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作为相声演员,于谦能演《老师好》这样的正剧,郭德纲为什么不行?

郑捕头


说实话,郭德纲真的不适合演正剧,因为,在我们心里,他是一个能带来欢笑的相声演员,这种先入为主的概念是不好改变的。所以无论郭德纲演什么,我们都觉得他在说相声,容易出戏的是观众,不是郭德纲!



别说演戏了,郭德纲的配音的导航软件,司机都不敢用于,“前方200米右转”,你说你转不转?你要转了,他来一句“呵,你还真转啊”怎么办!

谦就不一样了,他可是北电科班出身,在和郭德纲说搭档之前,就已经在影视圈小有名气!像80后喜欢的儿童剧《小龙人》里就有他的客串演出呢!进入德云社之后,他的工作重心转向了相声舞台,但是有好的剧本,他还是会接。比如票房冠军《战狼2》,谦哥在里面饰演一个视钱如命、崇洋媚外刚刚改了国籍的中国人钱必达。他把前一秒还在为自己成为外国人而洋洋自得、下一秒面对袭击为了寻求中国大使馆的保护又大呼我是中国人的表情,以及心理活动演的入骨三分!


如果这个角色换作郭德纲去演,无论他演的多好,我们还是觉得像是在说相声,因为郭德纲相声演员的这一身份太深入人心了!所以,尽管郭德纲演了很多的影视剧,比如《我要幸福》《三笑之才子佳人》《欢乐喜剧人》等,吃瓜群众仍然觉得他不会演戏,并且给他下了一个定论:郭德纲出演必属“烂”片!老郭也是很无奈啊!

可以说,“母仪”德云社的于谦老师就是德云社的演技担当,有他出演的《老师好》,3月22日就要上映了,这是于谦老师第一次担任男一号的电影,“德云”粉们一定十分期待吧!


至于,一直想在影视剧方面有所建树的郭德纲,演个喜剧片都会被觉得是在说相声,何况是正剧呢?所以,在演戏这一方面,郭德纲是追不过于谦了!

我是喜欢聊相声的老于,喜欢就关注我吧!


于小小


你好我是巨枫影视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说起于谦主演的《老师好》这部影片,想必大家也都已经看过了,在上映之后获得八千多万的票房,打破了德云社一直以来烂片冠名的这个魔咒,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然而有人说这部电影请来了半个娱乐圈的演员,客串的都有艾伦,何兵,马未都,张国立,胡军,杨立新,吴京等等等等,几乎可以和建国大业平起平坐了,这部电影的导演是郭德纲的徒弟,这个故事框架是经纪人王海,为什么会能把郭德纲落下呢?这里边有什么深刻的原因吗?

在这个电影工匠的时候,郭德纲也到了现场,有人问于谦为什么这部电影没请郭德纲呢?然而于谦就说了因为,这个毕竟是老师好嘛,老师里边所有的演员都得像老师,德纲那个模样他不像老师,大家都知道经郭德纲的相声啊,听相声它是金字塔的塔尖,但是不得不说郭德纲演的电影几乎一个一个的都是滥片。

比如说他主演的那几部剧,像《三笑才子佳人》、像《我要幸福》、《祖宗十九代》、《欢乐喜剧人》演得都很烂,都是故事也稀碎,演技也稀碎,因为郭德纲自己也曾经说过,他早年唱戏出身,那么有一种城市化的表演,他自己也说过这个事,也直言不讳!这个在演技上是比不上于谦的,所以说,只要郭德纲参演的电影有一种严重的不信任感,总会有先入为主的,认为是一个烂片那种感受。那么,老师好来拍的时候,就为了避嫌,就怕郭德纲这种票房毒药来影响这部电影的票房和口碑,所以说,郭德纲有自动退出了,这是一种商业手段。

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


巨枫影视


针对这个问题,小编分两个方面给您分析下原因:

首先从观众的层面考虑。不得不承认,先入为主的思维模式在广大吃瓜群众的脑子里确实是根深蒂固的,作为一个演员,如果他的第一个艺术形象是个喜剧类的人物,并且广受欢迎深入人心,那么观众就会很自然的容易接受他顺着这个表演风格一路演下去。


而影视剧的主创们在挑选演员的时候肯定要受到受众群的影响,会去挑选那些已经深谙某类人物的表演套路、且被观众认可的演员。那么呈现在观众眼中的影视作品,就会出现一些演员总是饰演同一类型的角色的情况。

一句话,不是演员的演技受限,而是市场和行业选择的结果。

其次,就得从演员本身的层面来说了。我们知道,就郭德纲本人来说,他的本行是说相声,在相声界,如果说他是行业老大,估计说不字的没有几个人。


可影视剧表演和相声比较起来,严格说还是有些区别的,它需要严格的表演技巧训练和角色出演经历的积累。

换句话讲,郭德纲说相声,那叫行业本分,郭德纲演电影电视剧,那叫玩票。能够以捧哏的喜剧形象本色出演并获得观众认可,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若舍弃本色,在影视剧中反差一把,如果不是郭德纲自己投资的话,那就不叫飙演技,那叫拿别人的钱冒险。

任何行业都有其规矩和门道,演艺行业亦是如此。所以,不论您如何的喜爱郭德纲,规矩和门道还是不能破的。


城南柳畔



郭德纲不只是正剧演不好,甚至在我看来老郭真的不适合演戏。这并不是说不喜欢郭德纲,只是说人各有所长,老郭在曲艺方面无人能及,在演戏方面却正相反。

老郭演不好戏,其实也是非常正常的。一来老郭从小学习相声,他对于相声已经深入骨髓,给观众的感觉就是他演什么都像说相声。作为一个逗哏演员,他习惯于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脸上,为的是让观众能够更直接的感染他的情绪。他习惯于直接逗乐观众,靠的主要是语言,也就是包袱、段子。而演戏则不同,需要的是语言、肢体、面部表情多方面的配合。


二来老郭真的没有学习过演戏。虽然相声演员也称之为演员,不过前提是相声而非影视剧。老郭这么多年来,都是钻研相声,业余时间也是研究曲艺。所以他对于演戏的理解更多的是在理论层面上。


三来老郭的性格比较内敛,有时间都在看书学习研究曲艺。他很少的出去和朋友们聚会,这就使得老郭虽然很有名望,其实真正在生活上的经验并不丰富。他没有那么多的生活上的经历。当然,他吃过苦、受过罪,可是这与正常的生活经验也是有区别的。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观众对老郭的刻板印象太深了。只要一看到老郭,就想去为他捧哏,真的太容易跳戏了。


而反过来说于谦虽然也是相声演员,但他与老郭有很大的不同。于谦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大专班毕业的,是专业的学习过导演和表演的。

于谦从小就开始演戏,用郭德纲的话说,于老师说相声纯属爱好,演戏才是专业。


于谦为人热情,爱交朋友,爱好颇多,业余生活很丰富。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听到于老师与别人聚会喝酒的新闻。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个聚会,要知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经历这些才能更好的理解演戏,更好的演好戏。

“人各有所长”是一句非常有道理的话。老郭相声说得好,曲艺唱的好,演戏不如于老师也是可以理解的!


雨天论娱乐


应该是人们先入为主的观念导致的吧。

说起相声,就想到郭德纲。聊到郭德纲就必说相声。郭德纲身上的相声底子太过厚重,说啥演啥都像是在说相声。而反观于谦,摇滚、文玩、表演、宠物样样在行,都还玩的不错。更重要的是于大爷是正经的北电毕业,根正苗红。这些都在无形中留给人们潜意识里留下了不小的印象差别。



再一类原因就是两人性格的原因。郭德纲一生坎坷,几度沉浮,才有了如今光景。性格更是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给人的感觉除了相声大师更多的是性格上的棱角分明,而于谦八面玲珑,处事宽容有度,不管相声圈还是娱乐圈都有不少赞誉。这些都给他的表演增加了不小的助力。



娱乐七分熟


相声四门功课,郭德纲会几门?他根本就不是说相声的料!


用户5767483316


于谦还入了民盟呢,还是阶级成分不一样啊,如今天朝已经回归封建等级制度了,没背景没后台的什么台面也上不了!郭德纲祖辈就是贫农罢了,哪像如今某些人家祖上都是官员


匡扶大业


三观不一样。德云社只欣赏于谦老师。


用户5877192682


挑拨离间!什么正的,歪的。都是艺术创作,各有千秋!


qt2


于大爷是靠天份吃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