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雅克38是一款比较失败的舰载机,为什么采用类似布局的F35舰载机却获得成功?

528321145829


雅克38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受苏联海军奇葩的使用思路拖累。

雅克38是前苏联于上个世纪70年代研制的一型垂直起降战机,主要装备“基辅”级载机巡洋舰。

雅克38是苏联第一型实用的垂直起降战机,很大程度上受英国“鹞”式影响。

英国”鹞“式的研发成功使得苏联海军认识到发展一款垂直起降战机作为舰载机的可能性。雅克38在整体布局上也深受”鹞“式影响。

虽然雅克38采用了主发动机+升力发动机的布局,但是主发动机喷口采用了与鹞式相似的偏转方式,有左右两个偏转喷口。

相比之下,雅克38的后继机雅克141与F35的布局更像,尤其是发动机偏转喷管的工作方式非常相似,坊间传闻洛马公司购买了雅克141喷管的设计资料。

说回雅克38,作为前苏联一款使用的垂直起降战机,它的整体飞行性能与”鹞“式相近,但是在服役生涯中却有着大相径庭的表现。鹞式战机在整个服役生涯中大放异彩,不但被英国空、海军装备,而且还在美国海军陆战队、西班牙海军、意大利海军中作为舰载机,而马岛海战中创下的21:0的空战交换比更是奠定了鹞式传奇战机的地位。

相比之下,雅克38则暗淡了许多,在短短的服役生涯中不但没有什么像样的表现,一直没有形成可靠战斗力,而且事故频发,早早退役。

雅克38暗淡的职业生涯既有其本身性能的原因,也与苏联海军落后、奇葩的使用思路有关,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雅克38载荷航程性能差,作战半径极小,战术意义有限。

雅克38曾被苏联海军寄予厚望,作为”基辅“级的舰载机,承担着舰队防空、侦察以及攻击任务。但是由于雅克38采用耗油率较高的涡喷发动机,以及面积较小的机翼,使其载荷航程性能非常差。而且,与鹞式滑跃起飞的方式不同,苏联海军愚蠢的让雅克38以垂直起飞的方式在“基辅”级上运作,进一步恶化了其原本就非常差的载荷航程性能,使得雅克38在实际运用中的最大作战半径仅为100公里左右,最大载弹量约1吨,被讥讽为“桅杆保卫者”。而且,雅克38航电系统落后,不具备使用的反舰、对地打击能力,实际作战能力还不如卡-25舰载直升机。

2、雅克38可靠性差,服役期间屡发坠机事故,基本没有形成可靠战斗力。

雅克38在十几年的服役生涯中总共坠毁了36架,而其总产量也不到200架,坠机率高的吓人。不过传奇的是,虽然发生了36起坠机事故,但是没有任何人员伤亡。雅克38可靠性极差主要原因源于其主发动机+升力发动机的布局方式。

雅克38机身前部的2具升力发动机向下喷出的高温气流与飞机进气口很近,高温气流被吸入后容易引起主发动机推力骤然下降,在垂直降落阶段极易引发坠机。鹞式战机也饱受高温气流影响,坠机率也较高,只不过没有雅克38那么夸张。

这个问题在F35B上得到了较好的解决,F35B采用升力风扇+主发动机的动力方案,机身前部的升力风扇由主发动机压气机上的一根轴驱动,向下喷出的是常温空气,不会引起发动机推力剧烈下降。

总之,雅克38是苏联在航母舰载机方面的第一次尝试,也是一次不成功的尝试。纵观苏联海军在航母之路的曲折探索,雅克38只是一个缩影而已。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也不看看雅克38舰载机是五十年前的东西~

雅克38是在1967年的雅克36垂直起降试验机的基础上倒腾出来的。

(果然浓浓的苏式审美,佩奇 是你吗?)

雅克38是苏联海军第一种也是唯一一种服役的垂直起降战斗机。雅克38是为基辅级航空母舰(舰载机巡洋舰)而搭配设计的

雅克38在甲板上“旱地拔葱”垂直起飞,驾驶舱后方的盖打开,内里的两部升力发动机启动,同时在机尾的发动机其喷管向下,三部发动机同时工作将飞机推离甲板,到达一定高度后驾驶舱后的升力发动机关闭,机尾发动机喷管向后运转。飞机即可向前飞行

垂直起飞时又太烧油,开始平飞时升力发动机变成了死重,还特别占机体空间(导致油箱太小)。老毛子又是极端注重火力密度的,不到20平小小的机翼还要挂载导弹火箭弹

死重加上挂载,小小的油箱撑死2.75吨的内油量,注定了雅克38是个跑不远的小短腿。为了省油,采用滑行起飞的情况下作战半径也才195KM,于是苏军亲昵(头大)的称呼雅克38“桅杆保卫者”~

老毛子的雅克38结构太复杂因此可靠性实在是太差了,1976年一甲板的雅克38乘基辅号航空母舰出巡游街,在出发不久即有近一半故障不能飞行,在一个月后更只有一架可以继续飞。苏军还无奈的叫他“和平鸽”

而老毛子正着手改进雅克38,在1987年鼓捣出了升级版雅克141,

可是没几年,苏联就莫得了~而硕果仅存的几家雅克141虽然在90年代经常露脸,但最后都无疾而终。

要是老毛子活到了现在,估计雅克141连儿子都有了吧


疯狗的轻武


兔哥回答这个问题,雅克38是前苏联研制的一款具备垂直/短距起降能力的战斗机,由于前苏联对于武器装备的保密性原因,这款战机露面较晚。这款战机从六十年代中期就开始研制了,七十年代初入役,雅克38有几种改性,如雅克38M型。雅克38北约给起的绰号是“铁匠”。应该说这款飞机研制的比较仓促,效果并不好,不能和同时期的英国的“鹞式”垂直/短距飞机相比。更不能和现代的F35B战斗机相提并论了。(下图雅克38)



雅克38研制的目的是装备当时的基辅级航空母舰,作为该级航母的标配作战飞机,由于基辅级航母起降甲板较短,并没有滑越起飞角度,因此,只能采用短距/垂直起降的飞机,这也是雅克38“铁匠”飞机的由来。(下图雅克38喷管原理)

和F35虽然都属于短距/垂直起降的飞机,但有本质上的区别,也不同于同时代的英国的“鹞式”虽然雅克38,鹞式,F35B都是相同功能的战斗机,但在设计理念上完全不同,英国的“鹞式”采用的喷管旋转技术是一台发动机带四个喷管旋转喷嘴,机身两边前后各两个。需要垂直起降时,四个喷嘴向下旋转,平飞时在变成水平向后喷气。(下图英国鹞式)



雅克38似乎没这么聪明,由于技术落后,又时间紧,所以就采用了土办法,前面座舱后面直接装了两台提供升力的发动机,后部用了一台大的发动机,等于是两小一大三台发动机四个喷嘴。另外,还有机翼两端和尾巴下面用于调平时小型喷嘴。(下图雅克38喷管原理)



F35B由于和前两种有代差,技术也最先进,所以布置也有很大不同,F35B采用了更直接的前一后一的布局,用一台发动机带动前后两种喷管,后部为发动机喷管,可向上旋转,前部则是风扇,靠风力推动飞机的起降飞行,同时,F35B采用了隐身设计,一体化的液晶显示器,这些在雅克38时代都属于梦中的技术。(下图F35B喷管原理)


从布局上看,雅克38并不和F35B相同,到是雅克41更接近些。无论是哪种,性能差太大了,雅克38更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摆设”。只所以说雅克38并不实用,是由它的性能决定的,首先就是起降性,由于是三台航空发动机,因此,喷出的火焰气体都是高温,而且相互作用,因此,炙热的火焰把航母的甲板烧蚀非常严重。第二性能,我们看看它的基本数据,机长(A型)15.50米,(B型)17.68米,最大速度(高空)M0.9马赫。(海平面)M0.8马赫。实用升限12000米。作战半径约240公里左右(1000公斤载弹量时)。这个实际上并达不到,通常约200公里左右。载弹量2000公斤时作战半径100公里多点点。从上面数据看,靠 2,000 公斤的载弹量,100 公里的作战半径和有限的机载电子设备, 想和当时的F-14、F-18过招,显然是去送死。充其量也就是各 S-3“北欧海盗”和 A-6“入侵者”以及 P-3 之类的低速飞机过过手,或者攻击一些小型舰艇。(下图雅克38座舱)


作为一款具备短距/垂直起降性能的作战用的舰载机,雅克38无疑是失败的,入役即落后显然是不能胜任其职责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技不如人。而F35B则不同了,时代变了,加上美国本来就是先进武器的研发强国,一直是世界武器装备的领跑者,F35B自然要先进的多,也实用的多,即便这样,F35经历了这么久的改进却依然毛病不断,并不能说是一款非常成功的作战飞机,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需要用时间来检验。(下图F35B)

F35B这款用金钱打造出来的二十一世纪,所谓的先进短距/垂直起降战机,到底是否是最成功的一款战斗机还真不好说。只能用时间来检验了。

以上论点仅代表兔哥个人的看法,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


兔哥42928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雅克38同F35没有什么联系,只是外形有些接近而已。

雅克38有3台发动机,分别是机尾的发动机的1部和在驾驶舱后方的2部发动机。

驾驶舱2部发动机,只是用来起飞。

尾部的发动机则用来起飞和向前飞行。

当雅克38起飞时,3部发动机一起产生向上的推力,同时主发动机有3个喷管向后产生推力,使得飞机向前飞行。

F35B采用了不同布局,用1台发动机带动前后2种喷管,后部为发动机喷管,可向上旋转,前部则是风扇,靠风力推动飞机的起降飞行。

雅克38受到70年代的技术限制,性能很差。

它的机械机构复杂,协调3部发动机一起工作很容易出故障。

同时,有两部发动机只是用于起飞,飞机向前飞行时这些发动机就毫无作用,成为增加重量的废物。

雅克38还有很多设计缺陷,在当年来说倒是很正常的。

雅克38的发动机在垂直升降时,向飞行甲板喷出灼热气流而把甲板烧穿,所以航母的飞行甲板上加上厚厚的隔热钢板并且用钛合金铆钉固定。

这问题还不算夸张。

雅克38最大的问题是可靠性差。

比如1976年基辅号航空母舰的演习,出发以后不久就有一半的雅克38无法起飞。

演习持续1个月,只有1架雅克38还可以训练。

200架雅克38服役15年期间,事故不断,据统计一共坠毁了 36 架。

另外就是雅克38的航程太短,一说满载的话只能有200公里的作战半径。

苏军送它一个非常形象的外号:桅杆保卫者。

这个航程太短,只能用于舰队的防空,很难袭击敌人的舰队。

实际上,雅克38最初的目的,也是掌握战场制空权。要不然,基辅号航母就不会装备那么多反舰导弹了。

当时苏联红海军,因长期忽视航母,出现了严重的防空问题。面对美国强大的航母舰队,依靠军舰自己的防空导弹和火炮,显然不足以防御,也是完全被动挨打的局面。

当时苏联海军司令曾经说:哪怕舰队上空有1架舰载战斗机,也比没有要好得多。

雅克38也就是这个目的,所以无需对它苛求。

实际上,这种观点是很有道理的。马岛海战中,如果英国舰队没有海鹞战机,还不知道会被阿根廷空军打成什么样子。

雅克38主要用来防空,雅克141才是具有攻击力的垂直起降战机。


萨沙


因为雅克38在其所属的时代确实是落后的,但是如今的F35B毕竟是能垂直短距起降的五代机,本身在这个五代机装备量极为有限的时代就已经十分先进了,而且应对的目标更多的还是三代机、四代机,所以更是占据全方位的优势。 雅克38战斗机于60年代才开始研发,70年代才进入苏联海军装备序列,但是和同时期的战机相比,雅克38几乎一无是处。雅克38可以说是为基辅级航母定做的,可是为了兼顾垂直短距起降能力,其在各个方面都做了很大的牺牲,最终其实际性能堪称鸡肋。

雅克38战斗机出现时,二代机早已成为了主流装备,而美国的三代机都已经距离正式服役不远了,但是雅克38的性能几乎就是一代机的水平。雅克38存在有载重量低、作战半径小、航电设备简陋等缺陷,其最大速度还不到1马赫,作战半径只有240千米。更严重的是,其挂载能力也很差,最初仅能装备机炮、火箭弹、炸弹等武器,后期的雅克38M才具备了发射AA2环礁和AA8蚜虫两种近距格斗弹的能力,面对二代机为主的敌机几乎就是待宰的羔羊。 因此总的来说,雅克38只是一款聊胜于无的飞机,解决了苏联海军航母没有固定翼舰载机的问题,其本身作为一款战斗机放到当时是很失败的,要知道当时美国海军装备的已经是F4舰载战斗机了。而与雅克38同时代的鹞式垂直短距起降战机,性能要比雅克38好得多,并一直服役到本世纪初,连美军都从英国进口了一部分,而雅克38则早已退役进了博物馆。


战争之王


雅克-38失败在作战距离和可靠性方面,F-35B在设计上进行改进调整,可以较好避免这些问题

作为苏联第一款垂直起降战斗机,雅克-38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作战半径和可靠性两个方面。其最大作战半径只有110公里,实用性太差,所以被苏联海军官兵讽为“桅杆保护者”。另一个方面在于可靠性太差,雅克-38总产量143架,在15年服役时间里共坠毁36架,基辅号航母带14架雅克-38从黑海舰队出发,调往太平洋舰队报道,等他一路航行加训练到达时只有3架还能飞。

雅克-38是前苏联1976年服役的垂直起降战斗机,机长16.37米,翼展7.32米,空重7.38吨,配备一台可矢量偏转的最大推力6.8吨的图曼斯基R-28 V-300涡喷发动机为主要动力,另有两部最大推力3.25吨的RD-38涡喷发动机作为中央升力发动机协助起降。雅克-38的发动机布局形式,雅克-141也基本沿用这种布局形式

所以讨论雅克-38失败问题,首先要了解他的失败原因。因为发动机推力不足垂直起降战斗机起飞重量限制,英国的鹞式实际上更低,其空重6.34吨,垂直起飞时最大起飞只有重量9.41吨,作战半径更是只有98公里。但是英国人创造性的发明了短距离滑跃起飞的方式,起飞重量可以增加到14.1吨,可以带多的多的燃油,作战半径可以增加到556公里,极大增强作战能力。鹞式战斗机的成功离不开英国人发明的短距离滑跃起飞的方式,极大的提升作战能力

但是雅克-38就悲剧了,作为专门为基辅级载机巡洋舰研发的舰载机,其搭载平台基辅级设计舰艏前面是玄武岩大型反舰导弹,布置斜角跑道增加起降平台面积,根本无法进行滑跃起飞。因而只能采用垂直起飞,垂直降落的模式。其最大起飞重量只有11.3吨,留给武器和燃油的重量只有4吨,最大武器携带量是2吨。

基辅级载机巡洋舰舰艏密布武器系统,跑道是斜角跑道,设计时压根没往这方面考虑,导致连短距起飞都不行。前苏联曾计划90年代大修时拆掉舰艏武器系统,也改成滑跃甲板,然后使用雅克-141,但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老毛子轰然解体。

在安全可靠性方面,跟苏联航空技术较为薄弱,自动化控制较差有一定关系,但更重是设计布局上的问题。雅克-38采用中间涡喷发动机布局,飞机中部喷出的是燃烧后的尾流热空气,这些废气燃烧后含氧量低,距离进气口近,很容易从进气口重新吸入导致发动机燃烧不充分,推力发生变化,从而引发坠毁事故,这也是鹞式等垂直起降战斗机最主要的事故原因。

雅克-38的发动机布局和起降时的升力结构

所以F-35B看似布局跟雅克-38和雅克-141较为相似,但双方其实有很大不同,他充分借鉴了之前诸多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经验和教训。在起降方式上,完全以短距起降为主,加上牛逼冲天的发动机,从而可以实现最大27.2吨起飞重量的能力,不仅可以塞满机内6045公斤油箱,还有7吨左右重量用于挂载武器或副油箱,作战能力得到充分保证。F-35B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进行滑跃起飞试验,需要注意的是F-35B的27.2吨最大起飞重量已经要比法国阵风M(22.5吨)和俄罗斯的米格-29K(22吨)还要大的多!

另一个方面就是F-35B中间是采用升力风扇,而非升力发动机。这台由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研发的升力风扇是通过发动机主轴延伸出来驱动机械齿轮进行转动,像电风扇一样直接将上方的空气向下吹从而产生升力,这样可以较好保证机身下方空气含氧量,避免因发动机吸入废气引发推力衰竭问题。

所以说,F-35B虽然其动力布局跟雅克-38和雅克-141比较接近,但两者在使用中有非常大的不同,F-35B较好的吸取了前辈们(包括鹞式、雅克-38、雅克-141)的问题和不足,再加上美国出色的发动机和飞控技术(这点很重要……),目前可以说最出色的垂直起降战斗机。甚至在F-35项目整体不顺时,有美国元老院议员提出取消F-35B项目以省钱的想法时,美国海军陆战队干脆提前关闭AV-8B鹞式的生产线,意思是要不给我F-35B,要不什么垂直起降战斗机都不装备。


五岳掩赤城


首先,雅克-38和F-35B没有多少血缘上的关系,当初什么“美国从雅科夫列夫设计局买图纸,发展出来了F-35B”那纯属是胡说八道,因为在F-35B之前西欧和美国已经有很多类似的设计了。

1966到1968年,美国,英国,联邦德国联合开发的AVS垂直起降战斗机计划

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这个概念本身并不是为了舰载机提出来的,欧美和苏联各自的理由不尽相同。欧洲是为了在苏联核打击机场摧毁的情况下保证战机升空,而苏联是为了在远东基础设施较差的机场能够起飞大型战机。而后期发展成舰载机只不过是一个附带效果罢了。

同理,苏联的米格-23PD短距起降战斗机,也只是为了少用点跑道罢了

雅克-38的动力结构采用了一台主发动机+两台升力发动机的模式,两台RD-41升力发动机单台推力 41.7千牛顿,而主发动机土曼斯基R-28V-300推进/升力涡扇发动机(持续推力108千牛,开加力燃烧室的情况下可以达到151千牛。虽然名义上说,雅克-38的设计由雅克-36技术验证机发展而来,但是这个结构却比较类似英国AV-8鹞式的结构,尤其是后端的2个可转向矢量喷管,从布局上很类似于AV-8的飞马发动机尾喷口。而后期,这个结构持续发展之后就发展出了雅克-141的那种单个的3BSD尾喷管的技术,尽可能降低能量损耗。

雅克-38的动力布局和双转向尾喷管

而F-35B采用的是主发动机+升力风扇的结构,也就是说很类似于雅克-141将两台RD-41升力发动机改成一个升力风扇。但这种结构不是从雅克-141的结构上发展来的,而是从70年代康维尔M200发展而来,从俄罗斯买过来的雅克系列的研发图纸只能说是用来证明欧美当时的研究方向没有错。

F-35B用到的劳斯莱斯升力系统

回到主题,雅克-38的问题出在哪儿,主要是那两个升力发动机导致的,一个是消耗了大量的燃油,再加上本身起飞载油量就低,导致航程短;一个是升力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容易被吸进主发动机当中,导致主发动机停车。而这个问题就在F-35B上解决了,F-35B只用到了F135发动机,前端力矩则由发动机主轴连接前面的升力风扇实现,效率远比单独的升力发动机要高,而且没有废气影响,自然要比老旧的雅克-38要好些。


铁匠工坊


苏联主要发展过两款垂直起降战斗机,分别是雅克-38和雅克-141,它们都算不上是成功的战斗机。和今天美国的F-35B垂直起降战机相比,它们在设计布局、起飞场景方面的确是比较类似的。但仔细深究就可以发现,其实它们的区别还是相当巨大的,在有些设计上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它们最终拥有不同性能、命运的一大原因。

当初雅克-38为了在实现垂直起降的同时拥有常规战斗机的飞行能力,选择了装备两台RD-38升力发动机+一台R-28V-300升力/推进发动机的发动机组合模式。在进行垂直起降时,三台发动机都同时工作,帮助平稳起降。在正常飞行时,只有R-28V-300升力/推进发动机工作。

而F-35B垂直起降战机采取的动力组合方式明显不同,它采用的是常规推进系统(F135-PW-600发动机)+升力风扇的组合方案。机体前部提供升力的不是升力发动机,而是升力风扇。

在进行垂直起降时,尾部的F135-PW-600发动机的喷管将会向下偏转90度,提供机体的后部升力。同时发动机还会输出大量功率驱动座舱后部的升力风扇,升力风扇负责提供机体前部的升力。此外F-35B在机体两侧翼下还各设置有一个滚转喷管,它们可以帮助F-35B维持平稳姿态。

实际上,F-35B和雅克-38并没有什么技术相似的地方,和雅克-141也只有一个相似之处,F-35B的F135-PW-600发动机采用的三轴承旋转喷管,喷管可向下偏转90度的这个设计。就是跟雅克-141学到的。

垂直起降战斗机最难的地方就是垂直起降发动机系统,无论是采用什么升力风扇,升力/推力发动机,三轴承旋转喷管、滚转喷管等,它背后都隐藏大量技术风险,需要一个国家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雄厚的资金投入。

今天F-35B的成功,和美国强大的工业实力、经济实力是分不开的。在某种程度上说,如果F-35B不是出生在美国,那么它将难以实现当初的性能指标,难逃被迅速淘汰的命运,在这一点上,雅克-38和雅克-141显然没有更好的出生环境和机遇,导致它们最终来去匆匆。


科罗廖夫


雅克38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是上世纪冷战时期苏联研制出来的一款先进的舰载战斗机,它的气动布局与垂直升力系统都极具特色。虽然很多人说雅克38是一个早产婴儿,什么垂直起降动力系统用的是三台发动机了,发动机尾焰容易焯伤曱板了;垂直起降作战半径短了;载油量少了;电子设备落后了等等等等。储多的不是,我们冷静思考一下,雅克38是一款定性为垂直/短距起降的舰载战斗机,它的垂直/短距起降在航母都做到了,并打破了西方在此军事技术上的垄断和封锁。而不是和美帝的F35一样是一款三军多用途联合攻击机,有趣的是F35暂时只能布置在两栖攻击舰上。再则,没有雅克38的研发成功,怎么会有苏联后期的雅克141验证机,这才有了后来美帝的F35。时间跨度之大,爷爷老朽了,孙儿正年少如何比得?那时候说雅克38这不好那不行一定是北约与华约之间冷战的说辞,雅克38那么不近如人意,也没有看见北约的鹞式把雅克38打得一败涂地的报告,甚至北约对装载雅克38的基辅级航母有些害怕呢?雅克38在当时开创了了垂直/短距起降舰载战斗机的新技术应用,值得点赞。





鲍尔金vs巴特尔


现在说F-35B能够成功还太早,F-35B才刚刚服役,现在还不能说是不是成功,而且拖F-35整体后腿的就是这个B型,也就是垂直起降型。
F-35现在刚刚服役,说是非常成功为时过早,美国人可以用广告的手法把35吹的天花乱坠,但是实际使用情况还是要看一段时间,不能现在就下结论。


雅克38铁匠是和苏联的基辅级航母配套的舰载机,如果用铁匠和当时美国的舰载战斗机F-14去空战,那就不是空战是铁匠去给雄猫送人头去了。


雅克38铁匠是多少年前的东西,它和英国的鹞式飞机是世界上最早的2种实用的垂直起降飞机,它的出现只不过是苏联解决了一个有无的问题,其实就像是英国的鹞式飞机一样,问题多了去了。而且铁匠的问题更多,本身鹞式飞机和它的衍生型号就是以难以操作和容易摔飞机而著称,铁匠还要加上一个更字。

和鹞只有一台飞马发动机不同,铁匠是用2台升力发动机加上1台转向喷口发动机,这样做的好处是相对升力相对比较均衡,但是这样做控制更加复杂,而且那两台升力发动机向下喷的是热气,这些废气经常被后边的转向喷口发动机吸进去,结果是后边的主发动机经常是出现停机,喘振等故障。这也是铁匠的可靠性不佳的一个主要原因。

F35B顶多是参考了一下雅克141,说什么
抄袭太可笑了,本身雅克141只是到了原型机阶段,距离定型还早着呢。
F35B是F-35系列中最拖后腿的一型,垂直起降时复杂的气流变化,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搞清楚。

而那两台升力发动机除了在起飞降落的时候用一用以外,其他的时候就是没有用,这就是一个叫做死重的东西。其实,F-35B是借鉴了铁匠的布局,但是在机身中部提供动力的不是升力发动机,而是升力风扇,是从后边的发动机接出来一个传动轴驱动升力风扇,这样就避免了吸入发动机废气的问题,加上通过各种飞控软件缓解了起降时的操作问题。

但是,说F35的垂直起降型是一型成功的飞机还太早,对于垂直起降时的空气气流影响以及这个时候的空气流体问题,现在各个国家的技术储备和理论研究都是比较滞后的,对于这些气流造成的影响,各个国家基本上是不太清楚的,象V-22鱼鹰,到现在也是可能会出各种说不清楚故障。鱼鹰已经服役多年,都没有完全解决安全问题,F-35B只不过通过了验收,但是新的飞机在服役初期还会出各种各样的故障,象我最喜欢的F-15在服役初期就被叫做机库皇后,就是由于服役初期发动机出现了设计上的问题,导致F-15大面积趴窝,后来经过改进以后才有了F-15的赫赫威名。

F-15原来由于发动机的问题,造成大面积的趴窝,一度有机库皇后的美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