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消亡史

羅布泊是曾經位於中國新疆東南部的湖泊,當初是僅次於青海湖的第二大內陸湖,但羅布泊所屬的水系十分脆弱,歷史上數次因為上游河流的河道改變而乾涸。20世紀70年代末,羅布泊完全乾涸,退化成為一片荒漠,曾經的浩浩湯湯轉眼已成雲煙。

羅布泊消亡史

羅布泊因為形狀宛如人耳,被譽為「地球之耳」。羅布泊古湖面積最大時超過1萬平方公里,可到了漢代就只剩下了5350平方公里,此後受周圍乾旱的不斷影響,羅布泊面積逐步縮小,到了20世紀初僅有3000平方公里左右。隨著建國後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暴增,羅布泊的供水嚴重不足,終於在1970年後完全乾涸。

羅布泊消亡史

從地理上講,羅布泊被歸類為內陸鹹水湖,有「鹽澤」、「涸海」之稱。鹹水湖是由於當地的湖泊蒸發量超過湖泊補給量,鹽分長期積累形成的,羅布泊成為鹹水湖是在漢朝前後,此前羅布泊一直供水充足,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里,當時的羅布泊是一個淡水湖或鹹淡混合的湖泊,其充沛的水源足以孕育出輝煌的文明。

羅布泊消亡史

塔里木河是中國第一大內流河,也是羅布泊最主要的水源,歷史上塔里木河的水流量增減以及河道變遷對羅布泊的湖泊面積影響極大。隨著歷史的變遷,塔里木河沿岸的人口越來越多,大量用水導致塔里木河經常出現斷流現象,羅布泊也因此不斷縮小。

羅布泊消亡史

樓蘭古國就是羅布泊孕育的古代文明,是當時古代西域地區的交通樞紐,大部分商隊都要以樓蘭作為中轉站,所以樓蘭古國無比富足。充沛的水源和綠洲是大自然對樓蘭人的恩典,可惜好景不長,由於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濱河改道,樓蘭陷入了斷水危機,族人不得不離開故土,向南遷移,樓蘭古城就這樣被風沙掩埋。

羅布泊消亡史

在羅布泊湖水還充盈的時候,樓蘭古國是絲綢之路的咽喉,但由於東漢之後的斷水南移,古城遭到廢棄,途經哈密、吐魯番的絲綢之路開通等原因,經過樓蘭的絲綢古道隨即遭到廢棄,樓蘭失去了往日的光輝。隋唐時期樓蘭成為了中原與吐蕃之間的古戰場,在戰爭的破壞下很快就衰亡了。

羅布泊消亡史

羅布泊在1970年之後迅速乾涸,由於湖水消失,導致周圍生態環境發生鉅變,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衛士胡楊樹成片死亡,塔克拉瑪干沙漠以每年3到5米的速度向羅布泊推進,羅布泊很快與寸草不生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融為一體,變成了一片「死亡之海」。

羅布泊消亡史

化身「死亡之海」的羅布泊剛好成為了得天獨厚的中國核武器試驗基地,這裡曠無人煙、平坦開闊,並且沒有有價值的工農業基地,更重要的是當時羅布泊還沒有完全枯竭,能解決核武器試驗基地就地取水的問題。因為羅布泊的理想條件,中國的核武器才能順利的誕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