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扩招意义何在?

2020年研究生招生与去年相比或许会增加近二十万人,招生规模或将达到110万。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我们要扩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不久之后,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去年或许增加将近20万人。

2020考研扩招意义何在?

按照教育部的介绍来看,全国现在有着四十四万左右的研究生导师、1.2万个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而且近年来又新增了2000多个硕士点,大大提高了中国学府的研究生培养能力与承载能力,似乎早就在为扩招做准备。

此消息一出,几家欢喜几家愁。虽然大规模的招生扩围带给了广大考研学子不小的惊喜,却也不禁让已经考研上岸的同学忧虑:未来职场上,硕士学历是否会贬值?而那些21届或是20届的在校大学生应如何正确对待考研?

随着本科学历门槛越来越低,每年增加的应届生人数自然而然导致了就业市场的愈发严峻。再加上今年疫情的影响,各个行业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部分企业为了存活不得不纷纷裁员。

2020考研扩招意义何在?

20届的毕业生也因疫情被迫在家而错过了实习的好时间,等到开学之后,21届的部分同学也许已经开始了实习准备。综合以上这些来看,今年的就业市场肯定竞争空前激烈。而待业人数或许将比往年增加许多,这自然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所以今年的研究生大量扩招的一部分原因,其实是为了减小就业压力,防止大量应届生找不到工作。每扩招一个人,都吸引三四个甚至更多的人放弃考虑当年就业,选择备考。

而18.9万扩招的名额能吸引大量的应届生选择考研放弃就业,给就业市场分担了部分压力。这一举措即给予了在疫情期间待业的人们从新就业的信心,也给准备考研上岸的学子们带来了希望。不得不说,站在这角度来看研究生扩招简直是步妙棋。

“稳就业”属于在2019年政府报告和工作会议中提到的“六稳”之首,在“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等重要领域之前,报告中就已经连续提到了就业数十次。

就业影响民生,涉及到千万个中国家庭对社会未来的希望和热枕。

在本科毕业后无法找到心仪的工作时,考研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就是很好的选择。将就业这个问题暂缓至两年以后,无论是对个人毕业的出路的选择还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都有着不小的价值。

同时,借着考研扩招的东风,部分教育机构也开始无脑吹鼓考研,妄图借助此次扩招政策割韭菜吃一波红利。

2020考研扩招意义何在?

他们靠着高校生对未来的恐惧和某方面知识的短板来哄骗考生无脑考研,买书籍、买课程、交学费,这一套套熟练的流水线不知道坑了多少对未来怀抱美好希望的考生。

建议广大高校生不管是选择考研还是直接就业,都应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不是盲目听信他人的语风。考研与否,从来就不仅仅取决于他人的建议或者是分数线。你自身渴望什么样的未来才是决定你是否考研的关键因素。

部分已经考研上岸的同学们来看,这项政策将使硕士学历贬值,似乎不愿意让自己的学历进一步低级化。但是这部分同学的心态是不正确的,他们不能因为自己“上了车”,就想把车门焊死,不让别人上来。对知识的渴求是历来中华儿女的骨子里流淌着的本能,考研扩招也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政策之一。已经拿到硕士学位的同学们应摆正自己的心态,如果能力不如你的人,即便是和你拿到了同样的学历,在社会的大浪淘沙中也会渐渐泯灭,所以不要做无谓的担心。

从近年来研究生持续的扩招不难看出,国家想要提升全民学历,提高国民素质。虽然从长远来看本科生的学历可能贬值,但是现在的人才市场,还尚未饱和,本科生还是能占有一席之地的。

2020考研扩招意义何在?

如果是对研究完全没兴趣的高校生,则不如放弃面对考研的不确定性,抓住这所剩无几的属于本科生的机会,去拼上一把。等到那些盲目考研的同学悔之晚矣的时候,抓住机会的同学或许已经早早的收获了命运的礼物。

在职场上决定你事业高度的,远远不止你的学历,还有很多因素。经验、性格、年龄、外貌,这些统统都是一个人的特点,你自身的才能也许会弥补学历的不足,让你在以后生活中也能大浪淘沙,耀眼夺目。

另一方面,研究生扩招会轻微加速阶级固定,导致寒门再难出贵子。中国的一些贫苦家庭以为拼尽全力将孩子送入高等学府的大门,就可以让孩子以后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

2020考研扩招意义何在?

可现在本科学历越来越贬值,一个普通本科生的毕业可能意味着失业。这样的话,可能越来越多的下层家庭会选择放弃大学,阶级牢笼将永远暗无天日。

穷孩子想咬咬牙继续向上读,可他们不忍心看着操劳一辈子的父母继续供自己读书,他们必须去尽快就业补贴家用。即使研究生有再多的优惠政策、福利补贴,但终究只是一小部分人能拥有的。

不是所有研究生都可以减免学费、不是所有研究生都可以获得不菲的奖学金、更不是所有研究生的家庭都可以忍受孩子本科毕业却无法尽快工作继续读书的。

本科学历的贬值对这一部分家庭来说则是雪上加霜。我相信这也是国家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关于研究生的后续政策我们还可以再期待一下,看看政府是否能够提供合理的补助政策与相关法案。

不管是就业还是考研,都希望广大学生和家长能进行理性合理的判断。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那些所谓专业机构叫嚣着的,不一定是适合你的。结合国家政策与自身情况具体分析,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答案。

有能力的人在哪里都会发光发热,也没必要因为一时的得失或者是短期利益来改变自己的决策。只要你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愿意努力,为着一个目标能够持之以恒的奋斗,那你就是生活的强者。祝各位家长同学都能理性看待考研问题,早日上岸心仪的学校,找到自己所向往的那个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