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成绩不好,报补习班后分数也不见提高,问题出在哪里?

大威老师说数学


数学最重要是思想,方法次之,技能最后。比如,我经常问我小孩,什么是数学?后面我给他总结,数学基本上是五种数:整数,分数(小数),无理数,虚数,未知数(代数),加减乘除。无论是代数,几何,分析都离不开这样的表述。跟画画一样,整体的框架有了,后面是细节的东西,都比较好办。我小孩小学二年级初中都学完了。当然这门课要真的能长期坚持最重要,只要具备数学的好奇心,才能坚持,比如,可以教教小孩一些违背常识的问题,0.999…和1谁大(答案是相等的),高斯一个晚上搞定正17边行尺规作图法,欧拉公式等,对小孩的数学思想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我反对按部就班,天天做题目,这样会把孩子的好奇心给折磨掉的。


fushanE福山e学院


我教过初中数学,说说我的看法。

你的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数学成绩不好,报了班,效果不是立竿见影。你报的班我的理解是那种一对多甚至是大班,这种班要效果立竿见影,概率比较低。要看得到效果至少两个月以上。而且是小孩愿意学的前提下。

就我个人经验来看,要提高数学成绩,最主要的前提是小孩子自己愿意学,自己想提高。再报小班,最好是五个人之内,这样效果就比较好。如果基础比较差,也需要一段时间。

数学差一定要尽早的补,越到后面越难,初一初二补肯定好过初三补。

曾经带过一个初一的小姑娘,刚开始一节课下来至少打二十个哈欠,这种状态一个月以后才得到改善,半年后看到一点效果,这个效果是不再怕数学,不再拿起数学书就头痛想睡觉,能认真的把一节课听完。后来再坚持了半年,才真正的入门,开始喜欢去钻研难题,这个过程真的很磨人的耐性。这个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坚持,不放弃。


芳言芳语


问题是孩子是否自愿补习。否则结果可想而知。我孩子初中英语成绩很差,我也报了两次补习班,没用,因为不是自己愿意补习,是家长强制执行,结果浪费钱还让家长孩子关系不好[笑哭]后来我就征求孩子意愿,愿意就补习,不愿意就拉倒。结果全是自愿,包括后来高中的英语都是自愿,所以结果很不错。现在已经大学了。尊重孩子,让孩子发自内心去补习吧。


中华民族文化弘扬传承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针对这个问题我做出以下几点回答:

1.孩子数学成绩差,上辅导班之后没效果,要看这个辅导班怎么样 里面的师资,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是否可以,家长反馈怎么样,可以多做选择。

2.和孩子沟通,是孩子不喜欢数学还是没有找到方法 ,寻找问题的出发点。如果是孩子不喜欢数学,可以让孩子多接触一些关于数学的知识或游戏,慢慢引导孩子对数学感兴趣 培养孩子的积极性。

3.如果孩子是没有找到学习数学的方法,听听孩子的思路,讲解数学的时候要从多思路多纬度去讲解,让孩子培养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解题思路,让孩子学会举一反三。

4.带领孩子做一些益智游戏,或一些脑筋急转弯,打开孩子的思路 让孩子思想活跃起来,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5.国家现在提倡孩子全面发展,可以培养孩子其他的兴趣爱好,让孩子改变思维 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

以上仅个人看法,谢谢观看



天一e文化


谈一下我的看法,很多孩子的基础非常薄弱,在补习班上课只利用周末2个小时学习,既要学习当今知识,又想复习旧知,时间根本不足。若只是补习以前,那现在的知识更是一塌糊涂,作为一名教师肯定先教学生当前内容,想先出点成绩,结果是费力不讨好。基础差,学新知识也慢,时间上太难保证。冰冻一尺非一日之寒,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生要有毅力和信心,家长你得有资金保证。关键是一点孩子信心不足,没有在学习上付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略有不足,欢迎批评指正。



幺二四五六


学习态度不明确,上课都走神的孩子,请个清华老师一对一也没用!学习上课集中精力听课的45分钟最最重要!学霸走路都在想学习!学差上课都在想别的事!学习态度极为重要,学习态度明确了,才能去追寻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认真作业和复习!有效规划时间,一周一总结,一月一总复习!特别理科,刷题刷题,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天才如果不勤奋,最终也是废材!在人的一生中,只有读书多学知识,才是改变命运和将来走入社会赚钱最捷径和最好的办法!可很多孩子特别男生,其实很聪明,就是给游戏什么王者荣耀,什么英雄联盟,什么吃鸡呀,什么直播游戏呀给毁掉了!这些孩子玩游戏的智商比谁都牛逼!一谈到学习就是情绪极端崩溃的现象!这也是目前大环境所致!所以,时代科技,游戏,让多少未成年人跳入了火坑!不是家长不管,而是怎么管如何管管的效果来决定!个人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勿喜勿喷!


飘逸的天空0755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学习差的学生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初中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那么,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严重分化?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1、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初中入后,还像小学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2、学不得法。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视基础。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二、减少学习分化的教学对策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2、教会学生学习

  (1)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反复使用的方法将变成人们的习惯行为。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向学生做了如下具体解释,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2)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3)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4)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精雕细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5)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6)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7)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8)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有关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3.循序渐进,防止急躁由于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初中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为什么初中要上三年而不是三天!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要针对后进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从初一代数教学开始就加强抽象逻辑能力训练,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

  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常常因为不喜欢某课任老师而放弃该科的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特别要对后进生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


上岸视界


基础薄弱的原因,课堂学习效果不理想!

辅导班所解决的问题,是教学方法,思路与校本课程相悖而驰

在辅导机构,补得不是成绩,而是如何让孩子不良的学习问题及习惯!越来越差!

各位如果不信!那么就到你孩子所在的辅导班去看看他们的资质,老师的能力及水平【是否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

孩子学习问题简单易解决的方法

家长要改变过度依赖让孩子上辅导班的心理作用。通过学习,改变认识,学会具备分析解决学习问题的技能【优势教养的技术能力,符合孩子个性化的践行方案】

家校教学信息的链接互通,主动配合学校的教学


李老师谈学习方法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数学是最考验人思维能力的学科了,数学成绩不好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学生本身数学思维能力弱,这样的学生也许很刻苦很努力,也许语文、英语等其他学科成绩优秀,就数学不好,在数学学习上下的功夫也不少,也报各种补习班,就是数学成绩提不上去,遇到稍有难度的数学题就脑子转不过弯来,对这样的孩子,老师犯愁,家长和孩子更是苦恼,数学学不会,成绩差,导致失去了兴趣,更加不喜欢数学,最后形成了恶性循环,数学直接放弃,在初中阶段数学考而二三十分、个位数的比比皆是。对这样的孩子,个人建议是战略性的放弃数学,把精力投入到优势学科上,西方失去了东方补,数学失分其他科拉分,不失是较好的办法。

第二种情况是学生本身数学思维尚可,就是没找到学习方法。虽然也参加各种辅导,由于方法不得当,成绩提不上来,对这样的孩子,教师要认真研究孩子存在的问题,数学成绩差的真实原因,是听课补认真,还是课下不及时复习,还是不预习等,找到原因,有的放矢针对性解决问题,再在数学上多下功夫,往往成绩会逐步赶上来。

对孩子数学成绩差,要分析属于哪种类型,有针对性的采取解决措施。


克莱因的百宝瓶


数学成绩不好,首先要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哪方面的问题要搞清楚。学习的主动性如何?是勤奋还是敷衍?逻辑思维能力如何?有没有科学的学习习惯?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掌握情况如何?等等方面都要深入了解。有些学生报了补习班,成绩提高不明显,多数情况下老师这方面问题不大,如果学生有学习动力,勤学好问,有点困难仍会能进步。只是有的学生自身不愿补课,迫于家长压力去补课,听课时心不在焉,上完课回家后又不去消化巩固,这就比较难了。如果学生基础较差,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即便有的学生学习刻苦,成绩的提高也应当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