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在中國,有一種非常有趣的情趣現象,那就是人們喜歡將兩性的事兒用某種“純潔”語言隱晦代指。


比如在不少英語國家,sex、vagina、penis、porn、erotic...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甚至可以隨時掛在口頭上的詞彙。


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 《性愛自修室2》,2019 -


然而在中國的文化環境中,你是萬萬不能把“生殖器”掛在嘴邊的,甚至連“情色”這個詞都不好意思常出場,但是需要表達這些語意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黃色”這一個詞,幾乎可以覆蓋所有關於性的表達。一切“不可描述”的話語,都可以用“搞黃色”一語帶過。


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搞黃色”怎麼就不正經了?


本來人家“黃色”就是一個正正經經的活潑顏色嘛,不知怎麼得就被人拿來各種喻指。


可是“黃色”到底做錯了什麼,要這樣被人搞?


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要知道人家“黃色”在古代可是象徵著高貴與尊崇。無論在儒家文化,還是在佛教文化,又或是在信奉太陽神的古維吾爾族文化中,“黃色”只有被人供養的份兒,哪有人敢將其兩性化。


所以黃色既然在漢語本土文化中並沒有情色的含義,那它的不正經氣質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黃色”誕生於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一方面源"yellow"帶有貶義色彩的英文語意;另一方面源於當時特定的中國社會文化環境,對性與兩性問題的過分妖魔化。


“黃色”的浪蕩基因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黃色對應英文"yellow"的英文含義,"yellow"表示“嫉妒、憂鬱、吝嗇、卑劣可恥、駭人聽聞等”,並且到現在也沒有新添情色含義。


不過上世紀的中國人哪裡瞭解英語文化,“黃色”的低俗含義最初是由“黃色新聞”一詞,由美國傳到中國。


19世紀末,紐約的兩大報刊巨頭普利策《世界報》和赫利斯《紐約日報》為了掐架,經常推出一些博人眼球的內容。


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世界報》有個叫《霍根小巷》的成人漫畫欄目在當時特別火,作者通過漫畫的主人公“黃孩子(yellow kid)”來講述些駭人聽聞的事件,題材不限犯罪、情色等。這種劇情設定可以說滿足了人們喜好獵奇和八卦的通性。


《紐約時報》一看對頭的漫畫欄目如此火爆,也推出了“黃孩子”漫畫...


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 《霍根小巷》漫畫 -


一時間美國新聞業充斥著低俗、博人眼球的內容,調性和視覺呈現都很“yellow”,這種內容也被人們稱為“黃色新聞”,情色意味只是“黃色”的概括範疇之一。


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黃色”的情色變身


20世紀初,美國式黃色新聞在全球氾濫,並傳到了中國。不過在初期,黃色新聞還是指低級趣味的新聞,情色內容只是它的一部分。


不過到了1946年,“黃色”一詞突然變身為情色的代名詞。“黃色新聞”原本包含的情色部分,被逐步前置,這個過程非常有趣。


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1946年,經歷了多年戰爭壓抑的人們,渴望看到更多關於生活本身的東西,兩性內容無疑是最吸引大眾的。於是越拉越多的報刊雜誌開始刊登些人傢俬事、情趣故事等。


比如作家丁玲在當時與胡也頻、馮雪峰的“三人行”關係,就被定位為“黃色新聞”。


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 丁玲 -


情色版“黃色”的廣泛使用


不過有意思的是,當時的人們對於“黃色新聞”卻多是持批判態度的,可是大量的黃色報刊銷量又如何解釋呢?明面排斥、暗裡沉迷,大概就是當時人們對“黃色”的態度吧。


在當時的文化環境下,明面上批判“黃色新聞”成了一種政治正確,於是越來越多人的批判,越來越多的人瞭解到“黃色”的新情色含義。


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 1982年人民音樂出版社的《怎樣鑑別黃色歌曲》,批判黃色歌曲 -


但也正是因為這種批判的態度,才讓“黃色”的情色用意大量傳播,跳出新聞業貫徹在人們的方方面面,黃色雜誌、黃色影片、掃黃等等。


不過到了現在,人們對於“黃色內容”的態度也在發生變化,從原來虛偽地批判,到現在不再將“黃色”妖魔化、禁忌化。人們對“黃色”一詞的態度變化,其實正是反映了社會性文化的發展。


“搞黃色”不正經嗎?不正經,但是很正常。


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搞一搞其他顏色?


基佬紫感受一下


你以為中國人只喜歡“搞黃色”?不,“基佬紫”瞭解一下。基佬紫的紫色指的是薰衣草紫。薰衣草在美國曾是同性戀之間的暗號。


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但是20世紀50年代,因為政治競爭,總統杜魯門發起了麥卡錫運動,下令封殺同志,歧視、打壓同性戀便是這場運動的主要內容。


到了60年代,同性戀群體進行遊行與反抗,也就是著名的石牆運動,而正是這場運動將紫色的命運就此改寫。


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同志們在這場運動中用紫色墨水寫口號“同志自由”,還在牆上印紫色手印。自此紫色變成了同志的代表色,而紫色手印也成了同志的標誌logo。到現在的每個10月15日,都被稱為“紫色紀念日”。


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 石牆運動中的紫色手印 -


原諒綠瞭解一下


除了黃色、紫色,人們也沒有放過綠色。綠色被冠以原諒綠的“學名”。


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中國人就喜歡和“綠色”過不去。比如我好朋友的前男友不允許她做綠色的美甲,說不吉利;比如沒有一個男生會喜歡穿綠色衣服或戴綠帽子,這意味著他會被嘲笑;再比如《綠色》這首歌的網易雲評論區許多人只評論歌名不評論歌曲...


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 《綠色》的網易雲評論區 -


那麼“綠色”是如何一步步稱為“原諒色”的呢?中國人“搞綠色”的歷史可比“搞黃色”悠久多了。


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綠”就意味著低賤,身份低賤者只能戴綠頭巾,綠頭巾又被叫做蒼頭、綠幘等。漢代文學家蔡邕曾記載過綠幘的用意:“幘者,古之卑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也。”


到了唐朝,綠頭巾專門用來讓罪犯戴。而綠頭巾真正被用作“被出軌”之意則是到了元代以後。


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元代的國家制度明文規定娼妓或樂戶家的男性必須戴綠頭巾。綠頭巾就此成為一種恥辱性的配飾。

“娼妓之家,家長並親屬男子,裹青巾。”——《元典章·禮部服色》

至明朝,綠頭巾的含義更加深厚。無論家中是否有娼妓,只要自己的妻子和別人有了私情,便會被人指指點點,稱其被戴了綠頭巾。


“今吳人罵人妻有淫行者曰綠頭巾。”——《七修類稿》


到了清朝,男性開始戴帽子,綠頭巾退出配飾舞臺,從此綠帽子變繼承了綠頭巾的那份獨特含義。並就此在江湖上名聲越發大躁。


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到了現代,“綠色”更是脫離了“帽子”的實體,開始被人們單獨使用,比如“A綠了B”、“你被綠了”、“頭頂一篇大草原”等等。


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甚至還創造出了“原諒綠”。前幾年貼吧時期,非常流行這種段子:


“誰還沒個過去,還是沒犯過錯,雖然她和別人好了,雖然喜當爹...有什麼大不了啊,當然是選擇原諒她”

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於是綠色自此擁有自己的專業學名“原諒綠”。


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甚至一批忠實綠色信眾還為自己最在意的顏色寫了歌,並在B站還引起了強烈反響。《當然是選擇原諒她啊》瞭解一下。


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還有專門的綠帽子游戲,比如“原諒帽大作戰”,遊戲規則就是給人戴的綠帽子越多分越高...真是惡趣味啊...


為什麼論“黃色”在中國如此不正經?

- 原諒帽大作戰 -


每一種被賦予特別含義的顏色背後,都能看到一部社會風貌的變遷史。


“黃色”給了人們一個自然的說辭去談性,“紫色”給人們力量去自由決定自己的性向,但“綠色文化”卻並沒有朝向更包容、更帶善意的方向發展。


不要用“綠色”去二次傷害別人,也不要用“綠色”去規範限制另一半的外表穿著。每一種顏色的存在都應該是為了點綴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