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腦洞:從瘟疫的角度分析穿越劇

趣味腦洞:從瘟疫的角度分析穿越劇

新型肺炎的爆發,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

待在家裡,大家都會時不時地關注疫情的最新動態,但看太多也難免焦慮,感到心慌,甚至造成替代性創傷。

替代性創傷是指部分心理諮詢師因為長期接觸患者,在與患者溝通的過程中,出現了類似患者病症的現象,治療者本人的心理也受到了創傷。

簡單說,就是當你短時間內接觸大量的負面新聞,就會被這些壞消息傷害,產生過多的負面情緒乃至身體上的不適。

所以,任何人在重壓之下,都需要一些喘息的空間,學會調節自己。

比如讀讀感興趣的書,看看治癒的電影,聽一點愉快的歌曲,又或是開一些無關緊要的腦洞。

趣味腦洞:從瘟疫的角度分析穿越劇

待在家裡這幾天,看了不少描寫瘟疫的書,加繆的《鼠疫》、威廉·麥克尼爾的《瘟疫與人》,也刷了不少綜藝、電視劇,比如前段時間爆火的“穿越劇”《慶餘年》。

接受的信息太雜,所以在看《慶餘年》時莫名想到了兩個穿越劇的Bug,純粹娛樂,放鬆一下。

趣味腦洞:從瘟疫的角度分析穿越劇

第一個Bug:穿越回去,其他人沒事。

對,第一個Bug就是穿越本身,準確說是穿越回去,古代社會可以一切照舊,只是憑空多了一個來自現代的人。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看,一個現代人穿越回過去,無疑就是一個行走的生化武器。

人類的發展史,某種程度也是病毒、細菌的進化史。

從天花、麻疹再到瘧疾、鼠疫(黑死病),每一場瘟疫的爆發,都會奪走了數十萬甚至數千萬的生命。

比如席捲了整個歐洲的鼠疫,在十四世紀中期,導致2500萬人喪生,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

換句話說,因為這場瘟疫,每三個歐洲人就有一個喪生,彼時的歐洲,完全就是人間煉獄。

趣味腦洞:從瘟疫的角度分析穿越劇

又或是在地球上肆虐了3000多年的天花,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將近2億人因此喪生。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感染人而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主要症狀有高熱、乏力、頭痛、四肢及腰背部痠痛等,重症患者常伴隨有敗血症、骨髓炎、腦膜炎、肺炎、流產等症狀。

成年人的死亡率約在30%(早期社會更高),兒童感染後死亡率高達50%-75%,因為患者痊癒後臉上會留有麻子,所以得名“天花”,但病人在痊癒後便可獲得終生免疫。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的故事家喻戶曉,但這個故事背後,那場幾乎將印度安土著人滅族的天花,卻鮮有人知道。

趣味腦洞:從瘟疫的角度分析穿越劇

哥倫布到達巴哈馬群島

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西班牙就颳起了一場分割新大陸的浪潮,因為可以獲得免費的土地和奴隸,許多沒有繼承權的西班牙貴族次子,就帶領著自己的擁護者前往美洲。

伴隨歐洲人來到美洲大陸的,除了剝削、奴役,還有致命的病毒、細菌,比如腮腺炎、麻疹、淋病以及天花。

1519年2月,科爾特斯(西班牙一貴族)帶領600多名西班牙人前往新大陸,為了打敗當地土著,他便把沾染有天花病毒的毛毯送給印度安人,很快,瘟疫就在印度安人之間蔓延開來。

而跟隨科爾特斯來到美洲的西班牙人,曾經得過天花,已經擁有了免疫系統,所以他們沒事。

趣味腦洞:從瘟疫的角度分析穿越劇

將近一百年的時間裡,因為天花和侵略,2000多萬的原住民最後只剩下不到100萬,幾乎導致當地土著人的滅族。

雖說美洲大地的天花問題多屬人禍,但世界範圍內的天花瘟疫則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因為隨著人類的遷徙,天花也在逐漸打破原有的空間界限,很多人不知不覺就把瘟疫傳播到了其它地方,所到之處,皆是滿目瘡痍。

趣味腦洞:從瘟疫的角度分析穿越劇

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天花的致死率也在逐漸下降。

在中國,藥王孫思邈就曾用“接種”的方式預防天花,先從患者的身上取一點點膿液,塗抹到正常人的身上,先使其輕微發病,然後經過治療痊癒,由此獲得免疫。

到了唐朝,根據《種痘新書》的記載:“自唐開元(712~756)年間,江南趙氏始傳鼻苗種痘之法”,簡稱“鼻苗種痘”。

先是將天花患者脫落的痂磨成粉末,然後吹到正常人的鼻孔裡,理論上也是通過毒攻毒的方式,是讓其輕微發病,痊癒後獲得免疫。

雖然這種方法存在風險,一些患者還沒等到獲得免疫,就先被天花病毒乾死了,但它的出現,實實在在推動了世界醫療史的發展。

趣味腦洞:從瘟疫的角度分析穿越劇

“鼻苗種痘"

在國外,18世紀70年代,受人痘接種法的啟發,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偶然聽說擠奶工因為曾經感染牛痘,痊癒後居然再也沒有得過天花。

牛痘是牛患的一種輕度病,但也可以傳染給人,致死率不高。

為了驗證牛痘對天花病毒有用,詹納先是讓一個8歲的兒童接種了牛痘,痊癒後又給他種上天花病毒,果然,孩子並沒有出現天花病症。

趣味腦洞:從瘟疫的角度分析穿越劇

詹納給8歲兒童種痘

牛痘的發現,使得人類終於能夠抵禦天花病毒,天花疫苗也由此誕生,但當時因為普及程度不高(原因文章後面會提到),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

直到100年後,1980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佈人類成功消滅天花,主要原因就是疫苗技術的普及。

小時候,我們都會被強制性地接種一些疫苗,天花疫苗便是其中之一,除了天花疫苗,還有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等等。

趣味腦洞:從瘟疫的角度分析穿越劇

因為這些疫苗,現代人的免疫系統變得更加強大,即便不幸感染上病毒,也能迅速被體內的細胞殺死。

所以,穿越回古代,恐怕還沒等你適應古代的生活方式,就會因你而引起數場大的瘟疫。

趣味腦洞:從瘟疫的角度分析穿越劇

第二個Bug:穿越回去,自己沒事。

早期的穿越劇,主要套路是主角穿越回古代,因為熟知歷史,憑藉幾次精準的“預測”未來,得到皇室一族的重視,成為那個時代的香餑餑(主要是得到皇上寵愛),典型代表有《宮鎖心玉》、《步步驚心》。

慢慢地,穿越劇開始“走心”,有了深度,穿越的主要看點在於主角的現代思想和古代人傳統觀念之間擦出的火花,比如前段時間爆火的《慶餘年》。

影片中印象很深的一個片段,是監察院前石碑上的碑文,這些文字是範閒母親葉輕眉的理想,也是她價值觀的集中體現。

趣味腦洞:從瘟疫的角度分析穿越劇

《慶餘年》劇照

具體的碑文內容如下:

趣味腦洞:從瘟疫的角度分析穿越劇

這樣的話放到現在,大多數人會認同,但在過去,你跟皇帝說,每一位國民都能成為王?

我看你是活膩歪了!

可能你會說,時代需要這些偉大的思想存在,需要擁有這些思想的人推動社會進步,但歷史的發展不是跨越式的,而是循序漸進的。

所以,當一個現代人穿越回去,完全按照現代的思維習慣生活,大概率不會成為先知,而是成為異類,被斬首示眾。

哪怕只是前進了一小步,就會因為傷害了某個群體的利益,遭遇追殺。

還記得前面說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發現牛痘,成功治療天花病毒的故事嗎?

他的發現,放到現在不說封神建廟,也應該升官加爵,受到萬人的景仰吧,但當時的詹納,卻面臨著各種嘲諷和詆譭。

先是英國皇家醫學會專家們怒斥詹納的做法,說他是“江湖騙子的蒙錢把戲”,造謠接種牛痘疫苗會使人長出牛毛、牛角。

趣味腦洞:從瘟疫的角度分析穿越劇

汙衊接種牛痘會長出牛毛的畫

緊接著,教會里的激進分子更是揚言要殺了詹納,因為這些人認為天花是上帝對人類的懲罰,接種牛痘違背上帝的旨意。

正因為如此,早期牛痘疫苗的推廣非常緩慢,但隨著大量生命的逝去,以及接種人的良好反應,越來越多人開始願意接種牛痘疫苗。

詹納算是幸運的,至少沒有被殺死,但歷史上因為發表先進言論和科學發現而死亡的名人,並不在少數。

比如主張“知識即美德,認識人自己”,追求真理而死的蘇格拉底,堅持日心說而被教皇活活燒死的哥白尼。

趣味腦洞:從瘟疫的角度分析穿越劇

蘇格拉底之死

所以,猜猜看,你穿越回過去,如果沒有詹納的成就,古代人讓你活下來的概率有多大?

趣味腦洞:從瘟疫的角度分析穿越劇

既然開了腦洞,就繼續往下說一點。

穿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從某個時代穿越到某個時代,但你有沒有想過,即便是在一個時空,也可以“穿越”。

表面上看,穿越是空間的轉移,但本質上,則是生活水平(科學技術)和思想觀念的轉移。

所以,某種程度上,從一個國家到另外一個國家,就是穿越;從一個城市到另外一個城市,也是穿越;

甚至更極端一點來講,從一個村莊到另外一個村莊,從一個微信群到另外一個微信群,也是穿越。

趣味腦洞:從瘟疫的角度分析穿越劇

從生活水平的差異來看。

想要穿越,不用回到古代,一個久居大城市的人回到信息阻塞的小山村就足夠了,只是簡簡單單的沒有網絡,就會讓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同樣的道理,年輕人想要去大城市闖一闖,某種程度也是想去“未來”看一看,畢竟自己的老家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發展到北上廣的地步,大概率有生之年都難以看到。

畢竟,這裡是中國,

趣味腦洞:從瘟疫的角度分析穿越劇

上海

但這裡也是中國。

趣味腦洞:從瘟疫的角度分析穿越劇

四川大涼山

再從思想觀念的差異來看。

拿瘟疫來講,古代人對抗瘟疫的主要觀念就是祈禱,覺得被感染是自己做錯了事而受到的懲罰,所以比起請郎中,他們更願意請跳大神的來家裡。

這次疫情的爆發,不說不同地區的差異,只是不同的微信群就是一個個不同的“世界”。

有些群會時刻分享疫情的最新消息,轉發病毒的最新傳播途徑,儘可能地做到自我防護。

但有些群,比如家族群裡,傳播更廣的則是五花八門的謠言,諸如喝板藍根,往鼻子裡面滴香油等內容,甚至還有人相信喝童子尿能預防新冠病毒,以上種種“偏方”,本質上不就是古代的跳大神嘛。

所以,當你從一個生活環境走到另外一個生活環境,因為生活條件,思想認知的不同,某種程度上就是在穿越,只是穿越的方向,以及程度大小不同罷了。

腦洞開到這裡就到此結束了,關於穿越,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