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们不再建造第3艘滑跃航母?

唐志宪


因为已经没有必要了,目前已经基本确定,正在上海江南造船厂船台上建造的国产003型航母,将会是一艘平板甲板的弹射型常规航母,装备三条弹射器(弹射器类型未知,更大可能是电磁弹射器),还将搭载固定翼预警机,采用燃气轮机的常规动力。

那么,中国为何不再建造和辽宁舰、002航母类似的滑跃甲板航母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没有必要,也不需要。

众所周知,受滑跃起飞方式影响,滑跃甲板航母无法搭载固定翼预警机,也无法在不干扰舰载机降落的情况下让舰载机满载起飞,这让航母的进攻防御能力都大打折扣。如今中国海军的舰艇都是追求全球最高水平的,自然不可能继续再装备滑跃甲板航母了。

中国之所以会建造002滑跃甲板航母,第一就是因为中国对航母的认知几乎全部都来源于辽宁舰,后者就属于一款典型的滑跃甲板航母。所以,从风险、熟悉程度、战斗力形成速度等方面考虑,中国在建造首艘国产航母时自然而然应该把辽宁舰作为模板。002航母在2013年开始进坞搭建,在2017年就已经下水,并于2018年开始海试。截止至目前,002航母已经完成5次试航,建造试航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没有辽宁舰的铺垫,中国显然很难以如此快的速度建造首艘国产航母。

中国建造002滑跃甲板航母,还有作战上的考虑,辽宁舰在经过7年的使用后,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作战能力,中国海军首次拥有了实际航母作战能力。不过,这套使用经验是针对滑跃甲板航母而言的,假如中国第二艘航母002航母立刻改为平板甲板航母,后者在舰载机的使用,舰载机体系组成等多方面均存在重大差异。毫不夸张的说,届时中国海军在辽宁舰上辛辛苦苦摸索得到的很多技术经验都需要进行改变,需要重新经过长时间的再次摸索,这和中国海军要求002航母尽快形成作战能力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最终中国海军选择基于辽宁舰发展建造002航母,并在很多细节上进行优化改造。这意味着辽宁舰的使用经验可以全部直接照搬到002航母上,有利于002航母快速形成作战能力。未来辽宁舰和002航母可以轮流使用,使中国海军首次拥有比较可靠的不间断航母作战能力。在拥有两艘滑跃甲板航母,基本可以满足装备、人员的不间断训练需求后,中国海军才能拥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去发展更加先进的平板甲板航母。


科罗廖夫


从当前披露的信息来看,我国第三艘航母并没有延续军迷吐槽的滑跃式起飞甲板,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和正在海试的第二艘航母也就是首艘国产航母都采用了滑跃式起飞甲板,第三艘航母不再使用滑跃起飞甲板,主要得益于国防科技的进步。

先来看两条心照不宣的科研成果,第一个就是直通式甲板所需的弹射器。其实我国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澳大利亚手中买进“墨尔本”号航母就进行相关技术研究,在拆解了墨尔本号后,我国科研部门保留了飞行甲板、蒸汽弹射器、升降机以及拦阻装置等航母核心设备,从而获得了第一手宝贵资料。

目前有各种消息显示,我国的电磁弹射装置已经在地面进行上千次的测试,迄今为止没有故障消息披露出来,至少可见在该领域发展相对顺利,总比美国已经上舰的电磁弹射器在技术可靠性上要成熟的多。这是我国摆脱滑跃式起飞甲板的核心技术之一,只有有了弹射器,才能抛弃滑跃式选用起降性能更好的弹射装置。

第二个就是马伟明院士团队研发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央视前半年曾报道过马伟明院士团队先进事迹,其中提到了中压直流综合电力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英美普遍运用的中压交流全电推进系统故障频发的问题,同时为电磁弹射器、电磁炮等高能装备上舰提供了充足的电力支持。

从中国航母发展历史来看,购进墨尔本号获得第一手资料,随后又在九十年代先后购进了“明斯克”号和“基辅”号航母,先后改建成航母主体公园,直至本世纪初再次购进了瓦良格号,经过七年的修复改建,于2012年交付海军。

由于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是改建于前苏联的瓦良格号,其设计本身就是滑跃式起飞甲板,我国在舰载机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上也是根据实际情况推进的,舰载机训练还是以滑跃起飞方式为主。鉴于技术吸收、消化需要一个过渡周期,因此我国本着稳扎稳打的理念,第一艘国产航母基于辽宁舰研发,从而延续了滑跃式起飞甲板方式。

这是实事求是的结果。我们使用航母迄今也不过七年多的使用经验,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我国先期根据手头的辽宁舰进行航母作战使用经验积累,前期两艘滑跃式航母为后续航母作战使用奠定基础。

当我国在直通式甲板和弹射装置领域发展取得突破后,弹射型航母将成为我们的选择,滑跃型航母只是一个发展的过渡。从网络披露的消息来看,国产弹射型歼-15B舰载机和新型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已经在武汉的水泥航母上进行地面试验,这一切准备都是为后续的弹射型航母做准备的。

由此可见,我国第三艘航母不再使用滑跃式起飞甲板也在情理之中,也是我国航母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终极之路,科技的进步带来的必将是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


鹰鸽分析


对不差钱的国家来说,滑跃起飞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否则美国的航母也不会“死心塌地”的追随弹射器。至于中国的第三艘航空母舰,只能说前面手练得差不多了,是时候发展正八经儿的航空母舰了。下图为疑似003分段,

目前中国有2艘航空母舰,都是滑跃起飞甲板的。第一艘是自乌克兰购买的“瓦良格”号,2012年改名“辽宁”号并加入中国海军。第二艘是中国吃透辽宁号技术和自己使用的经验建造的002型航空母舰。这两艘航空母舰对中国的意义一直是在解决航空母舰入门的问题,“辽宁舰”解决了中国海军航母的从无到有,而002型则解决了自己建造的问题。之所以2艘采用滑跃式起飞甲是一方面是刚刚入门,首要任务是积累经验和人才,而不是上来就搞高难度;另一方面是弹射器不成熟,达不到使用条件。下图就是辽宁舰和即将服役的002

至于第三艘和第四艘,第三艘基本确定为常规动力+电磁弹射器。第四艘可能为核动力+电磁弹射器。应该说中国的四艘航空母舰代表了中国航母发展的四个大的历史阶段,论发展速度说实在的已经是世界上最快的了。乐观的话到2025年会有4艘航母入列,这样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航母大国。下图为疑似弹射版歼15

滑跃起飞的问题,其实并不是说滑跃起飞就不能重载起飞,下图为苏33起飞重量及轨迹曲线,其中蓝色直线为最低安全高度许可线。其中在1、2号110米短起飞点,25节甲板风下极限可以达到32.8吨起飞重量,此时舰载机脱离甲板后无轨迹下滑。而在3号195米长起飞点,甲板风25节可以做到起飞重量35吨无轨迹下滑。而35吨起飞重量的情况下带弹可以达到6吨,基本达到苏33最大载弹。而且舰载固定翼预警机也是能带的,美国曾经对E2C鹰眼预警机进行过滑跃起飞测试,结果也是起飞没有问题的。

但是,在195米长点起飞的情况下会入侵着舰区,造成着舰和起飞无法同时进行。而即便是短点起飞的情况下也有2条起飞通道。再就是滑跃甲板区域是无法停放飞机的,对于甲板调度会有一定影响。上述原因就造成了滑跃起飞会出现效率问题,而且效率在中高强度对抗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且舰载机在滑跃起飞完全依靠自身动力,所以对舰载机自身动力比较有要求,在滑跃起飞阶段燃料消耗会比较大,间接影响了作战半径。下图为前甲板停满飞机的美国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

而弹射起飞则释放了不少的甲板空间,提高了起飞效率,毕竟极端情况下可以3-4条弹射器共同进行弹射作业,也没有长点起飞问题。但是弹射器需要舰体空间的支持,现役最小的弹射航母就是法国戴高乐,吨位也达到4.2万吨,3万吨以下的轻型航空母舰压根就不要想了。而且弹射器花费很大,不管是建造费用还是维护费用还是维护难度。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干脆就直接删掉了弹射器,还是采用了滑跃起飞甲板搭载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但是对于中国来说,钱不是事,技术也基本不是事,将来发展弹射器航空母舰是必然的。下图为法国戴高乐号,可以看到2条弹射器。

总之为了战斗力,任何事情都是都不是事情。滑跃起飞终归只是一个过渡,包括苏联海军虽然建造了库兹涅佐夫号,但是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仍然上了2台弹射器。而美国从50年代的福莱斯特号开始一直在使用弹射器弹射,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军事大国都选择了同一条航母发展思路就足以证明弹射器对于航空母舰的重要性。当然了,将来中国应该不会再用蒸汽弹射,而是直接上电磁弹射弹射器,这样效率会更进一层。


雏菊西瓜Peterpan


因为滑跃航母战斗力比较低。

据海军专家尹卓老爷子的说法,根据我方测算,同等吨位下,滑跃航母的综合作战能力,只有弹射航母的1/4——这个差距无疑是巨大的。

尹卓老爷子称,本来海军连第2艘滑跃航母(也就是即将服役的国产航母)都不想要,想直接过渡到弹射航母。不过,上面出于一些考虑,还是要求建造了第2艘滑跃航母。

至于为什么同等吨位下,滑跃航母战斗力只有弹射航母的1/4,原因如下:

1、预警机的“质”的差别。一般来说,滑跃航母上搭载的是直升机预警机(比如卡31),而弹射航母上搭载的是固定翼预警机(比如E-2C)。虽然只要动力足够,E-2C这种固定翼预警机也是可以在滑跃航母上起飞的,但是,出于安全性,以及“不是谁的发动机都有那么好的”等原因,目前世界上现役的滑跃航母,搭载的都是直升机预警机——包括英国最新的6-7万吨级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辽宁号上面上的直18J预警机,后面的小圆柱体是雷达

由于航程、升限、雷达尺寸等原因,直升机预警机一般只能前出到航母周边150公里左右处,滞空时间只有3-4个小时,对典型战机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只有150公里左右,最大速度只有300公里/小时左右。

E-2C预警机

相反,类似E-2C这样的固定翼预警机,能够前出300-400公里,滞空时间6-7个小时,对典型战机目标最大探测距离400公里左右,最大速度600多公里/小时。显然,直升机预警机在性能上,基本要全方位的落后于固定翼预警机,而且差距巨大——特别是探测能力、目标处理能力等方面。整体来说,双方性能“不可同日而语”,差距不是“量”的区别,而是“质”的区别。

在现代战争中,预警、探测等能力是十分关键的,也就是所谓的制信息权。探测等能力严重不足,对方不需进行电子干扰,就已经成了“半聋、半瞎”,作战能力当然大打折扣。

2、舰载机载荷能力的区别。类似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或者我国的“辽宁号”航母,其甲板上有3个起飞点;其中,两个距离短的前起飞点(105米),一个距离长的后起飞点(195米)。由于滑跃型航母需要战机依靠自己的动力起飞,所以,两款航母前起飞点的最大起飞重量,只有28.5吨左右;满油状态下,只能挂载少量弹药起飞。后起飞点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33吨左右,可以最大起飞重量起飞——但是,美国的弹射航母,3-4个起飞点,都是可以满载/最大起飞重量起飞的。

3、舰载机搭载数量的区别。滑跃航母,由于前甲板上翘,难以停靠舰载机,所以同等吨位下,甲板上可停靠的舰载机数量相对少一些——这个数据直接影响第一波次的出动数量。

总之,弹射航母才是“王道”。根据尹卓老爷子的说法,第2艘滑跃航母就是一个本来没有,临时加塞的产物。所以,海军继续连第2艘都不想要,当然不愿意继续建造第3艘滑跃航母了。


晨曦谈兵


为何还要再造滑跃航母,第二艘都嫌多了。

缺钱吗?不缺

中国是世界上军费第二大多的国家,2018年军费超过1万亿人民币,占GDP比重不到2%,远比西方国家要低,以后只会涨不会跌,一艘弹射起飞航母,在中国建造,考虑的人工材料的物价,顶死不会超过50亿美元,这点对中国海军来说不算什么,即使是豪华版的核动力+电磁弹射,中国也可以接受其价格翻倍。



缺技术吗?同样不缺

以前瓦良格号刚刚来的时候,确实缺少关键的技术,比如舰载机技术、阻拦降落、弹射器等技术,现在经过多年的大力发展,歼15弹射版已经首飞了,FC-31舰载机正在研制当中,弹射技术的话,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都已经研制成功,已经进入工程样机试用阶段,歼15弹射版已经在进行适配阶段。

缺需求吗?更加迫切!

周边国家中,印度已经拥有一艘超日王号航母,在建一艘,现在已经规划到第三艘了,预计得到美国的技术支持,包括电磁弹射、核动力和舰载机,而日本已经着手在出云级直升机航母上部署F35B了,一旦实现,歼15将不是其对手,就连韩国的第二艘独岛级两栖攻击舰也在谋划部署F35B了,最主要的是美帝计划将其60%的海军力量部署在太平洋地区,特别是西北太平洋地区,针对中国意味就如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如果还在循规蹈矩建个滑跃航母,显然压制不住周边宵小,更谈不上与美国对峙了。


巴尔干尖刀


滑跃甲板航母,是中国不得已为之,以图最快实现航母的成军。一旦我们具备技术条件,那么肯定要追求更好的。


滑跃甲板航母能干什么呢?固定翼飞机,只能起降歼-15,“山鹰”和“猎鹰”教练机都难以上舰,更不用说早已开发多年的预警机了。除了歼-15,只能用多种直升机负担若干固定翼飞机的原本任务。



我们下一代航母,最重点的战力核心是舰载机,而且要用更多更先进的舰载机,其中还包括了作战无人机,这些都不是滑跃甲板能满足的,甚至蒸汽弹射器都已经限制了我们的理想。


如果仅仅觉得歼-15就够用了,那么两艘航母其实也够用了。


陶式防务评论


因为本来就不在计划之内,航母不比造民船,只要性价比高就好。按照我国世纪之初制定的航母发展计划(048工程方案),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用十年造两艘常规动力滑跃型航母、第二阶段再用十年造两艘常规动力+弹射型航母(有可能电磁)、第三阶段差不多到2040之后建造两艘核动力+弹射型航母。

第一阶段就是001型“辽宁舰”(舷号16)、001A型“山东舰”(舷号17),6万吨级,目的就很简单,利用瓦良格号先练手。通过改装(辽宁舰)+新建(山东舰)达到航母建造的经验,以及使用经验的积累。

第二阶段就是002型(18、19)号常规动力航母,8万吨级,这一型就以直通甲板为准,再加上弹射起飞,已经脱离苏制航母特征,向美制超级航母靠齐。

第三阶段直接上核动力航母,10万吨级,这个阶段估计全世界范围内就中美两家独享,再无人能够超越了。

根据海军航母及配套舰艇打造计划,就不用再考虑第三搜滑跃航母了。因为002型直通甲板航母已经建造大半,舰载固定翼预警机也静候入役,海军正在走向远洋。


河东三叔


都知道我们航母发展,是在一艘旧航母的基础上开始起步的,为了健全配套减少风险,即在改造一艘的技术基础上,又自行建造了一艘,这就是面前的两艘航母,001和002,都是滑跃甲板起飞的航母,可以说成功迈出了第一步。既然要发展航母,就决不会只是发展两艘,关于我们要建几艘,如图,军迷网友们给出了自己理想的目标,2艘滑跃式,2艘8万吨弹射型,2艘核动力型,是不是?发展几艘,要根据自己作战需求,没有与任何人相比的意思。海军专家李杰曾有分析,根据我国维护海洋安宁的需要,6艘比较合适。两艘维护,两艘值班,两艘部署。以专家分析,我们的航母发展,还有第二步和第三步,分别打造2艘就可以,致以为何不再打造滑跃型,是我们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是追求技术进步的结果。

第一步

从无到有,在起步爬坡阶段,能做的事最多。初步摸清航母结构,使用何种材料,建造规律,等等,我们改造001,军工人耗费十年心血,不但全面吃透其技术,而且为002配套打下重要基础。002造得快,取消了巨大的弹药库,机库得以扩容,据估计,至少可以增加三分之一的舰载机,并使用了当今最先进的模块式建造方法,用时不到三年,就建成了呢。又经过一年的时间舾装,一年多的海试,目前正接近服役状态,经过住了海军考核检验,收割了滑跃型航母建造技术的成熟。然而,滑跃式航母虽有使用维护简单,技术可靠的优点,但在远海预警等作战需求方面,受到一定制约,我们仍需更加努力。

向前向前

剑不够长,就更向前一步。弹射型,核动力,10万吨,航母强国为我们树立了更好的范式,载机数量多,出动效率高,预警范围大,然而也存在技术难度高,发展风险大的特点。我们开始晚,当航母走过百年路,才迎来自己的第一艘航母,需要较强的技术储备,为了积极稳妥,有必要经过阶段式发展,就是网友们所说的技术过渡阶段,才能水到渠成,实现更强航母的建设目标。航母虽大,但一陈一物非虚设,号为海上移动的科技城堡,发展较晚的我们,知道唯有更加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真正的目标。


魂舞大漠


1.滑越型辽宁舰是拿来学习入门的,是一艘科研试验舰,当时没有选择,没人会教你卖你,千辛万苦能买到二手的不错了,学着造了一艘国产的,已经掌握了航母制造技术、建立了航母产业配套体系,培养了大批人才,让我们有了一辆可以学技术的车,有了一首国产滑越衔接先有装备、载机、人员以后,没必要再造第三首艘滑越的浪费资源。

2.滑越型航母无法搭载固定翼预警机,载机不能满载起飞,在体系化作战的今天,战斗力达不到需求。

3.载机需要更新,需要隐身,向无人发展,与滑越航母不匹配。

4.我们需要防御的对手是谁?大家都清楚,对比这国,滑越航母性能落后,我们要追上它,超过它,敌人有的我们必须有,所以不会继续造第三首艘滑越航母。





无鱼的水Z


小步快跑战略,简单来说就是快速积累经验,快速迭代,用最快时间缩小差距。

但是有例外,最早001就是修复完善辽宁舰(16),001a复刻改进辽宁舰(就是现在的山东舰17,目的就是完善建造原理和培养队伍)。

002是蒸弹,目标是8万5千吨级,002a上电弹或实验核动力。

003级(目标没完全披露,大部分认为是10万吨级)就是直接上核动力,分003核动力蒸弹和003a的核动力电弹。

前面都没有问题,001和001a都是照着目标走的,但是意外出在002型(按照现在的策略,应该是18号和19号航母)上,因为科研军工太给力,所以002抛弃蒸弹可能要直接实验电弹,常规动力电弹,已经至少实验1000次了,看来是板上钉钉了。因此,002和002a也就是8万吨级八成全是电弹,而003直接对标10万吨级核动力。

综合来说,滑跃起飞航母2艘,验证和锻炼施工队伍和配套队伍,毕竟以前没造过航母,很多问题得解决。而滑跃起飞确实没有弹射起飞航母效率高。16,17两舰主要解决有没有问题,16是有航母,但是是试验舰,有攻击能力但不是主要任务,17是首艘国产航母,说明我们能造航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