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捧死的“神医”,和打不死的“神棍”

继李wen亮医生之后,WH的另一位李跃华医生也吸引了普遍关注。最近网络上明显分为了挺李派和倒李派两大阵营。其背后还隐藏着中医和西医的立场交锋。我看过很多这方面的话题,都缺乏对专业的了解,有些其实是在用情绪误导观众。甚至喊出了

“如果你真正爱国,就一定要爱中医”的口号。还有人举例说,李跃华医生不穿防护服治病救人就说明了他的医术高明。为什么不能给李医生施展才华救死扶伤的机会等等。我觉得,应该跳出李医生的医术和治疗方案以外来看待这一话题。


我哥哥就是一名中医。毕业于中医药大学,曾师承于施如瑜(没听说过这个名字的可以上网查一下)。我父亲工作的单位是隶属于首都医药集团的科研机构。工作期间,其研究团队曾获得中国科技进步奖。所以,我自认为对中医或者说医疗行业有一定常识性的了解。


有个笑话。讲的是,有一位财主要死了。他不甘心撒手人间,于是打发师爷去请最高明的医生。师爷也不知道到底哪位医生最高明,只能上街一家一家的看过去。这位师爷发现,每座医馆门口都有或多或少的被治死的冤魂游荡。想必是冤魂最少的,才能体现出医生的高明。走过一家又一家,终于发现在一条不起眼的小街上有所医馆,门前只有一个冤魂。师爷很高兴,赶快叩门问询。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位医生今天才刚刚开业……


虽然是个玩笑,但事实也是如此。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医疗手段可以保证百分之百成功。也没有任何一位医生可以做到神仙附体,百分之百手到病除。凡是自己标榜“神医”的,多半是“神棍”无疑。他们在标榜自己曾经治愈过多少病例的时候,从来都是对“失败案例”避而不谈。

被捧死的“神医”,和打不死的“神棍”

1

不要迷信所谓的中医“自成体系”

我看到一篇阅读量颇高的帖子说,现在的医疗体制在扼杀中医。违背了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破坏了中医的原汁原味,使中医不伦不类。理由是,盲目照搬西医教学方法,违背了中医师承制;过于重视文化课,用执业资质捆绑住中医,导致民间行医之途受阻……


果然是现代科举制度限制了中医的传承发展吗?古人常说,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这说明,古代的医生哪怕无法做官,也绝对是学习的材料。放到现在,不可能连本科学历都拿不下。虽说学历不一定代表能力,但学历一定能代表学习的能力。过去那些老中医没学历,是因为社会大众都没学历。现在的大学教育这么普及,江湖郎中希望取消学历限制恰恰说明了他们缺乏基本素养。哪怕是真的有什么祖传秘方,也请先把子女教育好,拿个中医本科学历下来。


所以说,尽管我对李医生的医疗方案有不同看法,但这并不影响我对李医生专业性的尊重。毕竟,人家是正经八百的科班出身。有理论基础,也有实践经验。至于那些以企图自成体系的名义,让中医另外起跑的,不外乎是想让某些江湖神棍披上合法的外衣罢了。

2

为什么中医很难通过双盲实验

科学的实验方法是得出准确数据和正确结论的前提。而“双盲对照试验”是阻碍中国中医药产业走向世界的一道难以跨越的屏障。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医在治疗中需要“调方”。如果你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医生给你开第一副药的时候,总是会说“回去先吃吃看”。等到你下次再来的时候,会根据你的恢复情况增减药量甚至更换品种。其实,这也是因为中医治疗的效果确实存在宽幅波动。需要有一个“试”的过程。用类似于插值计算的方式,逐步取得正确结果。如果是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医生,可能一出手就能盲狙靶心。次数多了,不神也被传成“神”了。


而且不客气的说,中医的药物治疗在很多时候就和安慰剂的作用差不多。我说这话可没有任何贬低和恶意。因为安慰剂治疗本身就是一种现代化治疗手段。试想一下,一位鹤发童颜的名老中医,一轮望闻问切之后,用飘逸的字体为你手工开出的方子,是不是显得比电脑打印出的一大堆你不认识的外国名称更有含金量。


因为中医过度依赖个人主观经验和“试错”,所以很容易被双盲实验关在门外。医疗结果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也就是我们普通人讲的“医缘”。

被捧死的“神医”,和打不死的“神棍”

3

再好的医,没有好用的药也是抓瞎

这真的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但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中医越来越“不灵”了。很多人,其实对于中医和中药,中草药和中成药的概念都傻傻的分不清楚。


事实上,传统中医的医疗手段主要可分为砭、针、灸、药四种方法。中药所谓的药性温和,其根本原因是成分复杂而有效成分的浓度又不够。而为了能让药效达到最佳,中医药经过长期摸索,总结归纳出“道地药材”的选用原则。而现在,药材的批量种植和加工炮制,已经远远非古时候可比。为了追求产量和卖相,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导致现代中药不仅药效远远不及过往,而且在农药残留、重金属等多项指标上超标。有些,堪称“毒药”!更有甚者,以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名义,对组方中的关键

组分进行“合理化”替代和改变。最终的药效自然可想而知。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一味中药名叫“七叶一枝花”,又名重楼。有抑菌和止血作用,是著名的云南白药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现在人工栽种的重楼,关键成分重楼皂甙的含量远远低于野生植物。以其作为原料生产出来的新药,自然是根本无法和老药媲美。


而很多打着所谓“祖传秘方”搞出来的中成药注射液更是把中医往死里坑。多元化的混合成分经过消化分解和人体的过滤还是有一定安全性的。但直接注入到血管里就非常不靠谱了。大名鼎鼎的丹红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都是药物不良反应朋友圈里的佼佼者。因为不能通过双盲实验和药物毒性检测,绝大多数的中药都不允许在欧盟市场上作为药品销售和使用。

4

每到疫病爆发,必有神棍登场。

传统中国人,在遇到大灾大难的时候,会本能的寻求一些“保佑”的力量。加之本身又缺乏逻辑性思维,所以很容易被神棍忽悠。


一百年前,东北鼠疫流行的时候。民间就四处流传各类“秘方”“特效药”。还有人献奇方,说用猫胆一枚,暖酒冲服,便可立时痊愈。其原理是猫能克鼠,而胆能去毒。

此外,还有用萝卜、白菜、石膏、银花、猫尿、獭肝治疗鼠疫的药方,以及针灸之法。而这些神奇的药方,往往被标榜为祖传的民族瑰宝,能够有“立愈”神效。

更有甚者,纷纷传言吸食鸦片者能够免患瘟疫,燃放鞭炮可以送走“瘟神”,吸烟和喝伏特加酒可以有益健康避免感染等等。这类流言痴语,也是信者众多。不知朋友们对这些说法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我关注到,本次WH疫情中,民间涌现出各类高人。有些“高招”简直匪夷所思。

如:《原西藏那曲军分区司令员为新型冠状病毒建言献策》一文称,“可采取在氧气整流瓶的水中加入高浓度酒精与氧气一并给病人吸氧。理由是,雾化的酒精入肺胞后,杀死病源体(病毒),干扰源消除了,病人也就恢复了!蛋白质性质的病毒,遇高温或酒精,自然就死掉了,相当于"煮熟了"一样,道理很简单!

不过,文章也承认,“患者吸入酒精的浓度,实话实说,我没有研究”。我首先非常感谢这位军人为祖国分忧解难的急切心情。但我想问一下,这种疗法和病人的酒量有没有关系。


除此以外,看到双黄连口服液被哄抢,也有不少希望搭顺风车的。

被捧死的“神医”,和打不死的“神棍”

而最让我感觉惊艳的是一个“大豆水提取物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这可还是正式列入“COVID-19 相关临床研究”的项目。信息曾经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上公开。

被捧死的“神医”,和打不死的“神棍”

我想请教一下,啥是大豆水提取物?是不是就是我们所说的“豆浆”。你们别笑,从试验的具体描述来看,还真的是豆浆!

请问是不是每位病人每天在正常用药的同时喝一杯豆浆,然后就可以公布成果说,豆浆对于治疗肺炎有显著疗效了呢?

被捧死的“神医”,和打不死的“神棍”

我作为一个普通人,尚且能看到这么多。就可以想象那些医药主管部门每天会接到多少奇葩了。别老说中医是故弄玄虚。国学领域,有哪些不是故弄玄虚。说我放地图炮的可以好好想想。你们能看见的国学,和以前的国学还是一码事儿么!

能够做到大隐隐于市的“神医”没有看到,张悟本这样的神棍倒是屡打不绝。

5

勿论“中西”,只讲“现代”。

被爱国情绪搅动起来的中西医之争,已经变成了一个由医学、哲学、宗教、文化传统,自然科学等搅在一起的大乱斗。当人们还在纠结“中医”和“西医”孰优孰劣的时候,其实忽略了一个重要概念——现代医学。现代医学,不仅是包括了现代物理学、化学、数学、解剖学,人工智能等,而且是结合了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形成的完整体系。现代医学是在古人经验的基础上,基于现代科技理论和实践发展出的新医学。中医的很多传统治疗手段,诸如针灸、手法正骨等无损治疗、激发自身免疫力,心理暗示疗法等等,其实与现代医学也是殊途同归。而现代的检查手段和理论,也为中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何必硬生生的把中医割裂出去呢?


为什么在现代医学中找不到“神医”这个词儿。是因为现代医学的医药循证原则决定了,是就是、否就否,没有那么多玄虚成分在内。所谓的“神医”都是捧出来的,也是被捧死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神医和神棍,不外乎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