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和楚幽王都是私生子,是司馬遷錯了還是另有隱情

想得多一些,看得透一些,重新審視你所知道的文史。我是南街村夫。


秦始皇和楚幽王都是私生子,是司馬遷錯了還是另有隱情

司馬遷與史記


秦始皇是否是呂不韋的私生子,成為秦始皇身上的一個謎團之一。哪怕有很多專家不斷為秦始皇“闢謠”,但人們依然喜歡津津樂道,寧可相信真有其事。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還記錄一個很相似的故事,春申君黃歇將懷孕的寵姬獻給楚考烈王出生的兒子成了楚幽王,但知名度遠遠沒有秦始皇版本的影響力大。劇情如此雷同的故事,哪個是真的?太史公這麼寫有到底有何深意?

秦始皇是否是私生子,我們先從呂不韋的角度覆盤一下。

關於秦始皇的記載,秦始皇本紀中簡單明瞭,“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在呂不韋列傳中卻加了料,“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


秦始皇和楚幽王都是私生子,是司馬遷錯了還是另有隱情

影視劇中的趙姬


而且這種說法在班固的《漢書》中被採用了,直接稱秦始皇為“呂政”,似乎認定秦始皇就是呂不韋的私生子,後來司馬光在編纂《資治通鑑》的時候也同意這個觀點。儘管如此,這依然是一個故事,不能作為正史。作為該事件的策劃,呂不韋可以對子楚進行大膽風投,但對私生子這個項目上,其風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作為一個商人,如何實現利益最大化才是呂不韋最關心的。呂不韋資助子楚,為子楚謀劃王位,子楚表示,“必如君策,請得分秦國與君共之。”子楚當上秦王之後並沒有食言,呂不韋成為秦國的相邦位極人臣,大權在握十多年,當初的投資獲得了巨大的回報。


秦始皇和楚幽王都是私生子,是司馬遷錯了還是另有隱情

影視劇中的呂不韋

如果再搞一個私生子,無疑會讓整個風投項目充滿不確定性,對於呂不韋這樣一個成功的大商人來說,做這種畫蛇添足的事情可能性不大。哪怕子楚真的是很傻很天真,甘心戴綠帽,對呂不韋來說巨大的顯性風險遠遠高於隱性的利益。押寶懷孕女子和性別未知的孩子,等於給投資增加了不穩定因素,將一項有遠見的投資行為轉化成賭徒似的風投,呂不韋應該不會這麼草率。因為呂不韋已經權傾天下,至於秦王是否是自己的私生子關係不大。

退一步來說,秦始皇就是呂不韋的私生子,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秦始皇也絕對不會承認的,這不僅僅是秦王一個人的事情,還關係到整個秦國王室血統。在秦王嬴政還沒有掌權的時候,先後爆發過公子成蟜之亂和嫪毐之亂,其中一個藉口就是秦王的血統不純,更何況還有那麼多對王位虎視眈眈的王室貴族,嬴政不會冒這個險,呂不韋更不會。後代的專家學者也都從生理週期、宮廷制度、當時形勢分析等多個角度論證,否定了私生子的說法。那麼,為什麼會有這個說法呢?


秦始皇和楚幽王都是私生子,是司馬遷錯了還是另有隱情

影視劇中的春申君黃歇


在《史記》中還記載了幾乎是同時代發生的,另一件與之非常相似的事情,只不過地點換成了出國,主人公換成了春申君。

楚考烈王沒有兒子,春申君找了很多適齡女性進獻給楚王,結果依然沒有兒子。春申君的門客李園有一個妹妹很漂亮,春申君將這個女子納為妾室,不久之後懷有身孕。這個女人對春申君說,楚王信任讓您掌握大權,對您比對待宗室的兄弟們都親近,這難免會遭人嫉妒。現在楚王沒有兒子,將來的繼任者就會是楚王的其他兄弟,到時候繼任者不但不會像當今楚王這麼信任您甚至還會招來禍患。現在我剛剛懷孕,如果獻給楚王,將來生了兒子,我會得到寵幸,而您的兒子成為楚王,楚國豈不是您的掌中之物嗎?於是,春申君就把懷孕的女子獻給了楚王。幾年之後,楚王病死,女子所懷的兒子成為新的楚王。但是春申君並沒有因此獲得更大利益,反而被李園殺掉,全家被滅族。

先姑且不去討論事情真假,但如此雷同且狗血的劇情在以信史著稱的《史記》中出現兩次,難道是司馬遷故意讓後人玩“找不同”?這麼安排的原因何在呢?

秦始皇和楚幽王都是私生子,是司馬遷錯了還是另有隱情

秦始皇雕像


原因1:我們看到的《史記》很可能不是司馬遷原版的。

我們現在對《史記》評價非常高,但在兩漢時期《史記》被認為是離經叛道,《漢書》編纂者東漢班固在司馬遷傳記中評價《史記》“其是非頗繆於聖人,論大道而先黃、老而後六經,序遊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賤貧,此其所蔽也。”再加上書中揭露大量宮廷秘聞,因此僅僅流傳在宮廷之內。東漢曾下詔刪除和改寫《史記》篇章,《後漢書·楊終傳》:“受詔刪《太史公書》為十餘萬言”,班固手中拿到的《史記》就少了十多篇。直到唐朝《史記》才被當時的社會主流認可,而流傳下來的版本已經有很明顯的修改增刪痕跡。因此,我們可以大膽推測關於秦始皇私生子的事情很有可能是後人修訂的。

原因2:抹黑秦始皇對漢朝統治者有利

西漢因為揭露宮廷秘密可以禁止《史記》傳播,同樣也可以增加調料來黑秦始皇。我們知道,劉邦反秦之前僅僅是一個小小的亭長,最終推翻強大的秦朝,打敗貴族出身的項羽。如果秦始皇是一個“野種”,那麼他所創建的大秦帝國就缺少了權威,其合法性就會受到質疑。那麼以劉邦為代表的下層民眾推翻這樣一個血統混亂的王朝,在法理上更有說服力。漢朝的建立不是以下犯上,而是替天行道,從而更有合法性。

原因3:秦始皇是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

在中國歷史上,前朝往往成為後繼者的反面教材,一方面證明本朝奪得天下是順應天意民心,另一方面則要從中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漢朝之前有西周黑化商紂王,把各種罪名都開始往紂王身上按,漢朝之後有唐朝抹黑隋煬帝,讓隋煬帝成為百無一是的大暴君。強大的秦朝僅僅二世而亡,其教訓不可謂不慘烈,作為統治者秦始皇是要負主要責任的,加上東方六國的人對秦始皇滅國的痛恨,因此把秦始皇描繪成一個暴君獨夫式的人物,甚至八卦一下秦始皇的出身,既符合人們的報復心理,也為漢朝統治者樹立一個典型,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原因4:楚幽王是私生子能起到強化作用

在春申君列傳的後面,《史記》中特意加上標註:這一年是秦王即位的第九年,平定了嫪毐之亂,呂不韋的相邦之位被廢除。這是或許是提醒後人這樣的事情並非個例,從而證明秦始皇是私生子並非虛構。因為楚幽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比秦始皇差遠了,是否真的是春申君的私生子,後人並不關心,也不在乎真假。因此有春申君的事件做鋪墊,人們對秦始皇是私生子的認知就會得到強化,既然春申君能這麼搞,呂不韋當然也有這種可能,秦始皇是私生子當然也就有可能了。


------------------------------------------

不獵奇,不跟風,用心思考,從過去的歷史中尋找今天的共鳴。

覺得不錯,就加個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