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联名要废除几千年的汉字,他写2篇奇文反驳,全文读音都一致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久却还在使用着的文字,但其实在民国时期曾经有不少的文人号召取消汉字。鲁迅先生就曾打出了汉子不灭,中国不亡的说法。汉字有着六千多年的历史,不仅在中国传承了这么多年,对中国的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韩国等地都有很深的影响。鲁迅说出这番话并不是说要汉字彻底消失,而是说汉字过于繁复,不利于劳动人民的学习。

专家联名要废除几千年的汉字,他写2篇奇文反驳,全文读音都一致


新文化运动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鲁迅先生跟刘半农还提出了汉字拉丁化这个想法,指的是汉字拼音化的一种具体形式。这个设想是用拉丁字母代替汉字,最终达到废除汉字的效果。他们认为这样子就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人民的识字率,好跟西方国家接轨。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很多都对此进行过尝试,成功的只有一个越南。

专家联名要废除几千年的汉字,他写2篇奇文反驳,全文读音都一致


其实这些会产生的原因还是因为近代国家危亡,民族自信心受到了打击,思想家才会开始批判民族固有的事物和否定。文字只是其中的一种,当时就连孔子都是被全盘否定的对象。在那个年代的文化圈有一个叫赵元任的人,他是汉字拼音化的支持者,然而他写出的两篇文章却一向被认为是证明汉字拼音化带来的荒谬。

专家联名要废除几千年的汉字,他写2篇奇文反驳,全文读音都一致


赵元任此人比较厉害,他可以说是语言天才,几乎是学什么语言会什么语言,到他去世的时候,他一共是学会了33中不同的方言。对现代语言学他一直都有着研究,也因为其成就被誉为是现代语言学之父。他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行为,表演口技“全国旅行”。

就是从北京沿着京汉铁路南下,他花了一个多小时,每到一个地方就用当地的方言土话来解释名胜古迹和特产。跨越了许多个省份,最后从山海关回到北京,可谓是厉害。而他创作的那两篇文章名叫《施氏食狮史》和《季姬击鸡记》,这两篇文都是同音文。同音文指的就是整篇文章所有的汉字都只有一个音,四声标点不限。

赵元任就是首创者,一般来说这样的文章都是文言文,因为只有文言文才能做到这种境界。两篇文章通过相同音不同汉字表达出了两个精彩的小故事,施氏食狮史是94个字。全文都是shi的发音,讲述的是一个人跟狮子、石狮子之间的故事。季姬击鸡记则是78个字,全文都是ji的发音。

专家联名要废除几千年的汉字,他写2篇奇文反驳,全文读音都一致


季姬击鸡记讲述的一个叫季姬的少女跟鸡之间的故事,这两篇文章单是朗读很难,听别人读一遍也不会知道是什么意思。这两篇文章怎么看都像是证明了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文章,老祖宗的东西能够存在这么多年是有他的一定道理的,随着时间的发展,汉字的优势不也渐渐体现了。只是近代的文人们对民族的前途关心则乱,这个过程同样失败了,现如今也很少有人再提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