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宅家”预防新冠肺炎必读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最新消息——


3月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99例,新增死亡病例28例(湖北28例),新增疑似病例99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678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773人,重症病例减少248例。


  截至3月6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22177例(其中重症病例548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55404例,累计死亡病例3070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0651例,现有疑似病例50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67245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6730人。


  湖北新增确诊病例74例(武汉74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502例(武汉1157例),新增死亡病例28例(武汉21例),现有确诊病例21239例(武汉19011例),其中重症病例5359例(武汉502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43468例(武汉28511例),累计死亡病例2959例(武汉2349例),累计确诊病例67666例(武汉49871例)。新增疑似病例47例(武汉46例),现有疑似病例301例(武汉256例)。


  3月6日0—24时,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4例(甘肃17例,北京3例,上海3例,广东1例)。截至3月6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60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62例:香港特别行政区107例(出院51例,死亡2例),澳门特别行政区10例(出院10例),台湾地区45例(出院12例,死亡1例)。


疫情期间,“宅家”要点


一、勤开窗,多通风


每天3次,每次不低于15分钟,保证空气流通清洁。


二、保持卫生


1. 保持家居表面清洁

必要时可以用酒精或含氯消毒剂等擦拭消毒,也可直接使用消毒湿巾。


2.勤洗手


外出归来、饭前便后、咳嗽打喷嚏后,都应及时洗手。

洗手时,注意洗手四要素,建议采用七步洗手法。


3. 换洗外出衣物


外出归来后,外衣没有明显脏污可放在通风处晾晒,如果有常见污渍,用普通洗衣液常规洗即可,如出现可疑污渍需用消毒液浸泡或煮沸洗。


4. 正确处理口鼻分泌物


家人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掩住口鼻,用过的纸巾等垃圾要放入垃圾袋,并及时处理,其他家庭成员避免接触。


三、合理膳食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与膳食纤维。适当食用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等食物。戒烟限酒,适量多饮水,每天不少于1500毫升,多喝白开水。


四、健康生活习惯


减少外出,如外出要佩戴口罩。特别是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超市、公交站等,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


五、适量运动。


以个人居家锻炼为主,做一些适合室内的身体活动,比如瑜伽、太极拳、八段锦、平板支撑等;如有条件,还可借助体育器材锻炼身体,如举哑铃,拉弹力带等。


六、保持良好心态


1.正确看待疫情信息:通过国家权威信息平台,获取疫情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


2.在家中可以做做家务、听听音乐、看看书、和家人说说心里话、通过电话/网络视频和朋友聊聊天、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等,分散注意力,放松愉悦心情。


七、如果家中有孕产妇或老人,还要注意如下事项:


1.坚持按医嘱规律服药,做好日常健康监测。


2.毛巾、浴巾、餐具、寝具等生活用品单独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3.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清淡且营养均衡、避免过度进食,做好体重控制。


4.保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心态,勤锻炼,增强免疫力。


每天必做“2项”措施

疫情期间,“宅家”预防新冠肺炎必读
疫情期间,“宅家”预防新冠肺炎必读




01

每天必做——开窗通风。开窗通风是最便捷又有效的室内空气净化方式,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不能自然通风的可采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天冷的时候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02

每天必做——手部清洁卫生。勤洗手,保持双手清洁。有洗手设施时用洗手液(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无洗手设施且手上无明显污物时可用免洗手消毒液代替;未洗手之前不要用手触摸眼、鼻、口等部位。




存在或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及有害微生物污染时,除了每天开窗通风和保持手卫生,可进行清洁消毒。
目前市民普遍使用的消毒剂主要有醇类消毒剂(酒精)和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消毒粉、泡腾消毒片等)

疫情期间,“宅家”预防新冠肺炎必读

这些消毒剂如何使用?使用时有什么要注意?来看看居家消毒怎么做~受到污染进行清洁消毒时,消毒方法如下
疫情期间,“宅家”预防新冠肺炎必读

疫情期间,“宅家”预防新冠肺炎必读

居家消毒“4方法”

疫情期间,“宅家”预防新冠肺炎必读
疫情期间,“宅家”预防新冠肺炎必读


03

餐饮具和茶具。首选物理消毒。餐饮具和茶具洗涤后,煮沸消毒15分钟或按说明书使用食具消毒柜消毒;也可用有效氯浓度250~500 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浸泡消毒时,必须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



04

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如台面、门把手、电话机、开关、热水壶把手、洗手盆、坐便器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可用有效氯浓度 250~500 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擦净。


05

地面。可用有效氯浓度250~500mg/L含氯消毒剂湿式拖拭,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清洁。


06

普通织物。对毛巾和小件衣物可采用煮沸15分钟的方法消毒,对大件衣物、被罩等大物件可使用衣物消毒液,按说明书使用。




居家消毒牢记“7要”

疫情期间,“宅家”预防新冠肺炎必读
疫情期间,“宅家”预防新冠肺炎必读


07

要按照产品说明书选用消毒剂,不可超范围使用。


08

每种消毒剂要单独使用,不要混合使用不同种类消毒剂,可能降低消毒效果,甚至失去消毒作用。


09

要按照说明书浓度配制消毒剂,保证达到说明书规定的最短消毒时间(比如说明书提示作用时间30分钟,即使用消毒剂时不能刚喷洒完就用清水清洁,而应等待至少30分钟后再清洁)。


10

要做好防护。在配制和使用消毒液的时要注意做好防护,比如说戴口罩、戴手套。


11

要再次清洁。用含氯消毒液对物品表面(特别是金属材质)进行消毒后要用清水再次清洁,避免腐蚀物品。


12

要做好标识。消毒剂及分装瓶一定要做好标识妥当保存,防止误服误用。


13

要注意安全。酒精主要用于手部和小物件的消毒,消毒时擦拭使用,不能大面积喷雾;要远离明火,不要靠近热源。




疫情期间,“宅家”预防新冠肺炎必读

安全消毒注意“7不”

疫情期间,“宅家”预防新冠肺炎必读
疫情期间,“宅家”预防新冠肺炎必读


14

千万不要口服消毒剂。


15

千万不要将消毒剂等物品放在饮料瓶中。


16

消毒剂不要放在孩子触及到的地方。


17

不宜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大于1000mg/L)做预防性消毒,一般居家消毒使用含氯消毒液浓度为250~500 mg/L即可(高浓度消毒剂不仅损害物品,它挥发出来的气体对人体呼吸系统也有刺激作用)。


18

不能使用高浓度(如95%)酒精作为皮肤消毒,酒精最佳作用浓度为70-75%,用于手部卫生时含酒精的复方(配)免洗洗手液也起到防护作用。


19

含氯消毒剂不能和洁厕剂、醋酸等溶剂同时使用,可产生有毒气体。


20

含氯消毒剂对织物有漂白作用,不宜用于有色织物的消毒。对有色织物的消毒是可选择衣物消毒液并按说明使用。



记住这20要点,居家消毒不踩“坑”最后再提醒大家,使用消毒剂时出现皮肤过敏请停止使用,及时就医。


来源:北京通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佛山疾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 健康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