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肝药为治疗肝病保驾护航


保肝药为治疗肝病保驾护航


保肝药为治疗肝病保驾护航

转氨酶是细胞中的一种催化剂,在肝细胞中含量较高,血液中含量较低,肝脏受损时从肝细胞释放出来进入血液。大多数乙肝患者都特别重视血液中两种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原称谷丙转氨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原称谷草转氨酶)的数值是否正常。一旦这两项指标偏高,他们就会到处求医,服用各种保肝降酶药,而忽视了最关键的抗病毒治疗。事实上,使用保肝降酶药只是乙肝综合治疗中的一部分,并不能取代抗病毒治疗。

保肝降酶药:使ALT达到“最佳”

乙肝病毒所致肝组织炎症、坏死及纤维化是乙肝进展的主要病理学基础,因而,抗病毒治疗是治疗慢性乙肝的关键。及时选择正确的抗病毒治疗,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疗效,有可能将乙肝“大三阳”转为乙肝“小三阳”,少数患者甚至会出现表面抗原阴转,产生表面抗体,获得临床治愈。在抗病毒治疗中是否需要使用保肝降酶药?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可依据病情不用、少量使用或静脉使用保肝降酶药,既能有效抗病毒又可延缓病情进展,但不可单纯使用保肝降酶药。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肝组织损害的指标,也是清除乙肝病毒免疫反应的比较直观的指标。ALT 正常时,一般不适合抗病毒治疗,除非 ALT≥正常者上限 2 倍、肝脏有中等程度炎症或纤维化,但 ALT 在正常值上限 3~ 5 倍时,抗病毒疗效更佳。可以说,没有 ALT 升高,乙肝“大三阳”难以转为乙肝“小三阳”,因而把握好 ALT 幅度变化很重要。如 ALT 大于正常值上限 5 倍以上,应该给患者适当加用保肝降酶药;如ALT 降至正常值上限 3 倍以下,应适当减少保肝降酶药用量。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保肝降酶药可以调节 ALT 水平,为抗病毒治疗“保驾护航”,提高抗病毒疗效。


保肝药为治疗肝病保驾护航


保肝药为治疗肝病保驾护航


保肝药为治疗肝病保驾护航

7种情况需要使用保肝降酶药

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者:抗病毒治疗初始阶段,当ALT 在正常值上限 3~5 倍时,可不使用保肝降酶药,以免干扰清除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当 ALT 显著增高(正常值上限 5 倍以上)或伴有总胆红素增高时,应该适当加用保肝降酶药,但当 ALT 有所下降时,可考虑减量或停用保肝降酶药。

2. 虽然抗病毒疗效明显,但 ALT 或 AST 继续升高,或持续波动,或肝脾 B 超检查提示病情不断进展,或肝脏瞬时弹性硬度继续上升者,应该使用保肝降酶药。

3. 有重度纤维化和肝硬化者,不论 ALT 正常与否,抗病毒治疗时必须使用保肝降酶药,以减少肝细胞进一步损害,减轻肝脏炎症,避免加重肝纤维化或使肝硬化恶化。

4. 乙肝病毒所致原发性肝癌有肝损害者,不但应进行抗病毒治疗,而且还应使用保肝降酶药。接受化疗、放疗的患者,也需要加强降酶保肝治疗。

5. 慢性乙肝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不但需要抗病毒治疗,且在使用优思弗同时,还需长期使用甘草酸类等保肝降酶药。

6. 通过足量、正规的抗病毒治疗,HBV DNA 已检测不到,HBeAg滴度下降显著,而 ALT、AST 仍异常者,应寻找其他病因,如是否为乙肝合并脂肪肝,或其他非嗜肝病毒感染,并使用保肝降酶药治疗,或作其他相应处置。

7. 抗结核、抗癫痫等药物可导致药物性肝炎,乙肝患者联合使用抗结核、抗癫痫等药物时,需要进行保肝降酶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