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覆盤:大消費“捲土重來”、劍指3100點?

身在股市,何以解憂?唯有暴漲!昨日覆盤講到市場到了選擇方向的時候,

今日A股強勢反彈劍指3100點,大消費“捲土重來”強勢崛起,北向資金也是在午後加速流入,這種現象對後市有何意義?從市場來找答案:

深度覆盤:大消費“捲土重來”、劍指3100點?

消費需求逐步提升

(1)市場展望:

深度覆盤:大消費“捲土重來”、劍指3100點?

大盤將衝擊3100點關口

今日的A股出現了反轉,走勢不再是一波三折,昨夜美股反彈以及A50收漲的帶動下,今日A股市場高開衝高,整體呈現出單邊上漲的行情,從A股的日K表現來看,市場已經開始突破,為何能夠如此強勢?

1、從技術分析的角度來看(如上圖),昨日滬指已經站穩下方的趨勢支撐線,從2019年的最低點2440點反彈以來,滬指整體向上的趨勢保持的不錯。節後受到疫情影響大幅低開,雖然打亂了節奏,不過很快就收復了失地。昨日A股收盤站上3000點,沒有跌破趨勢支撐,今日跳空高開衝高。

2、從成交量來看,今日滬深兩市成交額繼續破萬億,昨日覆盤我講到,今天主要是看開盤1小時的放量情況,如果開盤1小時,成交量有所放大,那麼將會繼續突破。今天開盤1小時,滬指成交額接近1900億元,昨日不到1500億元,成交額進一步放大。表明今日資金參與的情緒較高,市場有上漲的基礎。(如下圖)

深度覆盤:大消費“捲土重來”、劍指3100點?

60分鐘K線週期顯示放量

從技術分析和成家量來看,當前A股市場仍處於趨勢上漲中,今日市場再次放量,提振了投資者參與的信心,因此,接下來市場有望繼續反彈衝擊3100點。不過,3100點關口即是密集套牢區,也是重要的壓力位。所以明天能否放量會更加的關鍵,如果說明天放量突破3100點,那麼就是突破了壓力線,反轉行情可期,如果說成交量低迷,衝高回落,那麼預示著春季行情也會逐步的接近尾聲。(從當前的市場情緒來看,市場明天衝一衝3100點還是很有興趣的,關鍵是成交量能否守住)

(2)題材機會

今天的題材股可以說是群魔亂舞,市場多點開花,但是三條主線還是要能夠把握住,分別是:

1、低位補漲股(主要是以白酒、家電、乳業為主的大消費):市場普遍預期疫情影響最大的就是大消費,今天大消費能夠捲土重來,主要的邏輯還是在於補漲。對於消費股來說,本身業績並不差,2019年業績受疫情影響不大,所以在科技回落的情況下,輪動資金依舊選擇有業績支撐的大消費。

深度覆盤:大消費“捲土重來”、劍指3100點?

白酒板塊普漲

2、新基建(5G建設、智能電網、充電樁等):昨日中央zzj會議召開,再次提及要加快5G網絡基礎設施、數據港建設,體現出當前政策上對於新基建的扶持力度依舊是比較大的。而新基建也成為近期市場資金關注的主線,今天資金集體炒作智能電網,充電樁等領域,接下來新基建的七大領域,仍會有資金輪番炒作,可操作的空間較高。

深度覆盤:大消費“捲土重來”、劍指3100點?

智能電網、電氣設備漲停超出25只

3、大金融(證券、銀行、保險):大金融成為今天市場上漲的發動機,尤其是證券板塊,昨日證券板塊出現異動,今天再次集體上漲,帶動大盤突擊3000點,明天大盤若要衝擊3100點,金融將會是關鍵的推動力量。而市場炒作的順序 則是證券、小盤銀行股和保險。

另外,今天收盤後,各大券商紛紛公佈了2月份的業績情況,從券商2月份整體業績表現來看,業績都是比較優異的,

中信證券、海通證券、中信建投淨利潤紛紛超出7億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已經非常優異。今年2月股市大漲,股民不能外出消費,看來在股市消費的熱情也是非常積極的。

深度覆盤:大消費“捲土重來”、劍指3100點?

各大券商2月業績表現

(3)操作策略

現階段科技在調整,大消費板塊今日補漲,市場題材輪動較快,該如何不錯過接下來的行情呢?操作上 建議大家重在——配置。

通過梳理市場近期的熱點大家會發現,即便是題材輪番炒作,但是主線熱點基本上就那麼多。對於大消費來說,大家可以拿出底倉去參與,倉位可以控制在2成左右。近期消費有補漲的預期,但是消費的彈性畢竟沒有那麼大。當前市場存在一定的恐高情緒,所以在科技股調整的期間,大家把消費作為底倉配置,安心的拿著也不錯。

科技+新能源車可以控制在5成左右,其中科技建議3成,新能源車建議配置2成倉位。2020年的投資主線,市場預期一致的是科技+新能源車。包括說現在的新基建,基本上也是圍繞科技展開,比如說5G建設,雲計算、物聯網等等,這些都是離不開科技。而新能源汽車則是順應未來汽車電動化的大趨勢,無論是歐洲碳排放加大傳統車企佈局新能源汽車,還是特斯拉國內建廠,包括國內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都體現出佈局汽車絕不會錯。

至於說剩下的倉位,大家可以拿出2成參與大金融,券商可以博取彈性,畢竟市場上漲的時候,券商作為人氣領漲板塊,最能帶動資金參與的情緒,事實上今天市場已經體現出來了。

總體來說,當前市場資金雖然有切換,但是邏輯還是比較清晰地,科技漲多了,調整一下也是正常,消費跌多了,估值合理了,性價比更高了,資金也是願意短期避避險,選擇更加抗跌的消費。無論市場如何切換,大家只要做好配置,那麼就能夠賺取穩穩地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