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名面,重慶小面、熱乾麵、擔擔麵、刀削麵配方誰主沉浮

重慶小面技術配方

中國四大名面,重慶小面、熱乾麵、擔擔麵、刀削麵配方誰主沉浮

作為重慶小面,是重慶四大特色之一;歸屬於重慶面的一類。是一款發源於美麗的山水都市的特色小吃。

小面還包括有臊子的麵食,如牛肉、肥腸、豌豆雜醬麵等。小面富於變化,在麵店,可以要求店家制作個人定製口味,如要求店家"幹熘"(拌麵)、"提黃"(偏生硬)、"加青"(多加蔬菜)、"重辣"(多加油辣子)等等。

佐料是小面的靈魂。一碗麵條全憑調料提味兒。先調好調料,再放入煮好麵條。麻辣味調和不刺激,麵條勁道順滑,湯料香氣撲鼻,味道濃厚。

一、原材料

1、佐料:鹽、味精、雞精、芽菜、熟菜油、香油、紅油、辣椒油、花椒麵、熬製醬油、熬製醋、芝麻醬、蔥、姜蒜水、油酥花生米

2、骨湯

3、水面/掛麵

4、青菜


二、骨湯熬製

豬骨、雞骨、五花肉先用開水焯一下,去血水備用

鍋內倒入水5000g,冷水放入豬骨500g、雞骨500g、五花肉100g、老薑100g、黃酒50g,大火燒開後,改中火燒1個小時。

鍋內水變色後,加入牛肝菌50g,改小火慢燉2小時。

直到鍋內水變乳白色,骨湯底即成。

注意:

在整個熬製骨湯底的過程中,儘量不要掀開鍋蓋,以免影響口感。2、具體熬製時間可調整,只要湯色乳白,入口香濃即可。

老薑最好拍碎。

加入牛肝菌是為了給湯底提鮮,如果沒有牛肝菌,也可以不放。

豬骨、雞骨可以不出水,直接燉,燒開後撇去浮沫即可。


三、紅油的做法

此處以500g紅油煉製方法為例。

㈠原料

1、油料:熟菜油400g,牛油60g,豬油40g

2、香料:小茴香5g、香葉2g、八角10g、孜然2g、草果2g、桂皮5g、丁香1g、山奈6g(將香料打碎成粗顆粒,白酒侵泡5分鐘,瀝乾備用)

3、朝天椒50g,花椒25g

4、郫縣豆瓣醬50g

5、大蔥30g

6、薑片8g

7、蒜粒8g


㈡做法

1、將鍋燒熱,倒入牛油,融化之後放豬油與熟菜油。

2、待鍋燒至微冒煙放入蔥、姜、蒜。

3、待蔥、姜(切片)、蒜炸成焦黃色撈出。

4、大火倒入餈粑辣椒,炒幹水分。

5、大火倒入豆瓣醬炒幹水分。

6、小火倒入香料,炒出香味。

7、小火倒入花椒,炒出香味,關火。

8、冷卻之後,除渣濾出即是紅油。


㈢備註

1、餈粑辣椒做法:將辣椒放入鍋內,倒水至淹沒辣椒,開火煮約10分鐘後關火,將辣椒靜放1小時撈出瀝乾打碎。

2、炒好之後最好蓋上蓋子等待冷卻,這樣紅油口感更好。

3、炒幹水分(以沒有水蒸氣為準),致油色紅亮,香氣撲鼻為準。


四、熬製醬油的做法

1、配料:黃花園醬油500g、清水100g、紅糖30g、冰糖30g、味精10g、八角2個、桂皮一小段、香葉5-8片、白豆蔻3-5個、小茴香一小撮、草果3個、丁香2個、姜蔥適量

2、做法:黃花園醬油500g,紅糖30g,冰糖30g,清水少許,放入薑片、蔥段,香料用紗布包好(此處香料一共可用20g),小火慢熬30分鐘後,加入味精直至醬油汁濃稠為好。

注意:

如果條件允許,糖可以全部使用紅糖。紅糖好處有三:一是紅糖香,二是紅糖顏色好,三是紅糖可以使醬油粘稠。

複製醬油因為加糖,味道回甜,醬油濃稠,比普通醬油的附著力更強,味道更好的附著在面裡。


五、熬製醋

配料:菜油50g、陳醋500g、幹辣椒4個切段、生薑8G、鹽10g、味精 5g

做法:鍋內大火倒入菜油50g,待油溫7成熱時,放入幹辣椒、生薑(幹辣椒剪成段,生薑切末);待炒出香味後,加入500g陳醋;鍋內醋燒開後,改小火慢熬;5~10分鐘之後,依次放入10g鹽,5g味精。


六、姜蒜水的做法

1、配料:老薑50g、大蒜80g、鹽4克開水700ml 蒜裡的鹽大概是喝咖啡的小勺子,3分之1勺

2、做法:大蒜拍碎倒入盅缽內,在盅缽裡面放入4克鹽,加入20克清水,搗成蒜蓉;

3、老薑拍碎剁碎,倒入盅缽內,加入15克清水,搗絨至爛;

4、將蒜蓉、薑蓉裝在佐料碗內,滾水衝調,待冷卻備用。

注意:

在搗蒜的時候加入的水不要很多,但是一定要加水,這樣可以使蒜味更好的融入水中。

薑蓉裡面不用加鹽,不要去皮。


七、芝麻醬的做法

1、配料:芝麻醬是100g,開水是100g

2、做法:芝麻醬邊加開水邊攪拌,以開水解開芝麻醬至稀糊狀


八:辣椒油做法

材料

油1000g

辣椒麵200g

蔥、姜、蒜50g

八角、香葉、草果、丁香、桂皮、山奈、小茴香、孜然,各一克

熟芝麻20g

熟芝麻的做法:將鐵鍋燒熱,用手感覺有熱量上竄時倒入白芝麻,改

小火不停翻炒,直至白芝麻顏色變淡黃色起鍋。

辣椒麵製作方法

1.朝天椒:二荊條辣椒 7:3(8:2)根據當地口味,比例調整。

2.將鍋燒至溫熱,倒入辣椒。小火炒至辣椒表面少許焦黑並伴有辣椒香味。

3.將辣椒晾涼,此時辣椒表面乾脆。用攪拌機打至粉碎即可。

4.辣椒麵製作越細,煉製出來的辣椒油顏色越紅亮,辣味與香味也會更好。但是太細也會在炒制時用火大小不當導致辣椒麵焦糊。具體情況按當地口味而定。


我建議使用重慶的朝天椒(提辣),四川的二荊條(提色),貴州的子彈頭辣椒(提香)。

製作方法

1、將鍋加熱至7成時,加入油。

2、待油呈波浪狀時放入蔥、姜、蒜。

3、蔥、姜、蒜變焦黃色時撈出。

4、放入香料,中火炸約3分鐘,撈出。

5、關火,待油溫降至7成時準備倒入辣椒麵裡。

6、油分3批倒入。第一次倒入的油少點,剛剛能把辣椒溼潤,用筷子攪拌。

7、第二次5成油溫,加入芝麻,倒入鍋中一半的油,繼續攪拌。

8、第三次,倒入剩下的油,攪拌。

9、此步最為關鍵,將做好的辣椒油加蓋靜置一晚再使用。效果最為突出。

辣椒油不宜長期敞開存放。最好的保存方法,就是按自己的需求來製作,需要多少製作多少。並且辣椒油的使用時間一般來說不宜超過2周,最好是加蓋密封保存,這樣香味、口感會更好。


九:熟菜油的煉製

將鐵鍋燒熱,等到冒煙時倒入菜油,至鍋內菜油呈波浪狀關火,冷卻1分鐘後放入白芝麻,等油涼了就可以使用。


十:油酥花生米的做法

花生米先用水侵泡發大,發大後瀝乾待用;冷鍋倒入菜油,冷鍋下花生米。開中火不停翻炒,直至花生米顏色金黃,且聲音清脆即可起鍋。


十一:小面調製過程

1、將鍋內加入適量的白水,大火燒開。

2、佐料碗內依次放入

一:用小勺鹽1湯匙、味精2湯匙、雞精2湯匙、、香油1/2湯匙、、、花椒麵1湯匙

二:用大勺芽菜1湯匙,熟菜油1湯匙,紅油1湯匙,辣椒油1湯匙,醬油2湯匙,芝麻醬1/2湯匙、姜蒜水1湯匙

(每一家調味都是不同的,用量多少自己掌握)醋放在桌子上,讓顧客自己加

3、將骨湯底倒入佐料碗內,攪拌均勻。(幹溜的話,就不加湯,其他都一樣)

4、取2兩水面/掛麵在漲水時放入鍋內,同時放入適量青菜,大火1分鐘-2分鐘起鍋,倒入佐料碗內。

5、將油酥花生米、蔥花撒在小面上,一碗香辣可口的小面製作完成。

6、雜醬麵就是在上面的基礎上,再加入一勺肉醬即可


附贈肉雜醬的製作:

五花肉餡1斤

2、蔥末35克、薑末35克,切好後放入碗中再加入甜麵醬20克,郫縣豆瓣醬40克,美樂黃豆醬油55克,攪拌均勻備用。

3、炒肉末,開大火,倒入少許食用油,五成油溫倒入攪拌好的蔥姜醬料,炒出香味後把肉末放入,充分炒均勻後點入少量的料酒,翻炒至完全熟即可

(肉醬最好每天都做,當天要是用不完,放冰箱保存)

耙豌豆:幹豌豆清水浸泡一夜。次日煮的時候多加水,一斤豌豆放一克鹼,用大火燒開改中小火煮2小時至軟爛。煮到後期要經常攪拌,防止糊底。煮好後用細紗布過濾掉水分,冷卻之後放冰箱裡凍著。用的時候拿出來用解凍後用開

水燙一下,就可以用了。夏天解凍後常溫保存的不要超過3小時,不然會變質。


湖北熱乾麵技術配方

中國四大名面,重慶小面、熱乾麵、擔擔麵、刀削麵配方誰主沉浮

熱乾麵十大調料:

一、小蔥

第一個就是蔥!不要小看這個東西啊,正宗熱乾麵是非常重視蔥的製作,不能光洗幹就切,應該在鹽水裡泡個五到十分鐘,一是殺菌,二是因為鹽水泡過的蔥顏色很清冽,你一天沒用完的蔥,第二天賣,還可以是青翠的顏色,口感也是清脆的!


二、醃製的胡蘿蔔丁

這第二個就是胡蘿蔔!切成條,不放水,用醬油、鹽、五香粉、尖辣椒醃製四到五天,再用紗布把水擠出來,切丁備用,現在很多熱乾麵用白蘿蔔代替,加防腐劑和色素,這個就不好吃了!


三、醬油調製

生抽三份,老抽一份,調好了,備用!現在的醬油沒有以前的醬油好吃,以前醬油是用黃豆釀的胚油,黃色的,現在的醬油會用焦糖配色,口感沒有以前的醇厚了。


四、香醋

必須用香醋哦!我看我父親是用這個,我也說不上來,但就是味道好!如何選香醋呢?就是把瓶子搖一搖,有氣泡凝而不散的,就是好香醋,和酒一個道理。


五、辣椒油!

▲原料:

淨辣椒粉600克,花椒80克,郫縣豆瓣醬200克,精製菜籽油20斤,大蔥100克,老薑100克,洋蔥150克,

熟芝麻適量(芝麻需要炒香)。

▲製作:

1、炒鍋上火,放入菜籽油20斤,燒至三成熟時,依次放入大蔥,老薑,香根,用中小火燒至五成熱,小火熬製20分鐘,待料炸至金黃色且香味充分溶入油中時,用漏勺撈出料渣;油再次上火,倒入剩餘的菜籽油,依次加入辣椒粉,豆瓣醬,及洋蔥,香菜根,並不斷順同一方向攪動,用小火熬約25分鐘左右,待鍋中油色紅潤,香味濃郁時再撈出料渣,將紅油起鍋盛入不鏽鋼盛器內,投入熟芝麻即成。


六、必須白胡椒!

七、雞精

八、白糖

九、香油

調製芝麻醬。取上好的芝麻油500克放入炒鍋內,小火加熱至110℃-120℃,離火倒入500克自磨的白芝麻醬中(邊倒邊攪拌),攪拌均勻即可。


十、芝麻醬

◆芝麻醬做法一:

取上好的芝麻油500克放入炒鍋內,小火加熱至110℃-120℃,離火倒入500克自磨的白芝麻醬中(邊倒邊攪拌),攪拌均勻即可。

◆芝麻醬做法二:

芝麻醬 1000克,花生醬240克,蠔油10克,雞汁10克,海天老抽30克,雞精15克,味精12克,胡椒粉25克,白糖65克,開水200—400克。用不鏽鋼器皿把芝麻醬小火熬好即可。


做法解疑:

1. 自磨白芝麻醬是如何製作的?

跟普通白芝麻醬的製作方法是相同的,只不過我們都是請專人制作的,其中不含防腐劑等添加劑。

2. 現在有用黑芝麻醬製作熱乾麵的,黑芝麻醬是如何製作的呢?

傳統方法制作熱乾麵使用的都是白芝麻醬,很少有人用黑芝麻醬製作熱乾麵,不過黑芝麻醬的製作方法跟白芝麻醬的做法是一樣的。目前,武漢百年老字號蔡林記推出了一種瓶裝的黑芝麻醬,大家可以購買一些嘗試一下。


熱乾麵製作流程:

1、製作麵條。高筋粉500克加入鹽5克、食用鹼10克、冷水200克和成麵糰,用壓面機壓好麵糰,用麵條機出面條。麵條製作時需要加入這麼多食用鹼?熱乾麵的麵條是鹼水面條,因為麵條後期要經過兩次煮制,所以鹼的味道會在煮制過程中慢慢祛除,這點大家無需擔心。

2、撣面:撣面要用大鍋、大火,每次下面 2 公斤,煮沸後加生水,用長筷子上下翻動,防止麵條成團。上蓋再煮沸,待麵條出現透明質感,即八成熟後起鍋。快速淋生水一次瀝乾,攤在案板上先用電風扇將麵條吹涼,再用刷子在麵條上刷上一層薄薄的菜子油.

3、燙麵:水沸後,用笊籬盛面在沸水中來回浸燙數次,待熟透滾熱後迅速盛入碗中。

4、調味。取一份麵條(約200克)放入鍋內煮熟,撈出控水放入碗內,再放入胡蘿蔔丁10克,芝麻油、蔥花、味精各3克,黑胡椒粉0.5克,醬油5克,辣椒油適量(根據口味),最後淋入調好的芝麻醬30克充分攪拌即可。

5、麵條製作時需要加入這麼多食用鹼?

熱乾麵的麵條是鹼水面條,因為麵條後期要經過兩次煮制,所以鹼的味道會在煮制過程中慢慢祛除,這點大家無需擔心。


四川擔擔麵技術配方

中國四大名面,重慶小面、熱乾麵、擔擔麵、刀削麵配方誰主沉浮

一碗好的擔擔麵,其味道應是鹹鮮、微酸、微辣。別看這小小一碗麵條,在四川某百年老店一年銷量300萬碗呢!其製作工藝和技術竅門非常關鍵,小編拿到獨家配方,今天為大家詳解擔擔麵的6個核心技術。


一、麵條:和麵加鹼清爽筋道

擔擔麵在揉制時要加少許食用鹼,這是因為從前小販挑著擔子沿街叫賣,在日曬風吹中,如果面裡沒鹼,做好的麵條不停發酵,到下午時就會變酸。而加入鹼面,一是抑制發酵、中和酸味,二是可讓麵條更耐煮,且制熟後更加清爽筋道。但用鹼量和用水量要根據季節不同來調整,比如夏天面中加水量要少,食用鹼量稍多一點,冬天則反之。


二、臊子:肥三瘦七小火炒至酥脆

擔擔麵中面臊的做法也非常關鍵,面臊子也叫面滷或者澆頭。


四川人習慣將其分為三種:

湯汁面臊、稀滷麵臊、乾麵臊。湯汁面臊就是面滷中帶有湯水;

稀滷麵臊比較濃稠,一般在製作時都有勾芡這一過程,像打滷麵、鱔魚麵等;

乾麵臊是炒制而成的,一般都比較乾爽,我們有一款擔擔麵的臊子就屬此例。

臊子的做法:將50千克去皮五花肉放入絞肉機絞碎。熱鍋入色拉油1.5千克燒至四五成熱,放入肉餡小火慢慢炒至開鍋出油,加入永豐料酒200克、生薑末1千克攪拌均勻至開鍋狀,加入甜麵醬、紅糖各500克,宜賓芽菜450克炒出香味,再加入金標生抽200克燒至肉臊香酥脆黃時,加入龍牌醬油500克炒出香味,最後加入味精500克,雞粉200克,花椒麵、白胡椒面各50克攪拌均勻,關火起鍋。


三、紅油:燙辣椒麵+燙芝麻+燙香料

1.取子彈頭幹辣椒和大紅袍幹辣椒(按7:3的比例混合)400克剪成節,加清油500克炒至辣椒乾脆,舂碎後加入鹽20克攪勻,裝在缽缽內。

2.鍋入菜子油1.5千克燒至270℃,放入生薑一塊,將鍋端離火口,將油溫降至240℃,將200克熱油澆在香料(桂皮、山柰各3克,拍破的草果2枚,八角3顆,香葉3片,羅漢果1個)上燙香;另取熱油200克澆在白芝麻100克上,把芝麻燙出香味,至芝麻變黃、飽滿;待油溫降至180℃-200℃時,將降了油溫的菜子油500克均勻澆至辣椒麵內,用勺攪拌辣椒麵使之受熱均勻(此時油溫110℃左右),待鍋中剩餘菜子油降至130℃-140℃,倒入燙好的辣椒麵中,攪拌均勻,最後倒入燙好的香料和白芝麻攪勻即可。


四、骨湯:肥五花+豬棒骨吊出奶白底湯

選用豬棒骨+肉皮+肥五花來吊高湯,在大火加熱過程中,這些食材所含的蛋白質不斷析出,可以使湯汁變得濃白。選取豬棒骨5千克從中間敲斷,漂淨血水,入開水鍋焯30分鐘至焯淨血水;肉皮1500克將毛燒淨,刮洗乾淨;肥五花1500克入鍋焯燙。在不鏽鋼煲桶內依次放入豬棒骨、肉皮墊底,放入肥五花,入大蔥段、生薑片各50克,撒入白胡椒粒10克,添入冷水10千克,大火加熱至沸騰,打去表面的浮沫,轉小火煮約2小時,至湯色濃白、漂起薄薄一層油脂為佳。

關鍵:

1.湯底在使用至油氣不足時,可以加入熬好的雞油來增加香味和油氣。

2.此配方適合小店使用,如生意較好的門店可以加倍用量吊制骨湯。


五、煮麵:湯汁微開不能沸

在煮麵時鍋要大、水要寬,要邊煮邊加涼水,保持水面微開的狀態,儘量不要讓其沸騰,否則容易渾湯,而且煮麵的時間也會延長。煮麵的時候需要點四五次涼水,麵條才能熟透。


六、底料:先加乾料再加溼料

做擔擔麵之前都要調好底料,而且調臊子的時候要先加乾料,攪勻後再加溼料,避免乾料成坨,味道不均勻。具體做法是:擔擔麵汁30克加入骨湯260克即成擔擔麵底料汁。

擔擔麵汁的做法:鹽100克,味精、陳醋各50克,雞粉、芝麻油、美極鮮味汁各20克,芽菜300克,胡椒粉、紅油各15克,花椒麵30克,生抽、一品鮮、黃豆醬油各200克混合均勻。

一碗好的擔擔麵,其味道應是鹹鮮、微酸、微辣的,在調製底料時,下面這五種底料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A必放醬油:我們選用黃豆醬油做底料,這種醬油用豆、麥、麩皮釀造,色澤紅褐,有獨特醬香味,滋味鮮美,鹹甜適度,能很好地為麵條補味。

B必放紅油:上面已經介紹了紅油的具體煉製方法,擔擔麵底料中一定要加入紅油,而且要注意幹辣椒的比例,辣椒麵可以絞粗一點,這樣釋放的辣味更香濃。

C必放陳醋:我們使用四川閬中特產的保寧醋。這種醋酸味柔和,香氣濃郁,在擔擔麵中起和味增鮮的作用。

D必放芽菜:正宗擔擔麵的底料都要選用宜賓的袋裝碎米芽菜,芽菜脆、香、甜、鮮,我們使用的都是當天四川發過來的,使用前擠幹水分,放入淨鍋炒至幹香。

E必放花椒麵:選用四川的大紅袍花椒打成粉,這種花椒麵香味濃,待麵條盛入碗中熱氣一衝,麻味和香味才能淋漓盡致地展現。


一碗擔擔麵的做法:

1.做擔擔麵之前要調好底料(擔擔麵汁30克加蒜蓉5克、蔥花4克、熟雞油2克、辣椒油30克、骨湯260克)放入碗中。

2.鍋入清水燒開,下入鮮水面(大份150克,小份100克)煮制1分40秒,撈起後將面挑整齊,像梳子狀疊放在有底料的碗中,再放入煮熟的青菜葉一根,放入加熱的面臊子30克(小份面加20克臊子)即可。


山西刀削麵技術配方

中國四大名面,重慶小面、熱乾麵、擔擔麵、刀削麵配方誰主沉浮

刀削麵是山西很特色的麵食,因其風味獨特,享譽中外。刀削麵除了對削麵有嚴格的要求外,對湯料的調配也很講究。

要做獨具特色的山西刀削麵,湯料的調配也不能忽視。湯料在山西當地被稱之為“澆頭”或“調和”。


具體調湯過程如下:

高湯20千克加老薑塊(刀拍裂)、大蔥段各50克、肉桂35克、草果、八角、良姜、香葉各30克、沙姜、肉寇、花椒各20克、小茴香、豆蔻各25克、甘草、白芷、白胡椒、陳皮各15克,丁香、百里香各10克煮開出香,再加生抽王300克、美極鮮200克、蠔油100克、鹽80克、味精35克調味即可。

這就是基本的滷湯,當然“澆頭”也是多種多樣的,如番茄雞蛋、肉炸醬、牛肉湯滷、金針木耳雞蛋滷,肉絲蒜薹等,不過這些都要加基本的滷湯才更有滋味。

在吃時可以配一些素菜或小料。如黃瓜絲、韭菜花、綠豆芽、煮黃豆、青蒜末、紅油、老陳醋,口味更為豐富。


注:刀剝面也可配肉丁炸醬、小炒肉、大炒肉或三鮮大滷吃。其中三鮮大滷比較講究,有海參、雞丁、蘭片等。大炒肉製法如同罈子肉,清水原汁加料燜制,滋味十分醇厚。小炒肉是用瘦肉或是脊絲過油,溜汁,配玉蘭片等製成。肉丁炸醬宜選肥佔1/3,瘦佔2/3的豬肉100克切小丁,加蔥姜熗鍋,將肉煸至八成熟,倒入100克黃醬,炒至醬呈栗色,起鍋盛入小碗中即可上桌拌麵吃。


白坯刀削麵製作介紹:

刀削麵製作方法及使用的工具都很獨特。成品口感爽滑、筋抖,勁頭十足。

原料配方:

麵粉500克 涼水200毫升左右。

製作方法:

(1)把麵粉倒在盆內,加水,和成較硬的麵糰,充分揉勻揉光後,蓋上溼布餳30分鐘。

(2)把餳好的面揉成粗長條,長度比操作者左小臂略長,面下部用一根細麵杖托起。也可把面揉成長方形厚餅狀,將細麵杖卷在中間偏下的位置,使麵糰沿麵杖方向挺起。

(3)操作時站在沸水鍋前,左上臂微向前傾,左下臂平伸與手成一直線,托住麵糰。右手持瓦片刀。瓦片刀是削麵專用刀,形狀近似瓦片,削麵時右手拇指在下,其餘四指在上,捏住刀片,刀背凸面朝下,下刀時刀面與麵糰表面夾角宜小些,刀刃斜向削出,在麵糰上從右向左一刀挨一刀削,削成的麵條成三稜狀。長約30釐米。麵條背部能夠形成一條稜,是因為下一刀總要削在前一刀的一側刀口上,要求條粗細適中,薄厚均勻,稜正條長。

(4)削好的麵條直接削入鍋內,隨削隨煮,水沸後點一次涼水,再沸撈出,過涼水漂一下,即成白坯刀削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