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以刀相逼,此人寧死不屈,以美色誘惑卻成功了

繪畫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從人類出現早期在洞穴的岩石上繪製的壁畫,到後來因為地域不同而發展成東、西兩大類繪畫風格,再到水墨畫、油畫等各具特色的繪畫方式誕生,繪畫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也成為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藝術形式。中國作為文明古國,其繪畫歷史自然也是源遠流長,國畫更是享譽古今中外。

清軍以刀相逼,此人寧死不屈,以美色誘惑卻成功了

提到我國古代的著名畫家,或許人們最先想到的會是《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千里江山圖》的作者王希孟、《歷代帝王像》的作者閻立本等。他們作為當時畫界的翹楚,享有極高的知名度。

到了明代,才子唐伯虎、董其昌、文徵明等人的畫作都非常優秀,在今天仍然被人們追捧和喜愛。不過除了他們,還有這樣一位明朝的著名畫家,他被清軍用刀威逼都能誓死不從,但用美色誘惑,卻輕易就妥協了。

清軍以刀相逼,此人寧死不屈,以美色誘惑卻成功了

筆者所說的這位畫家名叫陳洪綬,他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出生在浙江紹興府諸暨縣,今天諸暨市的楓橋鎮還有個陳家村,便是他的故鄉。

陳洪綬出身於一個已經沒落的官宦世家,但家中雖然不復往日的輝煌,卻還算是比較富裕,因此,陳洪綬從小就能夠接受比較好的教育。也多虧了這一點,他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從事的事業。


清軍以刀相逼,此人寧死不屈,以美色誘惑卻成功了

陳洪綬從小就喜歡寫字繪畫,且展現出了驚人的繪畫天賦。

據說,他的父母在他出生前就曾與另一戶人家指腹為婚,小時候的他經常到岳父家中玩耍。一天,陳洪綬在岳父出門後見剛剛粉刷的白牆,腦海中浮現起曾經見過的關公像,便靠著記憶隨手便在牆上畫了一幅。因為畫的太好,他的岳父回家後以為關公顯聖,對著畫像不停地頂禮膜拜。

清軍以刀相逼,此人寧死不屈,以美色誘惑卻成功了

陳洪綬九歲那年,他的父親不幸去世,不願意埋沒孩子繪畫天賦的陳家人將其送到了出身錢塘的著名浙派畫家藍瑛那裡學畫。陳洪綬天縱奇才,僅僅在藍瑛門下學習了不久,就被老師誇讚道:"使斯人畫成,道子、子昂均當北面,吾輩尚敢措一筆乎!"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在藍瑛看來,陳洪綬如果學成,那麼有"畫聖"美名的吳道子、一代書畫名家趙孟頫這兩位在繪畫上造詣極高者都要甘拜下風。


清軍以刀相逼,此人寧死不屈,以美色誘惑卻成功了


甚至還有說法聲稱,藍瑛在教授陳洪綬一段時間後,認為他在人物寫生的水平上已經超越了自己,於是從此就再也不畫人物畫了。

陳洪綬還沒成年,管理陳家的祖父和母親就相繼去世,他的哥哥覬覦家產,不願讓他分一杯羹,陳洪綬索性放棄家產,隻身前往了紹興。在紹興,陳洪綬拜在了被譽為明朝最後一位儒學大師的劉宗周門下,在那裡,他學到了許多高深的哲學知識,這些都對加深其作品的深度大有裨益。

清軍以刀相逼,此人寧死不屈,以美色誘惑卻成功了

崇禎十二年(1639),陳洪綬離開紹興北上宦遊,靠捐官進入國子監當了舍人,負責臨摹歷代帝王的畫像。有幸見到許多優秀畫作,陳洪綬欣喜若狂,畫功也是突飛猛進。

因為當時北京還有一位著名畫家名叫崔子忠,人們便將這二人合稱為"南陳北崔"。因為陳洪綬的畫藝實在精湛,崇禎帝想要封其為內廷供奉宮廷畫家,但陳洪綬認為當時政壇過於黑暗,於是固辭不受。

清軍以刀相逼,此人寧死不屈,以美色誘惑卻成功了

在北京四年後,陳洪綬回到紹興,因為不久後清兵入關攻向浙江,陳洪綬選擇了前往雲門寺出家避禍。結果,陳洪綬受不了寺中生活,一年後便選擇了還俗。

據說,當年清軍統領固山額真攻破城池將陳洪綬抓獲,得知他是著名的畫家後,非常高興地逼他作畫,結果素來不吃硬的陳洪綬即使是刀架在脖子上都不願意畫。

就在固山額真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人指出,陳洪綬是出了名的好酒好色,於是他用美酒、美人誘惑陳洪綬,後者果然態度大變,當即答應作畫。

晚年時,陳洪綬為了生計在紹興、杭州等地賣畫維生,而想要購買陳洪綬的畫,需要跑到他常去的妓院求取,試想文人墨客們為了一張陳洪綬的作品爭相跑進青樓,實在是令人忍俊不禁。

清軍以刀相逼,此人寧死不屈,以美色誘惑卻成功了

儘管靠著賣畫賺了不少錢,但陳洪綬的屬於"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那類人,只要作品換成錢,他就去四處揮霍,等到沒錢了,他才安安分分再去畫畫。

因為缺乏一個給他理財的人,順治九年(1652)陳洪綬去世時,家中竟然沒有餘財讓他下葬。只能說,藝術家或許大多數確實是有著和常人不同的地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