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笨孩子,只有不懂“因材施教”的父母,不懂的及时反思

记得有一回我去接孩子放学回家,我和孩子一起回家的时候,我们听见了旁边一对母子的对话。

那个妈妈问:"前几天的数学考试成绩应该已经出来了吧?考得怎么样?"

男孩子说:"我考的不太好。"

妈妈的语气变了,"考得不好那是多少分?"

"......78分......"男孩子弱弱地说。

"这么这么低分,你怎么每次都考得这么差,你就没有一次是考得好的吗?你真是太笨了......"

男孩子的脸色本来就不是很好看,听见妈妈骂自己笨,他的小脸表现地更加沮丧了。

这时,孩子突然问我:"妈妈,我考差的时候,你会觉得我很笨吗?"

我摸了摸孩子的头说:"我肯定不会这么认为呀,你一点都不笨,你只是粗心了一点而已。"

或许那位妈妈口中的"笨"只是一种发泄情绪说出的气话,但是,那个男孩子很有可能就把它当成真实的语言。这个世界上哪有笨笨的孩子,更多的是不懂得"因材施教"的父母吧。

父母面对"笨小孩"的方式,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一个场景。

孩子说:"爸爸妈妈,我考的很差。"

爸爸妈妈很有可能回应:"你怎么又考差了,你怎么这么笨?"

世界上没有笨孩子,只有不懂“因材施教”的父母,不懂的及时反思

说这样的场景常见,这是因为"考试"和"成绩"几乎贯彻着孩子的童年时期和青少年时期。似乎,家长们也把学习成绩当成一个衡量孩子是否聪明的标准。

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那么孩子就很笨,就算孩子在其他玩的方面展现出多大的才能,父母似乎也只会认为这是孩子不务正业的表现。相反,若是孩子学习成绩很好,那么父母就会觉得孩子很聪明。

在一个班级里,榜样通常就是那个成绩优异的孩子,而那些成绩没有那么优异的孩子在老师眼中也没有那么"受宠"。这种时候,父母再指认孩子是一个"笨蛋",可想而知,这将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多大的伤害。

我们先来看看,父母对待所谓笨小孩的态度和方式有哪些?

1、认为孩子无药可救,放任孩子不管

这是一部分父母采用的方式,他们觉得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不上去。单单凭借着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否定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可能性和潜能。

父母觉得孩子已经无药可救了,就放任孩子不管了。

世界上没有笨孩子,只有不懂“因材施教”的父母,不懂的及时反思

这种情况多见于班级里比较贪玩的孩子,他们成绩比较差,经常被人们称为"差生"。或许家长已经被班主任叫到过学校很多次了,面对孩子,父母可能劝说过很多次,但是却没有什么用。

其实,每一个叛逆的孩子都是需要父母的关注和爱的,若是连父母都放弃管教他们了,可想而知他么将会更加肆无忌惮。没有父母的教育,未来等待孩子的就是,社会的教育了。

2、 采用"暴力"手段,不断地给孩子施压

强行管孩子,不断地为孩子施压,这是父母对待"笨小孩"的第二种方式。

想想看,当孩子表现地不如意时,父母感到生气是常见的一个反应,接下来父母想的就是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绩,然后父母就极易采用一些比较偏激的手段,希望孩子能够变得优秀起来。

比如说,带孩子去补习班,无限期地延长孩子学习的时间。若是孩子在这个期间表现地不如意,那么父母可能会用不好的语言攻击孩子:"你都这么笨了,多学点不行吗?"

孩子听到了父母的话,心里会更加难受。带着这样一种压抑的心理,可知,孩子的学习效率将会有多么低下。

没有笨孩子,只有发现不了孩子"闪光点"的"笨家长"

在教育界,常有这么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同样的,我们也可以把它运用在亲子教育上,没有笨孩子,只有不懂得因材施教的笨家长罢了。

孩子天真无知,懵懵懂懂,正需要依靠父母的指引来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基础。一些父母只看到了孩子的缺点,却不懂得如何改变孩子的缺点,如何找到孩子的优点,让孩子变得自信起来。

世界上没有笨孩子,只有不懂“因材施教”的父母,不懂的及时反思

具体来说,这些"笨家长"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

1、 不懂得孩子需要什么

作为家长,家长应该是非常了解孩子的。所谓的了解可不仅仅讲孩子的喜好,

父母还应该对孩子的思维、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有一个基本的、大致的了解。这是解决问题、提升孩子能力的基础。

如果父母不知道这些,那么就只能说明父母对于孩子还不够了解。在这样一

在不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若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父母很难做到"对症下药"。

比如说,孩子的性格比较要强,若是孩子在某一件事情上做的不是特别好,那么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孩子。如果孩子得到的只是批评,那么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将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2、

不懂得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是离孩子最近的人,父母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孩子,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

若是父母为孩子呈现的是一个胆小怕事、遇事只会找借口和逃避的人,那么孩子也将会成长为类似的人。

与其纠结于孩子究竟笨不笨,父母更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并且尽最大的努力去改变目前的现状。这可比一味抱怨、指责孩子有意义地多。

父母为孩子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只会责怪自己笨的形象,那么孩子遇到挫折了,也只会觉得自己笨,更不会把精力放在如何改变孩子身上。

3、 不懂得如何去做

有时候,孩子看到我因为他考差而愤怒时,他会问我:"妈妈,究竟是成绩

重要,还是我这个人重要?"每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变得冷静下来。

世界上没有笨孩子,只有不懂“因材施教”的父母,不懂的及时反思

不知道父母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过我相信,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认为是自己的孩子重要一些吧。

我们作为父母,希望孩子成绩好,这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父母更应该专注于培养孩子的思想道德方面,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不断地塑造着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想道德是做人的一一个基础,成绩才是附加的。

学会因材施教,发掘孩子的闪光点

如何因材施教,下面有一些建议:

1、 发现孩子的长处,弥补孩子的短处

在此之前,父母必须要足够了解孩子,足够细心这样,父母才能够发现孩子的长处,弥补孩子的短处。

比如说,孩子不擅长英语,但是比较擅长数学。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可以让孩子这样做:

每天放学回来,先让孩子完成与数学有关的作业,建立一定的信心。接下来,孩子就可以完成英语作业了。学习英语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因为孩子在面对英语时,没有太多的耐心。

世界上没有笨孩子,只有不懂“因材施教”的父母,不懂的及时反思

这时,父母可以采用"少即是多,慢即是快"的策略。孩子一次不学太多,学了的知识全都要掌握。周末时,再多花一些时间在英语学习上面。

我相信,这样一来,孩子肯定能够弥补一些自己的短处。

2、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比一味逼着孩子去学习有意义地多。让孩子自己爱上

学习,自己主动去学习,这样,孩子的学习效率无疑会大大增加。

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为孩子找到一个目标。

人生,从管好目标开始。目标都没有订,孩子又要谈什么未来呢?

一个准确的、宏大的目标,可以让孩子看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一旦孩子树立了一个目标,并且为之努力,孩子就会时刻牢记自己的目标,也会拥有更加积极的心态,自觉抵抗各种不良的诱惑,因为诱惑只能引诱那些盲目空虚的人。

至于应该让孩子设立什么样的目标,这可能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去思考。

3、 创造和谐的家庭分为,引导孩子努力向上

孩子有了目标,又能找到自身的长处和短处,父母还在一旁协助孩子一起做

计划,接下来,孩子要做的就是"坚持"二字了。

父母要做的,便是为孩子创建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并时常督促孩子铭记自己的目标,并为之而努力。每隔一段时间,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做一次复盘工作,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

世界上没有笨孩子,只有不懂“因材施教”的父母,不懂的及时反思

如果孩子看到自己是一直不断地向前走,那么孩子也将会更加用心走好自己接下来的道路的。

没有哪一个孩子天生就是一个笨蛋,父母要善于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教育孩子一直是一项长远而伟大的工程,让我们为之努力奋斗吧!

我是木木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育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够有助于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孩子能更好地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个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