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對《周易》的主要功績是什麼?

glz53341505


一般認為,“西伯拘而演《周易》”,採納的是太史公司馬遷的說法。也有另外一說,即周人所作(“周”有周密、周遍、周流等義),故名為《周易》。

《周易》亦稱《易經》,簡稱《易》。儒家重要經典之一。“易”有變易(窮究事物變化)、簡易(執簡馭繁)、不易(永恆不變)三義,相傳系周人所作,故而命名。內容包括《經》和《傳》兩部分。《經》是中國古代占筮之書,有六十四卦的卦象、卦名、卦辭和爻辭組成。卦辭、爻辭是分別對卦象、爻象的解說。過去傳說伏羲畫八卦,文王推演為六十四,並作辭。或說文王作卦辭,周公作爻辭。實際上非一時一人之作,其萌芽期可能早在殷周之際。《傳》是對《經》的最早解釋,包含解釋卦辭、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舊傳為孔子所作。但據近期研究,大抵系戰國或秦漢之際的儒家作品,也並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內容是通過闡釋易經義蘊、功用、筮法,八卦起源,六十四卦卦爻辭,與卦序等,創造了一個結合象數與義理的獨特思想體系。

《周易》通過八卦形式(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推測自然和社會的變化,認為陰陽兩種勢力的相互作用是產生萬物的根源,提出“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等富有樸素辯證法的觀點。舊時有鄭玄注的版本,已失傳。今通行本有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李鼎祚的《周易集解》。


火車頭loco


周文王:周部落首領,姬姓,名昌(前1152年―前1056年),岐周(今陝西岐山縣)人。周朝奠基者,歷史上的一代明君,因斷訟有功,被人們稱為“周文王”。

其父季歷被商紂王帝辛封為“方伯”,號稱“周西伯”,為西方諸侯之長。季歷死後,姬昌繼位,被稱為“西伯侯”姬昌。姬昌勤於政事,廣羅人才,商紂王封他為“三公(姬昌、九侯、鄂侯)”,擁有雍州之域,勢力擴展到江漢地區(丹江漢水流域)。西伯侯到處行善,樹立自己的威信,諸侯都向往他,歸附者眾多。

周的國力逐漸增強壯大,引起商紂王的不安,於是商紂王將姬昌拘於羑(yǒu)裡,長達七年之久。

因紂王荒淫無度,周大臣散宜生就獻天下美女和奇玩珍寶於紂王,取得紂王大悅,紂王才下令赦免姬昌出獄。

羑里,在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北4.5公里。現存羑里城遺址,為一片高出地面約丈餘的土臺,南北長105米,東西寬103米,面積達萬餘平方米。1996年國家定位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AAA級景區,是世界遺存最早的國家監獄,因為羑里只是一片土臺,並沒有圍牆阻隔,後來就有了“劃地為牢”一詞。

姬昌在羑里被囚的漫長歲月裡,發憤治學,潛心研究,將伏羲八卦演為64卦、384爻,並對伏羲氏先天八卦方位,加以改進,對《周易》(孔子後叫《易經》)的發展作出了極大推動作用。

八卦是乾、坤、巽、兌、艮、震、離、坎,分別代表天、地、風、澤、山、雷、火、水等諸意。

伏羲氏八卦認為:

乾卦為天,代表宇宙、天空,從中原大地看,南邊天高,北邊天低(太陽在南邊,天空明亮,看的高遠,北邊昏暗,覺得離天很近),故把乾卦放在南邊。

坤卦為地,代表地球、大地。天在上,地在下,應把坤卦放在與乾卦相對的位置,故把坤卦放在北方。

兌卦為澤,代表沼澤地,因為江浙一帶湖泊較多,象大面積沼澤地,故把兌卦放在東南方位。

離卦為火,代表太陽,炎熱,古人認識世界很簡單,伏羲氏創造八卦時,不一定有太陽一詞。人們發現早晨從東邊升起一團大火,傍晚時到西方燃盡,每天都是這樣,認為東方一定有很多火,故把離卦放在了東方。

震卦為雷,代表打雷、震動、地震。人們發現天空東北方打雷較多,故把震卦放在了東北方。

巽卦為風,代表起風、颳風、來風。據科學證實:在遠古時代,喜馬拉雅山還沒有形成,是一片無邊無際的大海,那個時代,我國應該從西南方來風較多,故把巽卦放在了西南方向。

坎卦為水,我國的河流大部分過是從西方流向東方,古人認為西方一定有很多水,源源不斷流不盡。故把坎卦放在了西方。

艮卦為山,我國的西北方有很多山,如天山、賀蘭山,又是崑崙山的發源地。故把艮卦放在了西北方。

 

那個時代人們對人對大自然一無所知,對世界的認知非常簡單,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中被定為“遠古時代”。

科學界對於人類的起源時代,紛雜百說,差別極大。民間尊伏羲為“人文始祖”,毋庸置疑。

伏羲是中國有記載的最早的創世神,記錄於楚帛書中。1942年,長沙出土的楚帛書,是目前中國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先秦創世神話記載。

伏羲氏具體出生時代已無處考察。

其間由於地殼運動,印度洋板塊北移與歐亞板塊相撞,推生了喜馬拉雅山脈。古代的“天地大輪迴,天傾西北,地陷東南”的神話傳說,可能就來源於此。現在《易經》也有西北為天門、東南為地戶之說。

到了周文王時代,“文王拘而演周易”,他發現伏羲氏八卦已和當時的方位不相符合,並認為:

乾卦應該放在西北,因為天傾西北。

坤卦應該放在西南,因為西南有全世界最高的大土堆(把喜馬拉雅山當作土堆)。

兌卦應該放在西方,西邊有很多沼澤地,認為黃河裡的水就是從沼澤地裡流出來的,因為黃河的水總是很黃。

離卦應該放在南方,太陽雖然從東方出來,但不是最熱的時候,太陽總是到南邊最熱,中國也是越往南方越熱,溫度越高。

震卦應該放在東方,因為中國東邊的日本地震最多,局地質學家研究日本全國每年平均有一萬多次地震,有感的地震平均每天約有4次,五級以上的大地震在近百年中發生過100多次。

巽卦應該放在東南,因為東南方福建、臺灣一帶颱風最多。

坎卦應該放在北邊,北邊冰多水冷。

艮卦應該放在東北,東北有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

後來,人們把伏羲八卦成為“先天八卦”,把周文王改變方位後的八卦稱為“後天八卦”,也稱為“實用八卦”。至此中國《易經》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周文王被譽為《易經》發展史上的第二位聖人。

現在人們使用的《易經》,就是後天八卦與先天八卦同時套用,其準確率極高。

可見周文王對《周易》的功績,非同平凡!!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理論體系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也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建築、藝術、軍事、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群經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三十六計》中,二十九計的釋語都引用了《易經》原文,其餘七計雖沒有直接引用,也不同程度涉及了易理。

 






河洛易經


據《史記》,西伯即周文王,被囚禁羑里,在伏羲《易》八卦基礎上演繹為六十四卦。孔子為之作《易傳》。孔子傳周文王《易》即《周易》,代代相傳,傳到西漢楊何,司馬遷受《易》於楊何。可見司馬遷對《周易》與《易傳》都很熟悉。

然而,現在與《周易》捆綁為一書的《易傳》卻直接否定了《史記》司馬遷的說法,周文王之前已有六十四卦。先於周文王的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等五位聖人已經使用了六十四卦,如,根據“大過卦”發明了棺槨。

《周易》被奉為儒家經典,《易傳》卻直接否定了周文王作六十四卦。

不僅如此,考古發現多個不同的《周易》。阜陽漢簡,上博館楚簡,兩個《周易》儘管為殘本,但從保存的資料看,二者不同,也與通行本不同。馬王堆西漢帛書《周易》保存完整,已出版發行。帛書《周易》與通行本大不相同。一,卦符不同,爻為“一”與“八”形。二,六十四卦卦名多有不同,僅八卦:鍵(乾),川(坤),辰(震),筭(巽),贛(坎),羅(離),根(艮),奪(兌)。三,卦辭爻辭多異文,內容大致相似。四,六十四卦卦序完全不同:第一鍵(乾),第二婦(否),,第三十三川(坤),,第六十四益。

據《史記》,有“《易》曰:失之毫釐,差以千里”。這個家喻戶曉的成語出自《周易》,然而如今任何一本《周易》也不見蹤影。這說明,司馬遷看的是另一本不同的《周易》。

同一個周文王,怎麼可能作幾套不同的《周易》?



趙日金141


3000年前,在羑里城,周文王被紂王關進了監獄。在監獄中,正是憑著這片蓍草,周文王正數反數,正測反測,仰觀天象,俯察地理。此後,周文王“拘羑里而演周易”成了流傳千古的佳話,周文王也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偶像之一。

文王雖身陷囹圄,但胸懷寬宏,自強不息,總結夏商兩代八卦的精華,將伏羲八卦演繹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每卦有卦辭,爻有爻辭,遂成《易經》。用以探索人生、宇宙變化的原理,推演人生、宇宙和社會變化的規律。周文王拘羑里,演周易,為歷史帝王將相、文人學士所稱頌。周文王成為歷代君王崇敬的英雄,《周易》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



鄭好奮發


說到周文王,是我非常佩服的一個古代聖賢。要說他對《周易》的功績可謂是不可磨滅的。當年被商紂王關進牢房。並把他的兒子伯邑考做成肉包子給他吃,周公忍氣吞聲吃了下去,周公精通宇宙變化規律和卦象,他自己知道是他兒子的肉做成肉包子,可是還是吃了,為什麼呢?也許當時他不吃的話,功績卻沒有那麼偉大,周公深知當時鬥不過商紂王。不想自己一生的智慧就這樣失傳,他希望自己把他一生智慧寫成書籍流傳給後代。因此他在獄中開始給伏羲八卦寫入爻詞,由八卦演變成64卦並且每一個卦都寫入爻詞,包含了宇宙中所有的變化規律。周易誕生於周朝所以當時都叫周易,後來孔老夫子為周易寫了《十翼》,相當於在對周易做了解釋,這部書籍應該到現在來說是,伏羲,周公,孔子三人集體完成的,現在也叫《易經》。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源頭,影響著幾千的歷史,裡面的智慧無所不包,所以說,周公對於周易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很可惜的是這本書沒有得到大用,很多人只是懂點皮毛,到江湖上到處行騙。真正懂得的話可以運用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讓中華文化綿綿不絕,國家國泰民安!





君樂智慧


《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作,更是中國古老文化的里程碑。歷代正派學者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但也有人覺得它是古代的一部卜筮之書,近似於巫祝的巫詞,微不足道。特別是現在,還有很多人會報以輕薄的譏諷,甚至認為是迷信的東西。在這兒,本人樂意就設問的相關問題,談一丁點的粗淺認識。

大家知道,《易經》六十四卦起源於遠古時期的八卦。《易傳、繫辭》說:“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天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庖犧”,即是伏羲,於神農和黃帝一樣,都是傳說中的王者。據史書記載,從有文字可考的歷史資料推算,第一個朝代從夏禹到夏桀,是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到公元前十六世紀;從商湯至商舟,是公元前十六世紀到公元前十一世紀;從周文王到周平王遷都,是公元前十一世紀到公元前771年。而伏羲、神農、黃帝則是夏朝以前的人物,也就是說他們都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紀,這就證明了我國古代已經用“八卦”來占卜吉凶,距今天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

不可否認,《易經》原來是上古卜筮的學術,但到了商、周之際,經過周文王的整理與註釋,擴充了其占卜的範圍,進入了“天人之際”的學術領域。特別是自東周以來,經過孔夫子的研究和論述,同時又融入了諸子百家的學術思想,使其成為現代研究中國文化的基礎之一。從此,《周易》一書便成了中國人文文化的鼻祖。因此可以說:“《易經》三更三聖,就是指畫卦者伏羲、演卦者文王、傳述者孔子”。

周文王推演“洛書”,得出了著名的後天八卦。後天八卦採用了先天八卦的卦象和形式,但卦象的排列方式卻以照“洛書”。

也就是說:除代表中間的數字“五”沒有卦象之外,後天八卦的卦象,分別代表了八個數字,而這八個數字的排列方式與“洛書”是相同的。

即:一為坎,二為坤,三為震,四為巽,六為乾,七為兌,八為艮,九為離。這八個數字,分別代表了各具陰陽屬性的物質元素,它們相互生克,並可以按照從一到九的流轉順序來達到事物的平衡。

伏羲根據“河圖”演繹出了先天八卦,周文王根據“洛書”演繹出了後天八卦。八卦是我國先民在宇宙認識的基礎上,對宇宙進一步的科學化圖解。八卦中不僅包含了宇宙的運行規律,而且包含了宇宙間的八種自然現象,及其由基本元素組合變化的上萬種事物和狀態。

周文王的後天八卦,用它的流轉來演示事物的變化和時間循環所製造的平衡效益,這種對平衡的追求,使它更具備了應用的廣泛性。這應該就是周文王對《周易》所作出的重要貢獻吧!


沒活明白


我是易生君子,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周文王對《周易》的主要功績為創建了後天八卦,並把《先天八卦》、《連山八卦》和《歸藏八卦》規範化,條理化,並總結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並分別注了卦辭和爻辭,以做占卜之用,它以簡單的圖形和數字,來闡述紛紜複雜的社會現象。

後世再經過周公、孔子等人的推論解讀,終成《周易》之書。經過歷代傳承,《周易》成為諸子百家之首,中國人民的行為思想無不出自其中,只不過“百姓日用而不知”罷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謝謝!


易生君子


周文王在商紂王的監獄“羑里城”創造了千古奇書——《周易》,在獄中,文王利用身邊的數條蓍草,反覆推演,仰觀俯察,終於創出了周易八卦。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文王拘(羑里)而演周易,仲尼(孔子)厄(陳蔡)而作春秋”。

位於河南省湯陰縣城北約4公里處的羑(yǒu)裡城,是世界遺存最早的國家監獄,也是風靡全球的周易文化發祥地。它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名揚海內外,“劃地為牢”、“文王拘而演周易”歷史典故均源自於此。





朝花夕拾小文


首先,完善了《易經》。相傳在上古時期伏羲氏創造了先天易,也就是最初的八卦,也叫先天八卦;神農氏創造了連山易,也叫連山八卦;軒轅氏創造了歸藏易,也叫歸藏八卦。實際情況是,在遠古時期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遇有疑難問題難以做出判斷時,他們都會向神靈ト問吉凶禍福。易就是通過數草棍的方法,得出卦象,並依此推斷人事吉凶的變易。從伏羲氏的八卦到軒轅氏的八卦,就是這種文化的傳承。

但是長期以來沒有人對這種文化進行過整理,據說商紂王把文王囚禁在羑里時,文王有了許多閒暇時間,於是他便對八卦進行了推演、研究,從而進一步地完善了易理,使之規範化、條理化,並演成了64卦和384爻,有了卦辭和爻辭。由於是周人完成的東西,所以稱之為《周易》。到了春秋時期,孔子也對《周易》進行了整理和研究,完成了十翼,即《易傳》,從而使《易經》成為一部博大精深的闡述宇宙變化的哲學著作,也是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並流傳至今。

關於文王演《周易》之事,在司馬遷所撰的史學名著《史記》一書中也有明確的記載。的其次,制定了西周的典章制度。文王在其祖父古公亶父和父親季歷制定的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他實行仁政,奉行德治,敬老愛幼,禮賢下士,商人往來不收稅,犯罪者不連坐其親屬,同時他還進一步完善了周的國家制度,健全了職官之制。這一套制度後來在周公旦的努力下,有了進一步完善,被後世稱之為周禮。這一切都是孔子仁政思想的源泉,深得其推崇,他曾說“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可見周代制度對他影響之大。據《尚書大傳》記載,虞、芮兩國發生糾紛,他們本來是商朝的屬國,可是他們卻不找商王裁決,轉而求文王裁斷。據說兩國的使者到了周境後,看到“耕者讓其畔,行者讓路”,“男女異路,斑白不提攜”、“士讓為大夫,大夫讓為卿”。這樣一派君子之風,使他們感觸很深。使者回國以後,兩國主動地把所爭的土地作為閒田處理,從而消除了糾紛。文王的治國成就和他所創立的這一套制度,是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的寶貴財富很值得珍惜。





終南山共生家園


可以確定地說,易經的卦象系統是一套成熟的二進制數學系統(這些內容請參見於雁鳴在今日頭條上的易經新論連載),而這套數學系統是經過很長的歷史時期、經過眾多的生產與生活實踐產生的,更重要的一點是,這套系統是在周文王之前就已經存在的了。易經的卦辭系統是一套社會科學的系統,是關於事物運動的規律、人生哲理的系統(這些內容同樣請參見於雁鳴在今日頭條上的易經新論連載)。周文王的功績,是將他總結並掌握的社會科學的事物運動規律、人生哲理等內容與二進制系統相結合,從而形成了完整的易經體系,也就是我們今天可以看到的完整的易經:卦象與卦辭。周文王的功績是給人類留下了偉大的文化遺產,他的功績光照日月,萬古長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