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江淮防线、襄阳防线和川蜀防线哪条最坚固?你怎么看?

老咸鱼233


襄阳防线是最坚固的。下面我就一一道来

1: 三条防线的地理特点

江淮防线: 地处长江天堑以及错综复杂的江河湖泊,这让一些兵力失去了机动性。防线的后面是朝廷都城所在地。

川蜀防线: 地势险峻,道路曲折,到处都是崇山峻岭。

荆襄防线: 位于中原的中心,荆襄地区北面是豫西山地,南面是五岭,湖湘,西面是武当山,荆山,神农山脉,东北面是大别山。

从地理位置上而言,这三条防线从秦岭,淮河连接成一条相互关联的线,各自依仗各地区的地理优势特点抵御外敌。而针对荆襄防线而言,这里确实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金还是蒙古,这里对于南宋朝廷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2: 荆襄防线的作用

自南宋建立以来,南宋朝一直受到来自北方势力的侵扰。在与金,蒙对抗的过程中,根据地理环境特点以及北方劲敌进攻的路线,南宋逐渐建立了川蜀,荆襄,江淮三大战区,而对于处于中心的荆襄防线而言,西连川蜀,东接江淮,对南宋而言,荆襄防线不仅要与其他两条防线共同抵御外敌,还承担了收复故土的历史重任,可想而知其战略价值极其重要。

3: 荆襄防线的历史发展

由于荆襄防线的特殊地理位置,直到蒙古灭了金国之后,它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甚至影响了全局的发展。

首先,在南宋和金国对峙时期,尤其在“靖康之耻”之后,金国军队占据中原地区。到随着战局发展,南宋和蒙古联合发动对金国的战争而在荆襄地区取得胜利,金国被蒙古灭亡。此时的南宋朝廷为了抵御以后蒙古的侵犯,荆襄防线经历了长期的建设和发展,成了三条防线中最坚固的一条。

在后来抵御蒙古的侵犯时,南宋朝廷又对荆襄防线进行了整顿,加固了防线。虽然如此,但是由于南宋财力不支,加上蒙古的包围战术导致了荆襄防线的崩溃,以至后来南宋灭亡。在百余年的南宋朝廷发展过程中,荆襄防线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这三条防线在南宋时期都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但就历史发展而言,荆襄防线无疑是最坚固的一条。






江湖奈我何


题主好!

南宋的这三条防线,在抵御蒙古进攻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出来的坚固程度是不同的。

下面我们就从蒙元灭亡南宋的过程中,去看看,在各次防御战中,这三条防线哪条最坚固吧。

蒙元灭亡南宋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窝阔台攻宋之战
  • 蒙哥攻宋之战
  • 忽必烈攻宋之战

窝阔台攻宋之战

公元1235年,窝阔台汗以宋背盟为借口,派遣两路大军大举攻宋。西路进军四川;东路进军荆襄、江淮地区。

西路军攻入四川,攻占二十多座城池城后,攻陷成都。把汉中、巴蜀盆地掠劫一空。

东路军攻占湖北重镇襄阳及周围众多城池,使南宋在长江中游的荆湖战略要地失去了屏障。并攻占庐州(今合肥),欲在巢湖建造战船,饮马长江。

公元1241年,窝阔台汗病死。蒙古军北归。

小结:在这长达七年的防御战中,南宋的三条防线坚固程度:江淮防线>襄阳防线>川蜀防线。

蒙哥攻宋之战

公元1254年,蒙古军攻占押赤城(今昆明),随后占领大理全境。南宋西南门户洞开。

公元1258年,蒙哥派遣三路大举进攻南宋。蒙哥汗亲率主力进攻四川,攻克了四川北部大部分地区。

公元1259年,蒙哥在合州(今重庆合川区)钓鱼城下进攻受阻,长达数月未能攻克。蒙哥亲自上阵,中箭矢受重伤,暴毙在合州钓鱼山。

蒙古各路军纷纷赶回蒙古争夺汗位。襄阳、江淮也无战果。

小结:在这历时两年的防御战中,南宋的三条防线坚固程度:川蜀防线>襄阳防线=江淮防线。

忽必烈攻宋之战

公元1268年,忽必烈命令都元帅阿术、刘整率大军包围襄樊。

公元1271年,蒙古立国为大元。

公元1273年,元军水陆夹攻,攻破樊城。随后被南宋坚守五年的襄阳城投降。攻占襄樊后,忽必烈命驻蜀元军进攻四川,淮东元军攻淮东。中路直奔临安。

公元1275年,元军于丁家洲大败宋军精锐,继而攻占建康(今南京),逼近临安。

小结:在这长达七年的防御战中,南宋的三条防线坚固程度:襄阳防线>川蜀防线=江淮防线。

结束语

通过蒙元灭亡南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蒙元大军每次的进攻强度不同,南宋在不同时期在三条防线的防御能力也不同。所以三条防线的坚固程度也是发生变化的。

希望我以上的分析对你有帮助!

欢迎关注@没事闲拉呱 。【随手点个赞,留下你的评论,我将与您持续分享有现实观点、有人生态度的历史分析!】


没事闲拉呱


南宋荆襄阳防线是三条中最坚固的,南宋经过三位重臣赵方、史弥远、孟珙不断改善扩建,凭此条防线抵挡了蒙古、金国南侵长达一百五十年之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