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她點贊# 她們無畏艱險,與病魔廝殺,用溫柔力量感動著你我

#為她點贊# 她們無畏艱險,與病魔廝殺,用溫柔力量感動著你我。為她們點贊,為她們送上最真摯的祝福!

#為她點贊# 她們無畏艱險,與病魔廝殺,用溫柔力量感動著你我

你有想過自己92歲還能做什麼嗎?有這樣一位老人,她叫敖忠芳,今年92歲,已經是滿頭銀髮,總是帶一副老花眼鏡,笑起來和藹可親。她是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級專家組組長、血液內科教授。因為新冠肺炎,92歲高齡的敖忠芳仍堅持在一線工作,她說:“救活一個人就救活一家人”。她每週主檢600多份體檢報告、參加一次高級專家門診。#為她點贊#

#為她點贊# 她們無畏艱險,與病魔廝殺,用溫柔力量感動著你我

#為她點贊#她叫李蘭娟,今年73歲,大家都習慣叫她李奶奶,她被提名2020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因為新冠肺炎,她仍然奔赴一線。在ICU重症監護區,她每天凌晨12點、1點還在群裡佈置第二天的工作,每天只睡3個小時。她的媽媽心疼她,說她苦,真的苦,但是我管不了她了。 她說:“疫情結束後希望國家給年青人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把高薪留給一線科研人員,不要讓年青人一味追崇演藝明星,他們是強不了國的。”

#為她點贊# 她們無畏艱險,與病魔廝殺,用溫柔力量感動著你我

在抗疫的一線上也有著美麗的身影,她們在戰“疫”的戰場上當仁不讓,她們是最美警花。鐵骨柔腸亦紅顏,英姿颯爽半邊天。

面對疫情,她們選擇勇敢,日日堅守。面對家庭,她們或為人妻、或為人母,但是依舊選擇奮戰在一線崗位上。為了抗擊疫情,她們恪盡職守、任勞任怨,這其中多少不為人知的困難與心酸,她們選擇獨自承擔。她們用女性的細緻與堅韌,在防疫的戰場上撐起一片天。#為她點贊#您們辛苦了。

#為她點贊# 她們無畏艱險,與病魔廝殺,用溫柔力量感動著你我

她們是抗疫女醫護,因為新冠肺炎,她們的名字太多太多了,她們將針筒化為步槍,與看不見摸不著的敵人搏鬥。 她們也有自己的家,是孩子的母親,也是別人的女兒,她們捨棄小家,無私奉獻,為她們點贊。#為她點贊#您們辛苦了。


#為她點贊# 她們無畏艱險,與病魔廝殺,用溫柔力量感動著你我

#為她點贊#她叫陳薇,今年54歲,從生下來就與病毒有著特殊的關係,她被成為世界第一的“埃博拉終結者”。她是中國首席生化武器防禦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少將。她是“非典”中的女戰士。因為新冠肺炎,她和她的團隊4天內就研製出檢測試劑盒,加快了確診速度。她心中有一個信念: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努力去做,一點一滴地累積起來,終有一天會成功。”

#為她點贊# 她們無畏艱險,與病魔廝殺,用溫柔力量感動著你我

她叫張繼先,今年54歲,在非典時期,榮獲"抗擊非典戰役三等功"。 2019年12月27日,她最早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苗頭,被稱為湖北“疫情上報第一人”。 2020年1月29日,看到很多人相繼離去,她在醫院裡大聲哭了。她說自己畢生的眼淚在這一個月裡快要流光。 2020年,她被評為全國勞模,她說:這個獎給我真的是太重了,有些承受不起。我只是作為一名普通的醫生,做了自己的本職工作,很普通,沒什麼值得讚譽的。社會給我的讚譽太多了。#為她點贊#


#為她點贊# 她們無畏艱險,與病魔廝殺,用溫柔力量感動著你我

在戰疫前線,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和醫護人員一樣,直面生死、和病人近距離接觸,帶來最新動態、深度報道、推動問題解決。他們的名字叫戰疫一線女記者。在這場戰“疫”中有太多太多女性媒體人,她們巾幗不讓鬚眉,有膽有謀有擔當。她們有的在一線,有的在幕後,她們懷揣著對媒體的初心和情懷,一直不放棄,不退縮。她們戰“疫”中的是鏗鏘玫瑰,是眾多逆行者中的新女神。#為她點贊#您們辛苦了。


#為她點贊# 她們無畏艱險,與病魔廝殺,用溫柔力量感動著你我

據不完全統計,疫情最前線中有超過50%的醫生為女性,一線女護士更是超過了90%。除了防護服、口罩等醫療用品緊缺,其實在一線針對女性護理的衛生巾、安心褲也非常短缺。梁鈺在微博發起的“姐妹戰疫安心行動”公益組織,為在前線的數萬名女性醫護工作者的生理衛生保障貢獻了力量。#為她點贊#

#為她點贊# 她們無畏艱險,與病魔廝殺,用溫柔力量感動著你我

#為她點贊#您們辛苦了,火神山醫院工地的“鐵娘子”們,在 #武漢火神山醫院# ,有一群不太被注意的女工。她們是建設者、組織者、協調者、指揮者,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中國速度裡有她們的功勞,歷史將記住這一群工地“鐵娘子”:“防疫巡邏員”“鋼結構專家”“物資後勤管家”,以及更多叫不出名字的建築女工……


這是一次和疫情的賽跑,這是一次和險情的交鋒。在抗疫一線,有女醫生、女護士、女警察、女黨員、女幹部、女記者……她們,為這場阻擊戰平添了許多的感動,為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撐起了半邊天。她們是新時代的“花木蘭”,是最美女性。#為她點贊#您們辛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