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计划”还是“玩儿”,孩子说了算

现在孩子上不了学,在家各种要人陪,而咱们无论是要线上工作、还是累了乏了想休息会儿,都没法24小时待命。

我也有挺抓狂的时候,连做梦都梦见孩子开学了

“做计划”还是“玩儿”,孩子说了算

不过还是找到了和神兽每天面对面的节奏。


很多朋友圈里的妈妈看我每天陪娃做各种好玩的事情,还能在慢成长规律发文、甚至还有些私人时间放松、阅读、运动、追剧……问我是怎么做到的。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让我自己很受益、也能帮孩子从零开始建立“自律”习惯和时间观念的好方法——每天3件事


p.s.我还专门制作了相关的表格资料,文末有免费领取方式哈:)


什么是每天3件事?

特别简单,就是每天早上,把当天最想做的3件事列出来,然后去做

为什么是3件?不是更多、也不是更少呢?

因为太多容易失焦、事儿多完不成压力大;太少可能不够,一件做完孩子很快无聊还来找,还要专门花心思去想接下来做什么。

而3件不多不少,能让人有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又不至于压力太大。在疫情这个非常时期,尤其能增加对生活的掌控感,知道即便有很多现实我们无力改变,但总能做些微小而确定的事。


“做计划”还是“玩儿”,孩子说了算


我是分阶段,带孩子理解并去践行“3件事”的。

1

口头约定,不做任何完成要求。


千万不要一口吃个胖子,或者一下子就期待孩子多有自我管理能力。

相比孩子在家完全没规律、一会儿想干这、一会儿又想玩那,能让孩子每天有点主动意识“规划”要做的事儿并努力去做到,就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这个阶段很轻松,一共就几个小步骤:早上约定3件事、白天提醒3件事、晚上回顾3件事

“做计划”还是“玩儿”,孩子说了算


我会在一天的开始时,问小叶子:

“宝贝,你今天都希望做什么事儿啊/希望玩什么啊?”

小叶子一般会说动画片、读故事、画画这几个,她说完后,我会重复、和她确认。

当白天她又说无聊了,我就提醒她:


“你今天要做的3件事,做了几件了?”

到了晚上,我会和她一起回顾、鼓励:


“今天你都玩了什么啊?哪些是3件事里面的呀?数一数吧!明天我们继续加油!”

过程一定会有小插曲,比如孩子说的都是玩的、不是学的,千万别抓狂,在这个阶段,无论孩子说什么,看动画片、看电视,我都是答应的。

因为,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孩子建立主动“规划”的意识和习惯,可以问问孩子要看什么,好的资源,只要注意时间,当然没问题。

如果我们特别扫兴,总想掺杂点私心去给孩子“安排”功利性的学习内容,她会觉得做计划无比枯燥、只不过是大人操控自己的又一个“武器”而已。

同样的,孩子也没那么自律,肯定不是“说到就能做到”,有时甚至会发脾气,问她3件事做了什么,她会翻脸:“我不要做!我现在就要你陪我~!”

还是那句话,没关系,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孩子意识到,可以主动规划自己想做的事儿

,今天的计划说了没做,可以在复盘的时候,请孩子说说什么原因,邀请她第二天再做计划的时候确认好,“这几件真的都是你想做的吗?”

这就是最最初步的——“计划与复盘”的概念了。

2

记在纸上、拓展项目。


当孩子有了“每天3件事”的概念,也愉快地接受了这种方式,我开始针对实际场景和需要,邀请孩子记录在纸上,并做了一些细化。

记录在纸上是说,我还是在问孩子“每天要做的3件事是什么”,不过会把她的计划同步用笔记录下来,然后邀请孩子画上相应的图案或者符号,能对应得上是什么意思。

“做计划”还是“玩儿”,孩子说了算


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建立“计划与执行”的小仪式感

一来,省去了不断要通过“说”去提醒孩子的时间,孩子忘了,只要指指她画的小画,她就更容易记起来;

二来,是为了邀请她每做完一件事,能及时打个小勾勾,表示完成。

对号、小勾勾对孩子还是很有魔力的,除了老师也常用,更主要是孩子喜欢阶段完成一件事后、用打勾的小动作来获得成就感,我也会及时鼓励她,“哇,你又完成了一件事!比昨天又有进步!”

而且小叶子超喜欢画画,相比她3岁时我和她第一次做“睡前惯例表”时的“鬼画符”,现在她的画画已经精细了不少,制定计划画在纸上的过程,本身也让她很快乐。


“做计划”还是“玩儿”,孩子说了算

这个阶段除了增加“记在纸上”,我还做了一步改变:根据家里的实际情况,来细化“3件事”

在第一阶段,为了鼓励孩子养成习惯,无论她想要3件事做什么,我都没意见。但实际执行你会发现,孩子可能所有的事情,都希望大人来陪,咱还不好随便打击她积极性。

可我也要工作、休息啊,我希望孩子慢慢建立起一个观念是:我们要相互尊重,妈妈的时间不都属于孩子,每个人,都需要有独立的、做自己事情的时间。


另外,我也想适当加入一些我希望的“陪娃”内容,而不总是由孩子一个人来安排。

“做计划”还是“玩儿”,孩子说了算


所以我把3件事,再细分成了4宫格:

1)小叶子想自己做的3件事:

2)妈妈想要自己做的3件事:

3)小叶子想要妈妈陪自己做的3件事:

4)妈妈想要陪小叶子做的3件事:

“做计划”还是“玩儿”,孩子说了算

依然是说出来,我文字记录、小叶子来画画。

我告诉小叶子,妈妈今天自己要做的3件事是:写一篇文章、阅读、运动。妈妈做自己事情的时候,你也可以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另外,我还把“妈妈想要陪小叶子做的事”,加入了学英语、学数学等等“学习”内容。


这些本来平时也有在做,只是孩子自己对它们的优先级,肯定没看动画片高。不过因为也充分尊重了她的意见,是一起商量出来,而不是完完全全我来安排,小叶子也愉快地接受了。

清单内容可以具体因人而异,不是一刀切,大家灵活安排就好。

因为我家还有老二,所以我有时会让小叶子多想两个“常规”清单:

1)小叶子可以和小鱼儿一起做的3件事

2)小叶子平时每天都可以做的3件事

“做计划”还是“玩儿”,孩子说了算


第一个清单能让孩子明白,弟弟也可以在她的计划里和她一起玩;


第二个是一些她平时每天都在玩、随时当天“3件事”做完或者觉得无趣、都可以参考的事儿,比如识字app、动画片等。

这些加一起就不只3件事了,不要有压力,不是一定要完成、也完全可以做计划外的事儿

因为孩子还在学龄前,我不是想让她机械打卡、没打勾的就去批评,而是希望她因为计划有更多的主动规划意识、同时也有更多的灵活性,理解大人也要有独立的时间。


当我们没有时间陪她的时候,她其实有很多选择:自己玩、陪弟弟玩,都可以。

“做计划”还是“玩儿”,孩子说了算


我自己的感触是,虽然习惯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小叶子的清单挺多也没打勾,但我们都更受益于这种方式:

一是会发现时间的利用度更高了。有时候白天我忙,都没陪她做几件事,但晚上,她会提醒我,结果我们又是画画、又是玩恐龙、读故事,发现

哪怕只有1小时,也能做不少事儿——


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是时间的朋友。


“做计划”还是“玩儿”,孩子说了算

二是孩子确实更容易尊重大人的独立时间了

有天晚上我头晕脑胀超想运动一下,但小叶子特别想我陪她。如果没有“自己可以做的事儿”清单,我们免不了一场拉锯或是哭闹。

但当我说,“你看,妈妈运动这项还没完成呢!你看看你还有什么自己要做的事儿没做,现在可以去做的?”

她就真的拿起画笔了。

“做计划”还是“玩儿”,孩子说了算


我本来不想影响她,想在客厅另外一边做个运动,结果孩子主动说,“妈妈,你把pad放这里,我画画,你运动,我们一起呀!”

真是把我感动坏了。

并不是每次都能如此顺利,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但是,我已经很感恩,她不需要时时懂得换位思考,但我知道,她已经开始有这个能力了


“做计划”还是“玩儿”,孩子说了算

(我运动,娃画画,我们各自在完成“自己的计划”)

3

持续记录,养成习惯。


当孩子每天的3件事能比较规律记录,我们就可以引入“周计划”、“月计划”、“习惯记录表(habit tracker)”的概念。

其实就是把“打勾”持续化。

比如一些经常在做的事情,识字啦、学英语啦、玩积木啦,可以做在一张21天、或者月度的进度表上,能跟踪每一件事的持续行动情况

可以以家庭为单位,爸爸做什么、妈妈做什么、孩子做什么,都记在一张表上,孩子会更有动力:爸爸妈妈也在努力坚持呢:)

一些于长远有利的好习惯,运动啊、阅读啊、可以长期出现在表中;一些临时的,根据自己兴趣灵活来,也可以不断增加。

“做计划”还是“玩儿”,孩子说了算


但我也必须说,不要逼自己和孩子每天去完成、完不成就批评或是自我批评

我个人认为,它就是个仪式感、记录,可能过程中我们自己会有一些觉察、反馈和调整,但不是非要把勾打满、非要坚持到底才是胜利:

可以鼓励孩子坚持,但也允许,孩子不是机器,可以有自己的好恶和想法。


如果你会“不打卡”就充满自责,那还是不要给自己增添负担了,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放过自己,很多人不是不努力,而是太努力了:)

好啦,分享了这么多,只是介绍一个可能于自我管理有益的好方法,

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孩子

以我自己做过3年打卡群的经验,如果你是最讨厌“压力和痛苦”的安逸型,可能做计划的模式,不是那么太适合自己。

没关系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让自己自在的活法儿,包括去尊重孩子带她见过万水千山,却允许她去走属于自己的路。


最后分享我觉得特别有趣的一点:当我每天问小叶子“你今天的计划是什么啊?”她完全不反感,可能在她眼中,“做计划”,是个特别中性的词儿,就和“玩”一样儿吧。


不知道这样的想法,能不能让她以后做作业、学习、工作遇到要做“计划”时,能感到轻松些呢?

“做计划”还是“玩儿”,孩子说了算


看到最后有彩蛋!我把以上提到的表格给大家做好了,一共8张:


“做计划”还是“玩儿”,孩子说了算


关注微信公众号「慢成长」,回复关键词”

三件事",领取三件事做计划的表格资源。

开始时间管理培养之路吧~希望对你和孩子有帮助。


—END—


作者:吉吉。二宝妈,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前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愿与娃一起慢成长。

微信公众号:manchengzhang123

个人微信号:花时间:babyhours003

吉吉:mancz0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