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呆久了,觉得自己丧、颓废、无趣?是时候养成个好习惯了

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这本书中爆料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在成为作家后,他的生活节奏更加明晰,尤其是进行长篇小说写作的阶段。晚上九点睡觉,凌晨四点左右起床,泡咖啡、吃点心,然后开始工作。连续写作五六个小时,到上午十点为止。由于长篇小说是个很大的工程,初稿就得写个一年半载,所以每天坚持写满十页,每页四百字。同时,他还每天进行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跑步或游泳一个小时。下午两点以后时间则自由安排,可以约朋友喝茶聊天、看喜欢的电影或书籍、或者只是发呆……

如果在几年前,看到这个有些机械化的日程表,我会觉得一成不变的无聊。可是现在,吸引我的是日程里,下午两点以后的自由时光。一个人一天拥有七个小时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更难得的是,享受自由的时光却不会有虚度的不安感,这是因为每天早早就完成了当日的工作,让这种自由踏实而有质感。一个人同时拥有充实和自在两种生活状态,这不就是因为好习惯而赚到的美好人生嘛!

在家呆久了,觉得自己丧、颓废、无趣?是时候养成个好习惯了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 “要养成好的习惯”。但你仔细想想,不管和你说这话的是老师还是父母,他们其实都没有教你如何才能真正养成一个好习惯。习惯养成这件事,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说容易,是因为我们每个人自然地就会养成各种习惯。说它难,是因为当你下决心要养成一个好习惯,精心策划后却突然变得很困难,这是因为大部分人都不了解习惯是如何运作的。只有理解了习惯在大脑中的运作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习惯的力量。

一 习惯是什么

1 习惯三要素

所有把重复的行动变得自动化的过程都是习惯。《习惯的力量》的作者查尔斯•都希格认为,习惯由三个要素组成。第一个要素是这个习惯的“线索”,就是在什么情况下,你会用到这个习惯。第二个要素是“行为”。养成习惯就会有行动,做哪些事情,用什么方式做。“奖赏

”是第三个要素,就是指事情完成后,你会得到什么好处。奖赏决定了你能否有足够的动力长期保持这个习惯。

“线索-行为-奖赏”这三个要素是一个闭环,是一个能够不断强化的回路——“习惯回路”。注意要保证凑齐这三个要素。三个要素缺一个,回路就是断的,这个习惯就不可能形成。

在家呆久了,觉得自己丧、颓废、无趣?是时候养成个好习惯了

2 习惯三阶段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的作者——日本习惯培养顾问公司董事长古川武士认为任何习惯在坚持过程中都会遇到三个阶段“反抗期、不稳定期和倦怠期”。

首先会经历“反抗期”,一般在开始的第1天到第7天期间。所谓反抗期,其实就是在刚刚开始培养一个习惯的时候,自身还没有形成自动化行为,需要身体适应变化去做这件事的时候,身体就会有天然阻力来抑制这种改变。

比如你过去每天晚上看电视,现在你想每天晚上读书,你的身体一开始就不习惯,读书的时候就心里痒痒的,很想去看电视。这样的感受就是在第一个阶段反抗期,身体不适应。

有研究表明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在反抗期就放弃了,这就是很多人都没能坚持一周的原因——身体的反抗使这个习惯夭折了。你会认为是自己意志力不足,其实是没用对方法。

第二个阶段叫做“不稳定期”,一般在第8天到第21天之间。指的是当习惯训练强度变大的时候,你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打断,而导致半途而废。

之后,你将要进入习惯养成的最后一个阶段——“倦怠期”,一般在第22天到第30天的时候,最长也可能持续几个月。在这个阶段你会对已经形成习惯有一种厌烦感。比如,你每天的跑步的习惯已经坚持了一个月了,但是突然失去了热情和动力,最后突然放弃了。

在家呆久了,觉得自己丧、颓废、无趣?是时候养成个好习惯了

二 如何养成好习惯

古川武士在提出习惯的阶段性后,也相应解答了如何克服每个阶段的不同问题。

1 克服“反抗期”

在“反抗期”,要尽量减少身体的反抗,第一个方法是养成“微习惯”。“微习惯”就是从一个很小的目标做起,尽量减小行为改变对身体的影响。比如,你想培养读书的习惯,就告诉自己每天读完1页就行,跑步每天跑100米就好,先让身体很轻松地适应这个过程。当然,这个量很容易被超额完成,如果完成的量超过了小目标会更加欣喜,反过来激励自己。

在家呆久了,觉得自己丧、颓废、无趣?是时候养成个好习惯了


在家呆久了,觉得自己丧、颓废、无趣?是时候养成个好习惯了

还可以用 “简单记录”法,就是把培养习惯的过程刻记录下来。比如每天读完多少页书,写了多少字,跑了多少米,吃了多少饭……这个方法虽简单但很有效,它能帮我们调动理性的力量,让我们掌握客观事实。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点滴成就,从而更容易坚持下来。

2 抵抗“不稳定期”

你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应对“不稳定期”,从而提高在不稳定期的抵抗能力。

第一个对策“行为模式化”,也就是把想要培养的习惯尽可能变成固定的模式。比如,读书就固定在每天晚上8点或者在固定咖啡厅的时候,这样时间固定、行为固定、地点固定并且认真执行,比较容易培养一个稳定的节奏感。一到了某个时间点或者某个场景,你的身体立刻会提醒自己采取这个行动。

在家呆久了,觉得自己丧、颓废、无趣?是时候养成个好习惯了

第二个对策“计划弹性化”,就是提前设置例外规则,让计划保持弹性。让习惯保持稳定并不代表没有变化,只要例外是有预先安排的就没问题。设想一下如果老板让你今天加班到8点,读书计划怎么办呢?你可以提前想好,如果加班晚了,就在路上听一段音频书来代替读书;如果今天感冒了,那就在本上先记下来,等身体恢复好以后每天多跑100米。这样当意外情况发生的时候,你有处理方案,让习惯养成的过程不会轻易中断。

第三个对策“奖惩机制化”,就是引入奖惩机制来进一步稳定习惯系统。如果你实现了预期目标,就给自己买个小礼物算作给奖励吧。如果没做到,则给自己一个小惩罚。奖惩策略进一步从外部环节来强化前两个对策,加强对不稳定期的支撑作用。

在家呆久了,觉得自己丧、颓废、无趣?是时候养成个好习惯了

如果能够用这三种方法顺利地渡过你的不稳定期,那恭喜你,曙光已经近在眼前。

3 应对“倦怠期”

“行百里者半九十”,到了习惯养成的最后一个阶段“倦怠期”就要玩点新花样了。

你可以增加一些变化。比如读书,前几天读完一本,明天换一个类型的书来读,或者换个形式——电子书来读,或是音频书来听。比如跑步,可以换换路线,或者是一边听音乐一边跑步,一边看视频一边跑。

还可以开始计划下一个习惯。你可以把它设计成打怪升级一样,第一关快通关了,马上要进下一关了,你告诉自己接下来要培养一个新习惯,不过只有将现在这个习惯坚持下去,才能够挑战下一个习惯。一方面准备新习惯,一方面提高自己坚持目前习惯的动力,这样培养习惯的成功率就要高得多。就像我的写作,每到修改环节就进行缓慢,这时我就开始寻觅下一个主题和相关素材,并告诉自己这篇写完发表,才能开始写下一篇。

在家呆久了,觉得自己丧、颓废、无趣?是时候养成个好习惯了

当然,在培养习惯时有几点需要注意。每次只培养一个习惯,不要同时培养多个习惯。比如很多人觉得体重超重了,于是下决心减肥,迈开腿,管住嘴。可是这样做失败的概率会很高,应该运动或者控制饮食选其一,这样成功概率会提高。也不要太在意结果,而是注重自己培养各个阶段的节奏,正确的答案来自正确的过程,你把过程做好了,最后结果自然会好的。

三 怎样改变坏习惯

当你想改变一个坏习惯的时候,只需要把习惯回路(线索-行为-奖赏)中的“行为”要素换掉就行了。从三要素的角度分析,坏习惯往往不是坏在线索和奖赏的身上,主要是坏在中间那个行为上。那个行为除了提供奖赏的同时,还带来了一些其他的副作用。

正确的做法是保留习惯回路上的线索和奖赏,把另一种体验更好的行为嵌到这个习惯回路中,让行为和好情绪结合,积极情绪会促进行为。具体可以分为三步。

1 觉察行为习惯

首先你得发现自己有什么不好的行为习惯。你也许不知道自己在按照什么习惯办事,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不知不觉就掉到同一个坑里,不妨去想想是不是当中隐藏了一个你还没发觉的坏习惯。

2 确定线索和奖励

第二步,确定线索和奖赏,把习惯回路画出来。有时候没办法一下确定线索和奖赏是什么,碰到这种情况你可以做一个书面记录,记下来每次自己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行动的,当时心里最想要的感觉是什么。做个统计,把习惯回路还原出来,你就知道是什么习惯在你身上作祟。

3 寻找优质替代品

第三步,确定了线索和奖赏之后,你就可以着手寻找替代品了。比如,当你完成一次短途的跑步,或者写完500字,那么你给大脑一个有创意的回报,比如看一小段视频网站上的搞笑视频。哈哈大笑的时候,人会释放让自己心情变好的化学物质。

在家呆久了,觉得自己丧、颓废、无趣?是时候养成个好习惯了

当你过去你说我要阅读完多少页,现在说我经常看书。这就表明,你可能养成了一个习惯。当你不需要再考虑,就会想现在到时间该运动了。你没有去考虑这个过程它就发生,那么恭喜你,这就说明你养成一个习惯了。让一个个好习惯来充实你的生活,让这份掌控感改变你的人生吧,你会发现人生也可以如此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