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撕X:“远看是条狗,近看郭沫若”

鲁迅撕X:“远看是条狗,近看郭沫若”

图文内容来自亚马逊kindle

都说“文人相轻”,古今中外似乎都逃脱不了这个定律。

而且,文学大师们眼里的“鄙视链”并不是风平浪静的想想而已,还会时不时地爆发一场“嘴仗”

那么,如果这些文学大师也有朋友圈,我们会看到什么呢?


1

民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异常纷乱却又百花齐放的时期,这几年方兴未艾的“民国热”就能说明一切。在这样一个思想交锋,刀光剑影的时代,文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就不需要多说了吧?

比如鲁迅和郭沫若之间的故事。众所周知,在民国时期,说起骂人这件事,如果鲁迅说自己第二,就没人敢说自己第一。对于当时处于敌对阵营的郭沫若,鲁迅自然也是毫不手软:

鲁迅撕X:“远看是条狗,近看郭沫若”

2

再比如国学大师、庄子研究专家刘文典和著名作家沈从文之间的故事。

也不知道为什么,心高气傲,才高八斗的刘文典说什么也瞧不起当时初露锋芒的沈从文,对于沈从文评上教授这件事,刘文典可以说是牢骚满腹了:

鲁迅撕X:“远看是条狗,近看郭沫若”

3

如果说男生掐架都像哈士奇,那女生就是靠鄙视同一个敌人迅速建立友谊的塑料姐妹花:

鲁迅撕X:“远看是条狗,近看郭沫若”

4

当然,也不是没有关系好,互相仰慕的作家,比如张爱玲和胡适便是团结友爱的模范:

鲁迅撕X:“远看是条狗,近看郭沫若”

5

其实,文人之间一言难尽的微妙关系从中国古代就开始了。

就拿唐代来举例吧,李白和杜甫是公认的唐诗“双子星座”,而他们之间的故事似乎也像星座研究一样错综复杂。

杜甫眼中的大哥李白是这样的:

鲁迅撕X:“远看是条狗,近看郭沫若”

萧瑟的秋天也会想起李白:

鲁迅撕X:“远看是条狗,近看郭沫若”

寒冷的冬天更是如此了:

鲁迅撕X:“远看是条狗,近看郭沫若”

然而李白的朋友圈却是这样的:

鲁迅撕X:“远看是条狗,近看郭沫若”


6

国外的文学大师们骂起人来也是毫不含蓄的,总有人莫名其妙地躺着中枪。

比如萧伯纳就是这样一个可怜人:

鲁迅撕X:“远看是条狗,近看郭沫若”

7

而说起国外的“文坛毒舌”,则是非纳博科夫莫属了。或许你不知道纳博科夫是谁,但是你一定听说过他的作品《洛丽塔》。

于是,在写出了《洛丽塔》的纳博科夫眼里,神马作家都不过是浮云,不是浮云也是浮夸。

海明威都知道吧?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一部《老人与海》享誉世界,然而在纳博科夫眼里,海明威的风格却是这样的:

鲁迅撕X:“远看是条狗,近看郭沫若”

差不多跟海明威享有同样盛誉的福克纳也没能逃过一劫:

鲁迅撕X:“远看是条狗,近看郭沫若”

精神分析法的鼻祖,Dr.弗洛伊德则被骂的更惨:

鲁迅撕X:“远看是条狗,近看郭沫若”

当文学圈的大触们从名著、课本中的神坛出走,现实中相互掐架的精彩程度也丝毫不逊色于他们的作品。

没有任何一个圈子的的底色必须应该是“一团和气”,吐槽也好、宿怨也罢,当他们卸掉身上“文人”的标签, 也便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满身“俗”气,真实、鲜活了起来。


部分图文转自丨亚马逊kind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