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意幫子女帶小孩的老人,晚年會出現這些問題,件件扎心

現在有家庭的小夫妻生活上的壓力都比較大,生活開支一樣都不能少,每個月還有房貸,這些經濟上的壓力,需要大部分的夫妻一起出去上班,但是家中的孩子又需要有個穩妥的安排,像保姆這樣不知根知底的人肯定是不放心託付,只能把帶孩子這個活寄託在老人身上。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老人不太願意去幫孩子們去帶外孫、孫子,讓很多的小兩口不太理解這些老人的做法。

案例:

同事最近剛上班,整個人都不在狀態,很難融入單位的工作,昨天下午有個很重要的會她也請假沒有來參加,領導因此生氣發了好大的火。

同事開始休產假到現在已經將近一年半沒有上過班了,最近剛上班,但是總是因為私人的事情請假,私下問她才知道真實的原因。

同事和她老公都不是本市人,家裡的條件也不太好,倆人認真工作,終於首付買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緊接著就發現懷了現在的兒子,雖然有各種的貸款,同事夫妻倆還是決定留下這個孩子。

懷寶寶的時候同事一直沒有休息,在馬上預產期的時候,她老公給她媽打了個電話,“媽,燕燕馬上就到預產期了,你安頓好家裡就過來吧”

不願意幫子女帶小孩的老人,晚年會出現這些問題,件件扎心

婆婆也沒有拒絕,但是卻是在臨近幾天的時候才過來,剛糊弄過了月子,婆婆就死活不願意在待著給看孩子了。

同事覺得婆婆是出來這麼長時間放心不下家裡,所以著急回家看看,反正自己暫時不需要上班,也能帶孩子。

但是在同事休完產假馬上回來上班的時候,倆人卻怎麼都叫不來婆婆,前後打了好幾通電話,老人都不願意過來,說怕給帶不好孩子。

同事不放心外面請的保姆,夫妻倆人一商量,沒辦法,只能同事一直請假帶孩子。最近單位不給批假了,孩子花銷也越來越大,家裡只靠她老公一人賺錢壓力實在是太大,沒辦法只能回來上班,把一歲多的孩子送去了日託班。

不願意幫子女帶小孩的老人,晚年會出現這些問題,件件扎心

孩子太小,一直沒離開過媽媽,現在被送去日託,三天兩頭就生病,把同事和她老公都折騰的夠嗆,公司和家裡倆頭都沒弄好,人也特別疲憊,也沒少因為這些發生爭吵。

分析:

很多人不明白,一面是親生的父母,一面是親生的孩子,為什麼家裡的老人卻不願意來幫著帶帶孩子。其實老人不願意過來帶孩子是有他們的顧慮的,這幾點原因是老人無法忽略的:

原因1:人生地不熟的,老人難有散心處

老人在自己的家鄉生活了幾十年了,周圍的鄰居都熟悉,今天一起買個菜,明天一起跳個廣場舞,生活的很自在。

現在的孩子很少回到家鄉發展,在大城市紮根,對於老人來說很難適應,車多人多,走哪都怕丟;平時孩子工作忙也不能多陪著出去走走,周邊也沒有個聊天的人,老人會很孤單。

原因2:與老伴分居兩地,老人不放心

很多家庭老人去帶孩子大都是兩個老人其中的一位,總會把另一位留在家裡。兩個人搭伴,如果有什麼事情還能有個照應,但是把老伴留在另一地,總歸是放心不下,害怕上了歲數,出個什麼意外,總是擔心。

不願意幫子女帶小孩的老人,晚年會出現這些問題,件件扎心

原因3: 老人身體無法承受帶孩子的勞累

老年人看著很健康,但是身體的各個器官都不像以前,很多時候都不能承受太多的勞累。帶孩子是個體力活,每天除了一直抱著孩子,還有家務需要幹。

飯菜也需要準備,等等工作組合在一起,老人一刻都不得閒,常常會覺得身體扛不住,所以老人不願意給帶孩子。

雖然老人不帶孩子有很多的原因,但是不幫忙帶孩子老人們會遇到這些問題:

(1)和媳婦關係疏遠

很難聽到有相處的很融洽的婆媳關係,大都是相互忍讓而得來的平靜。所以婆婆和媳婦的關係是個難題,更需要用心的去維護。

不願意幫子女帶小孩的老人,晚年會出現這些問題,件件扎心

但是在媳婦最需要幫忙時,婆婆沒有幫助,媳婦心裡肯定會不舒服,即使嘴上不會說,但是以後的關係會更緊張。

雖然孝順歸孝順,但是不會有太多的感情投入,等到年老的時候,老人也會因為與媳婦關係疏遠,而張不開口要求過多。

(2)和兒子產生隔閡

帶不帶孩子老人有選擇的權利,但是如果不帶孩子,這小兩口的壓力會更大,兩人也更容易引起矛盾。

如果真的是有能力而不幫忙,兒子也會對老人有意見。他們不滿的是老人的態度,慢慢的這些不滿都積累在一起,最終就和老人有了隔閡。

(3)和孫子不親近

老人覺得不管怎樣,孫子的血液裡也留著自己的血,只要見著孩子,孩子就會和他們親近。其實不是這樣的,沒有付出一天,孩子對你都不熟悉,怎麼會和你親近。

而且孩子的父母對老人也冷漠,孩子感覺的到,對老人也不會有太親近的感覺。

人老以後都希望孩子、孫子都在周圍,但是大家都對你不親近,很難盼到孩子來看你一次,只能自己冷冷清清的生活了。

我們都知道年輕人和老人教育孩子的觀念不一樣,但是都是為了寶寶好,我們家長還是要找到適合的溝通方式才行。怎麼和老人溝通,不妨試試這幾點:

方法1: 認可婆婆的付出,不要吝嗇你的讚美

帶孩子本身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忙活一整天,還要看兒子媳婦的臉色,任憑誰都不會高興的。

要認可婆婆的付出,多多的誇婆婆,哪怕是一件小事都要感謝她,慢慢的婆媳關係就會有緩和,到時候提出不同意見,婆婆們也會比較容易接受。

方法2:讓老公做好橋樑角色

有時候溝通也需要技巧,自己不方便的說的話,讓老公去說,效果要更好一些。老公就是媳婦和婆婆直接的橋樑,做好橋樑的工作,一定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願意幫子女帶小孩的老人,晚年會出現這些問題,件件扎心

方法3:用APP分享新的育兒理念

現在老人也越來越接受各種APP,可以把生動有趣的育兒理念都分享給婆婆,讓她逐漸的改變老觀念。

對於寶寶來說,給他一個溫馨和諧的家才是最好的呵護。婆婆和媳婦不是敵人,只要用合適的方式溝通,婆媳關係自然會很融洽。為了寶寶,為了家庭,用心和婆婆溝通吧。

育兒難題找弘媽育兒經,家庭教育從小抓起,一起陪孩子健康成長,我是弘媽育兒經,幫你解決育兒小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