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於鬧市的一座“寺廟”,卻有寺無僧,你知道為什麼嗎?

唐朝是我國曆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也是我國曆史上民族大團結的鼎盛時期。國內南北統一,沒有內憂也沒有外患,萬國來朝,異域文化與本土文化交流融合,這時候佛教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除了當權者利用佛教的神秘色彩加強皇權統治之外,佛教文化也給了衣食無憂的人們以精神的動力,讓人們更好的追求世間的幸福生活。作為佛教的祈福場所,唐朝時長安開始大肆興建寺廟和佛塔,由於各種原因,西安很多唐朝佛塔都已損毀,今天在西安,最後保留的兩個唐朝佛塔就是大雁塔和小雁塔,但是大雁塔歷朝歷代都有修繕,原則上來說,小雁塔是西安唯一保存至今的唐朝佛塔建築了。位於西安鬧市的小雁塔之中還有一座寺廟,這就是薦福寺,可是這裡卻有寺無僧,你知道為什麼嗎?


藏於鬧市的一座“寺廟”,卻有寺無僧,你知道為什麼嗎?

小雁塔位於西安南郊的友誼西路,這可是西安的黃金地段,距離西安地標鐘樓和南門都不是很遠(也正因為如此,這裡近代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很多遊客尋著小雁塔的名聲慕名來訪。從小雁塔北門進入景區後,順著中軸線南走,會穿過一個大雄寶殿。熟悉佛教的人都知道,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寶殿是正殿,細心的人會發現,去了全國那麼多寺廟,為何小雁塔這座寺廟卻不見一個僧人呢?

藏於鬧市的一座“寺廟”,卻有寺無僧,你知道為什麼嗎?

小雁塔所在的寺廟叫薦福寺,以前寺廟不在這裡,最早的時候寺院在唐長安城的開化坊南部。如果追蹤溯源的話你會發現,薦福寺很有來頭。唐朝時它可是長安城的皇家寺院,唐高宗李治死後,武則天命人為其獻福而建了獻福寺,後改為薦福寺。薦福寺所在的這塊地也是“皇地”,在建寺廟之前,這裡是晉王府,也就是隋煬帝楊廣做皇帝前的舊宅,唐中宗李顯也曾經在這裡住過。

藏於鬧市的一座“寺廟”,卻有寺無僧,你知道為什麼嗎?

唐朝末年,薦福寺毀於戰火,後來遷建到了小雁塔所在的安仁坊內。今天小雁塔已經申遺成功,作為文物,小雁塔塔身不再對外開放.時過境遷,我們再也不能像小時候一樣登到小雁塔頂看周邊的風景了,這是“壞事”,但是對於文物保護確是好事。


藏於鬧市的一座“寺廟”,卻有寺無僧,你知道為什麼嗎?

與小雁塔一起歷經滄桑的薦福寺一直到民國之前都比較“安穩”,甚至在明清時期,這裡的香火依然很旺盛。直到民國7年的護法戰爭時期,薦福寺因為地處交通便利的南門附近,這裡“迎”來了第一批軍隊,成了戰時的駐點之一,再加上1926年的西安圍城之戰,陝軍宋錫侯團駐守薦福寺,薦福寺一度成了交戰各方奮力爭奪的據點,僧人開始逃離。

藏於鬧市的一座“寺廟”,卻有寺無僧,你知道為什麼嗎?


1938年抗戰爆發,國民黨西北戰區長官胡宗南將司令部設立在薦福寺,為了徵用此地,當時他驅趕了很多僧人還俗,至此以後,薦福寺的香火不在,一蹶不振。解放後,各種機關和學校都曾在薦福寺辦公,直到1961年,薦福寺小雁塔作為我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移交給了文物單位保管。作為文物的薦福寺再也沒有了僧人,只留下大雄寶殿訴說著它曾經的輝煌。

藏於鬧市的一座“寺廟”,卻有寺無僧,你知道為什麼嗎?

今天的薦福寺是裡古樹參天,環境清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鬧中取靜之地,適合散步,也適合散心,我們當心情不好的時候都會來這裡轉一轉。薦福寺小雁塔是和大雁塔齊名的唐朝保存至今的建築之一,不同的時,這裡不收取門票,憑身份證免費參觀,裡面還有一座西安博物院,館藏了很多唐朝的珍貴文物,值得一看。歷經千年滄桑的薦福寺雖然香火不在,但是它風韻依然,無時無刻不在向全世界展示著中國文化的獨有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