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的方法论

关于《大学》的作者。《大学》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名篇,《大学》一书,不知道是何人所作。书中有"子曰"和"曾子曰",因此有人说它的作者是曾子的门人。这一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十分肯定。

关于《大学》成书的年代,大约是在公元前3-4世纪,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里认为是在孟子和荀子之前。他说:

大概《大学》和《中庸》都是孟子和荀子以前的书。我说这话,并无太多的证据。只是细看儒家学说的趋势,似乎孟子和荀子之前应该有几部这样的书,才可是学说变得有迹可循。不然,极端伦常的儒家,何以忽然生出一个鼓吹民权的孟子?儒家极端实际的人生哲学,何以忽然生出孟子和荀子这两派心理的人生哲学?若《大学》《中庸》这两部书是孟子、荀子以前的书,这些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大学》的发迹史。《大学》在唐代以前,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直到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和朱熹非常重视《大学》。

《大学》中的方法论

四书

程颐称《大学》为:

"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

朱熹甚至把《大学》纳入《四书集注》中,因此它也成了"四书五经"中的一员。

《大学》能够受到宋代理学家的推崇,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大学》的方法明白、条理清晰。

在《大学》之前,儒家大多注重政治、伦理和礼乐仪节。这些诗书礼乐,项目繁多,常人很难学全。所以,晏婴才会说:"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闲。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按照这种做法,往往会导致"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大学》跳过繁复的礼节,告诉人们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修身的根本方法,同时又告诉人们如何在修身上实地用功。

大学中的方法

《大学》方法的条目是: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所以,在《大学》中,格物是致知的方法,致知是诚意的方法,诚意是正心的方法,这四者合起来又是修身的方法。从个人推广开来,修身是齐家的方法,齐家是治国的方法,治国是平天下的方法。

1.修身为本

《大学》把"修身"作为一切的根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效果。

《大学》中的方法论

所以,《大学》中说:自天子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2.诚意

《大学》对诚意的解释是: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像如今所说的"为人要率性真诚,不要虚伪做作",就是这个意思。这一段所说,最主要的是告诉人们要"直其好恶",不要作伪和自欺欺人。

3.正心

《大学》对正心的解释是: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喜怒哀乐是人正常的感情,如果都失去就成了槁木死灰了。所以,这里说的正是一种适当,人的各种感情需要节制,各种感情的"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喜欢的过了头,就成了好乐;厌恶的过了头,就变成了愤怒;过分的害怕就成了恐惧,过分的担心就成了忧虑。

4.格物、致知

《大学》原文中对格物和致知并没有说明,所以只能借鉴后世学者的注解。其中比较可靠的有宋代的理学的代表朱熹和心学的代表王阳明。

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说:"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是:格物是在一件事物上穷其理,致知是于事事物物上求其定理。也就是有名的"格物穷理"。

王阳明在《大学问》中说:"致者,至也。易言'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也。'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

又说: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 

此外,王阳明认为,心之不正是恶,心之所以不正是因为"人欲"所蔽。所以要从每件事上把好色、好名、好利等欲望克除,才是格物。才能恢复人心原本的良知,即致知。

在这里说句题外的话,朱熹和王阳明是理学和心学的代表,后人经常评论他们,而他们之间的哲学理念有着根本冲突。导致朱熹和王阳明哲学根本不同的原点就是对格物致知方法的认知。至于他们之间孰是孰非,需要另起篇幅,留待后续讨论。

5.齐家

《大学》中解释为什么齐家在于修身:

所谓齐其家者在修其身: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哀矝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这一部分说的是修身和齐家的关系。格致诚正都是个人的事,但齐家就涉及他人了,所以修身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体现为:从自己最亲爱和厌恶的人身上着手,去回避个人的好恶,所以后面才会说,喜欢一个人也要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也要知道他的长处。

6.治国、平天下

《大学》关于治国、平天下的原文是: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助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而不受,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而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我们常说"家国天下",从国家这个词里就能看出国和家以及天下的关系。此一节主要讲的是推己及人,即如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大学》中的方法论

说完方法,让我们回到《大学》开篇的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一段可谓是《大学》方法的总纲。它告诉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了明明德,要做到这些,无疑要善待他人亲近百姓,也就是亲民。从修身到平天下是修身理念的运用,是大人之学的末节,而格致诚正是个人修身的开端,是大人之学的根本。知道了其中的本末轻重,终始先后,就已经接近大本达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