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據對比中部六個城市發展前景

武漢、鄭州、長沙、合肥、南昌、太原是我國中部六省省會,中部地區上承京津冀、下倚珠三角,東臨沿海城市群,西隴成渝和關中,成為連接南北,貫通東西的經濟帶樞紐,經濟地位十分重要。

中部六省會各有特色、各領千秋,誰會成為未來十年內最具潛力的中心城市呢?下面通過各類數據對比分析,一塊來討論。


用數據對比中部六個城市發展前景

可以說伴隨著中部崛起戰略實施,中部六省省會城市圈發展迅猛,成為最有希望支撐起未來一段時期內國家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經濟圈。


用數據對比中部六個城市發展前景

一、總體評價

1.武漢:

  武漢是中國極少數集區位、規模、產業、科教、文化等優勢於一身的特大中心城市。 從1992年至2002年整整10年是武漢發展的徘徊期。反應在GDP上,相繼被沿海地區一些城市反超,同時又縮小了與本地區長沙、鄭州的差距,一度達到100:83:80的歷史最低水平。未來10年,由於武漢“新區”、“光谷”的誕生,及各項關係的理順,及相關政策的扶持,武漢將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近三年來,武漢GDP的增幅迅猛, 這對於一個破萬億規模的內陸城市來說是很難能可貴的。隨著中石化80萬噸乙烯、富士康、中芯國際、神龍二廠及東風乘用車等多個近千億產值項目相繼開工和投產(這麼多特大項目同時在一個城市開工,國內目前僅天津、武漢)。武漢已經連續數年穩居 gdp前十(2019年第8)。武漢如果能利用自身優勢,將在與長、鄭二市的競爭中力拔頭籌。


用數據對比中部六個城市發展前景

2.鄭州:

  鄭州是新中國近50年來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說到底,前40年是因為鐵路,新中國讓鄭州成為全國的鐵路心臟,50年前,鄭州沒法同合肥比,但因為鐵路,鄭州一躍成為全國的明星,而合肥到目前仍受交通制約。後10年是因為能源,河南雖然煤炭儲量只有山西1/10,但產量全國第二,鄭州周邊的耐火材料、火電廠密佈,隨著能源價格飛漲,過度的開採成就了鄭州GDP的飛躍,但同時也為鄭州發展後勁埋下了深深的隱患。隨著全國鐵路網絡的健全,鄭州的鐵路樞紐優勢地位將進一步退化,同時新能源政策的實施,10年後以核能、風能為代表的新能源發電量將增長到總裝機的40%左右。但鄭州發展希望在民營企業,作為全國糧倉的河南,特別是食品加工業將是河南的亮點,鄭州若能在延長食品產業鏈、加強品牌意識、提高附加值上做足文章,鄭州食品工業前景無量。

在未來,鄭州前景不確切,可能是第一,可能是第六。


用數據對比中部六個城市發展前景

3.長沙:

  產業創新的先鋒。長沙近10年來的發展有目共睹,特別是產業創新走在中部甚至是全國的前列,長沙同時成為目前全國的創意基地之一。中部唯一的綜合性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花落長株潭,使其在與武漢的競爭中又多了一枚重量級籌碼。長沙上世紀90年代開始實行“向南看”的發展戰略,這項政策的實施,使得長沙成為內地城市中最早接受先進發展觀念洗禮的城市,先進的文化思想加上長沙本來就很強的科技文化產業基礎,成就了目前長沙產業創新的先鋒。未來10年,由於長、株、潭的融合及“新區”的誕生,長沙新型機械產業、文化產業、動漫產業將進一步走在全國前列,成為第三產業的楷模。工業是長沙的弱項,大項目的缺乏將很大程度上制約長沙的發展,但長株潭融合、新區誕生及第三產業的迅猛發展, 長沙憑藉自身產業創新的能力,抓住機遇完全有能力贏得中部第一城。

4.合肥:

  合肥同長沙一樣,近年來經濟發展上施行“向東看”的戰略,努力成為長三角的後花園,在同樣跳出本地區發展的戰略上,合肥比長沙所取得的成績要大,很大原因上是因為長三角以國有大型企業和外資企業為主導,產業轉移度比珠三角的民營企業強。合肥歷來在中部不受人矚目,很大原因由於交通和城市規模製約。未來幾年,隨著京滬高鐵、滬蓉高鐵的貫通,合肥交通面貌煥然一新,將成為連接華東、華北、華中的樞紐,合肥將更好地利用地理條件成為長三角最理想產業轉移基地。交通的改善、雄厚的科技實力、精明的徽商、實力派的人脈,將會成就合肥高速發展的10年,目前合肥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器、電子產業基地之一。同時目前合肥也是以IBM、微軟等高新外資企業增長最快的城市之一, 更可怕的是這僅僅是接受長三角轉移的開始。

5.南昌:

相比以上四城,另外兩個省會——南昌和太原稍顯落寞,不僅經濟增速不如上述四個城市,在經濟總量、產業競爭力方面也遜色不少。由於歷史因素,江西的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城鎮化水平較低,經濟體量也較小。作為江西的省會,南昌的帶動作用也比較弱。與武漢、長沙和合肥均有不小的差距。南昌2019年GDP總量僅為5596億,僅相當於武漢的35%,鄭州的50%,長沙的47%,合肥的60%;人口方面,南昌市區人口不到300萬,是中部城區人口最少的省會。

6.太原:

比南昌更為落寞的是太原,作為煤炭大省山西的省會,過去十年太原的經濟增速遠不如中部其他幾個省會城市,2005年太原經濟總量仍比合肥大,但2019年太原GDP僅是合肥的43%。這一規模甚至不如河南的洛陽,湖北的宜昌、襄陽。不過作為華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太原目前也在積極加快轉型。

二、各項指標對比

(注:以下各類數據均取自網絡、各地統計局網站,不保證完全準確,其中部分2019年數據是根據2019年上半年數據估算)

1.比定位:武漢定位最高

在國務院關於各城市總體規劃的批覆中,我們可以看到:

合肥是安徽省省會,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鄭州是河南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

南昌市是江西省省會,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長沙是湖南省省會,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武漢市是湖北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太原是山西省省會,是以能源、重化工為主的工業基地,華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從以上可以看出,武漢是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其定位不言而喻,而且武漢是副省級城市。其次是鄭州,被賦予“重要的中心城市”職責,合肥、南昌、長沙三者相近,都是區域(長三角、長江中游)中心城市。

Version:1.0 StartHTML:000000208 EndHTML:000041581 StartFragment:000003799 EndFragment:000041537 StartSelection:000003888 EndSelection:000041537 SourceURL:https://www.toutiao.com/i6798454428476113411/

2.比GDP:武漢最高、鄭州增速顯著

六個城市經濟總量差別巨大,武漢的經濟總量一直都是南昌、太原的二倍多,而且差距逐步變大;合肥的經濟總量和武漢比,差距雖然在縮小,但是之間還是有巨大差異的。在2010年,武漢一舉超越長沙,經濟總量從此站上第一的位置,並遙遙領先。

用數據對比中部六個城市發展前景

中部六省會GDP增長趨勢圖

從增長趨勢看武漢、鄭州、合肥三城增長較快。合肥在融入長三角後增速明顯。

用數據對比中部六個城市發展前景

中部六省會GDP增長柱狀圖

3.比人口:武漢人口第一、長沙、合肥增速最快

人力資本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其中五座城市是人口淨流入城市。武漢、鄭州人口規模雙雙突破千萬,從走勢圖可以發現,長沙、合肥增長較為明顯,而太原人口出現了負增長。


用數據對比中部六個城市發展前景

中部六省會人口增長圖

4.比資金增長:合肥奪冠、太原墊底

以“金融機構存款餘額”作為城市發展資金方面的衡量指標,反映了一個城市對資金的吸引力。從數據分析可看出,人口競爭力最差的南昌和太原,在資金競爭力上也是表現最弱。長沙在人口與資金競爭力都表現較為強勢。


用數據對比中部六個城市發展前景

5.比人均收入:長沙最高、太原、鄭州較低

由下圖,可以看出10年前六大省會城鎮居民年均收入相差不大,幾乎在同一起跑線,在發展中差距越來越大。長沙的居民收入一直排在第一名,並且差距越來越大;合肥的經濟收入水平雖然在前些年排最後,最近超越了鄭州與南昌;太原人均收入相對較低。


用數據對比中部六個城市發展前景


用數據對比中部六個城市發展前景

6.比房價:武漢最高、長沙最低

讓人意外的是,過去十年中,人均收入一直領先的長沙,房價竟然是六城中最低的,並且漲幅也是最小的。合肥在2015-2017領先了兩年後被武漢超越。武漢房價2017年後漲幅最大,逐漸與其他城市拉開差距,漸有一枝獨秀的趨勢。而鄭州的房價在六個城市中排名第三,長沙房價一直較低,漲幅最小。

用數據對比中部六個城市發展前景


用數據對比中部六個城市發展前景

三、結束語:

總體來講,武漢在經濟、人口、資源、政策等方面綜合實力處於領先地位,是中部地區中心城市名副其實;

長沙的經濟總量一直不錯,雖然這兩年被武漢超越,但是長沙的人均收入水平在中部五省會城市中一直排名第一,而長沙的房價卻是最低的,所以僅從這個角度上看生活在長沙是最幸福的;

而合肥這些年隨著逐步融入長江三角洲經濟帶,被長江三角洲城市輻射帶動,有了不小的發展,但是總體而言,和長沙、武漢、鄭州還是有不小差距,但無論是經濟總量,人均收入都有一定差距,但是其房價在六個城市中排名僅次於武漢居於第二,所以今後幾年合肥居民的幸福指數可能會有所降低;

鄭州作為後起之秀,近年來發展速度有目共睹,GDP和房價有雙雙向武漢看齊的趨勢。

南昌和太原相比其他四市,發展速度較緩,需要找準發展突破口、儘快探索出轉型發展的新方向。

最後以夜景燈光地圖鎮樓。


用數據對比中部六個城市發展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