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在汉末晋初时期能排第几?

天空之城521


诸葛亮能够千年流传,主要是作为忠义与智者的典范,单纯要说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行军布阵,在当时还真不算是高手。各位诸葛迷休要生气,我们具体从刘备建立蜀汉基业的几次重要战役就可以看出。



首先,刘备入蜀是诸葛亮隆中对举足轻重的一招,这是诸葛亮长期战略规划的重要部分,这并不否认诸葛亮的睿智,但是在刘备定军山一战,诸葛亮主要是作为后勤保障而出现,而且在刘备久攻阳平关不克,急书益州增兵支援,作为军师诸葛亮,先是在征得了从事杨洪的意见,才迅速调兵发往汉中,单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算不上是高手。定军山一战,直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此后,汉中作为蜀国的北大门,成为诸葛亮屡次北伐的根据地。


可以说,在刘备时期的蜀国军事行动,诸葛亮基本是以后勤部长的身份出现,而刘备的行军打仗能力,也是确实卓越,不过最后年老昏花,夷陵之战,让刘备输的很惨,大概是因刘备过于自信,才致的如此惨败。不过不能否认刘备的作战能力确实高于诸葛亮。

那么在后刘备时期,诸葛亮南定蛮夷,是以蜀国正规军的压倒性战斗力对阵南夷的乌合之众,这里体现的只是诸葛亮高超的政治能力,以拉拢、以夷制夷的手段平定了南邦。

那么在诸葛亮数次北伐中就可以看出诸葛亮用兵确是谨慎,毛主席曾说:诸葛亮用兵为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魏延曾在数次北伐中,提出子午谷奇袭的计划,奈何诸葛亮过于谨慎,并没有同意。这数次北伐当属第一次北伐的可行性最大,最后却因诸葛亮用错了马谡守街亭,以至于后期的几次北伐均以引起曹魏警觉而最终没有走出西蜀。

诸葛亮数次北伐耗尽了蜀国国力,不过以攻代守的策略也是无奈之举,正如陈寿《三国志》所述: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箫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矣!


兰陵郡主


在三国正史军事能力排名,诸葛亮只排第三。三国时期有很多著名的军事家,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有诸葛亮、司马懿、郭嘉、庞统、周瑜等人,那么他们之间的军事实力排名是怎样的呢?

第一:周瑜

周瑜年少时便与孙策交好,自二十一岁随孙策起兵,短短几年时间就辅佐孙策夺取江东六郡。孙策遇刺,临终前将孙权托付给周瑜与张昭。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平定荆州以后,试图迫降孙权。而周瑜力主联刘抗曹,后指挥孙刘联军在赤壁以少胜多大破曹操,为三分天下鉴定基础。之后又率军进攻南郡,击败曹仁夺取江陵。在刘备借江陵以后,周瑜曾献上二分天下之计,意图借道江陵夺取益州。但是计划尚未实施就病逝,年仅三十六岁。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官渡之战、夷陵之战、赤壁之战)之一,因此凭借赤壁之战的战绩,周瑜可以排第一。

第二:庞统

庞统,号“凤雏”,与诸葛亮齐名。庞统曾为周瑜幕僚,但是历史上庞统似乎并未献过铁锁连环计,是曹操自己决定铁锁连环的。赤壁之战之后,庞统应鲁肃所邀投靠孙权。但是庞统轻视周瑜,孙权觉得庞统过于狂妄,不愿意起用庞统。于是鲁肃又推荐庞统去投靠刘备,诸葛亮也在刘备面前夸赞庞统,最终庞统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刘备对她的亲待仅次于诸葛亮。不久以后,庞统随刘备入川。庞统说服刘备谋取益州,并且献策在与刘璋的宴会中擒贼擒王,擒拿刘璋从而夺取益州,可惜被刘备拒绝,错过了兵不血刃夺取益州的唯一机会。之后刘备与刘璋决裂,庞统又为刘备献上取益州“上、中、下”三策。刘备采纳庞统中策,一路连战连胜,打到雒城。庞统率军围攻雒城,不幸被流矢射中,不治而亡。年仅三十六岁。庞统在刘备入川时兵力不到万人,又孤军深入的情况下能够一路从白水关打到雒城,可见其出色的战术能力。笔者以为庞统的军事才能不在周瑜之下,然而他在刘备政权发展的关键时期中箭身死,未能充分发挥其军事才能。假如庞统没有战死雒城,想必会有更加精彩的表现。

第三:诸葛亮

笔者知道,诸葛亮被笔者排到第三是很有争议的。毕竟现在很多人都觉得正史中的诸葛亮没什么军事才能,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神话了,就连陈寿也评价诸葛亮“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诸葛亮北伐有没有成功,自然会被很多人否认其军事才能了。然而,笔者认为,假如不以成败论英雄,历史上的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堪称超一流。陈寿固然说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然而“治戎为长”,不也是诸葛亮军事才能的一种体现么?斩王双,败郭淮,射张颌,破宣王,试问在正面战场上,有谁是诸葛亮的对手?所谓“奇谋为短”,是蜀汉国力所限,不能进行太大的冒险,并不足以否认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而且,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声东击西夺取陇西三郡,第二次北伐,诸葛亮围魏救赵逼迫魏国主力回援,第三次北伐,诸葛亮围点打援夺取武都、阴平二郡,逼退郭淮。自卫反击战,诸葛亮“置之死地而后生”,命令魏延深入羌中,大破郭淮,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又调虎离山夺取陇西小麦,谁说诸葛亮“奇谋为短”?至于“理民之干,优于将略。”那也是建立在诸葛亮无以伦比的政治才能的前提之上,诸葛亮如果政治100分,那么军事95分,不也是“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么?

第四:司马懿

司马懿的军事才能真的很强,“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樊襄之战时献计联合孙权对付关羽,平定孟达叛乱,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又平定公孙渊叛乱,彻底征服辽东地区,

挫败孙权北伐,平定王陵叛乱,可谓用兵如神,原本他的军事才能可以排到第二名,然而其一生唯一一次失败,是卤城之战败在诸葛亮手里,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受到质疑,那么被诸葛亮打败的司马懿肯定只能屈居诸葛亮之后咯,要笔者承认司马懿能排第二,除非同时承认诸葛亮排第一。

参考:《三国志》






读懂城市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在三国时期的排名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存在,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


对于诸葛孔明,我相信大家大多是从《三国演义》中有所了解,当然了,小说中虚构了好多精彩的桥段,将诸葛亮塑造成了无所不能、半人半神的存在。其实他也是人,活生生的人。历史事实呢?谁也说不清,包括修史严谨的陈寿,他也是凡人,是人就会在主观意识形态上存在或大或小的偏见,不要以为《三国志》、《后汉书》这些史书就是绝对的历史事实,它们和真实的历史肯定有差别。我们只能从各种史书记载的蛛丝马迹中探寻历史真像。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到底怎么样呢?我个人认为他确有“惊天动地之才,神鬼莫测之机”,以下三点便是明证。

1:诸葛亮治军严谨,以法治军,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进退自如,诸葛带兵,从来没有发生过部队大溃逃现象,即便退兵,敌军追击必有埋伏,像斩王双、张颌等。

2:诸葛亮将八卦阵用于战场,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且损失较小,八卦阵步兵、骑兵协同作战,配合默契。部队战斗力整体提高不止一倍。蜀汉因人口太少,部队规模小。只有提高战斗力,减少伤亡率,才能和人数众多的魏军抗衡。史书记载,魏军没少吃蜀军战阵的亏。

3:诸葛亮长于巧思,改造诸葛连弩,使该弩杀伤力倍增,在冷兵器时代,弩机可有效防御敌军的正面进攻。发明了木牛、流马运粮,提高了部队后勤保障能力。

有说诸葛亮不善奇谋,比如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袭”,确实纵观诸葛用兵以稳扎稳打为主,这和蜀国兵力有关,一共就几万部队,一旦大败,恐再无一战之力。刘备夷陵兵败,拼光家底,诸葛亮用了五年时间恢复才有了这点和魏军一战兵力,所以他不能也不敢去冒险。

《三国志》陈寿说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的”。诸葛亮是全能型人才,在他个人能力上也许将略比不过理民之干,但放眼三国中后期,连冢虎司马懿都曾赞诸葛亮“真乃天下奇才也”,不敢和诸葛亮一战,用一个“耗”字,将诸葛亮耗死在五丈原。真的不怕的话,何惧一战?一战将诸葛亮灭掉岂不名扬千古。

《三国志》作者陈寿的父亲曾任马谡帐下参军,街亭一战他的父亲也受牵连。但仍在书中给出诸葛亮很高的评价,可见诸葛孔明之才智之高,人格魅力之高了吧!


魂系安阳河


论军事能力,三国时代人材辈出。知名者甚众,莫如曹操,刘备,孙权,周瑜,司马懿,诸葛亮。此六人中诸葛亮或可排于末尾。

  • 曹操官渡之战,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统一了北方,奠定了北方大佬的局面,没有点战略战术,治军方略,怎能有此大胜,曹操排第一,实至名归,应该如此。
  • 刘备攻取西川,建立了大蜀,后人皆以为是诸葛亮之功,然而大错。攻取西川战役刘备是主导,庞统法正为谋士,大方向是刘备说了算,而诸葛亮却远在荆州镇守,为前线将士准备粮草,后勤官一个,打仗真没他什么事。那刘备史上人称寡言少语,不仅有大智慧且武艺不俗,不是三国里只会哭鼻子假慈悲的绵羊,而是狼一样的凶猛之人。建立了大蜀帝国,位列第二,应该如此。
  • 孙权是赤壁之战的主导者,周瑜为指挥者。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火烧赤壁,杀败曹操几十万大军,以弱胜强,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这里真没诸葛亮什么事,也没有什么草船借箭,舌战群儒,借东风的神迹。诸葛亮在当时起到的作用,只是作为刘备的使节,过江与孙权洽谈双方合作的条款,而主动先提出孙刘联合的是孙权和鲁肃,所以赤壁之战,孙权,周瑜,功劳至高,位列三,四,应是如此。
  • 司马懿为曹丕时辅助大臣,与诸葛亮是对手。诸葛亮五出祁山,皆未成功,累死于五丈原,全因为司马懿的存在。使曹丕政权稳如泰山全赖司马懿之功。后司马懿又成为晋朝的开国皇帝,论地位,论军功,排第五虽有点屈,但谁让他出现的晚,只在曹丕时期才登上政治舞台。
  • 诸葛亮一生 ,最辉煌的战果是平南方之乱,春季出发,秋季平定,几个月就平定战乱并从心理上收服了南方,是其战略水平的最高体现。其行军打仗较谨慎,少决断,长于政治短于军事,陈寿评价诸葛亮: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箫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矣!

结语:

诸葛亮虽军事寡淡,但治国安邦确有一套,发展农业,蜀锦业,并订立蜀法,使蜀国富民强,傲立于三国之中,功莫大焉!


水壶火煮666


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羽扇纶巾这些大概是很多人对诸葛亮的印象。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东汉末年三国蜀汉阵营的丞相,军师,其一生最大成就为隆中对中提出的三分天下之计,为刘备集团确定了大政方策略,不再东征西讨而无立锥之地。

很多人对诸葛亮的熟悉了解来自评书、小说《三国演义》,然而这本书对诸葛亮的功绩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夸大。正史中诸葛亮虽也可称之杰出,但绝没有那么“神”。

诸葛亮在军事上其实乏善可陈,赤壁之战周瑜之功,北伐中原纯属败笔,虚耗蜀汉国力。客观讲军事能力在三国时诸葛亮当属末流。


字匠甲


首先题主怎么定义战功?封赏升官算不算立功?

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於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第一次北伐失利后,诸葛亮自贬降官。

前年耀师,馘斩王双;今岁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幹国之重,而久自挹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

第二、三次北伐,刘禅又恢复诸葛亮的丞相官位。

第四次北伐,诸葛亮杀张郃,我就不提“甲首三千”,省着杠精说这是“野史”,不可信,巴拉巴拉的。

《晋书》说司马懿击败诸葛亮,但诸葛亮事后没有自贬,谁说的准?

第五次北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於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武功五丈原距离长安多斤,可以自行搜。司马懿死活不出去,甚至被嘲笑也不动。

诸葛亮在敌国境内屯田,司马懿无可奈何,而且当地百姓没抱怨,这是什么能力?

诸葛亮不是《三国演义》吹起来的,而是魏晋南北朝对他的认可。

司马炎专门派人搜集诸葛亮兵书,并且让精通诸葛亮兵法的某人(名字忘了,事情在晋书职官志)担当重任。

题主不认可诸葛亮没关系,武侯也用不到你认可。

最后再说一句:战争不是的胜负不在输赢,而是是否实现战略意图。

敦刻尔克大撤退,若按题主的说法,这是一场大败,结果呢?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称“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盟军的大胜。

再多说一句:看看游击战。


卧牛说历史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在汉末晋初,绝对是一流的,只有司马懿能勉强相敌,与诸葛亮相峙,败多胜少。纵观诸葛亮一身,从高卧隆中,而有三分天下之规划,足见其见识高远,非常人也。辅助弱小之刘备,而得三分天下,居功至伟。辅佐刘禅忠心无二,堪为忠臣之表。在多次北伐中,除失街亭用人不当外,其它几次均为刘禅昏庸听信宦官之言,和后勤补给等原因无功而返,说白了,就是蜀汉国力不强,人才匮乏。若非诸葛亮苦苦支撑,蜀汉政权早就完蛋了。蜀汉灭亡后,司马昭一句话,诸葛亮支撑尚吃力,何况姜维乎。就足见诸葛亮对蜀汉的贡献。后世把诸葛亮与姜子牙,刘伯温相并列,我看这三人中,诸葛亮的智慧,治国的才能,应算第一。


汉阙故人


孔明身处三国时期,个人才能毋庸置疑,常用管仲乐毅来形容。如何评价好呢,这样吧,拿汉高祖刘邦的几位能臣来,刘邦手下有张良、韩信、萧何三人,每个能力都很出色,拿诸葛孔明同以上三人对比的话,张良深谋远虑,决胜千里之外,孔明不如也。韩信能征善战,知人善用,孔明不及。唯有萧何,管理体系,治世能臣,孔明可以与之相比。所以孔明更多的是偏向内勤,治理国家,稳定后方的能力比较强。


Alex20171102


诸葛亮是历史上被神化的最厉害的历史人物,没有之一!他的《隆中对》,被吹得神乎其神,他的神机妙算被吹上了天!但从历史的角度看,《隆中对》是典型的猜着了开头没猜着结局的推测,有高明处,但并非如吹嘘的那么了不起。三足鼎立局面形成后,蜀最弱,理应忍辱负重,先求生存,再求强大,最后在有条件时一统天下。但诸葛亮反其道而行之,六出祁山伐魏,耗尽国力民财,一无所获,导致最后蜀最先亡。尽管诸葛亮在战争中也取得了局部或者某些战役的胜利,但于事无补。所以,个人认为,诸葛亮仅是一个战术家,而决非一个战略家,也不是一个了不起的军事家。历史上军事才能超过他的,大有人在。


汉安爱乐楼主


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在汉末晋初当属第一档次。刘备正是有了诸葛亮辅佐,才能从无立锥之地.到三分天下,魏蜀吴三国蜀国最弱,能三分天下己难能可贵。诸葛亮以攻为守,五次北伐,虽未建功,但也有接近成功的机会,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能入武庙十哲的人,军事能力勿庸置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