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時期有個酷吏,叫張湯,他年少時有個故事很有意思

漢武帝時,曾經有一個酷吏,很得武帝喜愛,其名字為張湯。張湯曾經幫助漢武帝推行鹽鐵專賣和告緡算緡,並打擊富商,剪除豪強,因而多行丞相事,權勢遠在丞相之上。另外呢,張湯還曾經治陳皇后、淮南、衡山謀反之事,因此此人能力相當之強。

西漢時期有個酷吏,叫張湯,他年少時有個故事很有意思

(張湯在影視作品中的形象)

不過張湯小時候,則有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史記》裡面是這麼說的:“其父為長安丞,出,湯為兒守舍。還而鼠盜肉,其父怒,笞湯。湯掘窟得盜鼠及餘肉,劾鼠掠治,傳爰書,訊鞫論報,並取鼠與肉,具獄磔堂下。其父見之,視其文辭如老獄吏,大驚,遂使書獄。”

啥意思呢,簡單說就是張湯父親外出,讓張湯看家,但是回來卻發現肉被老鼠偷了,所以張湯遭到父親打罵,說他不認真。張湯就掘地三尺找到老鼠和剩餘的肉,還一本正經據此審案子,且所作相關文案相當靠譜,其父親看到後,大為吃驚,因為他父親就是官場中人,自然知道自己兒子的能力。

這個故事真實性可能很大,因為張湯和司馬遷都是西漢漢武帝時人,所以司馬遷的記載當很靠譜。所以就可以反映出張湯這個人對司法條文和斷案能力之強。後續張湯走入仕途,迅速走到人生巔峰,看來也是和其能力是分不開的。

最後的時候,張湯這個人被朱買臣等人誣陷,不得已自殺。但是死後家產不足五百金,所以其人雖用法嚴酷,後人常以他作酷吏的代表人物,但是他為官清廉儉樸,同時又可以稱為古代廉吏。所以酷吏和廉吏在一個人身上,也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