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无心争宠的小妾,生下太子却未能母仪天下,被皇帝坑惨了

导读:古往今来,小妾都是一个热议的话题。古代有“嫡庶”之分,妻作为正室有着小妾所不能企及的地位和身份,而妾却有着嫡妻碍于身份所不能实施的献媚之术。作为平常百姓人家尚且如此,何况在浮华汇集的宫廷之中,宠妃们更是极尽自己所能以博得君王一笑,从而达到她们逆袭上位的目标。百晓生今天要讲的这位,可谓是众小妾们最特立独行的一个了,她14岁时便嫁给了比她大整整20岁的一州刺史做小妾,可是这位小妾却一点也没有争宠之心,反而还受尽了刺史正妻的虐待,这个人就是南北朝时期梁国梁武帝萧衍的妾室丁令光。

史上最无心争宠的小妾,生下太子却未能母仪天下,被皇帝坑惨了

梁武帝萧衍画像

说到梁武帝萧衍,可谓是大名鼎鼎了。史料中关于他的记载很多,其中光历史记录就有好几条,他是南北朝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502—549),长达48年;同时他还是南北朝笃信佛教程度最深的皇帝,在位期间前后四次出家为僧,每次都得大臣们筹钱花重金才能把他赎回来;同时他还是南北朝最长寿的皇帝(464—549)(中国历史上第二位长寿君王,第一位为清高宗乾隆,89岁),享有86岁高寿。

史上最无心争宠的小妾,生下太子却未能母仪天下,被皇帝坑惨了

梁武帝萧衍剧照

萧衍在认识丁令光的时候他还是南朝齐国萧鸾的部下,在雍州担任刺史一职,负责镇守重镇樊城。在一次城楼上巡视时,看到了在不远处的河岸边竟然隐约有如龙一般的闪耀光华,大为惊奇,再定睛一看,原来是丁令光在河边剥棉絮,那时的丁令光刚满豆蔻之龄,其父是时任兖州刺史、宣城太守的丁道迁,也算是官家千金了。

史上最无心争宠的小妾,生下太子却未能母仪天下,被皇帝坑惨了

丁令光剧照

丁道迁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自她出生后便有相士说此女日后必大贵,于是丁道迁便极力培养,原有同乡想娶之,都被丁太守拒绝了。直到萧衍的出现,丁太守终于发现了女儿日后的真龙天子,于是将相士当年说的话想方设法传到了萧衍的耳朵里,萧衍一听便二话不说就拿一支金环作为定情信物和聘礼,没过多久就将丁令光娶了回来。因为自己之前已经有正室,所以丁令光只能作了萧衍的小妾。

史上最无心争宠的小妾,生下太子却未能母仪天下,被皇帝坑惨了

宋文帝刘义隆剧照

自打丁令光进了萧家的大门后,便被一个人盯得死死地,时常感觉如芒在背,这个人就是萧衍的正妻郗徽。这个郗徽的出身也是很厉害的,她的父亲官至太子舍人,但是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刘宋时期的驸马,也就是说郗徽的母亲是宋文帝刘义隆的爱女寻阳公主,也就是刘宋政权的开国君主宋武帝刘裕的孙女。这样的出身自然是丁令光所无法比拟的,据史料记载,郗徽冰雪聪明,书法女红样样精通,唯独有一个缺点,也成为了她这个人一生的遗憾之所在,就是太能因妒成恨,按理来说郗徽作为正妻应该不会有这样的性格才对,这是小妾们争风吃醋才会有的。

史上最无心争宠的小妾,生下太子却未能母仪天下,被皇帝坑惨了

萧统雕像

可是历史就是喜欢如此的开玩笑,郗徽嫉妒丁令光年轻貌美怕丈夫的魂都被丁令光勾了去,于是处处针对丁令光,让她每天舂米必须达到五斛的要求,这本来应该是下人们干的活,足以见郗徽的嫉妒心之强。可是我们的丁令光却并没有怀恨在心也没有消极怠工更没有去萧衍那里告状,而是每日都将郗徽给她的任务完成,就这样每日舂米将近一年的时间,32岁的郗徽去世,也许正是因为她易怒的性格导致自己红颜薄命的吧。

史上最无心争宠的小妾,生下太子却未能母仪天下,被皇帝坑惨了

梁武帝修陵石刻

郗徽去世后,丁令光自然是再也不需要舂米了,从此开始专心服侍萧衍。501年—504年,短短4年之间,丁令光为萧衍连续生下了三个儿子,长子萧统(昭明太子)1岁时就被封为太子,素有贤名,文采更是斐然,我国现存最早的汉族诗文总集《昭明文选》就是他主持编纂的。三子萧纲则是后来的简文帝,五子萧续也是战功赫赫的庐陵王。

史上最无心争宠的小妾,生下太子却未能母仪天下,被皇帝坑惨了

丁令光剧照

只可惜,连续为萧衍生了三个儿子的丁令光,在萧衍心目中还是争不过只生了三个女儿的郗徽。即使萧统被立为太子、朝中未有皇后的前提下,萧衍也未曾将作为太子生母的丁令光扶正,虽然有怀念发妻之义,但对于丁令光未免显得有点太刻薄了些。而丁令光对于这样的不公平待遇却并没有觉得不开心,日子照样一天天的过,她也从未向萧衍要过什么赏赐,从小良好的家教让她对待宫内奴仆和近臣们都和蔼可亲,深受众人爱戴,也是积德行善的回报,在萧衍拗不过大臣们请求加封丁令光位分的谏言,最后封了丁令光贵嫔之位,终丁令光一生也就只有嫔位的位分。

史上最无心争宠的小妾,生下太子却未能母仪天下,被皇帝坑惨了

梁武帝萧衍剧照

公元526年,42岁的丁令光去世,萧衍赐其谥号为“穆”,但仍旧是以嫔位下葬,直到550年丁令光的第二个儿子萧纲继位,丁令光才被尊为了太后,也算为她勤勉无欲的一生勉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