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兒童攻擊性社會探索”,三招讓“難搞”的孩子會配合懂規矩

在我們還小的時候,父母管好我們吃喝,基本上就可以了。其他的,諸如性格,情緒等問題,因為社會條件和經濟因素的制約,幾乎無暇顧及。但現在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父母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甚至金錢到育兒上,新的理念一定要了解,新的方法一定會嘗試。這說明我們的父母都在以更加開放的心態養育自己的孩子。

家庭教育開放性讓孩子個性開放的同時也讓他們更大膽

願意學習,願意改變,以更開放的心態養育孩子是非常好,也非常難得的事。但現實是,也有越來越多的家長,發現孩子越來越難管,規矩越來越難立,這是為什麼?因為家庭教育的開放性收穫的結果具有兩面性。

01)【家庭教育開放性的優勢:孩子個性開放,勇於探索】

父母學習新的教育理念,踐行新的教育方法,往往會更加尊重孩子,考慮兒童心理。父母們常常覺得給予愛,給予機會,孩子才會更快樂。這就意味著父母給了孩子更大的自由度和成長空間。孩子們也不再像我們小時候受到過多的約束和要求,畏手畏腳,看別人的臉色行事,而是可以去嘗試新鮮事物,表達自己的見解,【探索】未知的世界,這是家庭教育開放性帶給孩子們性格上的優點。

瞭解“兒童攻擊性社會探索”,三招讓“難搞”的孩子會配合懂規矩


02)【家庭教育開放性的劣勢:孩子要求越來越多,對父母的尊重越來越少】

但因為父母給了孩子更多的空間和機會,使得孩子的要求越來越多。如果父母把握不好開放的程度,就會導致不良的效果。孩子的要求越來越多,而父母卻不斷的在降低要求,處於越來越劣勢的地位。長此以往,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家庭的主導,當他哭鬧,當他提出要求,父母只有配合和讓步的份。如此讓步並不會帶來家庭長期的溫馨和和諧,而是還會有更大的衝突和矛盾。

因此,在家長學習新的教育模式的同時,一定要把握好開放的程度,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學習引導孩子個性開放的同時,還要給他們建立好規矩,這尤為重要。

二、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為什麼有些孩子會特別難搞,沒有規矩?

01)【兒童攻擊性社會特索】每個孩子從出生都有攻擊性探索,父母必須設定界限

人類和所有哺乳動物,自原始社會起,就具有攻擊性,這是生存本能所決定。生物學的專業概念叫做“兒童攻擊性社會探索”,是指:孩子會探索他們的影響力在他們的社會領域裡能到達多遠,能在誰的身上發揮什麼效應。

從孩子一出生,他們就進入攻擊性社會探索階段。比如他們會不停的把手裡的水瓶,扔在地上。媽媽撿一次,他就扔一次。媽媽撿上來,她再扔一次。起初媽媽以為是孩子不小心的,但後來發現他其實是故意的,並且在【試探】你。再大一點,他們從以哭鬧作為手段,再觀察父母的反應。如果父母因此而手忙腳亂,並且立刻滿足了他的要求。那麼孩子就已經得到了自己的答案。他學會了通過哭鬧來得到自己想要的。慢慢的,父母發現孩子特別難搞,規矩難以建立。

瞭解“兒童攻擊性社會探索”,三招讓“難搞”的孩子會配合懂規矩


每個人從出生起就有了攻擊性探索的能力,這是正常的。父母需要做的是,當孩子的探索影響到他人,影響到周圍環境了,就需要給孩子設定界限了。

02)【行為背後的信念】父母必須看清楚孩子哭鬧,沒有規矩背後的原因

個體心理學認為,每個人的行為和情緒背後,都隱藏著一定的信念。而大多時候時候,父母都只看到孩子外在的表現,沒有看清楚他內心真正的信念。

媽媽陪姐姐在房間裡上網課,妹妹在另外一個房間自己玩。

隔了一會,妹妹開始不停的叫:“媽媽,你給我拿一下娃娃”媽媽拿了過去。

又過一會,妹妹喊“媽媽,你給我拿一下水彩筆。媽媽又過去拿了。

又隔一會,妹妹繼續喊“媽媽你給我拿一下那本書”。

媽媽拿了妹妹指的那邊的一本書遞給她,妹妹開始大哭“我說的是那本,你為什麼要拿這一本?”

媽媽換了一本,妹妹繼續大哭,說“不要了,我不要了。”

如果這個媽媽此時以為妹妹就是拿東西那她就錯了,孩子的哭鬧,大多數是為了引起大人的關注。因為媽媽在陪姐姐,妹妹就開始哭鬧。她其實是為了成為焦點,為了在此時戰勝姐姐,成功吸引媽媽的注意力。如果媽媽這時能過去抱抱她,並說“寶貝,姐姐很快就做好了,等她講好題了,媽媽專門陪你講故事,好嗎?”。那麼這個“專門”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如果孩子學到的是,必須用哭鬧才能得到父母的關注,那他會變得越來越“難搞”,規矩也會越來越難立。但如果父母能夠看清楚孩子行為背後的信念,給與傾聽和理解,那麼規矩就慢慢能建立起來。

瞭解“兒童攻擊性社會探索”,三招讓“難搞”的孩子會配合懂規矩

三、父母如何讓“難搞”的孩子學會配合,懂得規矩?

01)【學會“主動式傾聽”,並清楚孩子行為背後的信念】

美國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提出“主動式傾聽”的概念,是指傾聽者依據已有的知識經驗主動地從發言者話語中尋找所需信息,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的方法。這裡的傾聽並不是普通的只聽他說話,而是要從他的話語中去尋找信息。當我們在聽孩子說話的時候,是否去尋找過孩子話中的信息,理解了孩子說話的動機和目的。

心理學認為一個人外在的是行為,但所有的行為都是內心深層信念的反應。孩子哭鬧只是外在表現,父母可以通過主動傾聽,進步理解孩子語言背後深層的信念。然後將自己的信息反饋給孩子,再一起尋求解決問題方法就容易很多。就如上一個案例中,媽媽在妹妹第一次大叫的時候,就告訴她一會單獨陪她,可能就會避免後面的大哭大鬧。

瞭解“兒童攻擊性社會探索”,三招讓“難搞”的孩子會配合懂規矩


02)【用積極暫停代替哭鬧和打罵】

孩子哭鬧,家長覺得孩子脾氣大,難管。最後沒有辦法了,只能粗暴對待,以打罵的方式收場。但結果是孩子越來越沒有規矩,家長越來越沒有威信。所以當孩子在哭鬧的時候,有時候家長要學會“積極暫停”。這裡的“積極”一詞,體現了當出現衝突的時候,父母的態度。並不是為了懲罰孩子,而是為了大家從情緒中抽離,同時不讓父母過於被動,受到孩子情緒的控制。

我們可以這樣說:“寶貝,如果你覺得還是不行,還是要哭鬧,那麼你可以繼續哭一會,等你平靜下來了, 我們再看看怎麼辦”或者“寶貝,如果你還是哭鬧,媽媽要一個人去靜一靜。 不是你的錯,只是媽媽需要平靜下來再面對你”。

積極暫停,一方面讓孩子接收到你的態度,停止哭鬧;另一方面也阻止了父母因為情緒失控對孩子的打罵。

瞭解“兒童攻擊性社會探索”,三招讓“難搞”的孩子會配合懂規矩


03)【看見即是愛,用描述表達鼓勵】

一個有問題的孩子,往往是一個缺少鼓勵的孩子。所以父母要想讓孩子有規矩,有禮貌,必須當孩子有了正確行為的時候,給與肯定和鼓勵。

有一位先生晚上回到家,看到滿桌的飯菜,啥都沒說,直接就吃了。

還有一位先生,看到這一幕,對老婆說:老婆,你今天準備了這麼多好吃的,辛苦啦!

哪一個讓做妻子的聽了更加受用,心裡甜蜜蜜的,後面還會給老公做好吃的?顯然是那個被先生看到自己的付出的那一位。孩子也是如此,往往很多時候,孩子行為不好,是因為他們做的不好的時候家長無限放大,做的好的時候家長覺得理所當然。學會適當的鼓勵,也是立規矩的一種方式。

而鼓勵中,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描述孩子的行為,向孩子表達,你看見了他的進步和付出

。而且這樣的句子,生活中隨時可以說。早上“寶貝,媽媽看見你今天自己穿了襪子和鞋子,哇,你一下子長大了!”,中午“寶貝,媽媽看見你中午吃完飯,自己把碗筷收進了廚房,謝謝你”,晚上“寶貝,媽媽發現你今天看電視到時間了很快就關掉了,沒有拖拉也沒有哭鬧,你已經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看電視的時間了,真厲害!”

“感覺好,才能做的好”對大人來說如此,對孩子更是。當家長用了鼓勵的方式,孩子的行為得到肯定和讚揚,他內心的有了自信和關懷,行為自然而然會越來越好。

瞭解“兒童攻擊性社會探索”,三招讓“難搞”的孩子會配合懂規矩


家庭教育的開放度讓教養孩子面臨雙面性,作為父母,一方面我們應該學習新的教養方式,讓孩子性格更加開放,更加自信。另一方面,因為孩子天生具有一定的“攻擊性探索”行為,我們要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信念,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給予正確的鼓勵,當情緒失控的時候學會積極暫停。如此,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懂得配合,學好規矩,做一個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