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要“逼”他們做好2件事,能少受很多委屈

孩子從出生到現在,一直都是每個爸爸媽媽心中的一片天,我們盼著他們成長,還要時刻擔心他們的安全問題。

不少家長一直存有這樣的心理:覺得孩子還小,反正我們也一直呆在他們身邊,只要做到及時保護就足夠了,殊不知,其實孩子的獨立生活,就已經從幼兒園開始了。

可能有的家長要反駁,為什麼不是孩子上小學的階段呢?幼兒園我們每天接送啊。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要“逼”他們做好2件事,能少受很多委屈

研究表明,3歲以後,孩子的大腦發育差不多接近成人的70%

在這個時候,我們讓孩子上幼兒園接受教育,其實是符合的規律的。

但是上幼兒園之前,家長一定要“逼”孩子做好,這樣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才能少受委屈。

第一,教會孩子學會認識自己的身體,以及自我保護安全教育

很多爸爸媽媽在孩子上學之前,一般都會讓孩子記住家庭住址,以及爸爸媽媽的號碼,也會告訴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堅決不能和陌生人走,其實在此之前,我也是這麼認為就足夠了。

然而現在總能看到鋪天蓋地的“兒童性侵案”,讓作為家長中一員的我看的十分揪心。

所以我們很容易忽略了,教會孩子,如果面對陌生人不正當的觸碰應該如何保護自己。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要“逼”他們做好2件事,能少受很多委屈

如果不盡早的對孩子進行性教育,讓孩子知道哪些部位不可以讓別人觸碰,那麼孩子在幼兒園遇到很“和善”的叔叔,讓他脫光了好檢查身體,孩子就會真的認為叔叔這樣做是在幫他檢查身體,不知道被陌生人摸和親是不好的事情。

你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嫌你家孩子太小!

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後,其實就已經向社會邁出了第一步,父母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將孩子保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家長要做的就是讓還知道如何才保護自己,不讓自己受委屈,受欺負。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要“逼”他們做好2件事,能少受很多委屈

況且,孩子在3歲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性別意識,家長給孩子做好性教育,讓孩子知道男生和女生身體的區別,以及正確認知自己的身體,才能學會自我保護。

家長要從小教孩子注意男女有別,在幼兒5到6歲時最好分床睡,男孩子由爸爸洗澡,女孩子由媽媽洗澡,更重要的是男孩和女孩要如何保護自己。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要“逼”他們做好2件事,能少受很多委屈

特別是哪些行為是不能發生的。比如:裙子不能讓別人掀,隱私部位不能讓別人摸,教會男孩和女孩互相尊重,如何保護自己,家長要學會教孩子如何學會自救。

於是,我教我家的小朋友,如果有人故意摸你或故意打人,一定要及時告訴老師和爸爸媽媽,這不是一件羞恥的事。

第二,做好情緒管理,讓初次上幼兒園的孩子能夠交朋友

因為孩子剛入園會一下子接觸到很多的同齡的小朋友,最起碼是10-20個不等,那麼一下子面對這麼多陌生的小朋友。

但是有些性格比較霸道的孩子,就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幼兒時期,往往孩子喜歡欺負一個人是因為這跟孩子好欺負,被打的孩子不敢告訴老師,不還手,長期下來,孩子就認為這個孩子好欺負,而被打的孩子多半是性格懦弱。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要“逼”他們做好2件事,能少受很多委屈

孩子的性格情緒其實根本在於父母的教育,孩子發展不是今天學會了多少,畫的畫有多好,聽老師的話這類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孩子品格堅強,專注力的發展,日常習慣的養成,好習慣的培養。

而我所接觸的教育本末倒置,過分重視孩子技能的培養,要求孩子聽話,而忽視了孩子獨立的人格塑造,孩子思想的形成,孩子安全教育,不使幼兒遭遇欺負,根本在於孩子獨立,堅強的培養 ,在於父母教育思維的轉變,才能平等尊重孩子。

如果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不給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告訴孩子如何交朋友,孩子在這個陌生的人群和環境中真的是會感覺害怕和焦慮的,更不願意去上幼兒園。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要“逼”他們做好2件事,能少受很多委屈

況且孩子在幼兒園交不到好朋友,沒有小朋友可以說有趣的事情,課間也沒有小朋友一起來玩,孩子會覺得很委屈,為什麼別的小朋友都不和自己玩,是不是自己有什問題。

時間長了之後,孩子也很容易有自卑的性格。

  • 那麼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進行安全教育和情緒管理呢?

很好的方法就是模擬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要“逼”他們做好2件事,能少受很多委屈

第一個方法就是由家長來扮演,圖謀不軌的壞人和孩子幼兒園剛見面同學的角色,在家裡和孩子練習:

  • 一個大人跟你尋求幫助的時候,你該怎麼做?
  • 有人要求要幫你檢查身體的時候,你又該怎麼做?
  • 和小朋友剛見面的時候應該要說些什麼?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要“逼”他們做好2件事,能少受很多委屈

  • 下課之後怎麼邀請小朋友一起出去玩?
  • 還有就是在和小朋友有衝突的時候孩子應該做些什麼?說些什麼?

第二個方法就是用繪本來讓孩子知道如何和小朋友相處。

用繪本比第一個方法好的一點就是可以讓孩子更直觀,更快速地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孩子都喜歡動畫片和帶圖畫的書,因為識字量少,他們通過圖像能夠捕捉到表達的信息。

孩子能在看書和看電視上學到很多,可現在大量的動畫片和繪本存在問題,安全教育的動畫片和繪本很多,要選三觀正確,符合邏輯的繪本圖書和動畫片。

所幸我在網上看到這套《兒童行為習慣繪本》,裡面的內容非常全面,很好地解決了我為孩子的安全問題煩惱和性格方面的擔憂。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要“逼”他們做好2件事,能少受很多委屈

一共有30冊,都是不同的主題,裡面每本書都對應一個獨立的主題,都是圍繞孩子成長中常見的問題,引導孩子成長,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學會幫助、懂得分享、學會相處,學好安全意識,學會堅強,懂禮貌,不調皮,講衛生,不說謊。

而且故事的圖畫,色彩鮮豔好看,可愛生動的人物對話的語言非常簡單,讓寶寶容易理解,貼近日常生活,讓寶寶身如其境。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要“逼”他們做好2件事,能少受很多委屈

30個好故事,幫助孩子塑造良好的行為習慣。爸爸媽媽之前要是一直找不到和孩子談話的素材,不妨試試這套繪本,裡面的情景可以跟孩子一起重演,又創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分享讀書的感動和樂趣,父母與孩子一同成長!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要“逼”他們做好2件事,能少受很多委屈

59塊8全套30冊兒童行為習慣繪本,平均一冊都不到2塊錢,不過就是我們帶孩子出去吃一頓洋快餐的錢,洋快餐既不營養又不健康,這套兒童繪本卻能給孩子帶來享用一生的知識技能,呵護他們的身心健康,何樂而不為呢?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要“逼”他們做好2件事,能少受很多委屈

點擊下面商品卡就可以購買,讓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做好安全教育,養好情緒管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