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控衛士張駿 化危機於萌芽守護隊員平安

原標題:感控衛士張駿 化危機於萌芽守護隊員平安

感控卫士张骏 化危机于萌芽守护队员平安

張駿(右)

感控卫士张骏 化危机于萌芽守护队员平安

“醫院感染防控工作在一線尤為重要,也有人把我們稱作前線的‘安全委員’。”昆明市延安醫院感染控制科醫生、援助湖北醫療隊員張駿說,為了將病毒堵在傳播鏈的最開始,確保每一位醫務人員安全,到達赤壁後,他便馬不停蹄投入了工作,從連夜制定駐地酒店感染防控措施到與赤壁市人民醫院的深入對接,從醫院通道、佈局、流程、制度等的優化、調整和完善到深入淺出的各類培訓指導,紮實的工作多次受到點贊和表揚。

守護生命,他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盡職盡責;落實工作,他幹勁十足、沉著冷靜、認真細心。誰也不曾想到,工作如此優秀、成熟穩重的張駿是個90後。

“這是我的使命與責任”

2月10日19時左右,在與科室主任商討完疫情期間醫院感染防控的40餘項流程後,張駿開車準備回家,剛上高速10分鐘左右,科主任打來電話:“雲南省組織的馳援湖北醫療隊急需我們安排一名感染防控專業人員到前線支援,預計明天出發,你願不願意參加?”剛聽到這個消息時的張駿腦袋有點蒙,他曾想到前線支援的場景,這一刻就要實現了,興奮和緊張交織在腦海中,“我願意”三個字脫口而出。

“我是疾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出身,抗疫前線急需,這是我的使命與責任。”張駿回憶:隨後繼續開車回家準備收拾行李。把車停好,坐在車裡,原本激動和興奮的心情被一連串的問題打破了,事發突然,要怎麼和父母解釋,讓他們放心;要怎麼和女朋友交待,未能和她按期領結婚證……還來不及仔細考慮,張駿便要返回醫院參加戰前動員會。

趕回醫院之前,他撥通了女朋友的電話,告知可能明天就要去湖北支援。女朋友的第一反應是震驚,然後囑咐他先開會,具體情況再溝通。

開完會回到家已是22時左右,父母都還沒睡,簡單的打了招呼之後,張駿沒有做任何鋪墊,迅速告知父母自己即將到湖北一線支援的消息,並特地強調醫院準備了充足的防護用品,為的是讓他們相信“此行很安全”。

一氣呵成,幾乎沒有停頓,話音未落,滿滿的擔心便寫在了父母臉上。第二天就要出發,張駿開始收拾行李,父母在房間進進出出,不斷提醒他不要落下東西,並反覆囑咐一定要注意安全。那一夜,他的父親輾轉反側,母親一夜未眠……

“我要當好感控衛士”

張駿從踏入抗疫一線就目標清晰:他肩負著不讓任何一位醫院職工、任何一名醫療隊員感染的使命。

“我要用心堅守在醫院感染防控這條隱蔽的戰線上,當好‘感控衛士’。”張駿話語質樸,但卻鏗鏘有力。

2月12日剛到赤壁,張駿來不及收拾行李,便連夜制定駐地酒店感染防控措施。從酒店通道劃分,到房間佈局分區的建議,從清潔消毒方法到醫務人員健康狀況及職業暴露狀況監測,他都細緻入微地把每一個大家可能遇到的情況和對應的措施制定成文,並落實到駐地酒店隊員的房間。每天晚上,張駿會等所有隊員全部填報完健康監測數據並且回訪完身體不適的隊員才入睡,此時已經是夜深人靜。

進駐赤壁市人民醫院後,張駿先後幫助醫院建立了包括《疫情期間醫務人員健康監測制度》《疫情期間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登記觀察制度》《疫情期間檢驗科實驗室感染防控措施》等在內的5項新的工作制度和流程,指導醫院優化和完善既有制度和流程近20項,根據不同崗位的特點,利用網絡和現場講授等多種方式,開展了近10場培訓,累計培訓400餘人次,受眾涵蓋了臨床醫務人員、醫技人員、行政管理人員、後勤保潔、保安等多個崗位,獲得了一致好評。

每天他輪著到不同的隔離病區(這裡有10多個隔離病區)或者諸如發熱門診、CT室、檢驗科、手術室之類的區域進行督導或實地評估,並對一些制度和流程進行優化或者製作培訓PPT。

每天工作時間基本都在10小時以上,入睡已是凌晨,這是張駿的工作常態。有時張駿還會遇到別人對其工作的不理解。有一天早上,赤壁醫院感控辦主任接了個電話,其間聲音逐漸哽咽:“就覺得我們沒做什麼,那我們天天去病房督導是為了什麼?”掛斷電話,沉默片刻,主任擦了擦眼角喊上張駿便去了重症隔離病區。張駿表示,很多人不瞭解他們的工作,覺得感控工作很清閒。但事實上,他們一樣需要穿上一層又一層的防護用品進病房,脫下防護用品的他們,下一分鐘又會出現在醫療廢物暫存地甚至建築工地。醫院每個可能有風險的角落都會有他們的身影。

張駿說:“工作中難免會遇到誤解,但哪怕被人誤解,我也會默默忍受堅持完成既定工作。用心守護,終將換來會心的微笑和點贊。”

2月15日,赤壁下起了雪。張駿在朋友圈寫到:瑞雪兆豐年,春暖會花開,勝利終將來。(記者 趙維 受訪者 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