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水漫金山”聞名遐邇的鎮江金山寺為何山門向西開?

眾所周知,一般寺廟的山門都向南開,鎮江焦山的定慧寺、北固山的甘露寺無不如此,唯獨金山寺的山門卻向著西開。有的人一定立即予以否認,金山的山門不就在馬路邊上,那是朝南的。我只能告訴你被誤導了,那只是金山公園的大門。山門則是寺院正面的樓門,而金山寺的山門的的確確是朝西的。

民間傳言,這山門也曾向南開,無奈山中廟宇常遭火災,一度令金山寺方丈深感不安。誰料一日一位雲遊和尚來山中卜算後告知方丈:“這裡的香火太旺,山門朝南愣是衝撞了天上的南天門,得罪了玉皇大帝。”方丈聽後,擇日便改了山門的朝向。

聽這傳言,總能讓人宛然一笑,“佛”怕衝撞了“道”,便改了山門的朝向,那《西遊記》裡的“道”鬥不過一隻潑猴,還得搬來“佛”做救兵。

我們的祖先把南視為至尊,而把北象徵為失敗、臣服。大到帝王建都,小到百姓造屋,無不是坐北朝南。那金山寺為何一意孤行,山門偏偏向西?

因“水漫金山”聞名遐邇的鎮江金山寺為何山門向西開?

一、山勢向西

縱然歷經滄海桑田,如今依舊不難看出,金山的山勢西面較為平坦,而其他三面則多峭石絕壁,能工巧匠們只能因地制宜,因勢而建寺宇樓臺,這便形成了當今寺裹山的獨特建築格局。

因“水漫金山”聞名遐邇的鎮江金山寺為何山門向西開?

二、水勢向西

自隋以後,隨著大運河的南北貫通,鎮江作為長江和運河交匯的黃金十字水道,不計其數的商船、漕船在江南江北間頻繁往來。揚子江北有瓜州渡,南有西津渡,金山夾在兩渡之間,真可謂三點一線,試想若有香客欲登山,山門在南,則偏袒南方來客,反之,則偏袒北方來客,唯有山門在西尚為中庸之舉,同時也方便了沿江順流而下的香客們舶船登山。

因“水漫金山”聞名遐邇的鎮江金山寺為何山門向西開?

三、氣勢向西

當金山還屹立於揚子江心時,試想一下,你立於山門放眼西望,便見浩渺大江奔騰而下,撲面而來,寧鎮山脈自西向東綿延伸展,真可謂是“大江東去,群山西來”,絕對是氣勢磅礴。

無獨有偶,在蘇州,有座寺廟的山門也是朝西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對了,就是這大名鼎鼎的寒山寺。寒山寺山門朝西其實也是因地制宜了,大運河就在寒山寺的西側川流不息,唐宋之際,蘇州的水上交通日益繁忙,為便於香客朝拜進香,僧人們也就將山門朝西開了。

因“水漫金山”聞名遐邇的鎮江金山寺為何山門向西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