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醉胃鏡檢查,如何護理?

“這麼小的孩子也能做胃鏡呀?”很多孩子的父母經常問我們。

事實上,除了消化道腫瘤性疾病外兒童與成人的,疾病譜類似,兒童也會得胃病,在需要的時候也要做胃鏡。

而小兒胃鏡在操作以及護理上均較成人困難,今天就主要談談小兒麻醉胃鏡的護理。

小兒內鏡護理,首先要明白哪些孩子需要做胃鏡檢查?

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症狀,建議做內鏡檢查。

1、反覆發作性嘔吐。

2.嚥下困難、吞嚥疼痛及胸骨後燒灼感者。

3.原因不明的腹痛:反覆發作,多為上腹痛、臍周痛。

4.嬰幼兒無原因的夜間哭鬧或吃奶後哭鬧、拒食等。

5.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

6.對部分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靜脈曲張、息肉及異物等進行治療,胃扭轉復位。

7.如不明原因的貧血、消瘦等。

8.有明顯的消化道症狀,如常嘔吐、厭食、反酸、噯氣、上腹飽脹等。

9.某些上消化道疾病的定期隨訪複查,藥物治療前後或手術後療效的評價。

10.X線鋇餐檢查發現有潰瘍或充盈缺損、息肉或腫塊等,但不能確定其性質者。

檢查護理措施

小兒胃鏡檢查,孩子的年齡不是禁忌,只要病情需要。

但因為6歲以下孩子因為年齡小,不能配合,可以採取全身麻醉下完成胃鏡檢查。同時小兒內鏡的護理也較成人內鏡有所區別。

檢查前護理:

有明顯哭鬧的患兒應在家長的積極協助下讓患兒休息一段時間或靜臥幾分鐘後再進行無痛胃鏡檢查,因為此類患兒可能因哭吵後喉頭水腫導致咳嗽、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明顯增加,增加胃鏡檢查中的不便。

檢查中護理:

給予吸氧與心電監護,血氧飽和度監測,出現一過性呼吸抑制時,托起下頜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大吸氧濃度並暫停操作等措施,呼吸可恢復正常,

專人扶住患兒頭部、雙手,口墊,防止口墊脫落、咬傷鏡身,並注意防止鬆動牙齒脫落。行麻醉胃鏡檢查時,協助清理口腔分泌物,防止誤吸。

胃鏡至咽喉部時,用手輕托起患兒下頜,以助胃鏡迅速通過咽喉部減少刺激。

協助術者動作要輕、快、準確,注氣勿過多,以防胃過度脹氣,退鏡前抽出胃內氣體。

取粘膜活檢者退鏡前觀察活檢部位出血情況,必要時給予噴灑止血。

檢查後護理措施

檢查後需密切觀察患兒各項生命體徵,護士或患兒家屬應守護在患兒身旁預防墜床的發生。持續給予患兒心理安撫,採取鼓勵、表揚等措施,緩解緊張情緒。

以上這些措施是我們在臨床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方面,也是為小兒消化內鏡操作的安全進行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