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蒙哥汗不死,他能阻擋蒙古帝國的分裂嗎?並不能

一直以來,忽必烈都被視為蒙古帝國分裂的罪魁禍首,就是因為他打內戰,才導致汗國紛紛自立,大家都覺得,如果蒙哥汗不死,蒙古帝國肯定不會分裂,因為蒙哥汗是其他汗國承認的最後一位大汗。

讀書之餘想到這個問題,如果蒙哥汗不死,他就能阻擋蒙古帝國的分裂嗎?未必吧!就算是他活著,如果在治國策略上沒有改弦易轍,恐怕也難以阻止蒙古帝國的分裂。

為什麼這麼說呢?先來看看蒙古帝國前幾任大汗的治國策略,大概會有人發笑,他們有治國策略嗎?

蒙軍最初進入佔領區,就是直接搶掠,一直到成吉思汗後期,才稍微改變殺戮的習性,比如木華黎經營漠南地區的時候,就學著依靠漢人世侯、地主階層去招撫民眾,但也僅僅是稍微一點的改變,他們對治理征服地區和民眾的問題,心裡根本沒有章程。

如果蒙哥汗不死,他能阻擋蒙古帝國的分裂嗎?並不能


窩闊臺繼位後,對於西域的治理,交給花剌子模人牙剌瓦赤;對於漢地的治理,他任用契丹人耶律楚材,不管是牙剌瓦赤還是耶律楚材,都要為他斂財,為他提供豢養軍隊的財物,對窩闊臺來說不管黑貓白貓,只要能弄來錢,他就用誰。

有抱負的耶律楚材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蒙古人看到漢文明的優越性,希望能潛移默化的改變蒙古貴族的殺戮政策,和無限制的隨意索取,讓漢地有喘息的機會。

但是,隨著失吉忽禿忽被任命為中州大斷事官總領漢地開始,就標誌著耶律楚材的企圖流產了,想讓蒙古人聽從臣下的意見,改從亡國奴的習俗,不是那麼容易的。等到回回人奧都剌合蠻被任命為提領諸路課稅所官,掌握漢地的財賦大權,意味著耶律楚材定製的稅制遭到全面破壞。

再後來,得罪皇兄察合臺的牙剌瓦赤被調回中原,出任中州斷事官,掌控中原數十百州的命脈,情況並不比奧都剌合蠻在職時好多少。

窩闊臺死後,乃馬真皇后稱制時期,深得她歡心的奧都剌合蠻再次取代牙剌瓦赤出任中州斷事官,乃馬真後甚至把蓋了御寶的空紙授給他,奧都剌合蠻更加肆無忌憚的敲詐民眾的財富,老百姓是苦不堪言。

如果蒙哥汗不死,他能阻擋蒙古帝國的分裂嗎?並不能


等貴由繼位後,雖然殺死了奧都剌合蠻,但仍舊任命牙剌瓦赤主管漢地財賦,並沒有任何改變。海迷失皇后稱制時期,甚至更加混亂,不但有政府濫發旨令,諸王后妃也各自發布牌符搜刮財富,“諸王及各部又遣使於燕京迤南諸郡,徵求貨財、弓矢、鞍轡之物,或於西域回鶻索取珠璣,或於海東樓取鷹鶻,馹騎絡繹,晝夜不絕,民力益困。”

蒙哥汗繼位之前,被征服地區的局面就是如此,民眾被層層盤剝,困弊之極,幾乎到了“殆將其亂”的地步。因為蒙古貴族並不知道怎麼治理國家,不知道怎麼從民眾身上獲得財富,不是之前戰爭時期,靠搶劫掠奪就行,如今這些都是自己的子民了,還靠掠奪行嗎?

他們不習慣中原那種按部就班的剝削方式,嫌來錢慢,又不信任漢儒士大夫,只能依靠善於斂財的回回人,讓他們掌控東西方的財賦之權,只要能搜刮來錢,管他們是否竭澤而漁、殺雞取卵。

如果蒙哥汗不死,他能阻擋蒙古帝國的分裂嗎?並不能


蒙哥雖然沉著有決斷,見識卓越,能力過硬,但他並沒有認識到他前任們在治國策略上的不妥當,這是他自身的侷限性,也是整個蒙古貴族的侷限性。

所以,他繼位後,也就是“遂頒便益事宜於國中:凡朝廷及諸王濫發牌印、詔旨、宣命,盡收之;諸王馳驛,許乘三馬,遠行亦不過四;諸王不得擅招民戶;諸官屬不得以朝覲為名賦斂民財;民糧遠輸者,許於近倉輸之。”

隨即,他又任命牙剌瓦赤、不只兒等人管理燕京行省,大家都知道,這幾個傢伙都是太宗時期管理財賦的舊班底,多半都是殘民蠹國之徒,任用他們,那是舊弊未去,新弊又來,讓蒙哥汗前面頒佈的一系列令旨也成泡影。

通過蒙哥汗這些舉措,可以肯定的說,就算他打贏了釣魚城之戰,他治理征服地的策略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征服地無法改變“不治”的局面,對和林的經濟輸出就無法保持穩定,他遲早要陷入財政疲敝的困境裡。

如果蒙哥汗不死,他能阻擋蒙古帝國的分裂嗎?並不能


僅因為這個就能預言蒙哥汗阻擋不了帝國的分裂?

當然不,沒有合理的治國策略和理財方式,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導致帝國分裂的最重要的罪魁禍首,是大蒙古帝國分封親骨頭的制度。

成吉思汗時代就把當時的帝國分成三份,左手諸王和右手諸王,以及汗廷所屬地,左手諸王有合撒兒兀魯思、合赤溫兀魯思、鐵木哥兀魯思、別勒古臺兀魯思,右手諸王有朮赤兀魯思、察合臺兀魯思、窩闊臺兀魯思。在成吉思汗死後,他的愛子拖雷繼承了他所有的哈剌和林諸山與斡難河之間蒙古本土。

太宗窩闊臺在位時,再次進行分封,分封的主體則是他的諸子。到蒙哥繼位後,他繼續按照蒙古的傳統習慣,分封諸王,不過這次的分封主體變成了他的兄弟們。

並不是沒人看出分封制的弊端,早在窩闊臺丙申分封的時候,耶律楚材就提醒過他,分封容易尾大不掉,不如多賜金帛彰顯恩義,只有汗廷設官吏治理,不允許諸王擅自征斂,才能長久維持汗廷的穩固統治,但窩闊臺並沒有聽從。

上議割分諸州郡,分賜諸王貴族,以為湯沐邑。公曰:尾大不掉,易以生隙,不如多與金帛,足以為恩。上曰:業已許之。公曰:若樹置官吏必自朝命,除恆賦外,不令擅自征斂。(元名臣史略耶律楚材)

蒙哥汗周圍聚集的人都是滿腦子蒙古舊俗,他本人也意識不到蒙古舊俗的不合時宜,也沒有另一個耶律楚材提醒他,所以,就算他打贏釣魚城之戰,消滅南宋,再次分封也是必然的,不過分封對象大概就會 變成他的諸子而已。


如果蒙哥汗不死,他能阻擋蒙古帝國的分裂嗎?並不能


接下來,讓我們依據史實來展開一下聯想吧!假如蒙哥汗消滅南宋後,他能夠阻擋蒙古帝國的分裂嗎?猴格給出的答案是不能,就算是蒙哥汗,他也不能阻擋蒙古帝國的分裂趨勢,原因是什麼呢?

  • 先看看四大汗國的情況:

自從貴由汗違背其父遺詔強行登上汗位時,以拔都為首的欽察汗國就已經遊離在汗廷之外,對汗廷表現的很不馴服,甚至差點引發第一次黃金家族內訌,只不過隨著貴由之死才消除掉。

不管貴由在位與否,欽察汗國就已經不鳥窩闊臺係為代表的汗廷,所以才另起爐灶把拖雷系的蒙哥汗拱上臺,蒙哥汗登上汗位後,欽察汗國已經進一步獨立化,蒙哥汗基本都不插手欽察汗國的事務,所以,事實上,在蒙哥汗沒死前,蒙古帝國已經悄然分裂。

察合臺汗國呢?他早在窩闊臺時代就悄悄侵蝕汗廷的領地,壯大他們察合臺汗國,對汗廷只不過是表面恭順而已,還是察合臺死後,兒孫中沒有強勢者出現,才暫時蟄伏在汗廷腳下。

但是,察合臺那些強勢子孫們總會冒頭的,就算沒有阿魯忽還會有別人,察合臺系對屬於汗廷領地產生的覬覦心是不會放棄的。

再說窩闊臺汗國,雖然遭到蒙哥汗的清洗,但窩闊臺的兒子們依舊保留各自的封地,闊端在河西,哈剌察兒的兒子脫脫在葉密立,合失的兒子海都在海押立,合丹和滅裡兄弟在別失八里和也而的石河。

窩闊臺系對於汗位被奪,會嚥下那口氣嗎?歷史證明是不會的,就算有合丹和滅裡臣服蒙哥汗的汗廷,那個刺頭海都早晚要成長起來的,窩闊臺汗國永遠不會做到和拖雷系的蒙哥汗一心的,試想,如此離心離德的關係,能夠不分裂嗎?

至於旭烈兀,他打下來的西亞、中東地區,距離和林本土太遙遠了,按照蒙古傳統,他很可能會被就地分封,與欽察汗國分庭抗禮,旭烈兀兀魯思的形成也是必然的,或許會和欽察汗國聯手繼續西征,攫取更多的領域。

如果蒙哥汗不死,他能阻擋蒙古帝國的分裂嗎?並不能


  • 再來看看中原地帶:

南宋被消滅,按照蒙哥汗的性格,對漢地大概會繼續忽視下去,把漢地分封給諸弟、諸子,因為距離本土比較近,汗廷對漢地的掌控力度會更大些。

但是,如果忽必烈依舊被分到漢地,他在漢儒的輔佐下,會更改蒙古舊俗用漢法治理漢地,隨著勢力的擴張,在中原建立起威望又有王霸野心的忽必烈還會繼續臣服汗廷嗎?到那個時候,蒙哥汗還能一個小小的鉤考就輕鬆的解決掉忽必烈的勢力嗎?

當然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很簡單了,經濟原因,做為汗廷統治中心的和林,經濟非常薄弱,根本不足以支撐和林的用度,對和林來說,西域的財力支持太過遙遠,大多時候他還是需要來自漢地財賦的支持,如果忽必烈再次和蒙哥汗產生衝突,怎麼可能對蒙哥汗予取予求呢?掐斷了對和林的經濟輸入,不過是忽必烈、阿里不哥內戰的上演而已。

如果蒙哥汗不死,他能阻擋蒙古帝國的分裂嗎?並不能


  • 最後來推測一下東道諸王:

左手東道諸弟兀魯思中,勢力最大的就是貼木哥兀魯思,從貼木哥開始就對汗權有所企圖,不過是屢次被拍回來而已,西謀無果就向東邊擴張撒!貼木哥兀魯思一直在遼東擴張,把其他幾個兀魯思打壓的唯他馬首是瞻。

貼木哥兀魯思不但經營遼東,還對高麗有覬覦之心,企圖繞過汗廷去管領高麗。對於貼木哥兀魯思的野心,汗廷不是沒發覺,從窩闊臺時代開始,去經略高麗的時候就堅決不動用貼木哥兀魯思,不給他染指高麗的機會,蒙哥汗在位時期,征伐高麗的徵東元帥也是另外任命,對東道勢力最大的塔察兒是堅決不用,同樣是不給他機會。

在蒙哥汗活著的時候,塔察兒就對汗廷有牴觸情緒,怎麼可能與蒙哥汗做到一心一意呢?所以,等到蒙哥汗與忽必烈再起齷蹉的時候,就是塔察兒再次選擇站隊的時候。

綜上所述,如果蒙哥汗在治國策略上以及分封制度上,不去改弦易轍,進行大的改革,就算他打贏釣魚城之戰,消滅南宋,他的和林本土還是光桿司令一般的存在,蒙古帝國的分裂仍舊是他阻擋不住的。

就是這樣。

透過表象尋找歷史真相,以史為論,訴說個人見解,謝絕無謂腦補解讀過度。有喜歡遼夏金元以及後宮八卦的朋友可以關注猴格,不會讓您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