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至,萬物長,3招讓身體跟春天一起甦醒過來


「驚蟄」至,萬物長,3招讓身體跟春天一起甦醒過來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中國人的衣食動養,皆依季候而作,隨歲月流轉。

2020年,《生命時報》將四時節氣作歷程,推出系列策劃“二十四節氣·養生歷”,一年365天,順應時節來養生。

長按圖片,保存養生歷↓

「驚蟄」至,萬物長,3招讓身體跟春天一起甦醒過來

庚子年乙卯月丁未日

春雷乍動,萬物生長

“一鼓輕雷驚蟄後,細篩微雨落梅天”

我國現存最早的農事曆書之一《夏小正》中記載:“正月啟蟄,言發蟄也。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 也就是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更是干支歷卯月的起始。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

一聲霹靂萬物動

驚蟄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同時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滋生、活躍的季節。因此,此時節除了預防新冠肺炎以外,還應格外注意外感疾病(流感、流腦、水痘等)的發生。

驚蟄養生重春捂

驚蟄前後,氣溫回升,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不過冬春更替,冷暖空氣交鋒,氣溫波動甚大,還時常出現“倒春寒”現象。故不要因天氣變化而過多地增減衣物。

庚子年乙卯月丁未日

驚蟄·三宜

保暖

俗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驚蟄天氣剛剛轉暖,氣溫還比較不穩定,注意保暖才能預防各種疾病的侵擾。

早晚較冷時,可適當“捂好”,以自身感覺溫暖,又不出汗為宜;當氣溫超過 15℃且比較穩定時,就可脫掉棉衣,穿得稍單薄些。

潤肺

驚蟄氣候乾燥,容易使人口乾肺燥、外感咳嗽。我國民間有驚蟄吃梨的習俗,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

適合春季養生且具有潤肺功效的食物,還有枇杷、百合、銀耳、蓮藕、山藥、大棗等。

動養

驚蟄時節,生機盎然,人體陽氣上升,各個器官組織機能想要充分活躍起來,就需要均衡得法的運動。全身心地動起來有利於氣血運行暢達,新陳代謝加快,身體健康無恙。

具體來講,要求人們不只是簡單地動起來,還要各種運動相結合。比如家中快走來鍛鍊身體四肢;適度的下棋、打牌,鍛鍊頭腦醒神;聽音樂、唱歌,愉悅一下內心。

庚子年乙卯月丁未日

驚蟄·三忌

食酸

唐代藥王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以養脾氣。”春天對應的是肝,肝氣旺會傷脾,脾胃是後天之本,故驚蟄時節要注意少吃酸來養脾。

建議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以滋養脾氣,如菠菜、蘆薈、水蘿蔔、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等。

熬夜

天氣漸暖,身體的毛孔、汗腺、血管開始舒張,皮膚血液循環也旺盛起來。這樣一來,供給大腦的血液就會相對減少,從而產生“春困”。為了讓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和生活,充足的睡眠必不可少。

睡前可以泡腳、按摩腳底,這樣可以推動血氣運行、溫補臟腑、安神寧心,有助入睡。

躁鬱

驚蟄季節,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常相對不足,容易出現陰虛、肝火偏盛的情況,直接影響神經、內分泌等系統的正常功能,從而導致急躁、易怒等情緒,還常常會誘發情志方面的疾病。

春季要重視情志調養,做到心胸開闊、樂觀愉快。還要特別注重養肝,避免怒傷肝氣。

「驚蟄」至,萬物長,3招讓身體跟春天一起甦醒過來

伴隨著春雷的打響,荒蕪冬季的倦怠和晦澀也隨之結束,整個人間邁向生機勃勃、風光旖旎的春季。

而雪融草青以後,櫻花、喧鬧、平安也一定都會紛至而來。

我們盼望的春天不只是季節,更是希望。▲

「驚蟄」至,萬物長,3招讓身體跟春天一起甦醒過來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名老中醫 李乾構

成都中醫藥大學副研究員 蒲昭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