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顾茅庐,前两次诸葛亮为什么避而不见呢?

其乐乐


我的观点是为了考验刘备并让刘备更重视他,理由如下:

第一、刘备是汉室宗亲,更以仁德宽厚而闻名于世。诸葛亮有意跟随刘备,匡扶汉室。然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那个信息传递封闭的时代,诸葛亮心中的刘备更多是其主观臆想出来的。面对如此重大的人生抉择,诸葛亮不得不考验一下刘备,再做选择。

第二、古代人都比较重礼节,就是普通的谋士都需要别人几次相请,方肯跟随。因为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在那时流传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之一,可得天下。"诸葛亮前两次不见也有体现自己不是怎么好请的,让刘备更加重视自己。

综上所述,我认为诸葛亮前两次不见刘备是故意的,就是为了考验他和让他更加重视自己。


阳光下的河流


观点:诸葛亮在刘备前两次来拜访时,对刘备避而不见,主要原因出于诸葛亮对自己前途的慎重考虑,考察刘备是否诚心邀请其出山辅佐。

1、刘备前两次拜访诸葛亮时,诸葛亮并未下定决心追随刘备。

首先要了解“三顾茅庐”的背景,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其中以北方的曹操和东南的孙权势力最强,刘备兵少将寡,而且屡屡打败仗,常人丝毫看不出刘备有与各路诸侯争雄的能力。

作为刚刚27岁的诸葛亮来说,急需追随一位明主来施展自己所学与抱负,面对狼狈不堪且没有任何背景的刘备,诸葛亮此时并没有看清刘备的未来,因此当刘备两顾茅庐之时,诸葛亮并未下定决定追求刘备,因此对刘备避而不见。

2、诸葛亮通过“三顾茅庐”考察刘备的求贤之心。

在诸葛亮对刘备了解尚未不清的情况下,聪明谨慎的诸葛亮想通过“三顾茅庐”来试探刘备对于求贤之心的饥渴程度,假若刘备两次拜访诸葛亮遭拒,从而放弃,那么诸葛亮就会认为刘备缺乏韧劲,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并非徐庶所言的那么高,那么诸葛亮就会考虑放弃刘备。

3、诸葛亮在考察关羽、张飞对刘备做决策的影响程度。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拜兄弟,其中关羽与张飞个个骄傲自大,诸葛亮担心此二人以后影响刘备做各种决策,以关羽和张飞的脾气,两次拜访诸葛亮而不得见就已经开始暴怒,开始游说刘备放弃诸葛亮,如果刘备听了这两位结拜兄弟话,那么诸葛亮就会料到即使出山辅佐刘备,自己的谋略及策略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刘备的完全执行,那么辅佐刘备则大事难成,历史证明,刘备最终由于关羽和张飞的任性而损兵折将,丢失城池。

总结:以上3条原因则是诸葛亮在刘备前两次来拜访时避而不见的原因。


晓看历史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咱们看下小说当中写到的为什么没有见到。

起因是因司马徽,在刘备跃马檀溪到他家避难时告诉他“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只是没有说明是诸葛亮。然后就是徐庶走马荐诸葛,才有了三顾茅庐。

小说中第一次是恰巧这天出去闲游,刘备三兄弟只得回转。

第二次为回来又出去闲游,无奈三兄弟又只得回转。

有人说,这是诸葛亮故意考验刘备,看看刘备是否有诚意。

那是不了解诸葛亮,他只想静下心来学习。襄阳城南有一所业堂,据考证其遗址在今襄阳南阳湖宾馆一带,在当时这里北靠城墙,南面是西南诸峰,山,水,城相围绕,是一个读书的好去处,诸葛亮初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襄阳时,便在学堂读书。

叔父去世后,诸葛亮决定从襄阳城搬出去,另寻一处住所,继续潜心学习和积累。诸葛亮在荆州城西北20找到了一处理想的地方,此地就是隆中。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二人来到隆中,在这里修建了一处简单的草庐,整理出来十来亩耕地,住了下来。

诸葛亮没有用这个小环境来封闭自己,相反,他积极与外界沟通,随时掌握外部世界的变化,广泛的拜师交友就是他居住在隆中这10年所做的主要事情之一。

除了这些师友,诸葛亮这一时期交往的挚友还有崔州平,石韬,孟建,徐庶等人,他们经常在一起切磋聚会。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在隆中并不是死读书,别人读书求精通,熟练,而诸葛亮独观其大略。为的是积累和思考。

在个人努力方面,时局的动荡,家庭的不幸,让诸葛亮比同龄人更显得成熟。战乱和琉璃失所增添了他的阅历,生活的不幸锻炼了他的坚强,他知道抓紧时间积累和充实自己。

这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自17岁来到隆中算起,诸葛亮在此隐居学习长发10年。

可以相见,这10年里诸葛亮每天都很忙碌和充实,刘备来了两次都没能见到他。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

存属于个人观点,没有任何科学,法律大众的观点。望各位学者,朋友。以不在乎,不较真的心态观看。谢谢!


拖拉机CC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两次避而不见的原因,一:因为天数难违,不想出山。

二:亲自去外地考察,刘备是否明主。

三:做好出山的准备工作。

三顾茅庐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为了求贤,刘备亲自去诸葛亮隐居的小山村登门拜访,但前两次都扑了个空,“凡三往,乃见”。

看来诸葛亮经常喜欢外出,这似乎又与诸葛亮的性情和追求有些矛盾,正是因为不愿意住在繁华的襄阳城里,诸葛亮才来到了山村居住,为何又总是频频外出呢?

有人说,这是诸葛亮故意考验刘备,看看刘备是否有足够的诚意,这样想就把诸葛亮的格局缩小了,他不是那样的心机男。

有人说,或许诸葛亮未必喜欢清静,也许是襄阳城里房价太高,因为买不起房,他才到山村里自建了个茅草屋居住的呢!

那是不了解诸葛亮的显赫家世,当时荆州有“七大家族”,分别是蒯氏、蔡氏、庞氏、黄氏、马氏、习氏、杨氏,相当于富豪榜上的前7名,个个身家亿万,诸葛亮几乎与他们都有非亲即友的关系。

来看一看诸葛亮的“朋友圈”:大姐嫁到蒯家,二姐嫁到庞家,夫人出身于黄家,岳母出身于蔡家,习家的习帧、庞家的庞统、向家的向朗都是同学,马家的马良和马谡、杨家的杨仪是好朋友……

诸葛亮可以和弟弟依附两位姐姐生活,以两位姐夫随便哪一家的实力,他们的生活肯定都不会差。除此之外,诸葛亮岳母姓蔡,她的姐姐就是刘表的妻子蔡氏,刘表是诸葛亮的姨夫,诸葛亮也可以利用这层关系到刘备那里谋一份职。

但诸葛亮没有这样做,他只想静下心来学习。襄阳城南有一所学业堂,据考证其遗址在今襄阳南湖宾馆一带,在当时这里北靠城墙,南面是西南诸峰,山、水、城相围绕,是一个读书的好去处,诸葛亮初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襄阳时,便在学业堂读书。

叔父去世后,诸葛亮既没有随姐姐去过荣华富贵的生活,也没有到刘表手下谋一份差事,他决定从襄阳城搬出去,另寻一处住所,继续潜心学习和积累。

诸葛亮心中的这个地方,应该是一处幽静的所在,山清水秀,不被外人打扰,以便于读书学习,最好还有田地可以耕种,以便在读书之余参加劳动,既自食其力,又锻炼身体和心智。


天下影院


大家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下面我跟大分享一下吧。

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为什么前二次不见诸葛亮?

诸葛亮出生于181年到230年10月8号去世。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丞相他是徐州琅琊阳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曹操在别人那里听说了徐庶是一个非常的有才华,之后曹操就想得到徐庶为自己所用所以就让手下的人模仿徐庶的母亲的笔迹于是给徐庶写了一封信。信封内容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徐庶的母亲被曹操困在了许都想要加害他的母亲让徐庶见到信的时候快点回复。因为知道自己的的母亲有难徐庶不得不去。于是在徐庶和刘备分别的时候把诸葛亮介绍给了刘备徐庶说诸葛亮是天下奇才,要是能够得到诸葛亮的辅佐肯定能平定天下之后诸葛亮就被刘备聘请为军事。在下面就要讲到三顾茅庐的由来。

后来关羽就和刘备加张飞三个人第一次来到卧龙岗草庐的时候,当时就没有见到诸葛亮,就在他们几个人在回去的路上看见了崔州平也就是诸葛亮的好朋友。当崔州平知道了他们是来找诸葛亮的也大概知道了他们来找诸葛亮什么事情。于是就跟刘备他们说自古以来天下都是很太平到了后面才动乱,动乱过后又开始太平就这样太平和动乱来回之间变化着。而现在这个时候真是处在动乱时期你们觉得诸葛亮会帮你们平顶天下么,别想了你们还是回去吧。而且在刘备来草庐之前的时候,司马懿就跟刘备说过天数难违就算诸葛亮再聪明在有才在能干也是不能违背天数而且诸葛亮也不一定能帮你平定天下。你要考虑好了。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肯定会明白天数的道理,只是不想这样做而已。其实诸葛亮并不想出上,至于到后来诸葛亮为什么出山原因很简单。有三个很重要的愿意。第一是被刘备的诚心所感动。毕竟他们冒着狂风大雪那样的情况下还来找诸葛亮。第二,诸葛亮他自己也想学以致用,建功立业。第三,诸葛亮是一个很明白事里的人就算天数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他也相信人定胜天的道理。

这时候诸葛亮抛开这些天数的的时候也就是诸葛亮出山建立成功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就想到刘备到底是不是想传说中的那样那么是明事理的人呢?刘备到底能不能让诸葛亮去辅佐自己呢这一系列事情要让刘备自己去向并且诸葛亮也要想刘备是不是值得他这样做他也要去考察。之后刘备他们三个人冒着下着狂风暴雨的情况下来到草庐,这时候就听见诸葛亮在读诗句诗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当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想干一番事业。也就是说当时诸葛亮不在家而在外地他需要考察和认真选择主人也就是诸葛亮不在家第二次避开刘备的原因。

第三,后来诸葛亮知道了刘备是个好明主就回去了,决定辅佐刘备于是就在家仔细的分析研究了当时天下的形式,于是就把天下分为三分天下分别是天时,地利和人这三个方面而为刘备想到了决策。

之所以刘备三顾茅庐为什么前两次而没有见到诸葛亮是有原因的刚刚也说了,第一是因为天数难违第二是要亲自去外地考察看看刘备是不是明主第三做好出山的准备也好辅佐刘备。




辉仔娱乐


三顾茅庐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为了求贤,刘备亲自去诸葛亮隐居的小山村登门拜访,但前两次都扑了个空,“凡三往,乃见”。

看来诸葛亮经常喜欢外出,这似乎又与诸葛亮的性情和追求有些矛盾,正是因为不愿意住在繁华的襄阳城里,诸葛亮才来到了山村居住,为何又总是频频外出呢?

有人说,这是诸葛亮故意考验刘备,看看刘备是否有足够的诚意,这样想就把诸葛亮的格局缩小了,他不是那样的心机男。

有人说,或许诸葛亮未必喜欢清静,也许是襄阳城里房价太高,因为买不起房,他才到山村里自建了个茅草屋居住的呢!

那是不了解诸葛亮的显赫家世,当时荆州有“七大家族”,分别是蒯氏、蔡氏、庞氏、黄氏、马氏、习氏、杨氏,相当于富豪榜上的前7名,个个身家亿万,诸葛亮几乎与他们都有非亲即友的关系。

来看一看诸葛亮的“朋友圈”:大姐嫁到蒯家,二姐嫁到庞家,夫人出身于黄家,岳母出身于蔡家,习家的习帧、庞家的庞统、向家的向朗都是同学,马家的马良和马谡、杨家的杨仪是好朋友……

诸葛亮可以和弟弟依附两位姐姐生活,以两位姐夫随便哪一家的实力,他们的生活肯定都不会差。除此之外,诸葛亮岳母姓蔡,她的姐姐就是刘表的妻子蔡氏,刘表是诸葛亮的姨夫,诸葛亮也可以利用这层关系到刘备那里谋一份职。

但诸葛亮没有这样做,他只想静下心来学习。襄阳城南有一所学业堂,据考证其遗址在今襄阳南湖宾馆一带,在当时这里北靠城墙,南面是西南诸峰,山、水、城相围绕,是一个读书的好去处,诸葛亮初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襄阳时,便在学业堂读书。

隆中虽然离襄阳城很近,却是一处幽静的山村,山的名字叫万山,不高,岗峦起伏,其间风景优美,四季松柏常青,鸟语花香,水声潺潺,周边山形环绕,势若盘龙,登临高处,可以远眺汉水,在这里读书耕种,是再好不过了。

当时,襄阳城里的权贵或大户人家,习惯把别墅盖到城南顺着汉水往宜城的方向,那里被称为冠盖里,襄阳以西的偏僻山村里,平时人烟比较稀少。

但这也正是诸葛亮所需要的,他不想到冠盖里那种地方凑热闹,他喜欢这里的安静。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二人来到隆中,在这里修建了一处简单的草庐,整理出十来亩耕地,住了下来。

到了唐代,有一位刘汉宗室后裔,因参与政治革新得罪权贵,被贬到安徽和州县当一名通判。按当时制度规定,他这个级别的官员住宅标准是三间三厢,可知县见他被贬失势就有意刁难,安排他住到城南,他毫无怨言,反而很高兴。

知县很生气,吩咐衙役把他的住处搬到城北,面积减少一半,此人仍不计较,整天过得怡然自得。知县更生气了,又命人把他搬到城里,只给一间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房间。此人终于忍不住,写了一篇名叫《陋室铭》的文章,请人刻碑立于门前。

这个人就是刘禹锡,当他提笔写这篇文章时,脑子里首先想到的是正是500前襄阳城西的隆中,想到的是诸葛亮和他的草庐。他写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有没有来过隆中,不得而知。即使他没来过,这种种场景,也特别契合诸葛亮当年隐居隆中的生活状态。徜徉田园,躬耕自足,读书弹琴,悠然自得。

这是一种典型的隐居生活,汉末时节,隐而不仕也是士人的一种风尚,得时则行,不得时则退而息意,面对社会动荡和人身无法保全,一部分士人自动地退居山林,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然而,“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不是一名纯粹的隐士,他也无意于成为隐士,他来隆中只是看中了这里幽静的环境,可以静下心来读书学习。

诸葛亮没有用这个小环境来封闭自己,相反,在躬耕隆中的这段时间,他积极与外界沟通,随时掌握外部世界的任何变化,广泛的拜师交友就是他居住隆中这10年间所做的主要事情之一。

当时的荆州可以说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刘表本人又特别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他兴建学校,援引名师,博求儒术,培养人才,而洛阳残败,太学被废,刘表在襄阳设立的学业堂无疑是当时全国最好的学府,吸引了各方有志青年前来求学。

当时的著名学者有宋忠、庞德公、颍容等人,他们多年致力于延续文化和学术,形成了一个有名的荆州学派。一心致力于求学的诸葛亮,哪能放弃向他们学习的机会。

但是,一个不到20岁的青年,毫无知名度,要接近这些学者也不那么容易,诸葛亮首先得到了贵人的帮助,这就是他的亲戚庞德公,通过庞德公,诸葛亮又拜司马徽为师,并与庞统、向朗等人成为同学。

除了这些师友,诸葛亮这一时期交往的挚友还有崔州平、石韬、孟建、徐庶等人,他们经常在一起切磋聚会。

后人视诸葛亮为奇才,对他的成长过程十分好奇,对他读了哪些书、研究了哪些学问抱有浓厚的兴趣,由于年代久远,这方面的情况已经无法具体考证。

不过,《三国志》等书也有记载,诸葛亮在隆中并不是死读书、读死书,别人读书务求精通、熟练,而诸葛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显然不希望自己刻苦读书只是为了成为一名寻章摘句的儒生,他读书为的是积累和思考。

如果没有在隆中的积累,没有他如饥似渴地勤奋学习,没有他广泛的涉猎和科学的读书方法,诸葛亮也无法取得后来的成就。

诸葛亮虽生于乱世,又连遭家庭变故,但命运总算还是青睐和眷顾着这个有志的年轻人,不仅给了诸葛亮隆如此安静优美的读书场所,也给了他名师的指点,还有一帮志趣相投、出类拔萃的俊才相互砥砺。

人们佩服诸葛亮的《隆中对》,如此高超的“顶层设计”不仅建立在平时大量的读书积累之上,更建立于对天下形势动态的及时捕捉和分析,这些是山村里闭门读书所得不到的。


宏观评论师贺兰


刘备三顾茅庐,才把诸葛亮请出山,诸葛亮真的只是在考验刘备?

如《三国志》及《三国演义》所述,诸葛亮出山时,曹操已先后灭掉吕布、袁术、袁绍等,“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实际上当时的天下已成为“一霸数雄”:“一霸”自然是已完全占据中原要地、并控制了朝廷的曹操,数雄有实力较为强大、“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的孙权,“孤穷走天下、独居新野愁民厄”的刘备,荆州刘表、益州刘璋、凉州马腾和汉中张鲁。

《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诸葛亮“三分天下”时,对刘表的点评是拥有“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的“用武之地”但却“不能守”,对刘璋的点评是“暗弱”、占据“沃野千里,天府之国”的“险塞”益州、“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从这些贬损的言谈中不难看出,诸葛亮断不会瞧得起他们。而对于偏居凉州的马腾和具有一定宗教性质的汉中张鲁,诸葛亮在“三分天下”论及“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时根本就没有提到,可以看出二者更难人其法眼。而对于曹操和孙权则给了较高的评价,认为曹操在北方占天时,孙权在南方占地利,都具备了成就霸业的一定基础,显然也具备了让诸葛亮成为新一代“管仲、乐毅”的可能性,是诸葛亮心目中无可争议的出山相助的理想候选人。

先假设诸葛亮出山相助曹操。这又有两种可能,一是曹操基本上不重用他。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极大,毕竟曹及夏侯两家(曹操实为夏侯家之后)叶繁枝茂、人才鼎盛,如夏侯悼、夏侯渊、曹仁、曹洪等,虽多为武将,但其地位却远在其他人之上。举个简单例子,曹操也如刘备般委任五虎将,委任的是张辽、张邻、徐晃、乐进、于禁,曹氏与夏侯氏无一人人选。

这并不是说其族人无人够格,而是一来无需用此招拉拢,二来更主要的是他们地位本就在其他人之上,果真任命为“五虎将”,实际上并不能起到褒奖的作用,反而会让他们有受了侮辱的感觉。再者曹操属下的文官如荀或、荀攸、贾诩、程昱、刘晔、钟繇、陈群等人(郭嘉其时已死)均为济世之奇才,追随曹操时日已久,且均立下过大小功劳,诸葛亮如希望像在刘备那里一举居于他们之上绝无可能,甚至连得到表现机会的希望都会相当渺茫,更别说立下旷世奇功了。

更何况如果当时诸葛亮追随了曹操,刘备无诸葛亮相助,恐个白会被就此灭掉;而孙权在周瑜的指挥下即使胜了赤壁之战,在曹操无须分心他顾的情况下,恐怕也难支持许久,天下一统指日可待,诸葛亮实难得到成为“管仲、乐毅”的机会。二是曹操也如刘备般重用诸葛亮。倘若真是如此,那恐咱曹操就不会出现赤壁之败了,而南方很有可能就此被征服,天下迅速归人曹操之手。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的抱负恐难得到充分的施展。而作为一名忠诚度未经充分考验但能力超群的“新兵”,被“卸磨杀驴”的可能性倒是更大,更不要说成为“管仲、乐毅”了。如此看来,诸葛亮出山相助曹操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再讨论诸葛亮辅佐孙权的可能性。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在“三分天下”时称“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这种评价是比较高的,说明在诸葛亮看来,孙权既得民心,又能拉拢和善用人才。因诸葛亮兄长诸葛瑾在东吴效力,诸葛亮对孙权的评价应会全面客观,事实也确实如此,如《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所述,“孙权自孙策死后,据住江东,承父兄基业,广纳贤士,开宾馆于吴会,命顾雍、张绒延接四方宾客。连年以来,你我相荐。……文武诸人,共相辅佐,由此江东称得人之盛。”而周瑜则更是孙权敢于使用人才的典范,24岁已得“周郎”美称的周瑜在孙策去世、孙权接权时年仅26岁,便与张昭“共掌众事”。这对于年少周瑜6岁的诸葛亮来说,会有相当大的正面影响。而且孙权用人向来敢于委以重任,知人善用、用人不疑,对前后四任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的使用莫不如此,这种做法甚合诸葛亮的心意。而此时孙权在与曹操的实力对比中不占任何上风,而扶持相对弱者最终打败强者似更能体现其价值。葛亮选择投靠孙权的唯一障碍便是周瑜,周瑜的才干与其相差不多,且与孙权之兄孙策均为桥太公(又为乔太公)之婿,并已居高位,诸葛亮如选择在周瑜仍在时出山则必会居其下,而难以发挥管仲般的作用。那么诸葛亮如果选择投靠孙权,则必会在周瑜去世之后。虽然二人年纪相差不大,但因周瑜气量狭窄,世人皆认为其阳寿不会很长,这种等待或许不用太久。从以上分析可以大胆猜测,诸葛亮出山相助的首选对象应是孙权,他等待的只是时机而已。但就在诸葛亮耐心等待出山时机的节骨眼上,刘备出现了,诸葛亮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最终选择了刘备。屡战屡败的刘备经过司马徽、徐庶的数次推荐,三顾茅庐诚邀诸葛亮出山,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强项(“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孔明见其意甚诚”,方表态“愿效犬马之劳”,并送—亡极有可能准备送给孙权的大礼——夺取荆、益二州的计策。

在选择刘备之前,诸葛亮应会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刘备的出身问题。刘备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乃当世皇叔,这给刘备挣了不少印象分,也方便为以后诸葛亮讨伐曹操等寻找名正言顺的借口。二是刘备的根据地问题。其时刘备仅占据新野小城,容身尚且困难,更遑论与强大的曹操抗衡了。

在这一方面,诸葛亮提前做好了功课,在他的设想中乘曹、孙争斗之际夺取荆、益二州并非难事。三是刘备定能给他提供尽其能的平台。当时的刘备,手下武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文有孙乾、糜竺、简雍等“白面书生”。但如“水镜先生”司马徽所言,孙、糜、简等辈“非经纶济世之才”,关、张、赵“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人”,诸葛亮恰好能够填补这一空缺,而刘备也心甘情愿让他担任仅位居其下的军师一职,这就给诸葛亮提供了一个施展抱负的舞台。对于为何最终追随了刘备,诸葛亮在临走前对其弟诸葛均的嘱咐中可以看出端倪:“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三顾之恩”自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以上几点考虑也不容忽视。


农村孙哥


三顾茅庐是演义里面的故事,之所以有这段插曲,是因为三国演义始终是以刘备的蜀汉集团为正统,诸葛亮为核心,一可以突出刘备求贤若渴,礼遇人才的性格,不愧为一代明君;二可以增添诸葛亮的传奇色彩,烘托人物的神秘感。至于诸葛亮前两次避而不见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书中的细节来进行推敲。

欲扬先抑,增加出山的难度。大家都知道,轻易得来的东西人们不会太过于重视,曹操帐下谋士无数,但真正倚重的无非是荀彧,郭嘉几个,大事上根本不会重视其它人的意见,否则就没有赤壁之败了。刘备前两次拜访诸葛亮虽然没有见到本人,但在路上和客店中都遇到了孔明的亲朋好友,各个谈吐不俗,让刘备惊叹,甚至直接相邀想收归帐下。那些人的回答也基本都一致:孔明之才如星空浩海,吾不才,远不及矣。这就更让刘备打定主意,无论拜访多少次,一定要获得诸葛亮的辅佐。

考验刘备的诚意和品德。在刘备之前,曹操也听闻了诸葛亮的才学,想要招至麾下,但并没有亲自前往,只是差人送礼来请。吃了闭门羹之后,此事便不了了之。徐庶走后,刘备麾下几乎无谋士可用,势单力薄。能打动诸葛亮的除了汉室血脉之外,只有诚意。再加上刘备素有仁义美名,诸葛亮无非就是想亲自验证下刘备的决心。

有难言之隐。根据演义里面对诸葛亮能力的描述,通天文,晓地理,知人事,参玄机。不会不明白多年的群雄割据,中央王朝式微,汉室气数已尽的道理。但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还是告诉刘备可以匡扶汉室,还于旧都。此举已是逆天而行,不可能成功。诸葛亮知道自己出山不是时机,但依旧被刘备的真诚感动。

以上算是诸葛亮前两次回避刘备的主要原因,当然人物内心肯定还有其它想法。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在评论区讨论~


泠喃


三顾茅庐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为了求贤,刘备亲自去诸葛亮隐居的小山村登门拜访,但前两次都扑了个空,“凡三往,乃见”。

看来诸葛亮经常喜欢外出,这似乎又与诸葛亮的性情和追求有些矛盾,正是因为不愿意住在繁华的襄阳城里,诸葛亮才来到了山村居住,为何又总是频频外出呢?

有人说,这是诸葛亮故意考验刘备,看看刘备是否有足够的诚意,这样想就把诸葛亮的格局缩小了,他不是那样的心机男。

有人说,或许诸葛亮未必喜欢清静,也许是襄阳城里房价太高,因为买不起房,他才到山村里自建了个茅草屋居住的呢!

那是不了解诸葛亮的显赫家世,当时荆州有“七大家族”,分别是蒯氏、蔡氏、庞氏、黄氏、马氏、习氏、杨氏,相当于富豪榜上的前7名,个个身家亿万,诸葛亮几乎与他们都有非亲即友的关系。

来看一看诸葛亮的“朋友圈”:大姐嫁到蒯家,二姐嫁到庞家,夫人出身于黄家,岳母出身于蔡家,习家的习帧、庞家的庞统、向家的向朗都是同学,马家的马良和马谡、杨家的杨仪是好朋友……

诸葛亮可以和弟弟依附两位姐姐生活,以两位姐夫随便哪一家的实力,他们的生活肯定都不会差。除此之外,诸葛亮岳母姓蔡,她的姐姐就是刘表的妻子蔡氏,刘表是诸葛亮的姨夫,诸葛亮也可以利用这层关系到刘备那里谋一份职。

但诸葛亮没有这样做,他只想静下心来学习。襄阳城南有一所学业堂,据考证其遗址在今襄阳南湖宾馆一带,在当时这里北靠城墙,南面是西南诸峰,山、水、城相围绕,是一个读书的好去处,诸葛亮初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襄阳时,便在学业堂读书。

隆中虽然离襄阳城很近,却是一处幽静的山村,山的名字叫万山,不高,岗峦起伏,其间风景优美,四季松柏常青,鸟语花香,水声潺潺,周边山形环绕,势若盘龙,登临高处,可以远眺汉水,在这里读书耕种,是再好不过了。

当时,襄阳城里的权贵或大户人家,习惯把别墅盖到城南顺着汉水往宜城的方向,那里被称为冠盖里,襄阳以西的偏僻山村里,平时人烟比较稀少。

但这也正是诸葛亮所需要的,他不想到冠盖里那种地方凑热闹,他喜欢这里的安静。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二人来到隆中,在这里修建了一处简单的草庐,整理出十来亩耕地,住了下来。

到了唐代,有一位刘汉宗室后裔,因参与政治革新得罪权贵,被贬到安徽和州县当一名通判。按当时制度规定,他这个级别的官员住宅标准是三间三厢,可知县见他被贬失势就有意刁难,安排他住到城南,他毫无怨言,反而很高兴。

知县很生气,吩咐衙役把他的住处搬到城北,面积减少一半,此人仍不计较,整天过得怡然自得。知县更生气了,又命人把他搬到城里,只给一间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房间。此人终于忍不住,写了一篇名叫《陋室铭》的文章,请人刻碑立于门前。

这个人就是刘禹锡,当他提笔写这篇文章时,脑子里首先想到的是正是500前襄阳城西的隆中,想到的是诸葛亮和他的草庐。他写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有没有来过隆中,不得而知。即使他没来过,这种种场景,也特别契合诸葛亮当年隐居隆中的生活状态。徜徉田园,躬耕自足,读书弹琴,悠然自得。

这是一种典型的隐居生活,汉末时节,隐而不仕也是士人的一种风尚,得时则行,不得时则退而息意,面对社会动荡和人身无法保全,一部分士人自动地退居山林,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然而,“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不是一名纯粹的隐士,他也无意于成为隐士,他来隆中只是看中了这里幽静的环境,可以静下心来读书学习。

诸葛亮没有用这个小环境来封闭自己,相反,在躬耕隆中的这段时间,他积极与外界沟通,随时掌握外部世界的任何变化,广泛的拜师交友就是他居住隆中这10年间所做的主要事情之一。

当时的荆州可以说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刘表本人又特别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他兴建学校,援引名师,博求儒术,培养人才,而洛阳残败,太学被废,刘表在襄阳设立的学业堂无疑是当时全国最好的学府,吸引了各方有志青年前来求学。

当时的著名学者有宋忠、庞德公、颍容等人,他们多年致力于延续文化和学术,形成了一个有名的荆州学派。一心致力于求学的诸葛亮,哪能放弃向他们学习的机会。

但是,一个不到20岁的青年,毫无知名度,要接近这些学者也不那么容易,诸葛亮首先得到了贵人的帮助,这就是他的亲戚庞德公,通过庞德公,诸葛亮又拜司马徽为师,并与庞统、向朗等人成为同学。

除了这些师友,诸葛亮这一时期交往的挚友还有崔州平、石韬、孟建、徐庶等人,他们经常在一起切磋聚会。

后人视诸葛亮为奇才,对他的成长过程十分好奇,对他读了哪些书、研究了哪些学问抱有浓厚的兴趣,由于年代久远,这方面的情况已经无法具体考证。

不过,《三国志》等书也有记载,诸葛亮在隆中并不是死读书、读死书,别人读书务求精通、熟练,而诸葛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显然不希望自己刻苦读书只是为了成为一名寻章摘句的儒生,他读书为的是积累和思考。

如果没有在隆中的积累,没有他如饥似渴地勤奋学习,没有他广泛的涉猎和科学的读书方法,诸葛亮也无法取得后来的成就。

诸葛亮虽生于乱世,又连遭家庭变故,但命运总算还是青睐和眷顾着这个有志的年轻人,不仅给了诸葛亮隆如此安静优美的读书场所,也给了他名师的指点,还有一帮志趣相投、出类拔萃的俊才相互砥砺。

人们佩服诸葛亮的《隆中对》,如此高超的“顶层设计”不仅建立在平时大量的读书积累之上,更建立于对天下形势动态的及时捕捉和分析,这些是山村里闭门读书所得不到的。


吃葡萄影视


2016-03-23 2

刘备刘玄德三顾茅庐,请出三国第一智者诸葛孔明。从而起死回生,最终三足鼎立,成为了蜀汉的皇帝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说起来,刘备三请诸葛亮,大家好理解,符合刘玄德三国第一伪君子的形象嘛,或者说刘备那个时候已经是走投无路,不管卧龙还是凤雏啥的,抓来一个外来和尚好念经,死马当作活马医。更何况还有前军师单福(徐庶)和名士司马徽的推荐在那儿。

三顾茅庐的事情,恐怕历史上绝无仅有,一般都是凤凰择梧桐而据,贤士择明主而处。古之圣贤,姜太公钓鱼,是大能人在河旁边等着领导来拜访,洽谈甚欢,而后一起回朝。而孔夫子,更是周游列国,数次求职未果。因此古代名士,除非国君昏聩,一般都喜欢毛遂自荐。而当时刘备名声甚好,在很多人眼里也算是“明主“,因此“明主”三顾茅庐,尤其是求见一个在野之士,三国时期恐怕就孔明一例,

那么诸葛亮为啥要三顾茅庐才肯出来?

第一,诸葛孔明真是个隐士?他不愿意出山,是希望和他的老师水镜先生一样,避世而居,享受田园之乐。诸葛亮会见刘备已经二十六岁,甘罗十二拜相,以诸葛亮的才能,按理他早就应该出山入世了。但是,诸葛亮生逢乱世,国家动荡不安,人民颠簸流离,诸葛亮自己也是父母双亡,其叔父诸葛玄收养,诸葛玄死后,又投到水镜先生司马徽门下学习,并非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而且诸葛亮聪慧非常,人品也堪称出色,不能不说他没有一片救国济民之心。同时,诸葛亮是名门之后,他的家族世代为官,到了他这代,其兄诸葛瑾已经出仕东吴。因此,诸葛亮必有大志,他的功名之心,也绝对不小。因此我认为诸葛亮并不是一个隐士。他之所以迟迟没有出山,肯定另有原因。

第二,诸葛亮故作姿态?诸葛亮是个聪明人,他才智过人,但其名声恐怕未出荆州一带。而且三国时期的高人不少,不说别的,郭嘉,贾诩的智谋都不在其之下。而且,他年纪比较小,历练也少,就像一块璞玉,未经雕琢,不能成珍品。那么,他为啥还这么大的架子呢?按旁人看来,恐怕是他故作姿态,就像现代人,要出名,先包装,打广告。不管里子如何,面子先要大。诸葛孔明依靠傲慢的态度先吓住我们的刘皇叔,以便得到较高的位置,否则象韩信,庞凤雏那样,先从小吏做起。时间耗不起,面子也落不起。如果能靠此举一步到位,那是最好的。不过,此乃兵行险着,如果名不符其实,被咔嚓了也说不一定。以诸葛亮的谨慎性格,如果他真心想加入刘皇叔的阵营,这样做,并不是妙招,因为刘皇叔缺人啊,徐庶不能算是顶尖的,但在刘皇叔那边也做了军师这种高级职位了。所以说,大聪明人孔明绝不会这么干。

第三 诸葛亮心里不愿意去刘皇叔那里谋职,因此才采取傲慢,不恭的态度对待刘皇叔?咋看起来有可能,因为刘备当时已经到了快灯尽油枯的境地了。他不幸的惹上了人生中最大的敌人曹操。曹操大人当时正是如日中天,志得意满的时候,曹操已经基本扫平了北方的各大敌人,除了边边角角的荆州,东吴,蜀地,西凉等,已经统一中原。正是势力大涨,准备横扫天下的时候。而刘皇叔呢?丧家之犬耳,就是寄人篱下的流民大军的头子。随时可能被曹操消灭,而且,当时曹操第一个要对付的,也正是刘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