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居民向中央指導組大喊“假的假的”,“老百姓吃的都是高價菜”、“形式主義”,誰看到了老百姓的委屈?

來源:南方都市報(nddaily) 作者:實習生 馬銘隆 南都記者 蔣小天


疫情發生以來,因防控措施升級,武漢大部分小區通過社區或物業採用團購的方式購買生活物資,但居民與社區或物業溝通不暢、對生活物資供應不滿意等問題時有發生。


3月5日,武漢市開元公館小區居民隔窗向中央指導組喊話,反映社區物業假裝讓志願者送菜送肉刷屏網絡。據公開報道,在隔窗“喊話”後,武漢市已經派人對社區居民逐一上門,入戶調查,瞭解具體訴求後著手解決。


武漢居民向中央指導組大喊“假的假的”,“老百姓吃的都是高價菜”、“形式主義”,誰看到了老百姓的委屈?


近日,中紀委專門刊文再次回應上述事件,文中稱,送菜志願者吳曉瓊直言“今天領導來社區,四棟有人說送菜是假的,昨天我們給四棟送菜時您在哪裡?從昨晚到現在,我們幾個志願者忙得飯都沒吃上,你們知道嗎?”


前天(3月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公開回應,開元公館小區的做法“要不得,應堅決糾正”。


武漢居民隔窗向中央指導組喊話刷屏網絡


“假的,假的!”3月5日,中央指導組在武漢市青山區翠園社區開元公館小區考察時,有居民從家裡窗戶向正在考察的中央指導組喊話,反映社區物業未及時讓志願者送菜送肉給業主,實際工作不到位的情況,引發熱議。在網傳視頻中,有居民喊道“老百姓吃的都是高價菜”、“形式主義”、“假的假的”等。


武漢居民向中央指導組大喊“假的假的”,“老百姓吃的都是高價菜”、“形式主義”,誰看到了老百姓的委屈?


“喊話”事發第二天,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央指導組成員、國務院副秘書長丁向陽對此事回應稱,中央指導組組長孫春蘭副總理在武漢的社區隨機抽查了幾個地方。針對群眾反映的一些服務管理的形式主義和工作不到位的問題,她當即作出指示,要求中央指導組督查組深入調查,也要求地方政府深入調查。


據新京報報道,3月6日,翠園社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已通過問卷形式瞭解到居民反映的問題,主要有消毒不及時、垃圾清理不及時、沒有送菜上門等。對於消毒和垃圾清理工作,該工作人員解釋,年前有大量的清潔工人回鄉,年後因疫情無法返回武漢,導致人手短缺,造成了消毒不及時、垃圾清理不及時的問題。對於沒有送菜上門服務,翠園社區工作人員表示,社區只有10名工作人員,需要管理多個小區,可能存在工作不到位的情況,正在改進。


3月6日,小區物業稱,“已採取措施加強工作力度,努力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網友拍攝的視頻中顯示,大量物資正不斷抵達小區。


據悉,目前開元公館小區已分棟為居民建了買菜微信群,由社區工作人員統一採購、配送。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網3月7日公開發布視頻並刊文再回應該事件,文中指出,小區的志願者頗為委屈,志願者吳曉瓊在小區蔬菜團購群裡說:“今天領導來社區,四棟有人說送菜是假的,昨天我們給四棟送菜時您在哪裡?從昨晚到現在,我們幾個志願者忙得飯都沒吃上,你們知道嗎?”


據瞭解,開元公館有12棟樓2830戶,採購量大,蔬菜整車整車運進來,歸類分堆工作繁瑣,吳曉瓊往往要從下午3點幹到天黑。


這兩天,很多人在團購群裡替志願者抱不平,該小區有居民表示,沒有人對志願者不滿,“主要是對物業有意見,疫情以來,他們工作很不到位。”


對於這次“誤傷”,去年剛失去丈夫的吳曉瓊說,她不圖名不圖利,受點委屈也無所謂,“我只希望去愛所有人,因為我失去了愛。”


武漢嫂子曾社交群內怒罵物資配送不力


武漢市防控措施升級後,物流配送受到影響,居民生活物資採購和供應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據瞭解,因疫情防控需要,自2月11日起,武漢市在全市範圍內所有住宅小區實行封閉管理。2月18日起,武漢各區超市不再面向個人銷售,只接受社區組團購物。


南都記者關注到,此前已有居民因與社區溝通不暢、對生活物資供應不滿意等問題將社區的工作紕漏在網上曝光。


2月22日晚,武漢市江岸區江碼社區下轄的濱江苑小區業主微信群裡,一名女業主激動地連發數條語音,怒罵中百超市針對不同小區發佈“AB陰陽套餐”,捆綁銷售大米、醬油和衛生紙,套餐價格高,社區不回應業委會訴求等。


事件發生後,江碼社區書記朱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面對轄區內6500多名居民,社區在崗工作人員只有十一人,情急之下只能先關注解決生活必需品,工作沒有做細,但絕對不存在AB陰陽套餐。


朱莉坦言自己也在反思,“由於精力有限,社區對一大部分健康的居民有所疏漏,跟居民溝通少了,沒有通過更多方法去解決居民的生活問題。”


該社區業主告訴南都記者,事件發生後,社區確實改進很大,現在還專門建了一個幫扶群,把孤寡老人、重症患者、醫務人員家庭拉進群裡,有問題都馬上解決。


新聞發佈會多次公開回應物資供應難題


南都記者關注到,針對群眾的呼聲和不滿,中央和湖北省新聞發佈會也曾多次對外回應物資供應這一焦點問題。


在2月2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副司長王斌表示,自1月23日以來,9省聯保聯供機制相關省區市已經累計向湖北武漢調運生活必需品物資2.8萬餘噸。


武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徐洪蘭曾在2月29日湖北省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坦言,社區團購還存在不夠精準、不夠精細的問題,供應方式也還比較單一,不能夠滿足每一位居民所有的個性化需求。她表示,社區團購實際上是在應急情況下啟動的全新供應方式,還存在很多不足,歡迎大家及時反饋問題,便於進一步完善改進。


針對市民反映社區團購代購到貨慢、配送難的問題,武漢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姚彬在發佈會上回應稱,為增加配送運力,武漢市徵用800臺公交車,以及郵政快遞車和部分社會車輛作為配送車輛,並優化配送流程。


同時,面向社會公開招募一批社區志願者和商超志願者,前者做好居民下單、物資配送和送貨上門工作,後者就近安排到全市12家商超、200多家門店,幫助參與打包分揀,提高配送能力。


中紀委表示百姓生活保障問題需各方共同努力


在官方表態力求“保供”的同時,居民和社區在防疫工作中的矛盾和衝突不斷。


有社區居民因物資供應不足不及時指責社區工作人員工作不力,而社區工作人員卻深感工作壓力大,負擔重,還需時常擔心群眾不理解不配合,雙方往往都覺得委屈。


公開報道顯示,有社區工作人員堅持請居民把需要購買的物資寫在紙條上,居民覺得操作機械不理解,但社區卻認為雖然複雜一些,但能保證物資購買有序。“我們吃了太多虧了,比如有人明明要五花肉,買回來他又說要排骨。”


還曾有居民給社區工作人員打電話,稱需要購買物資,已經跟超市“打好招呼”,確定能買到,要求社區立即派人去買。考慮到社區人手緊張,工作人員答應第二天去。但對方卻不聽,也不讓他插話,他只好把電話交給社區志願者,對方沒說兩句又開始講起了英文。


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呂德文曾公開在《半月談》中撰文表示,“客觀而言,大決戰時間緊,任務重,忙中出錯實在是大概率事件。”與武漢市身處一線的基層幹部有廣泛接觸的呂德文稱,“基層幹部這段時間承受了巨大壓力。毫不誇張地說,其中相當一部分基層幹部已經到了精神崩潰的邊緣。”


呂德文呼籲,要關心和愛護一線抗疫的基層幹部,紀委、組織等相關部門,必須有切實舉措為他們減壓。


3月7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在官網發佈的視頻也指出,將糧油菜品送到千家萬戶,各個社區和廣大基層幹部、志願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百姓生活保障問題,是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重要一環,需要各級主管部門、社區工作者和社區居民的共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