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用一个月的时间,写的读书笔记。全文约19000字,内容很长,可能一时半会看不完,可以收藏下,慢慢看。当然,大家也可以评论留言,一起学习传统文化。不足之处,请多批评指正。
《大学》,就是大人之学。以前的人为了表述方便,把人分为三种:一种是理想中的完美的人,能够“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这种叫做大人;一种是以大人为榜样,不断进步中的人,称为君子;一种是不愿意进步的人,称为小人。类似我们今天把青年分为三种,文艺青年普通青年二b青年。一样的道理。
原文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诚,意诚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齐,家齐而後国治,国治而後天下平。
大学之道,是教人如何做一个理想中完美的人,就是成为大人的方法和途径。《大学》开篇就给了三个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想成为大人,就要这么做。只不过现如今想成为大人的人太少了,所以这三个纲领被人抛弃。取而代之的是:钱、权、色。于是我们就离大人越来越远了。
大学的三个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吗?肯定有,没有的话怎么会排在一起。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说人想成为一个大人,把这个过程看作是一个手电筒在充电。明明德,就是电充满了,会发光了;亲民,就是自己亮了也给别人亮光;止于至善,就是照亮之后要走向的终点。所以这三纲有紧密的联系,还有内在的逻辑。大学之道,换言之,就是,做好自己(明明德),影响别人(亲民),改善世界(止于至善)。
按照正常的逻辑,你告诉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接下来你应该告诉我,什么是明明德,什么是亲民,什么是止于至善。以及告诉我怎么样才能明明德,怎么样才能亲民,怎么样才能止于至善,这才合乎顺序。但是因为《大学》这本书本身的特殊性,作者不仅要讲道理,还要告诉大家如何获得的这样的智慧,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于是,作者把自己获得智慧的心得,先介绍给大家,期待读这本书的人,先学会获得智慧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格物致知”。
关于“格物致知”,2000多年来,一直有很多的分歧。最典型的就是朱熹和王阳明,他俩对这四个字理解的区别,有兴趣的可以查看。为什么有分歧?是因为他们认为《大学》中找不到相关的解释。《大学》中真的没有吗?我不这样认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就是“格物”,“虑而后能得”就是“致知”。
所谓知止,知其所止也。大学后文有“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等语。所列举的“君臣父子”,是人不同的位置身份,就是“外物”;所对应的“仁敬慈孝”,就是格去外物所剩下的,自己的态度。所以我们说“知止”就是一个“格物”的过程。现实中,有多少人不懂“知止”呀,得意了就非常的猖狂,失意又非常的难过,或以物喜,或以己悲,就是因为太沉迷自己的身份,不可自拔。也就是格不去外物,而不能“知止”。既然是一个演员,那就好好的去钻研演技,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全为外物,一律需要格掉。这样让你演什么角色都是本色出演。
当你明白一个演员,重要的是演技,而不是是剧中人的悲欢离合;你就会明白,生活中是经理还是董事长,科长还是局长,都是外物,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你位置上的做事态度。格掉这些头衔外物,知止,停在自己身上,就可以做到宠辱不惊:升官发财不会得意忘形;赔钱降职也无非一笑而过。这个境界就叫做:定。定主内,言心能定住也。
当一个人内心定住,能够宠辱不惊,对外在的东西不在乎,那么周围人对他的看法也就会发生改变。从此,别人不会因为权力拉拢他,也不会因为利益陷害他。就感觉他没有存在一样,所以他对任何人没有威胁。这个时候他就觉得这个世界是“静”的。静主外,言外物静也。
当一个人内心不为外物所动(也就是内心定),而外在的环境反过来也干扰不到他的话(也就是外物静),这就是所谓的“安”了。安者,内外谐也。对应现实生活中,就比如一个技术工作者,他对待功名利禄如浮云,一心只是钻研技术。单位中的勾心斗角,逢迎拍马,蝇营狗苟的事自然跟他不沾边。他的世界相对别人来说,自然就是安宁。当然,任何岗位上人如果这样做,都会有真正的安宁。
“安而后能虑”。只有在“安”的情况下,才能思虑。试想一个人背负着权势的压力,经受着利益的诱惑,又怎么可以认真的思考呢?远的不说,就如之前我们听到的专家的建议:自行车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呼吸是全球变暖的原因,建议收呼吸税……连普通人都觉得可笑的言论,居然登“大雅之堂”,这不都是因为这些所谓的“专家”“教授”,没有达到“安”的境界吗?所以,思虑的前提,是安,是内心定,外物静。如此,才能专心的寻求问题的答案。
虑而后能得。这个“得”,是得到智慧,是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格物致知”所“致”的“知”。这个“知”,因为排除了一切外物的干扰,所以探求到事物的本源。它能够解决我们的问题,给我们合理的答案。它可以称为“智慧”。科学上的每一次进步,生活中的每一项发明,大约都是经历这么一个过程,从而量变形成了质变,终于有了突破。做人亦如是。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一句话正是后文“格物致知”的表述。因为他是讲方法论的,又极其重要,所以被作者从后边编排在前边最突出的位置。这也造成了后来学习的人看到后文“格物致知”的时候,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了。从“知止”的“格物”,到“虑而后所得”的“致知”,是非常完备的过程。“格物致知”这个方法,可以应用到我们遇见的每一个实际的问题,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比如说你是一个领导,现在面临了企业的经营问题。那么“格物”,也就是“知止”,先设法停下思考外在的东西:利润,员工,社会关系,反过来想一想自己本身是否做好了自己(知止),做得不够的地方就调整(定),你改变了,周围人与你的关系也就变了(静),此时一切皆“安”,回头思考你的问题(虑),相信你会找到处理问题的办法了(得)。此即格物致知。
大学之道,本来是要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结果作者横插一段去表述他是怎么得到这些智慧的,就是“知止定静安虑得”。讲完这些,他接着写的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一句,就是作者经过“知止定静安虑”之后,所“得”到的最大的智慧了。是呀,大学之道,是要明明德,是要亲民,是要止于至善。可是我怎么才能明明德呢?我首先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去思考这个问题,我知止,我定,我静,我安,我虑,好了,终于我得到答案了。原来要想做到明明德,我要懂得什么是根本,什么是末节,什么要先做,什么要后做。我要这样顺藤摸瓜,找到问题的根源呀!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此一段,即作者根据“知止定静安虑得”而来的智慧: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事物都有先后的顺序,都有根本和末节,要先明白这些。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们来推导如何明明德。结果层层向内,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此一段再一次厘清先后次序,亦承接下一段分述格物,知至,意诚,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各项含义。此亦作者对明明德的方法的思悟,是一次格物致知的例子。
大学行文至此(国治而后天下平),本该写何为格物。然则正文此处没有。我个人的看法,这一句正是《大学》第二句,因为重要编往篇首。此处推想为:所谓格物者,知止也。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当然,这只是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那么作者格物致知得出的“知”是什么?从方法论上说,就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万事万物都有本和末,开始和结束,懂得先后次序,就近乎道了。那么,把这个方法论用在如何明明德这个问题上,怎么解决问题呢?明明德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哪个是本,哪个是末?哪个要先,哪个要后?果然,靠着这个方法论,就学会了寻根求源,我们跟着作者的思路顺藤摸瓜,终于发现了要想明明德的根本因素,那就是修身。
原文2: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後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 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作者根据自己的方法,顺藤摸瓜找到了明明德的根本:修身。为什么要写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天子,庶人,身份地位不同。身份地位皆外物,但凡夫为物所牵引,自然认为当天子的,跟普通老百姓是不同的。圣人格去这些外物,去掉天子庶人的称号,发现他们都是人,要做的根本也是一样的,那就是修身。由此,我们联系现实不难想到,天天在电视上忙碌的人,处处显示出高大上并不能说明他有多牛b,他的修身功夫怎么样才最紧要。所以,凡夫读了大学,就不会被电视新闻骗了。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本:修身;末:平天下。厚者薄:着重在修身方面却没做好;薄者厚:算计如何治理天下花费大量精力。一个人只有自己修身修好了,剩下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如果自己不去修身,却天天要求别人这要做好,那也要做好,那是不可能的。就好比有的人天天告诉你谁谁有高尚的情操,你要学习他。那么你完全可以反问他:你为什么不去学呢?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注意,这里写的是自欺,不自己骗自己,完全的真情流露。什么叫做诚意?毋自欺也。人可以骗的了别人,但永远骗不了自己。就比如,闻见了难闻的气味,自然就会觉得不好闻。不用告诉自己难闻,也不必装作好闻的样子,而是当下就觉得难闻;就比如看见了美色,自然心生好感,不用人教,也不用学,当下自己就知道。这就是意诚。
诚意,是接着知至的,知至而后意诚。当人知道了根本,明白该怎么做的时候,就会自发的流露真性情,没有任何遮掩,一切都是光明正大。就像后文说的,知本,“为人民服务”也是知本,当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候,内心的的真诚就会流露,一言一行都是清清楚楚的显示出来的。你心里是不是这么想,有没有欺骗自己,你自己心里清楚的。所以,毋自欺,也可以理解成对的起自己的良心。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所以君子一定是在独处的时候也保持谨慎。这里勉强翻译慎独的意思,着重说这个“必”,不是“一定要”,而是“必定是”。诚,里边是什么,外边就是什么。君子不会当两面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我们普通人,一个人在家就会松懈,在外人面前就会刻意的装b,这就是做不到“诚其意”。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知本。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造成的。如果知道修身为根本,一切向着这个目标,自然言行光明正大,也就诚意了,也就没有装b的现象了。
小人,也就是我们说不愿意进步的那类人。他们往往就是暗地做坏事,在人前掩饰,并且宣扬自己是多么好的人。背后一套,当面一套。这种人不用举例子,多看看新闻,最近抓住的那几位就是这样。书上说: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你自己看你自己做的事,就跟透视镜一样,能对的起自己的良心?每到事发,无不追悔莫及。有什么益处!这里的“人之视己”,不是别人看你,而是你自己看自己。这样才准确一些。
诚于中,形于外。内心诚意,由内及外。当一个人心中充满了为理想奋斗的决心,即便他不说出来,别人也可以通过他的言行举止、气质风度,感受到这些正能量。不懈修身,做一个善良、慈爱、正直、勇敢、坚定的人,以此作为人生的追求,则可以称为诚其意了。非以修身为根本,以功利角度出发所设定的目标,只会让人迷失,此所谓不能诚其意也。由此而观之,指望先富裕的带动穷人共同富裕,是不可能的。
我们中国人有句话,叫作“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这里的“天”“神明”不是别的,正是自己的良心良知。你可以撒谎骗全世界,却骗不了自己。所以只有以修己为目标,才能做到诚意,也就是内外一致,才能问心无愧。所以君子慎独。君子即便一个人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因为在他看来,身边就像有十个人看着,十个人监督着一样。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pan二声)。以财富润泽自己的生活,以德行润泽自己的身心,则可以内心宽广安详体态闲适。对于一些整日感觉一团糟,心里又烦又乱的人,不妨把这句话好好记住。想要安住自己的心,那就赚点钱,修养自己的品德,这样就够了。太多的欲望追求,也没什么意义。人从生到死,就好比走完一段路,重要的不是你选择了开车,还是开飞机,重要的是你选择到了适合你的交通工具,并且可以欣赏自己沿途的风景。
原文3:诗云:“瞻彼淇澳(音郁),菉(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呜呼)!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音乌)缉熙敬 止。”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与国人交,止於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 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切和磋,是粗加工,先框定了一个范围;琢和磨,是精细的加工,慢慢的出现成品。道学,就是给自己一个大方向,自修,就是具体的让自己一点点做到。此一段以及下一段引《诗经》的话,讲的是人为什么要学大人之学。应该是《大学》一书的开端。序于此,非常的突兀。
《大学》一书,第一句讲的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那么问题来了:我为什么要学大学之道?我为什么要成为大人?似乎在讲什么是“大学之道”前,应该讲一下成为大人的意义在哪里。此两段引用诗经的话,讲的就是成为大人的意义,人为什么成为大人:道盛德至善,民之不忘也;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末世不忘也。成为大人,万众敬仰,百代流芳。老百姓永远铭记这样的人。所以,我们要成为这样的人。故要学大人之学。
事实上,成为大人,也是这个世间的“游戏规则”:想要让人生有意义就要这么做。有的人把这一生比作是一场考试,是很形象的。考得好,死的时候成绩高,结果就好,比如进天堂享福;考得不好,死的时候成绩差,结果就糟糕,比如去地狱受罪。我们所学的经典就是“考试大纲”,或者说是“参考书”。固然,天堂地狱属于缥缈不可捉摸,但细思之下,当明白其所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有的人认为,这里的“亲民”,是“新民”。我的看法是,“亲民”和“新民”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区别。“亲民”体现的是由己及人,“新民”也是由己及人。过度的咬文嚼字,只是浪费时间,耽误自己领悟书中的道理。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今天似乎把这句话看作贬义了,形容做事不择手段。这是现代解读古籍误解最严重的句子之一,事实上他的本意充满正能量。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这个“极”字被理解成“极端”了。实际上它是“极致”的意思。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君子做事都要做到极致。真是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举一个例子:一辆车有极限速度,假如是280km/h,这就是极端;有最佳运行速度,假如是120km/h,这就是极致。开车当然要选择120km/h,不选择280km/h,因为这样可以发挥车的最佳性能,人也不容易出事故。这就是“君子无所不用其极”。非要开280km/h,那就是人在前面跑,魂在后边追。追不上的话,全村人去你家吃饭。
批判一下所谓的“完美主义”。我不止一次地听到人说自己是“完美主义”,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小的企业管理者。他们说:我凡事都要追求完美,哪怕产品有一点点的瑕疵,我都会让他们(员工)改正。就比如考试考了99分,应该也差不多了吧?不行,我非要考一百分才满意。我对此的评价就两个字:有病。真的该吃药了,这哪里是“完美主义”?这分明是极端主义。你追求的不是完美,你追求的是极端。完美主义是你让你的员工发挥的最优,你让你这个价格的产品展现出最大的价值,你让80分的员工考80分,你让90分的员工考90分。这就是“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真实含义。你让一台车脱离最佳运行速度一路狂飙,以最大的速度连续行驶,结果可想而知。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圣人为什么是圣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孔子看到诗经里一句诗,黄鸟停止在丘隅上,就联想到世上的人,大多终其一生忙忙碌碌而不知止,遂发“人不如鸟”的感慨。鸟未必有这么高的智慧,但终究给了孔子启发。是以智慧非因知识而来,非因学习而来,只因灵感而来。故君子应格万物而致其知。
那么要谈谈这个“止”。一般的国学讲解会理解成“停下来”,“人生的追求这么累,不妨停下来”云云,大概是不准确的。这个“止”,要“知其所止”才行。所以这个地方应该是“知止”,知道自己要停在什么地方。不知道该停在哪里,就贸然停下来,只能说是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有什么好的?那么人应该“止”在哪里呢?当然是止于至善嘛!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我们前文说过,这个“知止”就是格除外物的过程。君,臣,父,子,是个身份位置,仁,敬,孝,慈,是你的态度。总结起来,你此刻是什么角色,就演好自己的角色。那么,角色本身的功名利禄,生老病死,得失有无对演员来说重要吗?当然不重要,格掉这些外在的东西就是格物。演员只需要做一件事,锤炼自己的演技而已,此可以叫做致知。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这句话不好翻译,而且在《大学》的段落中略显突兀。因为是由“诉讼”这件事发挥出来的,所以可以从“法制”角度来理解。在古时候人治社会,有特权阶层,能看懂的人是不敢准确解释的。在如今我们“法制社会”,可以把它稍微地说清楚一点。“无情者不得尽其辞”这句话讲的就是法律的公平公正,“大畏民志”讲的是法律至上。想要社会没有更多的纠纷,(使无讼),就要凸显法律的地位,以及法律的公平公正性。这就是治国方面的根本。只要出现任何凌驾法律之上的“物”,不管是人,还是阶层,这都会导致社会根本上的动摇。
《大学》中知本有两处。一处是“修身为本”,一个是“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为知本”。这两个根本为啥没放在一起,不多探讨。我们既然看到这两个根本,不妨放在一块说一下。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书中提到的根本有两处,那么是否平天下就需要两个根本呢?假如让百姓修身,皆知善之为善;保证法律公平公正,法律至上,打掉特权阶层,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让恶人不敢为恶,做恶受到惩罚。这两个根本做到了,治国者是不是就不需要做别的呢?还真是。扒开重重外衣,真面目就这么简单。
原文4: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ì愤怒),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僻)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国。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後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fèn败坏)事,一人定国。
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後求诸人。无诸己,而後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tè差错),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xié)矩之道也。所恶於上,毋以使下;所恶於下,毋以事上;所恶於前,毋以先後;所恶於後,毋以从前;所恶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恶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这一段讲的是:为什么说修身在于正心。发怒,恐惧,好恶,忧患,等等,带着这样感情色彩去处理问题,心就偏了,就不正了。比如说,当你发怒的时候,就会冲动的做出一些事情,过后往往后悔;当你喜欢一个人去做事情的时候,都会先为他着想,过后会觉得自己很傻;当你每天都会特别害怕,做事就会处于防备状态,事情过后又会觉得自己缺少勇气。如此等等,所以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更好的处理问题。
那么人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更坚强呢?也许有的人会想,坚强,无非是打落了牙齿往肚里咽,明明很痛,也要强忍着。这当然是不对的,因为你忍住痛的痛,还是痛,当你出现忍不住的痛的时候,就会被打倒。比如有个平时很坚强的朋友面对父亲离世,基本上还可以做到平静对待,后来他的母亲也离世了,他终于忍不住,崩溃了。这就是例证。由此可见,当我们出现心偏状况的时候,靠克制作用是不大的。因为克制总有克制不住的时候。
当我们面对痛苦,逃避行吗?大家都知道逃避是不对的,不用过多的解释。但是一般人往往也会这么选择。憎恨一个人,就忘了他;恐惧一件事,就远离他。完全不去想自己和他之间,是不是还有一些没处理的关系。这都是逃避。现实中,逃避没有让你真正解决问题,反而让你的问题越积越多,直到有一天你的心里没有任何空间或者退路,然后你被挤破。
为什么逃避,强忍都不是解决痛苦的正确方法?不能够让心“得其正”呢?联系《大学》前文,“意诚而后心正”。我们发现,逃避和强忍,连“诚意”都做不到。在强忍的状态下,是心里明明痛苦,却要假装没事,这就是意不能诚;在逃避状态下,外头明明有事,却在心里假装不在乎。所以此两者,都不能意诚,也就不能心正。
逃避,拼命忍受,都不能心正,难道还有第三种情形吗?一定有。我们想不到的时候,就看经典上怎么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得其味。”当你的心不放在这个事情上的时候,听见了就和没听见一样,看见了就跟没看见一样。这样就可以做到心正了。同样可以想一想:当你打落牙齿往肚里咽的时候,心里不想牙齿的痛苦,而是想的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承受的痛苦,为全人类的利益经受的磨难,这个时候痛苦也就不是痛苦了。历史上那些为了心中的理想正义而牺牲的英烈,无不做到了这一点,他们都是无所畏惧的,他们都是我们的榜样。
行文至此,我们必须要说一说“上帝视角”。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很多的道理我们都知道,但就是做不到。比如所有人都知道“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你告诉我你见过有几个人如此豁达?做不到的原因是什么?这就存在一个“上帝视角”的问题。我们可以简单的把自己分为两个,一个就是“你认为的自己”(妄心,意识),一个就是“上帝视角”的自己(真心,本心,本性,潜意识)如果只是“你认为的自己”明白这个道理,而“上帝视角”的自己没有明白,你就做不到。只有“上帝视角”的自己明白这个道理,才能真正的做到。那个时候,甚至你都不知道你为什么要那么做,你只会觉得本来如此。
于是我们再说一下“知本”“意诚”“心正”,就会好解释多了。首先说“知本”。很明显就是“上帝视角的自己”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人有了智慧,有了答案,代表了“上帝视角的自己”的觉醒。他会从潜意识里告诉你怎么前行。“意诚”,毋自欺也。就是“你认为的自己”,你的意识,你的妄心,无法再欺骗你的真心,无法欺骗“上帝视角的自己”,你的行为将会体现“上帝视角的自己”的意志。就是诚于中,形于外。所谓“心正”,就是外在的事情,只能影响“你认为的自己”,再也无法影响“上帝视角的自己”。“上帝视角的自己”,很清醒的看着外面的世界,甚至看着“你认为的自己”在发怒,在害怕,等等一切的情绪。但是他本身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就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什么叫做齐家。齐就是整齐,作为动词来讲的的话,可以理解成“使……整齐”。齐家就是让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如何能做到这一点?我们伸出一个手来看,五个指头都不一样齐!我们看村里的邻居,人口多而没有矛盾的很少很少。矛盾从哪里来,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偏见开始的。
很久以前,卫灵公是个同性恋,他有个相好的人叫做弥子瑕。有一天两个人一起游园,弥子瑕摘到一个很大的桃子,咬了一口觉得很好吃,就敬献给卫灵公。卫灵公很感动,说到:弥子瑕待我真好呀!吃到好吃的桃子还想到给我留下。这就是“分桃”的典故。后来,弥子瑕年老色衰,卫灵公不再喜欢他了,有了新的相好。有一天就突然想起以前曾和弥子瑕分桃而食,心里非常生气:这个弥子瑕太可恶了,居然把吃剩下的桃子给我吃!后来就让人把弥子瑕杀掉了。——同样的一件事,在不同的情绪下,会有不同的看法。
人会因为喜爱一个人而觉得对方做的事情正确,会因为讨厌一个人觉得他做的事情错误。这都是自己带着有色眼镜形成的偏见。所以“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人们通常因为溺爱自己的孩子,会觉得他没有缺点只有优点;因为妒忌别人家的庄稼,会觉得自己的禾苗没有别人的长势好。所以,能够客观公正的看待问题的人,就算了不起了。“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由正心到修身,是一个自身完善的过程;从修身到齐家,就是一个由己及人的过程。正心而不偏,能让身边人一直感觉到你的公平,做任何事不带自己的偏见,大家都会受到这样的影响。于是人和人之间就容易和睦多了,整个氛围就好了。这就是“家齐”。
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道理是很简单的,如果你是一个发光发热的人,首先感受到的一定是离你近的人。如果身边的人都感受不到你的光和热,你却说你要给别人光和热,这就近乎谎言了。所以,自己家庭混乱,长幼失序,夫妻反目,却给别人讲做人的道理,这道理就是“毒鸡汤”。想让别人跟随你,先让自己的家庭和睦,亲人齐心。
在我的身边有很多人都有着很大的理想:不管是想做成一个大的企业,还是想成为一个演说家,还是要成为什么,总之这是奔着“改变世界”去的。这理想并没有错。然而在追求的路上却非常坎坷。问题就是没有弄清“先后”顺序。想要做成这些,很明显是先要齐家的。当然,目前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在家庭不睦的情况下,做出了“巨大”的成绩,我根据自己的占卜经历,可以得出结论,他们更难受,一切并非你想象的那样。千万不要因此给自己带到错误的道路上。
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家治理好了,按照这个规则推广即可。比如对待自己的领导,就好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般;对待自己的同事,就好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般;对待自己的下属,就好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般。这本没有区别,只要这么去做,还有什么不能成功的呢?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只要是根据自己的良知本心去做的,即便不是正确答案,也离这个正确的答案不远。我们每天都会遇见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依靠我们固有的经验去分析,了。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只需要问问自己,是否做到了“诚”,是否来自于自己的良知本心,这就可以了。就比如,一个女人可能并没有去学习怎么养孩子,但生了孩子之后就能把孩子养好。这都是因为她对自己的孩子有着赤诚的爱,并没有计较个人的得失,发自本心良知的去做,所以即便没有任何经验,也不会错到哪里去。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上以“阶级斗争为纲”,民间则互相检举揭发;上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民间则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其机如此。读《大学》,观古今中外之历史,则莫不清晰。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如果你说的很好,但是并不是发自本心良知,或者说你自己都没有做到,那么别人会看出来你在忽悠,是不会听你的。我们看一些“师傅”,每天都在讲“仁义道德”,但看他们自己的言行举止,跟仁义道德没一点沾边。那么这样的话就没有任何的感染力,是没有人听的。真正的感染力,不是来自你说了什么,是来自于你做了什么。有句话说得好: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人的心里都有杆秤,都是用这个秤来衡量的。你贪污3000亿,却给我讲奉献?那是不可能的,我只会感觉我捞得太少了。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以君子先自己做到良好的品德,而后感染别人也这么做;自己不做那些不该做的,而后感染别人也不做。很多事情,只有经历过才能有感受,有这个感受才能让别人感觉到这种真诚。别人听你的话,不一定是因为你说的有多么正确,而是他感受到了你的诚意。所以你明白说服别人的技巧了吗?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恕:以己量人。不从自身能不能做到出发,却想让别人这么做,是不可能的。我自己根本做不到雷锋那样的无私奉献,天天告诉你要学习雷锋精神,我想这样的学习效果会很差,至少你可以这么问我:既然雷锋精神这么好,为什么你自己不去学习呢?一句话,就把我怼的无话可说。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这是直接的陈述一下家和国之间的关系。能够让一家和睦,就可以让十家和睦,然后就能够千万家和睦,也就是整个国家和睦。其实现在有很多人在讨论家和国的关系。是先有家还是先有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没有家就没有国。这才是本源的顺序。鼓励人舍小家为大家,是一种根本上的错误。这样说可能影响大家的英雄情结。但是仔细分析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国家是怎么形成的?最开始是一个可以明明德的人,自己做好了,然后让自己的家庭变得非常的和睦,他就成了一个称职的家长。周围的邻居觉得他们家很好,主动过来向他们学习,这时候他就成了族长。家族变得很好之后,其他的家族也会向他们靠拢,这就形成了一个部落。其实这时候他就成了一个小的国家管理员。古籍上描述的那些尧舜禹汤,都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一步步做好的。国家就是由这样的一个个家庭聚合而来,靠的是别人的自发靠拢,不是靠武力征服。妄图用武力征服别人,达成自己统治的目的,到最后的结果都是帝国崩塌。
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自己的家人先按照这样的规则走,然后别人才会按照这样的规则走。你制定的制度连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都不遵守,别人怎么会遵守呢?我们现在都知道有一个词叫做“特权”。这个东西的存在就是国家崩溃的根源。因为你制定的规则有问题,自己都做不到,但是想让别人做,于是给自己不去遵守的权利,也就是“特权”。大家看到你有“特权”之后,自然会离开你去别的地方,这就叫做“移民”。如果大量的人聚在一起离开,那就叫做“独立”。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的问题就比较清醒,想往别国移民的人越多,说明他们的“特权”存在的越多,比如当下的朝鲜;很多区域都想独立,说明“特权”就越多,比如苏联的解体。观古思今,任重道远。
所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天子和庶人要做的都是一样的,修身而已。在这个情况下治国有什么难的呢?你制定出合理的规则,自己带头遵守,然后自己的家人也遵守,然后国家的人都遵守,这就完成了治国的过程。一句话总结就是取消全部“特权”。当然,这个“天子”如果已经是“大人”的话,可能不需要良好的制度来维持就可以实现国治,比如尧舜禹汤。这个“天子”如果还没达到“大人”的程度,那么可能需要一个很好的制度来维持。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就提供了这样的样板,是完全可以参照的。
为什么很多比较有远见的人都会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定会在未来大放异彩,根源就在这里:因为我们有“大人之学”。国家有合理的制度(取发达国家的优点),管理国家的人是一个“大人”(结合我们的文化),这将会给我们的未来,带向一个新的文明。我们不知道这样的情形什么时候会来,但我们知道他一定会来。套用一句时髦的话:美好可能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治国的思路很简单:制定法则,自己遵守,自己的父子兄弟遵守,然后推及旁人。然则什么样的法则合适呢?有些法则,自己能遵守,也未必所有人能遵守。法则过宽,则有乱;法则过苛,民也难受。这个法则的度该如何把握,才能让天下太平呢?《大学》给出了答案:絜矩之道。
絜矩之道。絜矩,度量的意思。不要用自己厌恶的方式对待别人。换句话,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很多的朋友,在给别人打工的时候,老是觉得老板对自己压榨的很厉害;然而自己有天做老板,用的还是原来自己老板的办法,甚至压榨自己员工更厉害。套用一句时髦的话:自己终于成为了自己讨厌的那种人。
所以要往好的方面去引导,自己就要做好那些美好的品德。“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君王做到了孝顺,老百姓就流行孝顺的美德;君王做到了尊敬师长,老百姓就可以相互亲爱;君王做到了体恤弱势群体,老百姓就不会背离。这些都是简单的道理,毋庸多言。
原文5: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lù羞辱)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 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 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 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 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於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 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什么叫做“父母官”?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老百姓拥护的,你就支持;老百姓反对的,你就打倒。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行动,这就是“父母官”。国家利益从来不是人民利益的对立面,人民的利益就是国家的利益,国家的存在就是保护人民的利益的。所以并不存在为了国家利益牺牲人民利益的事情。如果存在,一定是打着国家利益的旗号,干着不是国家利益的事情。
俄罗斯前段时间把退休年龄提到65岁(男),然而俄罗斯平均寿命是66岁(男),相当于很多人没领到退休金就去世了,所以这项政策遭到了人民的反对;相反,特朗普上任后始终把美国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其国家失业率降低很多。抛开所有的有色眼镜,也别冠以大帽子,由此就可以观察出谁是“民之父母”。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管理国家的人不可以不慎重,路走偏了就会被天下人灭掉。此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峻命不易。通常翻译为:守住天命是不容易的。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成功之后不忘初心是很难的”。我们看历史上的事件,历朝历代的更迭,打江山的时候,都是有着响亮的口号:“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当家作主”……等等。等到江山稳固,座下人山呼“万岁”的时候,心中的欲望就会不知不觉的升起、膨胀、爆炸,于是就开始胡作非为,把之前的口号都忘的干干净净。能够在尝到绝对权力的滋味中,保持清醒,实在是不可能的。所以当他们倒台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早已成为当初推翻的那部分人。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所以想要实现长治久安,无非是一件事:民心所向。如果统治者事事和老百姓站在对立面,那就离灭亡不远了。道得众的时候,国家管理者的态度往往是“你给我打赏,我帮你做些事”;道失众的时候,管理者的态度往往是“你要给我钱,我要去做什么事”。能够不被权力迷惑,弄清楚自己该有的态度,就不至于失众失国了。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行是根本,钱财是末节。因为先有了德行,才会有人跟随;有了人跟随,就有了立足之地;有了立足之地,就有了财富;有了财富就可以用了。这描绘的是正常的财富积累途径。如果弄不清这个顺序,不知其先后,就离“道”越远了。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本是德,末是财。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处处把利益放在根本的位置,把德行放在末节,那么老百姓也会这样模仿学习,相互之间争夺财富,为了钱财不择手段。这一点就不过多阐发,相信吃过转基因、毒牛奶、地沟油,打过假疫苗的人都有很深刻的理解。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如果是一个企业,老板能够把钱财尽量的分散给员工,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员工为老板干活;反之,员工会大量的流失。如果是一个国家,管理者能够尽量降低税负,藏富于民,那么老百姓就会拥戴他们;相反,管理者把大量的财富作为税收收缴国库,老百姓为苛捐杂税所困,生活艰难,自然就会民心涣散了。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这就是报应不爽,这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如今国家大力反腐,揪出了一个又一个贪污腐败分子。这些人自以为“权力在手,天下我有”,什么钱都敢收,多少钱都敢要,最后累积的钱财巨大。然而等不到他们挥霍完,法律之剑已然悬于颈首。所贪污的钱财,大部分原原本本的回到社会上。当他们回首人生,也许会非常感慨:半生辛劳,提心吊胆,到最后还是什么也没有,真不知道做这些事的意义是什么!
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天命,是谁也说不清的,任何人都无法准确判断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将来,但任何人都可以把握现在。一个正确的思路就是:虽然我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但我现在不做坏事,心存善意,那么明天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够用这样的心态去面对今天所遭遇的一切,那么也就不需要算命了;如果国家可以这样治理,又怎么会面对大的危机呢?
《秦誓》讲了一个故事:如果说有这样一个大臣,看起来没什么本事,但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别人的技能,能够允许完全发挥;别人品德好,他的心里就很高兴。这种感觉不是表面的,而是发自内心的。这样的人治理国家,保护子孙黎民,有什么不利的!倘若别人有技能,他心里妒忌,甚至陷害;看见别人品德好,就百般阻挠不让其显达,这样的人治理国家,保护子孙百姓,岂不是要亡国嘛!
仁人。仁是什么意思?“仁”字的写法就是二人,或者说人人,都行。当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的时候,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只要有两个人,就要建立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能够妥当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共存关系,就是“仁”字表达的意思。所以“仁”是要从和自己父母子女开始讲起的,因为他们是最先和自己建立关系的“他人”。书上写“仁,亲亲也”就是这个意思。这里的“仁人”,就指的能够处理好与他人关系的人,或者升华为品德高尚的人,也没什么错。因为只有品德高尚,才能够处理好与他人的共存关系。
假如这个宇宙是一个游戏空间,那么“仁”就是一个重要的游戏规则。聪明的玩家(开悟者)领悟到这个规则,并且把它传递给更多的玩家;不聪明的玩家经过跌跌撞撞,生生死死,探索到这个规则,但“日用而不知”。人和人之间不再杀伐,而是相互亲爱,追求和谐共存,就是我们这个文明转折点的一个关键。两千多年来,人类从冷兵器到原子弹,都是靠侵略、征服、奴役、掠夺他人而满足自己的私欲,这样的事情一定会有不再发生的时候,而且不会特别久远。或者,会经历一次大痛,之后破茧成蝶。
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能够妥当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人,就知道自己该亲爱什么样的人,远离什么样的人。亲爱什么样的人?贤德的人;远离什么样的人,奸佞的人。所以有时候,看看一个人身边的人是什么样子,就能够知道他是什么样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看见贤良之人不去举荐,举荐了没有优先,这就是轻慢;看见不善的人不去罢免,罢免但没有赶得太远(后来换个马甲又出来了),这就是过错。今天我们看到的一些失德官员,被革职查办,然而不到两年又在别的地方走马上任,这就是管理者的过错。难怪“四书”被称为经典呀!这些道理几千年都没有过时,厉害了。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讲个故事吧:我们知道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本能,或者天性,毕竟都长了一张嘴。然而周厉王却不让老百姓说话,因为他觉得一旦有谈论,必定是说自己坏话的。于是他派了很多人在街头监听百姓议论。到最后,人们相互之间连招呼都不敢打,只能用眼睛示意。这就是成语“道路以目”的来历。这种违背人性的做法,最终给这昏庸的统治者带来了覆灭,老百姓最终把暴君驱逐,史称“国人暴动”。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先讲一下承接。此句的“忠信”就是上文说的“人之所好”,“骄泰”就是上文说的“人之所恶”。那么什么是“忠信”?忠,就是心中而不偏;信,就是言行不违心。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叫做忠信。什么叫“骄泰”?骄,就是自视甚高而目中无人;泰就是安闲舒适。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来,叫做骄泰。可见忠信有“仁”,骄泰无“仁”,故得失显而易见。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想要积累财富,那就赚钱的人多一点,花钱的人少一点,赚钱的时候要赶快,花钱的时候要缓慢,这样钱财一直就充足。由此看经济危机的产生,就是因为赚钱的人(实体经济)少了,而花钱的人多了(大量的铁饭碗),赚钱缓慢(利润低),花钱快(各处窟窿补不完)。简单而形象,足以为戒。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谁不想拥有更多的财富呢?但一定要来的光明正大。有的人用自己的钱财做了很多善事,舍掉自己多余的(财富),弥补别人的不足,这就是“仁”,这就是符合天道“损有余补不足”,这就是对世间“游戏规则”看得透,用得活,这就是成就了自己;有的人身居要位,却以权谋私,自己积累大量的财富,到最后没落个好下场,这就是“损不足奉有余”,这就是违背了天道规律,这就是“不仁”,这就是看不破世间的“游戏规则”,身陷其中,不可自拔,这就是毁灭了自己。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仁,就是爱我所爱;义,就是敬我所敬。在上的人可以对下仁爱,在下的人自然对上存义。义之所在,其事能终。人的心中有“义”的存在,就能够把事情很好的完成。现在的人比较流行一种“只要钱给到了,就一定能让别人拼命”的观念,很明显是不对的。一个段子里说,你花100万请一个杀手杀掉你的仇人,这个杀手见到你的仇人,你的仇人可以给他200万杀了你。可见,只靠利益维持的关系,一旦出现对他更有利的情况,他就会“反叛”。只有“义”在,才能让人心甘情愿的,甚至不计利益的“拼命”,是以有“舍身取义”的说法。看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有几个是为了钱?他们为的都是国家民族的大义。
所以国家管理者要明白一个道理:所有的老百姓都有钱的时候,国家收一小部分就会很有钱了;相反,老百姓很穷,你就是把税收提的比例再高,国家能有多少钱呢?而且会让百姓难以生存。管理者应该心怀天下,明白这个道理,不要与民争利,而是要让其富裕。当你把“义”放在首位,把“利”放在末位,那么全天下的财富就会增多,你府库的钱财自然水涨船高。“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有一个制定与民争利、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政策的大臣,还不如有一个贪污犯呢!这是孟献子振聋发聩的感慨了。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在管理团队中,最迷惑人的人就是这一类小人了。表面上看,他们提出的办法都是给国家创收的:“呼吸税”“自行车污染治理费”,就好像他们处处为国家着想。实际上,他们就是经典的“小人”,误国害民,还真不如一个贪污犯好!贪污的人就贪污一点罢了,这类人危害是深远的。让他们参与治理国家,那就会“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天灾人祸并至(有点迷信成分),就算是有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出现,也救不了了。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这是《大学》最后一句话。从修身之本,到平天下之末;从平天下的德为本,到财为末,一点一点讲清楚“大人之学”。最后的最后,关于“财”,给出了一个“国以义为利”的结论。这结论对于“长国家”的人来说,应该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国家重利轻义,别说平天下了,就算是善于治理国家的人,都救不了这样的“病症”,可见是一种“绝症”。国家重义轻利,藏富于民,不聚敛财富,真的有那么难以做到吗?留给每一个读《大学》的朋友思考吧!
感谢朋友山东—百鸟的整理。
閱讀更多 文人小哥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