便的,不過吐蕃也因此將其南部邊界擴展到了恆河流域。

吐蕃帝國的強盛時期

再來看看位於吐蕃西邊的大食。吐蕃和大食在松贊干布時期便已經建立了聯繫,並進行友好往來,當時吐蕃不僅發展與大食的對外貿易而且還曾從大食引進了伊斯蘭教,並且吐蕃編撰醫書的時候還從大食請來了醫生來協助編撰,由此可見當時吐蕃和大食的關係是處於良好階段的。

除了友好交往之外,吐蕃還曾與大食聯合圖謀推翻唐朝在西域的統治。唐玄宗開元三年(公元715年),吐蕃便曾和大食聯合進攻歸附唐朝已久的拔汗那王國,趕走其親唐的國王,另立新君。開元五年(公於717年)突騎施、大食、吐蕃三方又合兵試圖攻取唐朝的安西四鎮,但是被唐朝擊退。此外,吐蕃《大事紀年》也記載在公元732年的時候,大食曾派使者出使吐蕃。由此可見,大食和吐蕃在這一時期關係密切,交往不斷。

但是雙方關係密切的一個重要前提是他們在西域和中亞地區有著一個共同的敵人——唐朝,然而隨著唐朝因安史之亂的爆發退出西域與中亞地區,導致這些地區的權力真空從而成為無主之地,於是大食與吐蕃的"蜜月期"也宣告結束。雙方的戰略目標從根本上是處於對立地位的,大食想東擴佔據中亞西域地區,吐蕃也想西擴佔領西域中亞地區。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在這種情況下,吐蕃和大食也開始了兵戎相向,雙方曾多次展開交戰。但是由於吐蕃一方與沙陀、葛邏祿、黠戛斯等突厥部族結成了反大食聯盟,所以吐蕃在與大食(此時的大食為黑衣大食)的多次交鋒中都要略佔上風 ,不過長期長期與大食作戰也導致吐蕃一方有不少軍力都被牽制在了西方,也就是《舊唐書·大食傳》所記載的"蕃軍太半西御大食,故鮮為邊患,其力不足也。"

吐蕃帝國的強盛時期

最後再來看下《國王遺教》中所謂的"突厥"。從突厥汗國的發展史來看,此時位於吐蕃北方的主要是西突厥部落,也就是突騎施、烏古斯、葛邏祿、欽察、卡拉吉、樣磨、處月等部落,但是我們在上面也提到過這些西突厥部落曾和吐蕃一同與大食作戰,可見西突厥部落與吐蕃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並且有的時候西突厥部落還會招引吐蕃與唐朝爭奪西域地區。所以,《國王遺教》中的"突厥"所指的應該不是這些西突厥部落,應是另有所指。

事實上,此處的"突厥"所指的應當是回鶻。吐蕃在攻陷唐朝安西四鎮之後,其邊境便與回鶻接壤。回鶻一方也對唐朝的安西四鎮有覬覦之心,並且回鶻所採取的對外政策也是與唐朝保持同一陣線,再加上唐朝也想聯合回鶻共同進攻吐蕃,所以在這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回鶻便於吐蕃在安西四鎮展開了交戰。

然而據《舊唐書》記載,回鶻在和吐蕃的交戰中基本上都是敗多勝少,比如"吐蕃率葛祿、白服之眾去冬寇北庭,回紇大相頡幹迦斯率眾援之,頻敗"、"十年秋,悉其國丁壯五萬人,召襲古,將復焉。俄為所敗,死者大半。頡幹利收合餘燼,晨夜奔還"、"頡士迦斯敗,葛祿乘勝取回紇之浮圖川,回紇震恐,悉遷西北部落羊馬於牙帳之南以避之"。《舊唐書》中的這些記載也正好和《國王遺教》中的記載相同,由此可見《國王遺教》中的"突厥"指的應是回鶻。

吐蕃帝國的強盛時期

至於《國王遺教》中於闐的失守則是很容易理解的,于闐最大的依仗是唐朝,然而此時的唐朝已經全面收縮戰線,根本無暇顧及西域地區,所以于闐的失守也只是時間問題了。除此之外,吐蕃和唐朝的交戰由於所涉及到的內容十分豐富,所以我們留待下一章再講。

參考文獻:《賢者喜宴》、《國王遺教》、《舊唐書》、《資治通鑑》等。

END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