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教孩子时,面对孩子的磨蹭和不专心,比喊,吼叫,威胁,恐吓,更好的方式是什么?

wm无处安放的心


儿子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和儿子约定的是,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相信他有能力自己管好,所以除非他提出来或者老师找我,否则我不跟着掺合。如果老师找我,我会介入到他的学习里,但是我管会比较严格。平时,我会管老师不管的事情,那就是要按时睡觉,每天保障9个小时的睡眠。当孩子发现,完不成作业也要按时睡觉,自己就会抓紧时间了,当孩子把作业交给我让我签字的时候,顺便问一下,你自己认为都做对了吗?要记住你交给别人的东西,都一定是自己认可满意的,否则不要交给别人。这样孩子在心里才会知道负责。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


人性素养导师阿梅


做作业、吃饭拖拉,可以这么做,前段时间刚让姐姐在外甥女身上测试了一下,立竿见影。

姐姐一直特别头疼小外甥女吃饭拖拉的问题,好话说尽,连哄带骗,发现孩子该吃多久还是吃多久,一口饭在嘴里能含上半天,一会发发呆,一会听人说说话,一会又说不要这个不要那个,最后不得不开启河东狮吼。一顿饭下来感觉双方都元气大伤。姐姐很是纳闷,自己和他爸爸都是做事雷厉风行的人,怎么女儿就做事如此拖拉呢?不单单是体现在吃饭上,刷牙、出门、做作业等等。

于是我跟她说试试跟孩子比赛吧。孩子吃饭前,你可以告诉孩子,妈妈今天喉咙有点不舒服,吃饭比较慢,你也不要吃慢点等等妈妈哦。

孩子一听这话,平时都是妈妈一直监督自己吃饭的,今天自己要陪着妈妈吃饭,好开心啊,我要好好表现才行。她就会不自学地吃快了。看到孩子吃快了,你也可以旁边接着说,你吃慢点等等我啊。

如果这时孩子吃得比以前快,你就要表现得略显失望,然后不得不说,哎呀,怎么今天你这么快呀,你以前不是很慢的嘛!如果孩子还是像以前一样慢,你就及时给予鼓励说,你真是了不起啊,你真的可以吃得这么慢啊。你的鼓励是孩子的动力源。

除了可以跟孩子比赛以外,面对拖拉的孩子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 理解孩子磨蹭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小龄儿童很多事情刚学会,比如穿衣穿鞋吃饭,做起来慢是正常的,还有一些孩子天生就是慢性子,越是催他越容易出错,所以要先理解孩子的个性和实际情况。另外有些孩子不爱做作业,可能是因为不喜欢这个科目的老师,所以提不起积极性,或者是因为自己觉得作业难,做起来就慢了。总之,在说孩子前要先了解清楚情况,不要一昧的催孩子。

第二 家长看问题要多从积极视角出发

上面教姐姐的方法中在最后孩子不管用什么办法都不奏效时,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看,尽量找到孩子的优点夸夸,没有哪个孩子不爱被肯定的。比如孩子慢,你可以跟他说“好像比昨天快多了哦”“虽然你比较慢,但穿的衣服很整齐呢”“作业的字写得好工整呢”“你正在努力想做快一点”。

第三 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

低龄儿童一般都没有时间观念,你们说的都是具体多长时间。平时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给他一个概念,比如听一首歌的时间是多长。当孩子完成任务时,提前跟孩子说多长时间完成,就是听几首歌的时间。当他开始做时就给他放歌,看他完成多少,然后告诉他,他用了多长时间,下次他就能比较直观地知道需要掌控怎样的速度了。就像我们自己考试一样,一开始也不能很好地把握时间,都是在不断训练中,才能知道如何分配时间的。

心理学中有个专有名词,叫作社会抑制效应。即当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尤其是做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或者不太熟练的事情时,如果有他人在场,做事的效率和发挥的水平就会降低,做事的动力也不如一个人时强。

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你给孩子辅导作业,苦口婆心一遍遍讲题,他却变得呆若木鸡,反应迟钝了。另外,一个磨蹭的家长背后肯定有一位着急的家长,平时催得多了,孩子已经产生免疫了。


育己育人


我先来分享一个我闺蜜的故事。

闺蜜有个上四年级的儿子,每天不催不写作业,即使他趴在桌子上写作业也心不在焉,不是要喝水,就是肚子疼等等。

不论老师布置的作业多与少,闺蜜的儿子每天晚上写作业都能拖拖拉拉到十点,而且一有点时间就是看电视、玩游戏。气得闺蜜天天河东狮吼,威胁恐吓的手段也因为用的次数太多,对她儿子早已不起作用了。


后来闺蜜改变了之前的做法,长期坚持用三个方法才改善了儿子的拖拉磨蹭不专心。


1.自然后果教育之法

面对孩子的磨蹭,最实用的办法,是让孩子自己去承受自己磨蹭的后果。

父母只需要做到“事前友情提醒、事后自己负责”即可,不要一味地唠叨、吼叫、恐吓孩子,这些举动都是父母无形中给孩子贴的标签,只会令孩子更加磨蹭,不专心。

比如:父母事先跟孩子约定好,20分钟内吃完饭,孩子就可以自由玩耍,如果孩子吃饭磨蹭的话,只能减少或者取消孩子的玩耍时间,孩子就会自觉完成所需要做的事情。

在这里,父母要注意的是,提醒孩子之后就不要频繁催促了。

不论孩子最后是否完成约定的事情,都能够让孩子从中感受到时间的有限性,孩子自然就学会爱惜时间,专心做事不磨蹭。



2.“留白”的自由时间

父母一定要给孩子留出自由的时间,就像一幅山水画中的留白,才能让画显得更加协调精美。

而父母给与孩子一定的自由时间,从某种方面来说,其实就是他们的奖励,因为孩子们都非常期待这个不受父母限制的自由感觉。

因此,父母要做到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由孩子完全主导自己的自由时间,想干嘛就干嘛,而不是被父母用来安排孩子的学习内容。

其次,父母不要对孩子在自由时间内吃喝玩乐的“放纵”行为表现出焦虑担忧,这样只会令孩子产生罪恶感。

而罪恶感会让孩子一直心有负担不能尽情的玩耍,始终处于拧巴的状态,学习时自然也会不专心,因为孩子会老想着自己没有尽兴玩的遗憾。



3.和孩子一起做计划

父母应该用一些良好的计划去训练孩子的时间观念,以此来调整他们的磨蹭行为。

比如:父母要让孩子参与计划的制定,并给与孩子两三天的调整期,然后根据孩子具体事情的完成度,一起制定出符合孩子学习和生活习惯的日程表。

当孩子做不到时,父母也不要指责孩子没有自制力,而是平和且坚持原则地告诉孩子,“我们之前制定的计划,都是一起商量并已经试验过两三天的,所以,除非人力不可抗拒的特殊情况,你应该要做到,而你没有做到,就必须要用到你的自由时间,而且这个自由时间是不能再补回去的。”

当孩子知道自己的磨蹭行为,是要以缩短自己的自由时间为代价,自然会积极主动改善磨蹭的不良习惯。


面对孩子的磨蹭和不专心,父母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帮助孩子逐渐地克服磨蹭拖延症,而不是一味地靠强制手段压迫孩子爱玩的天性,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反而得不偿失。


愿我的建议能帮到你。


END


我是浅水小蟹,欢迎大家关注我,和我一起努力进阶成为更好的自己和辣妈。



浅水小蟹


家有一娃,快7岁了。自从他上了小学后,也是同样感觉越来越磨蹭了。早上起个床得催,有时感觉他刷着牙就能去发呆了。

后来想想催不是办法,有时越是催,越是急,他反而更不急了。于是,我们改变了方法。

第一,让孩子形成时间观念。

每天早晨让他在喜欢的闹钟声中醒来,紧接着,给他一个时间段,自己刷牙、洗脸。有时,我会用我的番茄钟给他设定一个时间限度,让他知道10分钟、15分钟大概有多久,可以做哪些事。

第二,给他积极鼓励,激发他的行动力。

比如:如果今天能在15分钟内能完成刷牙、洗脸,那么晚上回来可以带他出去玩会。

第三,如果奖励用多了对孩子没用,那只能让孩子自己来承担磨蹭的后果了。

前阵子,在看《正面管教》时,当中提到了自然后果。我觉得这点还是很有用的,就比如拿孩子写完作业后,磨蹭不想收拾书本来说。平常我都会催他赶紧收拾好,后来我也不催了。只是提前会给他打好预防针,妈妈不会帮忙收拾,最后还得他自己来。

有一天,他东西没收拾好,上课时找不到书本,老师直接发班级群说孩子没准备好。自从那次后,他回家收拾书本勤快了很多。

最后,孩子喜欢磨蹭,父母也要做好榜样,毕竟我们每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孩子的很多习惯,可能也是模仿而来的,因此,父母也要养成好习惯,这样孩子才容易受启发。

而说到孩子另一个问题-不专心。我觉得主要是

平时我们不要去打断孩子。

比如:孩子在做作业时,可以让孩子独自先完成,父母如果有问题,或者孩子有问题,可以告诉他,等他完成后再提出。这样既可以让孩子集中注意力,也能让孩子养成独立做作业的习惯。

孩子的好习惯多数是从小养成的,父母不可能一直帮孩子,尽量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自己来的习惯。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作为父母,在孩子摸索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意见不同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再去做孩子的脚手架,给他支撑,而不是代替他。





木槿木木


其实好些人就是在这样的吼叫、乃至是打骂教育中成长起来的。

我自己也是在这样的管教中长大的。

我小时候身子弱,做事很慢,看起来就很磨蹭,经常被家长吼叫骂几句,家长动气的时候还会给你来几巴掌。

吼叫、打骂的教育方式就是有点粗暴,不科学,虽然不好,但是简单省事,立竿见影。

我的孩子就有点磨叽和不专心,妻子动不动就吼他,骂他,几乎天天如此。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

当然有。

我个人觉得,作为家长,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比如我的孩子,妈妈吼叫让他做作业,他就是磨磨唧唧,后来我搞明白了,全家所有的成年人都在刨手机,孩子就有意见,有想法,为什么你们都在那儿整天玩手机,我就不能玩。所以说,管教孩子,家长首先要做出个样子来,给孩子竖起榜样,做好标杆。

其次,要和孩子沟通交流,让他明白拖拉磨叽的危害,慢慢帮助他树立规则意识、时间观念,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什么时间段内该做完什么、做好什么。总而言之,要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孩子就会转变,会进步的。

像我的孩子,他做作业时,我就在他旁边读书,他和我很配合,很默契。我妻子整天吼他,骂他,他常常无动于衷,有点叛逆。

以上是我管教孩子的一点做法,欢迎评论,欢迎关注。


三尺讲台一路行吟


孩子写作业特别慢,每天晚上写作业都得坐在他旁边,盯着一笔一划的指导。但是,我们家长又要做饭收拾家务或者忙别的事情,不能时时刻刻在旁边盯着看,一会儿不看着,这边就开始偷懒,玩玩橡皮,玩玩铅笔,一听到有脚步声过来就赶快拿起笔写作业。同班的孩子一个小时就能做完的作业,他有时候磨磨蹭蹭两个小时都做不完,真是焦虑。

后来听别的家长说,自家都在书桌旁安装了摄像头,就算家长没时间在旁边,也能通过摄像头盯着孩子写作业。看到好几个家长都在用,觉得应该是个好方法,试一下又无妨。

安装好的第一天,我通过摄像软件提醒孩子的坐姿,着实把孩子吓了一跳,等他发现妈妈在用摄像头监视他的时候大哭了一场。

本想着有了摄像头能够帮助孩子纠正写作业磨蹭的问题,没想到却事与愿违,孩子写作业的效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变本加厉,甚至经常会对着摄像头做鬼脸和一些奇怪的动作,让人十分气恼,又担心这样下去会对孩子的心理带来影响,无奈之下四处“求医问药”,遇到了一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唐唐老师,她为孩子分析了写作业磨蹭的原因和一些解决办法,今天分享给大家,希望遇到同样问题的家长们能够借鉴。

家长要辅导,但不是监工

一二年级的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离不开家长的辅导,这是毋庸置疑的,这时候的孩子识字量不足,需要家长辅助。但有些孩子到了三四年级,甚至是五年级,在做作业的时候依然离不开家长的辅导,这时候就有问题了。

“这个字写错了,赶快改正!”

“这道题老师上课不是讲过了吗,怎么还做错?”

几乎很少看到有家长在陪着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是心平气和的,在旁边一直盯着孩子,一旦发现错误立马指出来并要求改正,孩子稍微慢一点,或者错误多一点,很多家长就开始沉不住气要“河东狮吼”了,这些是大部分家长辅导作业的常态,但其实并不可取。

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

要改变这种现状,最先改变的是家长,我们做家长的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辅导并不是监视。

孩子年龄小,身心发育并不完善,这时候父母要尊重孩子年龄的特性,不能一直催催催。

试想一下,你在工作的时候,老板一直站在你旁边盯着你看,还时不时的吼你两声,你还能专心工作吗?这时候内心估计只剩下愤怒、委屈、生气这些无关工作并且影响工作效率的情绪了。

如果父母实在放心不下孩子自己写作业,可以找本书或者拿本字帖,和孩子一起学习,大家各做各的事,当孩子想玩的时候,看到父母依然在认真的学,多少都会受到影响。坚决不能出现父母一边刷手机一遍催促孩子学习的现象,这样只会让孩子不服气,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辅导作业时,先抓习惯,再抓错误

做作业之前有三问:

  1. 今天各科的作业量有多少?
  2. 今天的作业有哪些难点,打算怎么做?
  3. 今天计划先从哪一科作业开始做?

让孩子在做作业之前,心里有谱,让孩子养成学习有条理性的好习惯。

父母检查孩子作业

检查作业须知:

唐唐老师说,我们家长在检查作业时,如果发现有错题,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哪一题做了,而是告诉孩子这里面有两道题做错了,让孩子自己找出来,这样就迫使孩子再次检查自己的作业,不会过度依赖父母,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现在的陪伴是为了今后无需陪伴。孩子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希望和我一样的家长们能够引以为鉴。


唐唐老师说教育


大家好 ,我是艾草,我也遇到过这个问题,我家大宝就是这样子,做事情比较拖拉,做作业也非常不专心,一开始的时候我也会对她大喊大叫。但并不起到什么效果当时他是听话的,但没过几天老毛病又犯了。没办法,我就在网上面搜了一下,别人是怎么处理这些事情的。我也学习学习收获还是非常巨大的。

         其实孩子磨蹭和不专心,用大喊大叫 恐吓…… 的方法,就是对孩子暴力压制,从而让孩子听自己话。这招一开始有可能会有一点作用,但是时间久了。反而起到反效果。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磨蹭和不专心通常是对那件事情不喜欢。就像我家大宝,我让他做作业的时候,他永远都是很磨蹭,而且做作业也非常不专心!如果我让他去看电视,他一定非常积极。从而看出磨蹭和不专心,是孩子在情绪上故意与大人不配合。

当孩子有了小情绪时,家长想让孩子听自己才去了用暴力方法,镇压的方式。强迫孩子听从自己这种做法往往得到的只是暂时的解决,不能持久。

我们大人要学会以下几点这都是我平时教育孩子得到的一些经验吧!

第一、学会和孩子沟通孩子沟通,很多大人都会说小孩子太小了,和他说是讲不通的。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小孩子有可能也有自己的理由,讲道理又说不出来。但是呢,家长会强迫孩子一定要听自己的,家长总会认为自己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不一定是这样子的,所以说还是要多一些沟通。就拿我家小孩做作业,不专心这件事情来说吧!以前他做作业我都是盯着他。后来我就和他沟通过,说你把你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完以后,你在做别的事情我不会管你,但是如果你的事情没有做完,你就去看电视或者别的什么事情。那无论你今天这个已经多晚了你都得把这个作业给做完。要让他明白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完成否则你拖拉或者磨蹭到什么时候你都得完成,不能让他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第二、家长要学会多鼓励孩子。因为孩子做事情慢,我们家长就会不停地唠叨,长期的一直说的说她的话会导致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家长可以试着去夸奖他,多鼓励他,我家小孩字写的不好看,前一段时间我在网上找了一些专门教写字的视频,让他每天跟着学习进步,还是非常大的。他每天写完以后,我都会和他讨论说他今天进步的哪些,下次写这些字时候需要注意点,我会和他一起分析。让他觉得他也可以做到更好的!

第三、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这个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你在一个非常嘈杂的环境,是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学习的。给他安排一个独立的环境,让他去做他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让他感觉时时刻刻都被家长盯着的。这个就像我们大人一样的,需要一个自己的空间,孩子也一样。

第四、家长要教会孩子时间的观念,让它有一个规律的学习时间。很多小孩喜欢睡懒觉晚上睡得很晚,早上起不来这种状况应该有很多家庭都有发生。家长首先要教会孩子认识时间,让他对时间有了概念。然后我们和他一起讨论,给他安排一个生活时间表,让他按照他自己列的生活时间表来做事情!

第五、我们家长要学会冷静的对待孩子的各方面的不足,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虽然说这点很困难,但是我们还是要去学会管理自己。

以上几点。只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祝大家有个美好的一天






艾草的日常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两个孩子的宝妈。在管教孩子的时候,所谓的孩子难管,叛逆期,孩子不听话,都是因为我们爱孩子的方式不对,经常给孩子输入磨蹭不专心等负能量,以为吼叫威胁这些方式有用,其实不知,这样只会让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

如何正面管教孩子

五年级下期,大宝三科成绩都是A,而且大宝经常帮忙做家务。半年前大宝不是这样的,天天吵着要离家出走的,因为爸爸总是凶他,妈妈经常唠叨责骂。家里经常鸡飞狗跳,我真心感觉生活很累,后来找了几本书回来学习亲子关系,才知道自己的做法有多么可笑。记得当时学完第一章接受孩子的情绪时并分享给孩子时,孩子都哭了,还写了300字的日记给我。

从此以后,我就多鼓励,表扬尊重孩子,做一个很正能量的人。比如孩子写作业很磨蹭,我会说,孩子写的字真漂亮,但是加快速度就更好。或者孩子你今天比昨天速度快了很多呢?我们做父母的,要学会用放大镜去看孩子的优秀,用显微镜去看孩子的缺点。

你想孩子哪方面做的好,就不停的表扬他。孩子做事不专心,首先你要提供一个让他专心的环境,而且提成完成后,时间可以自由安排等,这样孩子就会很快完成作业或者事情。我大宝做事也认真不专注,但是他骑自行车特别好,而且他也知道,稍尾了点分心,都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我经常提醒他,做事要像骑车一样用心专注,慢慢的孩子就在进步。

如何做,爱孩子的方式才正确

做妈妈之后,我教孩子的方法,基本都是从自己父母那学的,可是后来发现这样教孩子很多问题。我就找来很多关于孩子心里的书学习,还听过很多亲子课,反复学习和实践后,孩子变的很是懂事,学习进步也很大,内心很是欣慰。爱孩子正确的方式就是不停的学习,学习亲子课,学习关于孩子的心理课,这样才能更好的和孩子沟通,也更利于孩子的成长。尊重生命的本能,挖掘生命的潜能。

我是王书霞,阳光爱学习的全职宝妈,如有别字,请多多包容。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别人的经验也只能供我们参考。 育儿是一项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们要不停的学习和成长。码字不易,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有免费实用的音频亲子课程和中医育儿方法,有需要的请关注私信。 努力像阳光,温暖每个人;传递正能量,关爱每个孩子。

书霞育儿说


导语:

今天,我打开电脑,确定好选题,思考了一会儿写作大纲,一时没有什么头绪,于是,我烧了一壶水,摆上茶席……

突然惊雷阵阵,屋外迅速暗了下来,趁大雨未至,我赶紧将晒在院子的床单被套收进来……

孩子在练琴,我喝着茶,看着屋外大雨瓢泼,心中思虑着今天的文章还没写、菜还没买、晚上孩子有课、我们晚饭要吃什么……心中充满焦虑。

看吧,作为成人,我们也会有拖延、不专心的时候啊!何况孩子?

然而,我们放任自己适当放空,却很少允许孩子的片刻松懈,是不是有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味?


孩子磨蹭、不专心,父母要洞察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和动机

1.孩子磨蹭、不专心,可能是由于自身能力不足

专家指出,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比如3岁是直觉思维期,5岁才有形象思维,大班的孩子才开始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

再以画画为例,8岁的孩子才能按大人的视角观察临摹,在这之前孩子画画只是直觉思维的自我表达。

幼教专家说,现在很多孩子3岁开始学轮滑,其实孩子的骨骼并没有发育好,轮滑会伤害到身体。太早学芭蕾也是一样,对孩子的骨膜等等都是很大的挑战……

很多家长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惜揠苗助长,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若孩子做不到他们期望的样子,父母便更加着急,不断催促、鞭策,甚至苛责,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伤害。

孩子费了很大劲儿还是做不好的那些事,可能是时候未到,也可能是家长选错了方向,致使孩子屡屡受挫,丧失信心,孩子主观上会用拖延、磨蹭来逃避学习;即使迫于父母的压力,勉强坚持,也容易走神,学习效果低下。

2.孩子磨蹭、不专心,可能是由于条理性不够

有些孩子写作业时,一会儿找铅笔,一会儿找本子,一会儿找尺子,手忙脚乱,学习效能低。

孩子效能不高,很可能是6岁前,父母没有抓住秩序敏感期,帮助孩子建立条理性,因此后续就需要花更多心力来培养。

3.孩子磨蹭、不专心,可能是由于常常被外界打扰

孩子专注力不好,和家长的陪伴方式有很大关系。

宸哥幼儿时期,外公都喜欢陪他看动画片,并“积极”与他互动:“宝贝,看到了吗?巧虎跟你说什么?”、“巧虎是不是教我们要‘好好说话,不生气’呀?”……

现在,他专注力较差,当他做一件事时,耳朵总是“警觉”地捕捉着周围的声音,很容易受影响,学习效能自然不高。

有些家长,生怕孩子渴了饿了,在孩子玩玩具或是学习时,不断端茶送水,加送水果点心,孰不知这些行为,都在不知不觉中断送了孩子的专注力,作业写得慢是理所当然的。

4.孩子磨蹭,可能是在表达抗拒

学习是一件枯燥乏味,且辛苦的事。

做个小调查:

孩子上的兴趣班,有多少是按孩子的真实意愿来选择的?有多少是家长为了弥补自己童年的缺憾,让孩子代替自己实现?或是家长觉得学习这项技长对未来有用?

宸哥学吉他,最初也是很偶然的因由,并非他自己的选择。最近为了备考6级,老师的要求是每天练习2小时,他总是找各种理由中断练习,喝水、上厕所是惯用伎俩。

每天都是几经催促,他才懒洋洋地抱起琴,他说:“天天弹相同的曲子,我都快练吐了。”

虽然他明知道无法逃避,但还是要磨蹭磨蹭,以此表达心里的抗拒。

孩子“磨蹭”老不好,家长要看到自身的原因

1.允许孩子适度磨蹭,别越界包办

有些家长,从早晨清床到晚上睡觉,不断催催催,自己越来越焦虑上火,孩子越来越不紧不慢。

“快点吃饭!”“快点换衣服,要迟到啦!”

家长催促完,便急不可耐地抢过勺子喂了起来、顺手抓起衣服往孩子身上套……

不给孩子“磨蹭”的时间,孩子如何学会自理?如何在今后快起来?

2.避免给孩子过多的要求和关注

爱因斯坦说过:“每个人都身怀天赋,如果用会不会爬树衡量一条鱼的话,这条鱼会认为自己终身愚蠢。”

朋友的女儿,在美术方面极具天赋,可是上了奥数课堂,她完全懵圈了;我家儿子,喜欢化学和军事,语言天分也不错,但让他拿起画笔,却是无从下手。

可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认识天赋和天性,给予他适合的教育,并抱以合理的期待是多么的重要!

想要孩子专心致志、不磨蹭,试试这些方法:

1.培养孩子的条理性、统筹管理时间的能力

通过计划表帮助孩子提高条理性,学习统筹方法,科学管理时间,下面这篇文章给出了制定计划表的逻辑和步骤,或许对您有用:

《10岁小学生绘制“暑期计划表”教程:手把手教会孩子时间管理……》

请关注头条号“愫说育儿”,阅读文章。


2.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 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屏蔽不必要的干扰:

有条件的话,最好给孩子一间独立的书房。写作业前,清空桌面,只留下必要的书本及文具。

在孩子学习时,家长不要看电视、玩手机、打麻将等,最好的陪伴是,家长也在一旁认真的看书。

  • 教会孩子专注的方法

核心:一次只做一件事;

工具:番茄钟(或可定时的闹钟);

让孩子先把当天的学习任务列出清单,置于书桌左上角;

提前将作业所需的文具备齐,置于书桌右上角;

每一项作业,让孩子先在心里评估所需的时间,用番茄钟定时(原则上以25分钟为限,如预计时长超过25分钟,分成两个时段设置);

25分钟内专注解决一项作业,中途不喝水、不上厕所、不更换任务;

每25分钟后休自己3~5分钟,活动、喝水、方便等等;

每完成一项任务,则将它划掉,并记录下完成它所需的时间(耗时可用作后续比照);

直至清单上的所有任务都被划去;


结语: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要让孩子改掉磨蹭、拖延、不专心,家长还需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


愫说育儿


我家宝宝三岁了,每天都会向我们发起各种挑战:不好好吃饭,不肯洗澡,不肯睡觉等等。对于喜欢和我们对着干的孩子,我们难免会跟孩子较劲儿,不停地说教和唠叨,最后导致情绪的大爆发。

慢慢地我发现用有趣的方式吸引宝宝,还是很有效果的。比如,孩子磨磨蹭蹭就是不肯刷牙,用《粉刷匠》的调子唱“我是一只小牙刷,小呀小牙刷,我把宝宝的小牙齿,刷得白又亮。”宝宝把刷牙当成了游戏就会乐于配合。

孩子在外边玩,不想回家。眼看天快黑了,也到饭点了,我会催促孩子“你看天黑了,妈妈的肚子也饿了。”“你不走,妈妈走了。”孩子还是不为所动,眼看说教和威胁都不管用,我要忍不住发火的时候,看到了灯光下的影子。“宝宝,和妈妈一起玩追小影子的游戏吧。”就这样我们一路追着小影子追回了家。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有时会成为我们和孩子的桥梁。

以上是我的一点小心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互相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