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捻军首领,诛杀僧格林沁,大败曾国藩,最后却善终

1864年,在曾国藩的围攻之下,持续了十几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终告失败但是此时和太平天国同期的农民运动——捻军却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 。他的首领便是张宗禹。

张宗禹小时候生得一头黄发,家里的长辈、以及村民们还给他起了一个当时不算怎么好听的外号,叫“小洋娃”。小时候聪慧无比,家里长辈都以为他会走上科举之路,却没想到走了相反的道路。他的家里十分富裕,有良田4000亩,可他也是捻军盟主黄旗总旗主张乐行的族侄。

咸丰元年(1851年),张乐行率众围永城时,张宗禹虽未参加,但与其有所联络。一次,张宗禹与父发生龃龉,被打,跑至张乐行处。当时,张乐行准备起事,即收张宗禹为师爷,其父横加干禁,遭张宗禹反抗,父子之情遂绝。 之后的他边走上了放飞自我的道路上,也是他的辉煌之路。

他是捻军首领,诛杀僧格林沁,大败曾国藩,最后却善终

张乐行把捻军组织分成了五旗,张宗禹成了他的禁卫军。次年一次出征中,张宗禹问他:“部下要是不听我的将令该怎么办?”张乐行回答:“斩之。”

结果回来的时候遇到了追兵,张宗禹传令拒敌,另一头领张文的亲信随从18人拒不服从命令,张宗禹毫不客气全部诛杀。张文跑去告状,张宗禹说:“奉叔命,禹不敢违。”这下张乐行也没脾气了,说:“汝真阎王哉!”从此,张宗禹的“小阎王”就这么叫开了。

几年后,捻军就遭到了僧格林沁的围剿。1863年,张乐行战死,张宗禹杀了叛将重整了捻军队伍,成了领袖。随后,他放弃了步兵战法,把捻军变成了骑兵,并且一人配备数匹马匹,资源充足。

他是捻军首领,诛杀僧格林沁,大败曾国藩,最后却善终

咸丰十年(1860年),捻军起义华北,京畿危急。僧格林沁复得郡王爵位,率万余清军与捻军先占于山东,后转 战于河南、安徽,江苏等地,疲于奔命。

1865年,僧王仅有的7000人的部队穷追捻军不舍,直入山东菏泽西北高楼寨地区。时“将士死亡者数百,军 中多怨言”。僧格林沁本人也是“寝食俱废,恒解鞍小憩道左,引火酒两巨觥,辄上马逐贼”。捻军以逸待劳,僧部受伏。5月18日当夜三更,僧格林沁率少数随从冒死突围。当逃至菏泽西北的吴家店时,“夜 半突围乱战,昏黑不辨行,至吴家店,从骑半没。僧格林沁抽佩刀当贼,马蹶遇害”(《清史稿》)。在麦田里杀死僧格林沁 的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小捻军,可怜一世勇猛而谋略不足的僧王,就此永别这晚清的乱世。

他是捻军首领,诛杀僧格林沁,大败曾国藩,最后却善终

可是英雄也有落幕的时候,1866年9月,捻军在许昌召开会议,分军为二。张宗禹率本部军西上,称为西捻军。赖文光等率另一支奔走于山东一带,称为东捻军。后来,东捻军发来告急书,张宗禹遂率军千里驰援,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直接朝着京津挺进。

但可惜的是,那时候情报太不及时了,等张宗禹来到京畿附近的时候,东捻军已经被清军打败了。张宗禹知道这些消息时,已经晚了。清廷派出李鸿章,将其围堵在运河、黄河和徒骇河之间。

他是捻军首领,诛杀僧格林沁,大败曾国藩,最后却善终

当时阴雨连绵,河水暴涨,张宗禹的战马队伍优势尽失。黄河水倒灌入运河,水涨三尺,清军水师炮船云集。再加上清军的坚壁清野,张宗禹很快就弹尽粮绝了,最后他选择了突围,身边仅剩下10余名精锐骑兵。到了夜晚,张宗禹抱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觉悟,趁机冲出重围,冲到徒骇河边下水游泳,天明之后悄悄前往黄骅县孔庄附近。此后,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童子师”,在当地摆摊算卦,转行做了算命先生,从此隐居20余年。据民国史料《沧县志》记载,他临死之前,才对身边的人说:“吾乃张宗禹是也。”曾经叱咤风云的捻军领袖,最后竟然躲过清政府的搜查得以善终,这也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他是捻军首领,诛杀僧格林沁,大败曾国藩,最后却善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