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手握重兵,又有实力称帝,曾国藩为何甘愿一生称臣?

yuepinwu


作为晚清的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曾经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取得赫赫战功,并创建了一支队伍,名为“湘军”。当时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湘军的队伍也在不断的壮大,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30万。自古以来,手握重兵的人,往往最后会出现“拥兵自重”的情况,但是手握30万重兵的曾国藩却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之后,毅然选择解散湘军,甘愿一生向晚清称臣,这是为什么?


其实当时的晚清残败腐朽,急需一个有能力的掌舵者,带它走出黑暗,所以曾国藩就算是另立门户,也有充足的理由。而当时就连左宗棠也曾给曾国藩写信到:“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意思就是他们的德行能够配得上帝位,可以一起推翻当时的统治者,自立门户。但是很显然曾国藩没有心动,他非但没有同意左宗棠的提议,还大笔一挥把“似可问焉”改成了“未可问焉”,向当权者表明自己的忠心。

其实曾国藩有这样的行为也不难理解,由他早年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他对自我的要求非常高,言行举止中都体现着儒家思想的准则。除此之外,他还深受理学大师唐鉴的影响,因此在他的认知范围内,身为臣子就应该“忠君”,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没有问鼎天下的野心,他的人生目标就是成为中兴名臣,誉满天下。早年间,曾国藩的弟弟就有让哥哥造反的想法,但是曾国藩一句“倚天照梅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所以追根究底,打心里他就没有那个想法,自然就不可能反了。

但我觉得曾国藩之所以拒绝自己称帝,除了思想上儒学的浸润之外还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根本不适合。首先,当时的国家正接受列强的侵略打压,晚清统治者又极其无能,所以整个社会被黑暗笼罩。百姓们也接受着层层剥削,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而一旦改朝换代,那么伴随而来的就是战争。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如果当时发动战争,受苦的是谁?不过是百姓罢了,打仗会使他们的生活负担将再一次加重,也会使更多的人流离失所。而当时的社会内忧外患,再经不起如此大的动荡了。

其次,虽然当时表面上曾国藩手握30万重兵,但是实际上由他直接领导的只有12万,而这12万的部队还分别掌握在不同的人手里,其中就有他的老对头沈葆桢,沈葆桢手里握着3万的队伍,这股势力也不可小觑,而沈和曾的关系一直都非常恶劣,已经到了一种互相不可容的地步,所以这三万兵力绝对不可能为曾国藩所用的。而曾国藩如果不能够平衡好各方的关系,那么就算他发动政变,他能带领的队伍也不过是他九弟领导曾国荃的5万湘军嫡系部队,这样的话胜算非常小。再说了,有哪个皇帝会任由自己的臣子权力不断扩大,而不留个后手?事实上,咸丰帝也早有准备,在曾国藩攻克武昌之后,咸丰帝就担心日后他的权力过大,自己不好控制。于是就在部队中穿插一些自己的人,大力扶持反对派的实力,让曾国藩不能一家独大,最后达到分权制衡的目的。

除了对内的控制,对外来说当时也有两股力量在牵制着湘军,那就是李鸿章领导的7万“淮军”以及清朝自己的20多万八旗骑兵,这些人将会成为曾国藩拥兵自立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所以他想称帝并没有那么简单。实际上曾国藩也一直在朝廷的监视下,慈禧曾经私底下召见过他,问他一些部队的情况,问道详细之处甚至具体到某个人,这其实就是慈禧在侧面给他一些警示,告诉曾国藩:你在做什么,我都知道,朝廷也知道,一旦你轻举妄动,朝廷的人就会立刻出面镇压。

因此曾国藩不是不想反,而是不能反,他当时虽然有实力也有能力,但他还不足以和各方势力抗衡,一旦最后失败还得落个“不忠不义”的下场,他何必去冒这个险?最后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他选择解散湘军,一生效忠清朝,这也成就了他身后“中兴名臣”的美名。


木剑温不胜


清朝后期,八旗兵和绿营兵已经腐化到了极限,面对太平天国起义根本没有任何还击能力。无奈之下,清政府允许了地方团练,因此曾国藩带领他的湘军登上了历史舞台。



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湘军逐渐的成为了清军之中最具战斗力的军队。1861年,为期两年的安庆保卫战结束时,曾国藩、胡林翼率领湘军大胜李秀成、陈玉成带领的太平军。从此湘军声威大震,攻克天京指日可待。

就在这一年,清政府内部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那就是咸丰去世,慈禧、慈安联合奕訢发动了辛酉政变,诛杀了咸丰临死前指定的顾命八大臣。



看到时局动荡、天下有变,左宗棠给曾国藩送来一封密信;

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会选择有德之人统治天下,现在咱们似乎可以问鼎中原。说白点就是左宗棠对曾国藩说;“大哥,现在局势明显,太平天国撑不住了,清朝也是弱鸡。咱们应该有更长远的目标,拿下太平天国后,顺势北上,夺取中原。”

这句话明显就是左宗棠劝进之语,希望曾国藩可以拥兵自立,所以曾国藩看完密信后不寒而栗,迅速把密信烧毁。并且把密信中的“似”字改成了“未”字。明确向左宗棠表示不敢反抗清朝。

此时的曾国藩不反抗清朝,原因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在他的思想里面,忠君卫道才是读书人的信仰,封候拜将才是人生的追求。



1864年,曾国藩率领湘军攻克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一时间湘军势力占据江南半壁江山,声望达到了顶点。此时曾国藩手下的将领胡林翼、彭玉麟等人都站出来力挺曾国藩,并说;

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

湘军将领的劝进,使得曾国藩再次面对一个绝无仅有的机会,一旦成功便可以名垂青史,成为一代开国帝王。但曾国藩依然不改初心,坚持扶助清朝,并写下了一副对联表示自己坚决不敢造反;

倚天照海花无数 流水高山心自知



此时的曾国藩不反抗清朝,实际上意识到了实力与形势上的问题。

虽然名义上,湘军总共拥有30万以上的兵力,但湘军内部派系繁多,而且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楚军早已经独树一帜。所以真正能够听从曾国藩指挥的士兵不过10万左右。

其次,曾国藩的湘军势力膨胀之后,内部便开始不断地分裂,各个将领之间大都自成一派。如果反抗清廷,他根本就吃不准谁能够保住自己,万一有人投靠清廷告密或者反戈一击,自己根本就没有北上的机会。


再有,当时的湘军军纪涣散,在攻打太平天国期间劫掠了大量财富,都想着回到老家舒舒服服的享受生活,战斗力已经明显下滑,没有了当年穷困时的朝气。

最后,也是最重要,清政府在湘军发展壮大之时,早已经开始对其有所防备。尤其是湘军攻克南京之后,清军已经占据了长江上游,富明阿守备扬州,冯子才守卫镇江,僧格林沁更是统辖了鄂、皖地区所有清军。一旦湘军叛清,一场大战便近在眼前,谁胜谁败还是未知之数。



曾国藩后来擒获李秀成,李秀成也曾经劝说曾国藩叛清自立,并且说愿意号召长江两岸数十万太平军拥戴曾国藩称帝。此时曾国藩依然不为所。

一来是因为湘军内儒生学士不愿与太平军为伍。

二来则是因为湘军在攻打太平天国时,双方都屠杀了对方太多兵士,结怨太多,根本无法统合成一个队伍。

第三则是因为湘军屠杀了太多江南地区的百姓,很多江南百姓称呼曾国藩为“曾剃头”,也因此曾国藩的湘军根本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一旦起事后,战局陷入僵持必然失败。

当然面对太平军李秀成提出的援助,曾国藩对李秀成的忠心也在考虑范围之内。他是真心支援还好,倘若效仿三国姜维投降钟会的故事,自己岂不是死的更快。



总体来说,曾国藩确实面对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但这个机会却困难重重,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不仅有外部困难,而且内部声称援助自己的人都心怀鬼胎,最终综合考虑下,曾国藩多次放弃了称帝的机会,选择扶助了清朝。


我是越关


曾国藩、曾国荃兄弟攻破金陵以后,为何不乘胜北上,自已做皇帝?这是人们常常爱谈论的话题。

曾国藩想不想做皇帝?依他"亟功名"的性格看,很难说不想做。但从他的日记、家书、诗文中,确实没有半点这方面的流露。如果说他想做,只怕也做不成。根据如下:(一)湘军虽然已发展到十几万人,但内部并不统一。刘长佑的楚勇与曾氏颇有小隔阂和矛盾,早就向大西南方向发展;左宗棠与曾氏矛盾重重,他的楚军主要分布在闽淅;在江西的军队,包括湘军,均在沈葆桢之手,而沈、曾由于争饷也早有嫌隙。这三支湘军,曾氏是难以调动的。在湖北的湘军,与曾氏配合的较好,但胡林翼死后,这批湘军又重新控制在满人官文手中。在湖南本省的湘军,因骆秉章总督四川,大部分被调到了川、陕,且骆与曾历来貌合神离。故曾国藩真正能调动的,只有他的弟弟九帅所统领的约五万人。

(二)湘军的弁勇本是冲着升官发财的强烈愿望而来的。曾国荃统率的吉字营,在金陵攻克后,官捞到了,金银也抢够了。用曾国藩的话说,湘勇"纷纷禀请撤勇回藉","倦极思还","湘勇强弩之末,锐力全销"。单靠这样的嫡系部队去夺取帝位,只怕是有很大的难度。

(三)更重要的是,曾国荃的部队是此时紧缩在金陵及其附近地区,彭玉麟的水师及后建的淮阳水师也都集中在长江下游与太湖。在这一狭小地区的西部,是控制中游的官文的部队;东面杨州有江宁将军富明阿的绿营,镇江有提督冯子材的绿营;北面僧格林沁的骑兵游弋在山东、皖北、豫南、鄂北一带,可以说是清朝廷的第一道防线;黄河以北,则有胜保驻守的第二道防线。曾氏兄弟如果妄动,很可能四面受敌。

对上述三方的军事情况,曾国藩肯定有所分折和思考。

清廷对汉人戒备森严,在镇压太平军期间,不得已而重用汉人和汉人办的团练,但依然时时戒备。曾国藩初组建水陆两师时,清廷便以一人不便统领两师为由,拟派旗人来统帅;攻克武昌后,朝廷命曾国藩署理鄂抚,但七天后又收回成命;咸丰十年五月,朝廷命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也是江南大营再次溃败,清廷四顾无兵可用,才不得已而为之。同治三年六月十八日三更半夜,曾国藩在安庆接到金陵已被攻占的咨文时,竟然"思前想后,喜惧悲欢,万端交集,竟夕不复成寐‘’。当攻下金陵这件曾国藩梦寐以求的事已成为现实时,曾国藩的喜与欢固不待言,为何又惧又悲呢?这是因为他准确地估计自已"用事太久,兵权过重,利权过广,远者疑忌‘’,"惧成功之难居‘’,胜利后,谁最疑忌?自然不是那些无关大局的人,而是清朝廷。

金陵攻占以后,清朝廷对曾国藩的疑忌不断流露出来。

(一)太平天国金库的去向问题。

(二)曾国荃等人攻占金陵后,曾国荃不但未受到表彰鼓励,反而挨了"骤胜而骄‘’的批评。曾国荃挨批评的奥秘是很清楚的,批荃实批藩,这点曾国藩是清楚的。

(三)幼天王天洪福瑱的问题。曾国藩六月二十三日在奏稿中明言"城破后,伪幼主积薪宫殿,举火自焚"。然而沈葆桢、左宗棠等不久上奏,幼主在江西被抓获。这能不引起朝廷的疑忌吗?

(四)李秀成问题。李秀成被俘获之后,朝廷明确指示让曾国藩派人将李秀成、洪仁达押解来京。但曾国藩在朝廷下谕旨当天便将这位四十岁的李秀成凌迟处死了。曾氏兄弟为什么会如此呢?就是怕李秀成到了京城后讲了真话,使曾氏奏报金陵无金库、幼天王自焚、李秀成自焚天王府等等谎言全被戳穿,立获欺君大罪,由"中兴"功臣变成阶下囚。

一连串的难关险滩,使曾国藩"梦魇殊甚‘’不能不"与沅弟论行藏机宜‘’。在这之前的四月初三日,曾国藩曾写信给沅弟说:"近来外侮纷至迭乘余日夜战兢恐惧,若有大祸即将临眉睫者‘’。并劝沅弟"拂衣归钓五湖春‘’。

曾国藩在攻陷金陵后不久,采取了韬晦三计:一是让曾国荃开缺回籍,"功成身退,愈急愈好‘’;二是将嫡系吉字营五万人裁去十二营,并将已赴援江西的各部拨给沈葆桢,自已身边只留五千多人;三是奏请停解广东、江西、湖南的部分厘今至金陵大营。

这三条正中朝廷下怀,很快一一批准。曾国藩的韬晦三计,使清朝廷骤减曾国藩尾大不掉之忧,也使曾氏兄弟骤减功成谤来甚至出现更大险情的忧虑。


大汕十


曾国藩被称为古今第一完人,就是说他的形象完全是建立在中国古代道统基础上的,包括让他积累盛名的剿灭太平天国这件事上,洪秀全之所以让天下人都得而诛之,曾国藩之所以从湖南到湖北、江西、安微、江苏,顺江东下的过程中,他所领导的湘军能将到各省军粮和物资的襄助,原因都是拜上帝教所宣扬的那些东西都是违悖正统儒道的,太平军那些捣毁神像和孔庙的行为在中国士大夫和普通百姓眼中是令人发指和人神共愤的,曾国藩举起的大旗,其实就是中国道统的大旗。

中国道统观念重要之点在于忠君爱国,杀君王有一个专门词汇叫弑君。曾国藩如果自视已经坐大,并受下人怂恿取代清廷的话,那么他苦心塑造的天下第一完人形象就会瞬间坍塌,并成为千夫所指,他可能建立的“新朝”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他带领的军队就不是王者之师和正义之师,而是乱臣逆师,且不说清军会视他为仇敌,就是那些相继坐大的淮军,马上会调转枪头对准湘军。

曾国藩那么聪明的人,决不会头脑发热,忤君犯上的,湖南人一直是这个国家最忠义的人,往后几十年湖南人在抗日战争中的神勇坚毅,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松楠庄主


曾国藩的一生有人敬仰,有人惋惜,很多人认为当时的曾国藩是有能力造反,然后自己登上皇位,以自己的能力改变晚清挨打的局面的。

曾国藩在1863年攻下南京后,其实已经大部分的掌握了全国的军事力量,并且对比清朝,曾国藩的势力更胜出许多,如果当时的曾国藩带头造反,或许可以搏一搏,另外曾国荃和彭玉麟等十个湘军大将也都联合劝过曾国藩。

但曾国藩却写出“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的对联,表示自己对造反没有想法。那么为何曾国藩没有造反的念头呢?

我个人觉得,当时的曾国藩有几点原因压制着他:

  • 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

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儒将,他一直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当时他组建湘军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保卫儒学、保卫清朝廷,在他起兵时,发布的檄文就是保护孔孟之道的旗帜。

因为当时的太平军是以拜上帝会的西方手段来打压中国的孔孟文化,作为孔孟之道的后人,曾国藩是不能忍的。所以他号召天下有识之士一起联合起来对抗太平军,来捍卫中国传统文化,他一生的追求只是做一个中兴之臣,封侯败将,除此之外别无他想。

  • 当时的造反条件并不成熟

咸丰四年,曾国藩打下了岳州府,对于这么大的功劳朝廷之给了三品顶戴,但是当时的曾国藩已经是二品大臣,后来打下武汉后,又叫他代理湖北巡抚。从朝廷的手段来看,曾国藩已然是功高盖主,上面的人在防着他。

再则,湘军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李鸿章的淮军已经独树一帜;左宗棠自立门户。在打下天津后,湘军已经人困马乏、归乡心切,战斗力已经不再饱满状态。

更为重要一点事,当时的西方列强在华势力是向着清政府的,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后的曾国藩明白自己军事实力和外国势力的悬殊。

一旦起兵造反,西方必定支持清政府,而李鸿章和左宗棠等人也不会袖手旁观,那么曾国藩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 曾国藩没有野心

就像上面讲的,曾国藩受孔孟之道的影响甚甚,作为一个忠君爱国的代表,他的梦想只是做个中兴之臣、封妻荫子、光宗耀祖,而这些他都已经做到了,至于皇帝的宝座他是一次都没想过。

不管从主观还是客观上,曾国藩的表现都已经做到了为人臣该做的事,并且在国家统一、抵抗外敌方面他做的很好。

当时的环境是,天平天国虽然被曾国藩打败,但散落全国的余部还有三十多万人,而北方的捻军也直逼清朝廷,西方列强虎视眈眈要从中国获得更多利益。

试想下,如果当时曾国藩造反,那么苦的不是清朝廷,而是百姓,接下来必定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因此,曾国藩除了没有野心,还因为他不能造反,也不敢造反,他心系天下百姓安危,心系民族存亡。


大国布衣


曾国藩手握重兵没错,但是有实力登基称帝,则属于轻率的说法了。至于甘愿一生称臣,则更不必说,对于身受儒学教育的曾国藩来说,这是作为臣子的本分,没有什么可以批判的。

太平天国之乱使得清廷南部半壁江山烽烟四起,曾国藩因丁忧在家,帮办团练,组建湘军,平定太平军之乱,从此发迹,并形成了势力庞大的湘军集团。但是,不要认为曾国藩集团一枝独秀,脱胎于曾国藩麾下的李鸿章和左宗棠,此时也已经成长壮大起来。加上朝廷满洲亲贵盘根错节的部下,实际上权力结构是非常复杂的。

朝廷对于汉族大臣是不能够完全信任的,也有制衡监督和分化瓦解的政策,特别是李鸿章代表的淮系和左宗棠代表的楚系,常常作为压制曾国藩湘系屡试不爽的法门。这不是因为内部不团结的问题,而是实力雄厚之后的必然趋势。不仅如此,清廷虽然对外捉襟见肘,屡次失败,但是曾国藩时代也并没有形成政权移易的现实,不具备天命变化的基础。

曾国藩也不会那么做,站在他的角度来说,忠君爱国绝对是一个可贵的品质。礼教,理学和传统中学诸多道德上的规制,曾国藩一生也在遵循。

因此,分析历史最好不要有结果论和先验论,应该立足于过程和结构中历史的看待问题。


秦右史


曾国藩心境成熟,手段老辣,是不可多得的一位人才,要知道没有他清朝灭亡的时间可能会早三十年至四十年。期间有一段时间,他手握重兵,但却没有反叛清朝很有可能带领中国打破晚清,中国被各国侵略的现象,但他却没有。

我认为曾国藩不称帝有以下几个观点:

1、忠君爱国的思想

曾国藩的一生都是儒学的忠实拥护人,太平天国建立后,眼看外来的文化将要掀翻清王朝的统治,曾国藩立马提议想要建立湘军,打败太平天国,来维护中国古老的文化儒家学。


1863年南京被曾国藩攻陷,也就意味着全国的军事力量大部分都在曾国藩的手上,当时便有人建议曾国藩沿江而上,攻取北京,建国开元,来恢复我汉族的天下,没有想到的是曾国藩想都没有就拒绝了。


湘军人才济济,而大清王朝已经摇摇欲坠,面临着灭亡,此刻曾国藩只要带兵进攻北京,大清必然被灭亡,可曾国藩由于忠君爱国的思想并没有这样做,如若他真的做了这件事情说明他起兵就是为了称帝,复兴儒学只是一个幌子。

2、没有称帝之心

曾国藩从始至终都是没有称帝之心的,他知道没有大清朝廷的赏识,他是不可能做到两广总督,招募兵马立刻就有淮西子弟响应,他知道这些都是大清给的,自己不能忘本,这时候反清无异于给自己扣了一顶大大的逆贼的帽子。



况且曾国藩知道李鸿章那些大臣根本不是好惹的,满清皇族都害怕洋人,洋人都忌惮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都是一心扶持大清朝的,自己的手中虽然掌握着很多兵马,但保不齐左宗棠等人都暗自招兵买马。


因此还是做的一代贤臣的名号,也不会去做危难之时反叛的逆贼。

3、只想扶持大清不被洋人所灭

洋人欺辱满清已然是人人皆知的事情,洋人的屠刀下,有很多中国人的鲜血,曾国藩想要强国首先自己手中得有兵马,而且兵马还不能弱,因此太平天国成为了湘军的磨刀石,造船造炮,表明了曾国藩一定要让大清强大的决心。


可惜大清王朝已然病入膏肓,根本不是湘军军事如何强大能够拯救的,清王朝的灭亡是注定的是不可更改的历史,而曾国藩能做的只有保留自己贤臣的名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证大清王朝的安慰。

综上所述:曾国藩确实是没有称帝之心的,他甘愿称臣只是为了大清王朝的延续,这是身为一个儒学子弟最起码的一份忠君爱国的心,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历史红尘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内中原因很复杂,本人只是作一个比较肤浅的说明,请高人不要笑话。湘军在曾九爷的带领下,用死伤无数的湘军士兵的尸体的代价拿下了南京。所有的湘军上下都拼命的去抢劫南京城内的金银财宝,太平天国宫内的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抢光,据说都是用船用车运回湖南老家,当时的清朝政府本来都打算好了能收到一部份金银财宝,最后一点儿都没有收到。弄得慈禧皇太后和大臣们都很不满意。在这件事情上不得不佩服慈禧皇太后的能力,她忍下了这口气,因为还有更大的问题等着她去处理。满州人的天下,汉人军队帮助平定的,说明满八旗是不行了,天下不稳定啊!所以她首先选择了离间汉人领兵将军之间的关系,分别把左宗棠和李鸿章都封为了总督,权利与曾国藩一样,同时把胜保的满八旗的军队全部调到江苏附近。当时有人劝曾国藩造反,连曾九都有意思,但曾国藩已经看出了形势,湘军已经没有战斗力了,钱都捞够了哪有心思去打仗。周围的汉人和满八旗都在周围已经虎视眈眈,所以曾国藩很坚决的给慈禧皇太后上了一本奏折,要求裁减湘军人员,减到政府放心为目标。就这样把一个棘手的问题给解决了,上下都高兴了。就这样慈禧皇太后还不放心,后来才发生了杨白的案件平反之事。


老孟3841


曾国藩为何不造反称帝?今天的年轻人就喜欢搞“穿越时代”,用自己对某段历史的一知半解去揣测历史事件和人物,提出质疑?而不肯认真扎实去根据当时历史背景深入研究分析!

曾国藩是不可能造反称王的人!搞懂这一条就行了。



湖南曾国藩故居

(一)曾国藩的劝架诗

有传说,曾国藩家乡的堂弟建房子,因为地基面积与邻居发生争执,双方反目,都要占地,不肯退让半分。

堂弟写信给曾国藩,告知情况,请求支援,曾国藩回信给堂弟,写了一首诗,其末尾两句: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曾国藩的意思,是劝堂弟让步,不要争执,房子这些建筑物虽然是永久性,但人和家宅的兴旺才是最重要!以前秦始皇修筑长城这么辉煌牛逼又有何用?秦朝早已烟飞灰灭了。一个家族的兴旺发达,靠的不是房子多占三尺地,而是在于人的素质好坏!




这就是曾国藩的哲学修养,到位。他不给亲属谋利益,不愿多生事端,他是“权倾四省,位列三公”,权势显赫,但懂得控制权力,不能滥用,不能做欺负乡里的怪事!

就凭曾国藩这样的性格脾气,他会造反做皇帝吗?不会!

造反的人98%都是很主观,比较霸道,有很强烈的权力欲望,敢于冒险走极端的。而曾国藩向来稳打稳扎,步步为营,行事谨慎,正好与之相反!




(二)曾国藩练兵做大帅是“鸭子被上架”

如果没有太平军造反,曾国藩一辈子也不会练兵打仗!他是个文官,时任礼部侍郎(教育部副部长),搞军事不是他的事,格格不入的!

是太平军造反声势浩大,洪杨占长江流域,占南京称王!

清朝咸丰皇帝为了镇压太平军,下了一道很霸道的圣旨,要求所有被太平军攻占地盘的省份官员(在京做官的),一律回到本省工作,协助地方军政剿匪!比如李鸿章,他是京官,七品,就因为安徽有战乱,他被迫回到安徽协助本省军政长官剿匪!




湖南曾国藩故居

曾国藩是在家“丁忧”守孝,也被咸丰帝下令停止“丁忧”,赶紧出来协助湖南军政筹办团练(民兵),协助剿匪。

是这么一个时代背景,把曾国藩推到练兵打仗的风口浪尖。

(三)清朝军制,分兵分权分统,总督直辖部队并不多

曾国藩经历过无数无数无数的艰难困苦和惊险刺激,才取得战场上主动,最后收复安庆,直捣南京!

而在曾国藩军事上节节胜利之际,慈禧太后就已经一步步削他的兵权:

提拔左宗棠做浙江巡抚,自成一军;

提拔李鸿章做江苏巡抚,自成一军。


这两人虽然与曾国藩关系密切,可以说都出自曾国藩幕府,但慈禧就是要拆散他们结党抱团!

曾国藩是四省总督,但各省都有巡抚、提督、总兵分统兵马,比如浙江是左宗棠,江苏是李鸿章,还有安徽、江西等省都有巡抚、提督各有兵马,他们是归曾国藩节制指挥,但他们兵权财权是独立的!直接听命于朝廷(慈禧),实际上也可以制衡曾国藩的权力!

曾国藩攻克南京后,他的直辖亲兵,也就剩下弟弟曾国荃的部队,顶多十三万人马。真要造反称王,也不够实力啊!因为,左宗棠和李鸿章两人都是一条心做大清朝忠臣,不会追随他造反!




可以说,曾国藩表面上可以节制指挥几十万大军,而实际上兵权各有统属,并不是他的私人部队。

这跟民国北洋军阀时期的形势不一样,北洋军阀掌握的部队都是听命于军阀本人的。而曾国藩可以直接掌控的部队,不多。

从实力来说,曾国藩也不能造反称王。

因为清朝军制,本身就是防止军事长官拥兵自重的!它实行分权分兵制度,比如两江总督,是节制指挥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军队,但各省巡抚、提督、总兵都有属于自己的标统,就是直辖亲兵。比如巡抚,下面有参将统领部队,总兵部下有8千~1万军队,亦有副将分统部队。提督直辖部队,自有副将或参将统领出战。这样分兵分权分统,就避免兵权集中在总督手上!除非是战时,太平时期总督想调兵遣将,没有朝廷兵部命令是不行的!所以战时和非常时期(比如林则徐广东禁烟),地方总督都挂兵部尚书衔,以方便调兵行动。




湖南曾国藩故居

从清朝军制可知,曾国藩攻克南京后要造反称王,很难!还有,慈禧是很犀利的政治家,她也盯着,防着曾国藩拥兵自重或造反称王!所以等到曾国藩攻克南京后,朝廷就下令:汰弱留强,将曾国荃直辖部队解散大部分,解甲归田。

(四)曾国藩是孔子学说传人,重名誉,不屑造反

看看曾国藩家书,看看曾国藩的文章,就知道:曾国藩要做道德楷模!他是孔子儒家学说传人!

曾国藩文治武功都有出色表现,他被誉为与明朝王阳明一般人物!这样的人,从骨子里就缺乏造反称王的基因。




还有,曾国藩既然要做圣贤,就肯定关注民生,讨厌分裂。镇压太平天国,战争持续十几年,异常残酷,地方民不聊生,战争毁坏严重,他是亲眼目睹的。他不会为自己一点欲望权力而去行险造反搞割据政权!这是他与洪秀全、李秀成本质上的最大落差。(李秀成曾劝说曾国藩割据南京称王)

大城公

在报刊发表文章原用笔名:东山尹,庄满,鸣白,营种。

1996~2005年在全国畅销杂志包括

广东省《共鸣》《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艺》《江门文艺》《惠州文学》《同舟共进》《炎黄春秋》《家家乐》《金桥》

河北省《文史精华》

河南省《名人传记》《人生与伴侣》《时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纵横》《知音》《警笛》《今古传奇》

湖南省《康乐园》

广西《西江月》《灵水》

海南省《青年时代》

四川省《龙门阵》《分忧》《成都商报》

云南省《女性大世界》

陕西省《家庭之友》

内蒙古《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汇报》

安徽省《恋爱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

黑龙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杂志报纸发表各类文章160多篇;

创作

123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谁主天下》

60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还我河山》

39万字名人传记《北洋军阀列传》

武侠小说在《江门文艺》连载;

撰写《科学发展观》理论文章17篇;

创作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本一部;

深入研究应用中草药治疗癌瘤学科20年


大城公


曾国藩不可能造反、称帝。

首先,曾国藩没有造反的欲望。

造反者通常是三类:一是对现实不满的理想主义者,如与满清不共戴天的革命志士;二是野心家,如钟会、安禄山之流;三是走投无路的人,如陈胜、吴广、李自成等。

与以上三类典型造反派相比,曾国藩对现实并没有很不满,他初求学于孔孟之道,后来又沉迷于黄老之学,满脑子都是忠孝节义之道,可谓是根深蒂固。对于满清朝廷,他心里还是比较认可的。

而跟野心家比,曾国藩又不算有野心。打了败仗就跳河,这是野心家之所为?我看他是天真得可爱呢。至于走投无路,这也跟他是完全沾不上边。人家可是正经的朝廷命官。

假如说,慈禧脑子抽疯,灭了太平天国,转手就要逼死曾国藩。这种情况下,曾国藩还有可能造反。但问题是慈禧没这么做,全国十六个巡抚,湘淮两军占了十一个。朝廷相当对得起曾国藩了。

以上三者特殊情况,曾国藩都不具备,他也就不具备造反的“驱动力”了。



其次,曾国藩没有造反的条件。

对于曾国藩兵强马壮的问题,朝廷里面的那帮人早就有准备了。比如说僧格林沁的军队就部署在安徽,对曾国藩虎视眈眈;还比如江南的绿营,也是随时听从号令。

为了确保能镇住曾国藩,慈禧还在武昌部署了十余万人扼守长江中上游,八旗军数万人驻守镇江,扼住长江下游。清军对湘军可谓是四面合围,只要曾国藩有风吹草动,这些大军便会四面压上,给湘军狠狠一击。

假设,曾国藩造反,他有能力在第一时间就干翻监视他的这些清军吗?

如果有,那一切好说。而如果没有,那么湘军就会与清军陷入拉锯战。

这种情况一旦发生,情况就不妙了!因为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是很有可能站在朝廷那边去的。毕竟给朝廷当差,他们是臣子,给曾国藩效力,他们也是当臣子。

既然两边都是当臣子,干嘛要冒风险?



并且,左宗棠跟曾国藩还有矛盾。他的楚军主力是跟曾国藩闹翻出走的王开琳、王开化所属的老湘军。假设湘军造反,且湘军与僧格林沁打成拉锯战,那左宗棠的楚军很有可能就在浙江反手一击,捅曾国藩的后庭了。

另外当时其它的小军头,如刘坤一、李元度等人,都跟曾国藩有些矛盾。曾国藩反清顺利,他们有可能帮忙,而不顺利,届时他们绝对是奉朝廷命,围殴湘军,提着曾国藩的人头向朝廷邀功。

所以说,站在太平天国刚刚被消灭的那个时间截点,曾国藩的情况并不算太好。他的嫡系部队,比如亲弟弟曾国荃的吉字营,打仗并不算厉害。而清军如僧格林沁也不是吃干饭的。那些中立的人又是举棋不定,没有百分百可能听从他的号令。

这些变量,曾国藩想必也是看在眼里,他一生谨慎行事,自然不可能做出如此没有必胜把握的决定了。

至于说后来,也就是僧格林沁死了之后,也没时机了。因为为了剿灭捻军,湘军被分批调往各地,不再是一个整体。


第三,没多少人真正支持曾国藩造反。

根据现有已知的资料,有两类人曾经劝过曾国藩造反。一类是持理想主义的书生,比如晚清经学家王闿运。他曾经两次劝曾国藩造反,第一次对曾国藩说“逐鹿中原,鹿死谁手,尚未可知。”第二次是替顾命八大臣之一的肃顺充当说客,劝曾国藩带兵进京,逼慈禧太后归政于同治皇帝。

第二类人是“好事之人”,比如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以及曾国藩的好朋友彭玉麟。他们都对曾国藩说:东南半壁无主,现在正是你施展宏图的大好机会。

从这两类劝曾国藩造反的人可以看出——这些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家伙,并且还都把曾国藩当“凯子”耍。

别的人都不说了,就说曾国荃。他劝曾国藩造反的目地是什么?


很显然,就是让曾国藩去挡枪,事成之后他做赵光义,天下都是他的。

毕竟,他年纪比曾国藩小的多,而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又只是个学问人,不懂什么奸雄之道。只要曾国藩得了天下,他再弄死曾国藩,天下可就不是他曾国荃的了?

所以说,曾国藩造反,得便宜的不是他,而是鼓动他造反的人。他假如真灭了满清,他也不是最终胜利者。他很有可能就是给人当枪使的炮灰。

另外,曾国藩招兵建军时,打出的旗号是保卫儒教,报效君王。其手下的读书人也是奔着这么目标投奔曾国藩的。如果曾国藩造反了,等于他自己背弃了誓言。做了一个无父无君,不仁不义的乱臣贼子。到时候多数人必然会跟他分道扬镳,甚至是群起而攻之。


第四,时代“不允许”他造反。

太平天国灭亡时,南方百姓已经历经战乱十几年,天下思治,起兵不易。并且曾国藩是有大眼界之人,洋人,尤其是沙俄人,是个什么尿性,他心里应该是很清楚的。

假如说,因为他的造反使中国再乱,恐怕灭掉就不止是清廷了,而是整个中国。

既然造反不一定能成功,而且也没多少人支持造反,再加上造反还会导致自己变成民族的千古罪人。曾国藩又何必要造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