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心”抗疫—民建會員李春芳的戰疫紀實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爆發,湖北、武漢、青海......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裡,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寫下的“請戰書”格外讓人關注。

神州大地的抗疫軍團裡,90%以上的護理人員都是女性。她們冒著生命危險,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救治感染病例。她們有能力,有擔當,有勇氣,有智慧。 她們集體剪掉的辮子,就是最動人的請戰書, 臉上深深淺淺的壓痕,就是她們的軍功章。最早衝上一線的有她們,跟病人接觸最多的也是她們。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是中國最著名的傳染病學家之一,73歲高齡的她再次請戰帶隊去一線;54歲女將軍、工程院院士陳薇,帶領科研隊伍,快速研製出檢驗試劑盒;天津疾控中心專家張穎,10分鐘脫稿講病例,邏輯清晰,圈粉無數;火神山神速建成的背後是7000工人的集體建設,這其中有55%是女性;鋼結構專家王曉紅,從圖紙技術物資現場等方面負責鋼結構施工部分;女企業家胡曉紅,放棄年夜飯趕赴火神山施工現場......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巾幗英雄絕對是取得疫情狙擊戰的關鍵一環。

我用“心”抗疫—民建會員李春芳的戰疫紀實

民建會員,青海民建直屬平安區支部會員李春芳作為一名心理輔導老師從1月31日起,每天在線學習六個小時的清華大學發起的“抗擊疫情心理援助”公益課程。2月8日,青海民建和青海統戰官網報道了一篇關於她疫情期間學習的報道《戰“疫”面前,她們不簡單—學習也是一種責任》。2月11日,她繼續為孩子們製作了兩個關於心理疏導的美篇,《讓孩子們正確認識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如何做好自我和孩子的心理防護》,用繪本的方式為孩子們講解新冠病毒以及心理疏導的方法,並推薦了家長和孩子在假期隔離期間觀看的書籍和電影,隔離在家,讓孩子和家長的生活更豐富,這兩篇心理疏導的文稿和兩堂課程視頻也被轉載到平安區組織部公號和“掌上平安”做宣傳,閱讀量2600多人次。

12日晚9點李春芳受團區委邀請,通過網絡授課的形式對平安區156名青年志願者進行志願服務心理輔導和培訓,以《科學防疫 積極減壓》為題,分三部分做了講座,為志願者分享了三個積極行動的方法,最後為志願者們推薦了十部優秀電影和十本書單,在緩解大家心裡壓力的同時可以充實自己的生活,提振個人的信心。“隔離病毒不隔愛,線上學習傳遞愛”,14日晚八點,李春芳通過線上語音教學、圖片共享等環節為平安區幹部群眾分享《為心理疫疫構築堤壩》的心理疏導課,直播在線人數364人,直播回放500人次。從疫情應激狀態下心理應對的策略,到疫情時期可以操作的身心放鬆法,再到疫情下的心理調適方法,將近1個小時的課程,獲得大家一致的好評。3月2日上午,為平安區第三小學2000多名師生和家長在線上了一堂《陽光心靈 擁抱新學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播課,課程共分為四個部分:通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的心理防護知識和方法;日本捐助物資上寫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的優美詩句來自日本華人之手的故事;各個崗位的女性在這次疫情中貢獻力量;分享了六位“英勇救疫”的中國人。3月5日,是全國第57個“學雷鋒紀念日”,李春芳又受團區委之邀前往平安區消防大隊,為他們上了一堂心理輔導專題講座。

李春芳平靜的說,就像那名普通的快遞小哥汪勇所說,只要力所能及地為別人、為社會、為國家做出奉獻,一個普通勞動者也可以在平凡崗位成為頂天立地的英雄!許多年以後,回想起宅在家裡抗擊疫情的往事,不知不覺中,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精神,已經融入我們的生命,成為我們心中永遠的記憶,也成為我們繼續前行的力量,我將帶著這份力量,繼續傳遞人間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