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越唠叨孩子越不听话,了解“超限效应”,才能养出听话娃

“彤彤,怎么还在打游戏,该写作业了吧?否则写不完了!”“彤彤,该睡觉了吧?睡晚了,明早又起不来了!上学该迟到了!”“彤彤,这次考试怎么考这么低?你看看隔壁的苗苗,人家双百呢!天天就知道疯玩,也不和人家学学!”这些碎言碎语是不是每个孩子都耳熟能详的呢?好似天下的家长都有一个共性,就是爱唠叨自己的孩子。

家长越唠叨孩子越不听话,了解“超限效应”,才能养出听话娃

从家长的角度考虑,唠叨是为了孩子好,出发点是善意的,谁让孩子总是不能安安静静地听自己的话呢?想一想,家长经历了那么多事,孩子涉世不深,不天天说几句,孩子怎么能长记性呢?而站在孩子的角度,则会越来越对家长的这些唠叨感到腻烦,翻来覆去的就是这几句话,难道家长自己不会烦吗?

时间长了,面对家长的唠叨,孩子反而有了适应能力,家长唠叨归唠叨,孩子该怎么行事就怎么行事,越来越不听话的现象变得非常普遍,或许家长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于家长不停的唠叨,非但不会起到劝说或者说服孩子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产生诸多不良后果。

一、父母的“唠叨”只会让孩子适得其反

1、唠叨让孩子变得不自信

家长爱唠叨,尤其是多次重复、反复地述说一件事情,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家长对孩子的一种不信任感,甚至还会有指责的情绪在其中,而且,家长在唠叨时,不会太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会将内心的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多次的否定、指责,会使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打击。

家长越唠叨孩子越不听话,了解“超限效应”,才能养出听话娃

2、容易使孩子性格叛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几个叛逆期,有的孩子时间长,有的短。若是家长恰好在孩子的叛逆期不断地唠叨不听,则会进一步增加孩子对家长的厌恶感,不但不会听家长的唠叨,甚至连家长正常的话语也听不进去,严重的,还可能和家长拌嘴起冲突。

3、唠叨容易使孩子感觉被控制

家长在唠叨孩子时,从气势上有一种压倒孩子的感觉,家长为了压制孩子,让孩子听家长的话,必然会有一种强硬的气势展示出来,而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随着其年龄的不断成长,势必有想反抗的意识,但却是势单力薄,那么,时间久了,孩子必然会将这些消极的能量积攒起来,总有一天会爆发。

家长越唠叨孩子越不听话,了解“超限效应”,才能养出听话娃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超限效应”,据说是作家马克·吐温总结的。若一个人因外界刺激过多,或者持续时间过久,会引发一系列心理上的不耐烦感或者是逆反心理,而家长的唠叨,就属于超限效应的典型表现。

二、了解“超限效应”解读不听话的娃

1、超限效应的来源

有一次,马克·吐温在听一个牧师的演讲,开始几分钟,马克·吐温感觉良好,产生了给教堂捐钱的想法,而过了十几分钟,牧师还在滔滔不绝地讲,马克·吐温有些不快,只想少捐一些了,而又过了十多分钟牧师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马克·吐温彻底失去了耐心,不但没有一丝捐钱的欲望,还拿走了2元钱。事后,马克·吐温总结出来超限效应这个名词。

家长越唠叨孩子越不听话,了解“超限效应”,才能养出听话娃

2、超限效应的表现

具体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可以有许多超限效应的表现,比如,某些老师喜欢拖堂,而孩子们早已坐不住了;老师布置作业过多、多难,孩子们也是容易产生生厌、心烦的心理;家长面对孩子某次不良的考试成绩,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评;再有,家长不停地对孩子唠叨更是常见。

3、超限效应产生的原因

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以自我为中心,还是拿家长爱唠叨这件事举例,在家长心目中,总是认为自己在教育孩子时,从来没有想过孩子每天听这些相同的话是什么心理,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不在一个频道上,因而无法碰撞出火花,也不会产生更为积极的教育意义,家长虽然费了许多口舌,却丝毫没有效果,说得次数多了,还会产生反面作用。

家长越唠叨孩子越不听话,了解“超限效应”,才能养出听话娃

当家长了解到了超限效应的来龙去脉时,就要好好地为自己的孩子把把脉了,到底孩子一次又一次犯同样的错误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呢?只有弄清楚孩子的想法,则可以采用同理心的原理,并且在生活中注重方式和方法,才可以有效避免出现“超限效应”。

三、避免“超限效应”,让娃更听话

1、家长减少重复述说的次数

当家长第一次和孩子提及某事时,孩子还是能够听进去的,也会有内疚的心理,但最怕的就是家长重复地抓住孩子本来已经想改正的点不停地说,那么,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也就非常正常了。其实,这种情况家长也能遇到,总是被领导批评,家长是不是心里也不舒服?所以,在指责孩子时,有必要减少重复的次数,抓住重点,第一击就震撼孩子。

家长越唠叨孩子越不听话,了解“超限效应”,才能养出听话娃

2、采用游戏形式与孩子互动

若家长与孩子之间有了裂痕,则必须及时采用措施弥补。其实,这些所谓的裂痕也就是一层窗户纸,没准儿,家长多陪孩子玩玩游戏,带着外出旅游一圈,就会消除误会的,当家长和孩子之间形成了正常的亲密关系之后,会产生交流的便捷性,家长再在游戏中讲一些道理,开导一下孩子,效果比唠叨要好得多。

3、给孩子成长的时间

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当孩子成人独立时,其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而这些想法就是从小慢慢地培养起来的,孩子不可能按部就班地按照家长的意愿长大,若是那样,其实也不是家长愿意看到的结果,总不能培养出一个自己的影子吧?所以,家长必须给孩子留出他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不妨在不影响原则的基础上让其自己成长,不要过分地唠叨个没完。

家长越唠叨孩子越不听话,了解“超限效应”,才能养出听话娃

做家长也是一门艺术活,若家长采用了少说多做的方式,遇到事情点到为止,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决策,相信许多事情孩子也是能够独立完成,并且做好的。有些事情,只有孩子自己经历过才能明白其中的酸甜苦辣,所以,家长要掌握好一个“度”,引导孩子在价值观方面不偏颇,剩下的,就可以让孩子自由驰骋吧!那时,孩子没准儿还总想听你讲话呢!

今日互动话题:不知您是一个爱唠叨的家长吗?若是,您打算如何改进呢?若不是,您是怎么处理与孩子的各种矛盾的呢?欢迎留下您的建议和想法,一起参与话题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