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现在还有没有后代?

残留de美好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传奇人物,特别是《三国演义》的神话,使得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人。当然,抛开吹棒的原因,诸葛亮的超群才华还是出类拔萃的,他凭一已之力,使得一穷二白的刘备逆袭成为蜀中之主。

特别是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诸葛家族的后代成了世人好奇的谜团。下面就来扒开门缝看历史,看看诸葛亮家族的前世今生。

诸葛亮的先祖可以追溯到西汉汉元帝的司隶校尉、光禄大夫诸葛丰,诸葛丰后来因为过于正直,因得罪权贵而被免职成一介布衣。诸葛亮的父亲叫诸葛珪。诸葛珪的官职是泰山郡丞,他生有三子二女,分别是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幼子诸葛均以及两个女儿。

诸葛亮八岁时,头顶的天空倒下来了,诸葛珪病逝了。除了年长的诸葛瑾选择了“单飞”,诸葛亮弟妹四个都由叔父诸葛玄抚养成人。

诸葛瑾选择了依靠的雄主是东吴的孙权。孙权对诸葛瑾也是信爱有加,他称帝后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诸葛瑾在朝中的分量之重可想而知。诸葛瑾又生了诸葛恪、诸葛乔、诸葛融三个儿子。

首先来看诸葛恪。孙权病危时,诸葛恪被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后因功加封丞相,进爵阳都侯。诸葛恪也生了诸葛绰、诸葛竦、诸葛建三个儿子。后来因为长子诸葛绰犯了错,诸葛恪为了保持“忠义”的家誉,不惜动用“家规”,直接处死了诸葛绰。然而,尽管诸葛恪如此谨慎,但他仍然晚节不保,不慎卷入东吴的政治斗争中,结果成了政治牺牲品。而他的另两子诸葛竦和诸葛建也因牵连而被杀。

诸葛瑾的第三子诸葛融也是才情超群,他官至骑都尉、公安督、奋威将军。然而,后来其兄长诸葛恪卷入政治斗争被诛后,他也受到牵连,被逼服毒自尽,他的幼小的儿子们也没能幸免于难。

而诸葛瑾的第二子诸葛乔却在弱冠之年便过继给了诸葛亮。

而诸葛亮出道虽然晚,但他却是刘备的首席军师,帮刘备在蜀中称帝后,被封为丞相,成了蜀国不可或缺的一号牛人。他六出祁山伐魏失败后,最终病逝五丈原。因为功绩突出,他被追封为忠武侯,武兴王。

诸葛亮娶了丑女黄月英后,不知什么原因,一直膝下无子,后来就把兄长诸葛瑾的二儿子诸葛乔过继到他的门下来当嫡子。相传,诸葛亮对诸葛乔要求非常严,在北伐时,只给了他一个驸马都尉的官衔,却让他前往汉中去当“监工”——带数百士兵督运粮草。诸葛乔也是个福大命不大的人,25岁时便病逝了。他死后留有一子叫诸葛攀。诸葛攀的官至蜀汉行护军翊武将军。后来随着诸葛瑾和儿孙们在吴国的“灭门”,诸葛亮就让诸葛攀“复还”为诸葛瑾的嫡孙,可谓仁至义尽。然而诸葛攀也是年纪轻轻便逝世了。而诸葛攀的儿子诸葛显在蜀国灭亡后,隐姓埋名,到河东过起了世外桃源的生活。

而诸葛亮后来生有独子诸葛瞻。诸葛亮五十四岁于公元234年去世时,诸葛瞻只有八岁。诸葛瞻十七岁时娶刘禅女儿为妻,先后担任蜀汉骑都尉、羽林中郎将、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军师将军、代理都护、卫将军等职。诸葛瞻生有诸葛尚、诸葛京二个儿子。后于公元263年,诸葛瞻三十七岁时,与自己年仅17岁的长子诸葛尚、张飞的孙子张遵、赵云的儿子赵广等人,在绵竹与邓艾所率领的魏军作战时一同战死。

诸葛瞻和诸葛尚战死后,诸葛京成为幸存者,他的这一脉便成了诸葛亮的嫡系血脉。蜀汉灭亡后,诸葛京内移河东,在西晋时,曾官至江州刺史,虽说不是大官,但日子还算过得安定,因此,诸葛亮的这一脉也由此得以延续,据说诸葛亮的后裔很多都生活在以八阵图布局建设的八卦古村落——浙江兰溪诸葛村。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诸葛亮是有后人的,现在主要聚居在浙江省兰溪市的诸葛村。或许会有人疑问,诸葛亮祖籍山东,常年在四川做官,为何后人们却在千里之外的浙江呢?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据可查的。村子里保留着一份1947年修订的、由陈果夫撰写序言的《诸葛氏宗谱》,其中详细记载了诸葛亮后裔的迁徙情况。

据这份宗谱记载,琅琊诸葛氏是秦末农民义军将领葛婴的后人,后改姓诸葛。汉元帝时期,其先祖诸葛丰为司隶校尉。

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是泰山郡丞,母亲为章氏,生有三男两女: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三子诸葛均,还有两个女儿诸葛氏。不过诸葛亮3岁丧母,8岁丧父,年纪稍长的哥哥诸葛瑾一人到江东闯荡,诸葛亮只好和弟弟诸葛均、两个姐姐跟着叔叔诸葛玄生活。

诸葛玄原本是刘表的属下,后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但又被别人取代,所以诸葛玄只好带着侄子侄女到荆州投靠刘表去了。

到荆州不久后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就和兄弟姐妹们在山野耕读。期间诸葛亮娶了黄承彦的女儿,他的大姐嫁给了蒯祺(蒯良、蒯越的侄子),二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这些人都是荆州望族,把这些姻亲关系细细捋一捋,诸葛亮还得叫刘表一声姨夫。

208年诸葛亮追随刘备,在乱世展现自己的才华,辅佐刘备建功立业,自己也成为蜀汉丞相,刘备的托孤大臣,蜀汉实际的掌权者。234年,诸葛亮去世,享年54岁。

诸葛亮只有一个儿子诸葛瞻,在绵竹之战时殉国。

诸葛瞻有两个儿子。长子诸葛尚,和诸葛瞻一同殉国。

次子诸葛京出仕晋朝,任郿令、江州刺史。诸葛亮的后人都出自诸葛京一脉。

诸葛京的儿子诸葛冲担任晋朝廷尉,孙子诸葛铨任零陵太守,曾孙诸葛颖,为正议大夫。

七世之后诸葛爽为后梁河阳节度使,其子诸葛仲芳袭承,他的儿子诸葛浰在952年为避中原战乱,携家迁移到浙江,最终在现在的兰溪市诸葛村繁衍生息下来。

而诸葛村的建筑布局和八卦类似,所以又称为“八卦村”。村中保留了大量明清古建筑,并建有诸葛亮的纪念祠堂,是当地有名的人文旅游风景区。


石头说历史


有!诸葛亮的后代不光有,而且是直系后代,千百年来后世子孙们一直秉承着武侯的临终遗训,繁衍壮大。诸葛亮在隆中与黄氏结婚后近三十年,一直没有子嗣。直到诸葛亮46岁,他的儿子诸葛瞻才出生。史书记载,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诸葛瞻才八岁。诸葛瞻长大后从低级别军官做起,一直做到卫将军之职,深得百姓爱戴。后主更是对瞻信任有加,每每有事必与其商议。

魏国伐蜀,邓艾兵临绵竹,后主问计诸葛瞻,瞻曰:“吾等子孙,累受汉恩,愿领兵拒敌....”瞻有二子,长子诸葛尚、次子诸葛京。后来诸葛瞻战死绵竹,诸葛尚年仅十七岁,同样战死沙场。当时次子诸葛京才十来岁,幸存先来了。后世罗贯中有诗赞曰:“苍天有意绝炎刘,汉室江山至此休。诸葛子孙皆效死,成都卿相尽添愁。”

晋朝统一三国之后,诸葛京被新的朝廷迁居到中原一带,征召为官吏。诸葛京出任过关中地区眉县的县令,并把这里治理得很好,最后官至江州刺史。

到后来五胡乱中华,诸葛京这一脉后来到浙江兰溪定居。从明代起,兰溪一带的诸葛族人主要以经营中医药业为主。据说这是秉承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一祖训。

浙江兰溪著名的诸葛村是目前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村中建筑格局按“八阵图”样式布列,相传土匪盗贼从不到诸葛村来,因为进去了就出不来了;甚至日本侵华时诸葛村周围皆被侵占唯独诸葛村安然无恙,曾经日军派了两队人马来寻找他们左右寻找,但就是发现不了路边上隐藏着的村子,不久,查找无果的日军就离开了,村子也得以保留。

诸葛村的中心池塘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你小小的 点赞,是对我大大的 鼓舞~~


杂谈会客室



诸葛亮狭义的家族到今天没有确切的后代流传,而广义的诸葛亮家族一直兴盛到唐朝,但是主要不是诸葛亮的功劳,而是诸葛诞的功劳。


我们先说狭义的诸葛亮家族,根据史料记载诸葛亮一共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养子诸葛乔,一个是亲子诸葛瞻。


诸葛乔是诸葛亮大哥诸葛瑾的儿子,因为诸葛亮长时间没有儿子,所以过继给了诸葛亮。


诸葛乔小时候很聪明,诸葛亮对他寄予了很大希望,可惜他早逝。


诸葛乔虽然死的早,但是他还是留下了一个儿子诸葛攀,因为诸葛瑾在东吴被灭族,所以诸葛攀后来又回到了诸葛瑾这一支。


而诸葛亮的亲儿子诸葛瞻虽然和儿子诸葛尚一块死在绵竹,但是诸葛瞻次子诸葛京还活着。


蜀汉灭亡后诸葛京和诸葛攀一起从四川迁移到了洛阳一带居住。


诸葛京在西晋靠着爷爷诸葛亮的威名混得不错,一度从县令做到了东宫舍人。



西晋官制规定:大县令有治绩,官报以大郡;不经宰县,不得为台郎。


也就是说不管再有背景,想要担任台郎(类似今天ZY办公厅)必须先担任县令。


当然,你们懂得,县令和县令区别大了,有关系的就在洛阳附近当县令,然后很快就调入朝廷做台郎;没关系的就去辽东、岭南做县令,那就是一辈子了。


诸葛京去陕西做县令比较符合他敌国降臣后裔的身份,但是他能得到当时尚书仆射山涛举荐做到东宫舍人,那真是沾了他爷爷诸葛亮的光。


史载山涛举荐诸葛京第一句话就是“郿令诸葛京,祖父亮……”


之后五胡乱华,衣冠南渡,狭义上诸葛亮一家消息就基本没有了。


只是在王羲之《十七帖》中《成都城池帖》里提到了诸葛攀之子诸葛显,当时琅琊诸葛氏另一支诸葛诞后人在东京是真正的显贵,诸葛诞儿子诸葛恢是会稽太守,诸葛显估计是南渡依靠诸葛恢吃饭。


而这就是狭义诸葛亮家族在史籍里最后的确切消息了……之后都是穿凿附会的产物。


说完狭义诸葛亮家族,再说广义的。


广义的诸葛亮家族当然指的是琅琊诸葛氏,琅琊诸葛氏能成为绵延几百年世家大族,主要不是因为诸葛亮,而是因为诸葛亮族弟诸葛诞。不过诸葛诞出仕时已经是魏明帝时期了,估计诸葛亮和诸葛诞压根就不认识,只是同族而已。


诸葛诞虽然后来因为造司马懿的反被诛杀,但是琅琊诸葛氏和司马氏是姻亲关系,诸葛诞的女儿就嫁给了司马懿之子司马伷,而司马伷的孙子就是东晋元帝司马睿。



因此琅琊诸葛氏能一直延续到唐朝,在唐朝还能进入《贞观氏族志》,主要是诸葛诞这一支的功劳。


目前东晋之后还能被载入史籍的诸葛氏基本上都是诸葛诞这一支,比如隋朝大学问家,著作郎诸葛颍,他就是诸葛恢的后人。


综上所述,狭义诸葛亮家族在东晋初年诸葛显之后就不在见于史料记载了,目前浙江八卦村号称是诸葛亮的后人,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即使他们真是琅琊诸葛氏后人,那么更大可能是诸葛诞那一支。


兰台




诸葛亮现在还有没有后代?



回答:有。我是兰溪市人,诸葛村现在是兰溪的旅游景点。现在诸葛亮的后裔主要聚居在浙江兰溪诸葛镇诸葛村,这里有诸葛亮的后裔八千余人,多是诸葛亮的第49代和第50代孙。



诸葛村落格局按九宫八卦图式而建,整体布局以村中钟池为中心,向外延伸八条弄堂,将全村分为八块。村内弄堂似通非通,似连非连,曲折玄妙。



  环池面建的几十座古老的厅堂及村民住宅自然地归入内八卦的坎、震、巽、离、坤、兑、乾八个部位。






当你步入村中纵横交错的古巷时,大有似连非连、半通不通、曲折玄妙之感,犹如陷入了诸葛亮布下的八阵图,横来直去,不知所向。



一是、 村民祖辈更是无人不晓自己是诸葛亮的嫡传后裔。二是、诸葛村的建筑相当有特色,整个山村的造型酷似八卦。


月季正红


诸葛亮的亲生儿子只有一个,此外还有一个养子。这个养子,其实算是诸葛亮的嫡长子,早年从兄长那领养过来的。不过,这名养子也是早于诸葛亮先牺牲,虽然留下了一个儿子,但这个儿子却因为父亲的生父诸葛瑾没有后代,就又回作为诸葛瑾的后代,也就是说,与诸葛亮其实没有什么关系了。

但诸葛亮还有一个儿子,叫做诸葛瞻。有一些史料,记载了诸葛亮还有好几个儿子,甚至还有一个女儿,因为没有任何的资料可以予以佐证,故应该是虚构的,不存在的。在诸葛瞻还小的时候,诸葛亮也是很忙的,有时与儿子也是通过书信往来,没有见面。

诸葛亮在军旅的途中,也会关心儿子的字形是否写的工整,是不是细致入微,也写过《诫子书》。可见,诸葛亮是很想在其身边亲自教导的。此外,也找不到太多的有关这方面的记载了。

而诸葛瞻的一生,也算是风光,娶了一位公主,被封了官,承继了武乡侯的官爵,后来统领中央的事务,但因为后来一次战略上的失误,兵败被杀。此后不久,蜀国也灭亡了。

留下的后代,也就是诸葛亮的孙辈,均没有什么记载。也有宗谱表明,诸葛亮的后裔一直就在浙江一带生活,还统计到了大概50代孙,总共有八千多人。至于这些人具体有什么成就,则不得而知。


广东阿俊


答:诸葛亮现在有没有后代呢?应该有吧。

香港名模诸葛梓岐曾高调地说:“我家里的族谱上明确地记载着我是诸葛亮第63代后人。”

但是,诸葛梓岐小姐的说法遭到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部梅铮铮主任的质疑,她说:“因为史料的断缺,所以诸葛亮后人的去向,如今还无法定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一个家族的族谱,是不可能记载女性的姓名,既然诸葛紫岐自称诸葛亮的后人,并非配偶,那么,族谱上怎么可能有她的名字?”

事实上,诸葛梓岐小姐的身世非常复杂。她是加拿大籍,一开始大家以为她是日本人,但实际上她是中日混血,籍贯山东,在北京出生,幼年随家人移居加拿大。长大回国后,被星探挖掘,成为炙手可热的嫩模。

诸葛梓岐小姐的身份也同样扑朔迷离,媒体曾扒出了她的过往,发现并不是毕业于她所说的名校,而且换过六个身份证,每一张都是不同名字、不同出生年份。

所以,诸葛梓岐小姐称她是诸葛亮后人,大家听听就好,不必深究。

关于诸葛亮后人的下落,公认是聚居于浙江兰溪市的诸葛村。

兰溪市诸葛亮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国平说,村里的村民,才是正宗的诸葛亮后裔。

如此肯定的原因,是兰溪诸葛村里保存有始建于明代的诸葛大公堂和丞相祠堂。而在大公堂的宝楼上,又珍藏有一部《诸葛氏宗谱》。这部宗谱一共修订过15次,第一次在南宋初年,最后一次在1947年,由陈果夫撰写序言。

宗谱所记,次第有序,脉络分明,清清楚楚。

其中明确记载了琅琊诸葛氏是秦末农民义军将领葛婴的后人,后改姓诸葛。汉元帝时期,其先祖诸葛丰为司隶校尉。

这些记载,全和陈寿《三国志》里的记载对得上号。

蜀汉后主曾经说过:“政在葛氏,祭在寡人。”这证明诸葛亮的姓氏是由“葛”姓变迁而来。

裴松之在为《三国志 吴书 诸葛瑾传》作注时,也专门提到了:“其先葛氏,本琅邪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为之诸葛,因以为氏。”

《诸葛氏宗谱》中还记载,南宋绍兴四年,宋高宗赵构曾给当时的大理事评诸葛辉下旨,要求其将所留八阵图上供——从这条信息可以推辞,在宋朝时,兰溪诸葛村就一直以诸葛亮嫡系后人的身份而存在。

《诸葛氏家谱》所载的《明正德年间所绘高隆八景图》,曲尽九宫八卦之玄妙;清康熙年间所绘《高隆族居图》,其平面布局的八阵图更是得到了完整的印证。

最妙的是,1992年,又发掘出一本《高隆诸葛氏族宗谱》,此宗谱可视为《诸葛氏宗谱》的古本,里面所记南宋以前谱系,与《诸葛氏宗谱》相同,即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诸葛氏宗谱》的可靠性。

就在该年9月,成都召开了全国第六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诸葛村长者带去《诸葛氏宗谱》等资料,震动了整个中国的史学界和新闻界。因此,仅仅一个月之后,全国第七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在兰溪召开。12个省市专家、学者齐聚诸葛村进行了严密的考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外交流处副处长秦俊鹰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高兴地声宣布:“后经史学界考证,这个村就是诸葛亮后裔的聚居地。”




覃仕勇说史


我是锬锬,这个问题我来答,本文646个字,阅读时间大约2分钟


都说:“虎父无犬子”。那么,诸葛亮这一代名人的后代呢?他现在有后代吗?

有一个关于诸葛亮爱情的民间故事,很受欢迎。据说荆州名士黄承彦把女儿黄氏嫁给诸葛亮。虽然黄氏很聪明,但她长得很丑。后来人们展开想象,给他的妻子取名为“黄月英”。

生活因为不完美而精彩。而诸葛亮夫妇的遗憾则是一直没有自己的亲生骨肉。所以诸葛亮迫向哥哥诸葛瑾借一个孩子来抚养。当时,诸葛瑾生有两个儿子,即诸葛恪和诸葛乔。史料记载:“论者以为乔才不及兄,性业过之”。诸葛亮的要求,诸葛瑾思索后,把第二个儿子诸葛乔传给了诸葛亮。

但诸葛乔死得早,只留下一个名叫诸葛攀的儿子。后来,诸葛瑾另一个儿子诸葛恪在吴国被杀。结果,诸葛家没有血迹。而诸葛攀则回到吴国成为诸葛瑾。后有其子诸葛瞻、又生其二子诸葛京、诸葛尚。邓艾潜行银平小道后,诸葛瞻和他的长子诸葛尚在绵竹战役中牺牲。儿子诸葛京一个人留在家里。蜀国灭亡后,诸葛京迁至河内,先后任西晋知府和江州刺史。这是官方历史上对诸葛亮直系后代的描述,只留下诸葛京一人。

在现在的浙江省一个城市——兰溪市,有着一个叫“诸葛村”的地方。这里在90年代初发现了震惊一时的《高隆诸葛氏族宗谱》,吸引了无数人的瞻仰。其宗谱了记录了诸葛亮后人的走向,从宋代就定居在浙江兰溪市。

由此可见,诸葛亮亲生血脉的后人应该是没有的,但他的精神却影响了中华大地几千年!


LongTime常锬


要说诸葛亮的后代,首先就是儿子辈的诸葛乔、诸葛瞻了。其中,诸葛乔是诸葛亮的养子,诸葛瞻则是他唯一的儿子。


关于诸葛亮的爱情,有一个民间故事而流传甚广了。据说荆州名士黄承彦把女儿黄氏嫁给了诸葛亮,黄氏虽然聪慧过人,但是面容丑陋。后人不断展开想象的翅膀,为诸葛亮的夫人起了“黄月英”的名字。


诸葛亮与黄月英这一对夫妻可谓是琴瑟和谐,他们都智慧超群,都爱好兵法,都思维缜密等,很有共同语言。人生因为缺憾而精彩。诸葛亮夫妻的遗憾在于迟迟没有子嗣。诸葛亮逼不得已,只好向长兄诸葛瑾借一个孩子来抚养。当时,诸葛瑾已经生有两子,即诸葛恪、诸葛乔。史载:“论者以为乔才不及兄,而性业过之”。弟弟请求,诸葛瑾权衡之后,将次子诸葛乔过继给了弟弟。


来到蜀汉后,诸葛乔投身后勤保障工作,他官至驸马都尉,主要在汉中活动。在诸葛亮写给诸葛瑾的书信中,还提到他说:“今使乔督五六百兵,与诸子弟传於谷中。”《三国志》中称,诸葛乔逝世于建兴元年(223年)。清朝学者何焯、钱大昭认为,诸葛乔应当是死于建兴六年(228年),由此推断,他是英年早逝了。


据《三国志》记载:“次子京及攀子显等,咸熙元年内移河东。”在蜀汉灭亡后,诸葛瞻这一脉的诸葛京和诸葛乔一脉的诸葛显都被迁徙到河东郡定居。其中诸葛京进入了西晋官场,先是担任郿县县令,后被“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所举荐,最终官至江州刺史。


时间浩浩荡荡,淹没了无数名门豪杰。之后,关于诸葛亮后人的记载便不见于史书了,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消失在了历史上。


在今天浙江省的兰溪市,有着一个名叫“诸葛村”的小村落。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这里发现了《高隆诸葛氏族宗谱》,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宗谱了证明诸葛亮后人的去向——从宋朝开始定居在浙江兰溪。人们还发现了明代修建的诸葛大公堂和丞相祠堂。诸葛村山清水秀,“八阵图”形式的建筑格局不但特色鲜明,而且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诸葛亮的口碑一直挺立在历史之中。如今,他的后人们安静地生活在浙江兰溪一带。


文化观察者


诸葛亮儿子诸葛瞻,后迎娶公主,拜骑都尉,袭爵武乡侯;诸葛瞻的结局《三国演义》中也讲的很明白,后来钟会、邓艾率大军攻打蜀汉的时候,诸葛瞻在绵竹与邓艾殊死一搏。兵败,死于军中。

诸葛瞻生有二子,其中长子诸葛尚和他一同抵御邓艾,死于军中。而次子诸葛京则留住了一条性命。

另据《三国志》记载:“次子京及攀子显等,咸熙元年内移河东。”在蜀汉灭亡后,诸葛京被迁徙到河东郡定居。其中诸葛京进入了西晋官场,先是担任郿县县令,后被“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所举荐,最终官至江州刺史,也为家族留下了血脉传承。

现在山东临沂和浙江兰溪各有一支诸葛亮的后裔,都有各自的家谱记载着与诸葛亮的渊源关系。浙江兰溪是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约8000多人。人们还发现了明代修建的诸葛大公堂和丞相祠堂。说明这一支诸葛亮的后人们安静地生活在浙江兰溪一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